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煌明 > 第章15章 崇祯选将

煌明 第章15章 崇祯选将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03:02:20 来源:就爱谈小说

紫禁城,文华殿。

上午辰时刚过,几位内阁辅臣,兵部尚书,户、兵两科的几位给事中,河南道监察御史和湖广道监察御史等,奉召进宫。

龙案前,这位三十一岁的崇祯皇帝满脸憔悴,两鬓白发云生。

他伸手虚引,让众人平身,然后叹口气,神情忧伤地说道“朕御极十有四年,国家多事,又遇连年饥荒,人皆相食”

过了一阵,他更加悲观自恨“朕为天下讨贼,不意在数月之内,福王和襄王都死于贼手,此皆朕不德所致,真当愧死”

首辅范复粹连忙跪下相劝“陛下勿悲伤自责,此乃气数所致”

连年大灾,匪患屡剿不灭,这不是天数有变是什么整个大明的人都知道,不用自欺欺人。

崇祯叹了口气,道“就是气数,亦须人事补救,然近几年何曾补救几分若得补救,贼势为何仍如此猖獗”

几位大臣都是人精,瞬间听出皇帝语气中含有责备之意,连忙俯伏在地,不敢做声。

崇祯算是个实在人,今日无意将责任推到他们身上,挥手让他们起身。

他翻看几人的奏疏,问兵科都给事中张缙彦“尔前疏提到河南之事,现当面奏来。”

张缙彦出班跪奏“臣启陛下,督师杨嗣昌出兵一年有余,惟起初报了玛瑙山一次小捷,丁启睿督师,近来寂寂无闻,威势渐挫,只一次禹山小捷和麻城小捷,须另选一位大将助他,方好成功。”

当官的说话很有意思,话里带话,无时无刻想着给政敌下黑手。

张缙彦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把两任督师给点了,就差骂成废物。

原因很简单,张缙彦和杨嗣昌、丁启睿政治不合,也想趁机举荐自己人,扩大在朝影响力,使劲往上爬。

有户部官员替丁启睿说话“督师身在湖广征剿献贼,如何照管到河南之事不如再遣大将入河南,专剿闯贼”

崇祯听了有些怒意“先前也遣了朱大典,这便是大将,为何河南匪患屡剿不灭”

朱大典,崇祯十四年六月受命总督江北、河南、湖广军务,现在的官职是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府,镇凤阳。

也就是说,现在朱大典人在凤阳,不想管河南军务,而丁启睿作为督师,却一心扑在湖广的张献忠,压根不敢去河南跟李自成打,明摆着专挑软柿子捏。

中原几省之地,半年之内搞了三四个督师、总督,足见崇祯内心焦躁不安,盼望剿贼速成,以至于搞得现在追责都不好追。

那户部官员被怼的不敢回话,退到一边。

崇祯向群臣扫了一眼,问道“李自成是从何处去往河南的”

户科给事中章正宸见机会已到,躬身奏道“听说贼是从四川来的。”

兵部尚书陈新甲立在一旁,闻言大惊,赶快纠正道“贼从陕西来,非从四川来”

二人只两句话,又是一次官场交锋。

户科给事中章正宸时常弹劾督师杨嗣昌和兵部尚书陈新甲,连厂卫的人他也弹劾,请皇帝革除西厂,阉宦们直呼其为铁汉子、真男人。

章正宸说“贼从四川来”意思是李自成他们从当初杨嗣昌的辖区跑出来的,杨嗣昌他就是个废物,现在死了,也应该拉出来领罪鞭尸

而兵部尚书陈新甲是杨嗣昌的小弟,他自然要护着尸骨未寒的大哥,纠正说“贼从陕西来”,替大哥摘锅。

崇祯如何不知二人心思,又问“张献忠现在何地”

陈新甲回道“六月时张献忠率部打南阳,东略信阳,目前尚无新的塘报。”

一个兵部尚书居然不知逆贼的最新动态

崇祯怒形于色,再问“献贼在南阳、信阳之间,万一逃出与闯贼会师再攻开封,岂不天下震动开封可有重兵防守”

可以看出,崇祯的地理很好,不用看地图都能知道这几个地方的位置所在。

如果这话被张献忠听到,定会惊叹皇帝老儿不愧是真龙天子,居然预判了自己的战略意图

陈新甲战栗回道“献贼踪迹尚无续报到部,臣实不知”

崇祯望向陈新甲,严厉道“卿部职司调遣,不得模棱,此后如姑息误事,定治罪不饶”

陈新甲立马叩头谢恩“臣身为本兵,奉职无状,实在罪该万死,今后自当恪遵圣谕。”

接着他又安慰崇祯,说道“陛下,中原剿局,尚未大坏,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伏乞陛下宽心等待,切勿心力过劳。”

崇祯似乎很享受这种关心,于是点了点头命陈新甲起身。

他又翻了翻龙案上的几封奏疏,很不满意地摇摇头,道“闯贼从开封往邓州南去,丁启睿却领兵往麻城西去,分明是规避,害怕与闯贼作战”

“再拿河南巡抚高名衡说,先报福王尚在,后报遇害,两报矛盾,也太忙乱了河南局面,究竟如何贼有多少又在何处”

天子一连三问,几位阁臣都没敢回答,支支吾吾互视一眼。

崇祯越看越气,暗骂废物一群

杨嗣昌虽无大功,却是内阁中干实事之人,所问之事对答如流。

杨嗣昌一死,对于未来的剿贼部署,满朝诸公竟束手无策

新上任的丁启睿更是个庸才,不能同杨嗣昌相比,且丁启睿也不愿去打李自成,还上书朝廷在河南另选督师坐镇。

然崇祯遍观朝中大臣,再也找不出可以代他督师的人。

他忽然想到一点,外面无人可用,牢里有啊,比如孙传庭,傅宗龙

孙传庭为人傲气,恐不听旨意,傅宗龙为人倒是尚可。

想到这里,崇祯看向兵部尚书陈新甲,说道“丁启睿升任督师,遗缺尚无人补,朕想了数日,苦于朝中缺少知兵大臣,傅宗龙虽有罪下在狱中,似乎尚可一用,卿看如何”

陈新甲近日也在考虑新的督师人选,恰好也想到了傅宗龙,君臣二人难得想法一致。

于是陈新甲趁机回道“宗龙带兵有方,前蒙陛下识拔,授任兵部尚书,只因忤逆旨意,蒙谴下狱,今值朝廷急需用人之际,宗龙颇知悔罪,倘荷圣眷,若被简用,必能竭力尽心,上报皇恩”

也不知怎滴,崇祯一时没有答话,看得陈新甲挺郁闷的。

不是你提出让傅宗龙试试的吗怎么我顺着你意思办,你又沉吟装起来了

兵科给事中张缙彦秒懂圣意,连忙奏道“臣觉得傅宗龙可用”

户科给事中章正宸等人也跟着附议,高度肯定了傅宗龙的人品和能力。

过了很长时间,崇祯才开口道“他倒是朴实、忠厚,朕以对他的愧疚之心来任用他,他应该不计前嫌,为朕尽死力才是。”

陈新甲嘴角微抽,暗道你是皇帝,谁敢计你前嫌被关了两年,谁又不想出来晒太阳

崇祯当场就立即下了一道手谕,释放傅宗龙即日出狱,让他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职衔去接替丁启睿,总督三边军务,专剿李自成。

召见已毕,诸臣重新拜礼,鱼贯退出,走出宫去。

崇祯仍是寝食不安,焦急地等待着各地消息,最使他放心不下的是开封的安危,张献忠和罗汝才的行踪,还有辽东的危急局势,山东等地的叛乱和灾荒

愈是中原大局糜烂,崇祯愈担心李自成、张献忠等贼,如崇祯八年那样会师一处,再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