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逢魔 > 第73章 惟愿吾儿愚且鲁(二十七)

逢魔 第73章 惟愿吾儿愚且鲁(二十七)

作者:见白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件事之所以用了这么久的时间去查, 一来是事情久远,线索零碎, 二来是里边似乎有长滨侯府的参与,抹去了一些痕迹,侯府的人没能查到慧缘父亲的去向。

好在慧缘只想探究自己的身世, 并没有什么要和父母相认的意思, 没有查到倒也无妨。

慧缘并未因此沉郁太久, 有些事情,知道反倒比不知道好。他没让闻辛等待太久, 便反过来与她道:“你来寺中, 不只是为了寻我”

慧缘其实能感觉到, 天鹤大师离世之后, 闻辛便不怎么愿意回到白云寺来。像这次的事, 闻辛本可以让人送信, 并不是非要亲自与他开口的事。

闻辛也不瞒他, 道:“我要见悟嗔, 不希望其他人发现,就算是那些师兄, 最好也不要被他们发现。”

慧缘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道:“我还是个小孩子,你可真是为难我。”

见他这般,闻辛沉郁的心情都好了几分,不顾他的不乐意,摸了摸他光秃秃的脑袋。

慧缘到底是寻来了殷南宋, 殷南宋和上次见时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几句佛号念得更加顺畅了。殷南宋看见她,有一些惊讶,但只是微微怔愣。慧缘不愿听他们的对话,将人带到后便退了出去,寻闻辛的狗玩,摸了摸它的脑袋,道:“你当年还是我抱回来的呢。”

闻辛看着殷南宋,开口唤他:“三皇子。”

殷南宋动作一顿,倒也没把架势完全卸下,彻底不作和尚模样,只是看向她,一副静观其变的模样。

其实,殷南宋既然向浔阳侯表示了善意,便已经料到对方会知晓自己的身份。但知晓他的身份,和后续解除时直接点出,又是两回事。闻辛此刻开口,他隐隐有些猜测,却还需要等待对方说出更确定的话语来。

闻辛并不是智计百出之人,如果可以,她更喜欢用拳头说话,但此刻也只能耐着性子道:“边境之事,虽然结果不令人满意,但还是感谢殿下出言警示。虽不知殿下是一心想要遁入空门,还是受人迫害不得不出此下策,我观殿下身边多有风雨严霜,不知是否独木难支”

闻辛说完这番话,对自己不甚满意,只觉画虎不成反类犬,皱了皱眉,干脆开口道:“我猜殿下身边可用的人也有限,想要招揽又怕引人注目,反惹来杀身之祸。倒不如我们交换情报,共享人手,以一换二,你看是否可行”

殷南宋是闻辛所能想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以闻家现在的情况,联合臣子,容易被视作结党;结交皇子,又容易被视作有谋逆之心。况且,聪明的人,知道圣上现下有些忌惮闻家,轻易不会与闻家深交;而只看得到表面富贵的人,又如何能放心地与其结交殷南宋虽然也是皇子,却是个落魄的连差点命都保不住的皇子,只能出家以求自保,自然是门庭冷落,结交起来虽也有风险,却不易走漏风声。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活了下来,还有能力透露那样的消息,殷南宋比他看起来更具城府与心计。当然,最重要的是,殷南宋先向侯府示了好,想来侯府有他能看得上的东西。不管是人才,还是别的什么,只要有他想要的东西,这合作就能长长久久地维持下去。

几次下来,殷南宋多少也摸到点闻辛的脾气,知道她不喜欢虚与委蛇,便直截了当道:“可以。”

闻辛道:“既是合作,也是交易,既然做交易,我们就明码标价,谁也不吃亏。我想知道我父亲背后的事是谁谋划,我应当拿什么来和你做交换”

殷南宋沉吟片刻,道:“这件事的幕后之人我虽有猜测,但还不能肯定,没有办法立时告诉你。你……若信得过我,再给我一段时日,我会给你一个答案。至于我想要的东西,我希望侯府能帮我举荐一个人,叫做仲才英。”

闻辛思忖片刻,既然殷南宋还要再行探查,仲才英这事也不必立马去做,先应下来也无妨。期间还能让大哥探查此人能力人品如何,也能就此反映出殷南宋是个什么样的人。闻辛道:“可以,不过你知道侯府现下的处境,由侯府举荐出身,对他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殷南宋道:“你放心,这对他来说,一定是件好事。”

闻辛道:“以后我每隔五日便会来白云寺上香一次,替父亲祈福,上过香后会来此看看,就如今日这个时辰。若无急事,便如此联系,若有急事……”

闻辛还在考虑要如何联系,殷南宋便接过话头,道:“若有急事,城东安泰堂,请大夫开安神宁气的方子,顺带问问这当归的价钱。”

闻辛忍不住想,殷南宋埋下这些人手一定相当不易,她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便要离开。殷南宋看着她毫不留恋的背影,突然开口道:“浔阳侯到了边关,要时时防备北戎的人,自然是辛苦。可侯爷御敌多年,去了边关说不定反而比在京城的风云诡谲中来得安全,唯一要小心的不过是朝中奸佞在圣上跟前挑拨离间。而朝中并不只有奸佞,亦有贤能,不管圣上如何作想,总要权衡双方,做出妥协,绝不可能为所欲为。浔阳侯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你不要太担心了。”

闻辛回头时,发现殷南宋已经转身走了,她看不见他面上的神情,自然也就无从揣测那些安慰是不是来自他突发的善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来自外人的理智分析,确实让她心定许多。

闻辛回到家与闻珩说了此事,闻珩听后先让人去查了仲才英此人,家将回报后,闻辛终于明白,为什么殷南宋让他们推举此人,并且信誓旦旦这对他是一件好事。无他,仲才英的际遇实在是太惨了,父母横死之仇尚不能报,自己又被打折了手,硬生生断了科举前程,还被迫在巨额的赌债上画了押。侯府的家将探查时,他正在被追债的人围殴,家将没有露面,只在背后出手,将那几人暂时打跑了。可他们今日走了,明日还会再来。而将他压入谷底的,不过是一个近京郊的县令,这官字两张口,当真是清白之人也能众罪加身。能入殷南宋的耳朵,这仲才英自然是有才华的,而不管他有没有才华,听了这等惨事,闻珩便不可能弃之不顾。

闻珩将人接到了侯府,先请人给他治伤,想等他伤好之后再谈其它。可仲才英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醒来,抬眼又发现这地方富贵堂皇,心中立时有了猜测,请人请来了闻珩,恳求他帮助自己敲响登闻鼓。登闻鼓不是那么好敲的,便是寻常人,一趟下来也要去掉半条命,更不用说仲才英这个有伤在身之人。

闻辛好奇殷南宋会推荐什么样的人,便也跟来看了,这侯府里,没人敢说闻辛行事不符规矩,下人们也只当没看见。唯一可能说些什么的仲才英,心思都在登闻鼓之上,更不会去管主人家的闲事。

闻珩对仲才英道:“你当以养伤为主,养好伤后侯府自然会帮你洗清冤屈,报仇雪恨。”

原是侯府,仲才英看了四周一眼,摇摇头道:“我身上这些伤都是证据,要想惩治那知县,此刻敲响登闻鼓最好,才能把我受的罪上达天听。公子若想相救,只求在我敲完登闻鼓,受了刑后,能为我请位大夫,看看能不能留住我这条贱命就好。”

闻珩还要再劝,闻辛却开口道:“你可是想看圣上是否能网开一面,让你即使残了这只手仍有做官的机会”

仲才英诧异地看向闻辛,受过伤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这只手,已经写不出原来那般潇洒的字了,仲才英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想掩饰一二,可看闻辛洞若观火的眼神,最后道:“我确实生了这个念头,我既希望能亲自替父母报仇,也希望能夺回属于自己的前程,为了这两件事,我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换。”

仲才英显然对自己的才华非常有信心,闻辛道:“有人请我们帮忙举荐你,你可以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换自己的前程。”

仲才英愣了愣,面上显出一些犹豫和纠结,还有深深的叹息,最后决定道:“我想去敲登闻鼓。”

他没有问是谁请闻辛他们做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如果闻辛会说的话,她从一开始便不会隐去这人的姓名。而且,他心里也有自己的猜测。

闻辛对闻珩道:“便听他的吧。”

很显然,他们都知道,仲才英伤了手,绝不可能通过科举获得官身。而没有功名在身,便是侯府举荐,也只能做些幕僚之流,不能真正投身朝堂,就算安稳,就算能够搭上权贵,那并不是仲才英想走的路。

闻辛心想,殷南宋推荐的人,有着野心,也有着与之相匹配的毅力和疯狂。

八月二十九,仲才英敲响登闻鼓,鲜血淋漓地淌过刑罚,跪在公堂前,字字泣血,两桩血案后竟又牵扯出一连串的案子,没有人想到他竟不声不响地收集了那么多线索与证据。这桩大案不止震惊朝野,更是传遍了京都,让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仲才英的名字。即使没有了那笔好字,仲才英依然能够施展他的才华与能力,听闻圣上当场考察了他三篇文章,他一炷香内诵出了三篇精彩绝伦的文章,最后被破格赐了功名。

仲才英的事一直被众人反复传颂,直到十月初九,另一件大事发生。长滨侯府三子竟然被指去边境监军,边境军里本就有文官监军,长滨侯府虽多年未掌军权,根子上还是个武将,不知为何这次还要再派一名武将监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