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今天开始做神农 > 第38章 第 38 章

今天开始做神农 第38章 第 38 章

作者:闲倚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2: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田二舅说到做到, 第二天就跑去桃山上勘察地形。虽然有陶然提供的图纸,但是实地考察也是必须的, 没有亲眼看见他也不放心。

在外面打拼了多年,田二舅也不忘了时时刻刻给自己充电,对图纸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说实话, 他还真不知道姐夫承包的这座山上以前有座庙,尤其是现在, 地面平坦, 看起来没有一丝以前有庙的痕迹。看着眼前一大片平坦的土地,空着这么多地确实很奇怪,当初他还来玩过,怎么就什么没想到。

想不通就不想了,田二舅也不是钻牛角尖的人。对着手中的图纸,田二舅一边研究一边拿手比划。就他这个非专业人士就能看出来这图纸设计很精巧,把神农泉眼完美的保护起来,而且还正好和桃山的桃树完美搭配在一起。

心情激动的田二舅下山, 准备去远山镇联系他所熟悉的建筑材料商家,这次神农庙他一定要建好。他准备在家乡办一个建筑队, 陶然家委托的神农庙就是他打开名声的第一步, 而且就算不考虑这些,只是为了自家姐夫建庙,也要用上十二分的精力。

图纸上显示的神农庙是砖瓦结构,而且上面标注了青砖红瓦,这些倒有些让田二舅为难了。青砖还好说, 远山镇有一家专门生产各种砖,质量都是上乘。就是瓦就不太好找了,现在用瓦的人不多,图纸上还要求要老式瓦片,田二舅好久没听说过有人烧制这样的瓦了。

接下来几天,连跑了好几个地方,田二舅把各种材料给预订好了,就是老式瓦片还没有头绪。田二舅就去找村里的老人打听,最终被推荐了远山镇的一个小村庄的私人瓦窖。

听说这个村的人大部分有一手烧瓦的手艺,以前在十里八乡都有名的那种。但是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少有人建造瓦房了,就算是有人买瓦,也是回去买琉璃瓦了,老式瓦片变得无人问津。这个村靠烧瓦的手艺无法养家糊口后,这几年就不再烧瓦,村民们都外出打工了,想想就有些令人遗憾。

田二舅打听到这个消息后,思考了一下,专门往陶然家跑了一趟。

“……就是这样,如果要那个村子愿意重新烧瓦片,可能会要价比较高,毕竟还要重新把烧窑启用。”田二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陶然说了一遍。

建造神农庙的种种事宜陶盛文一点都不插手,田二舅最初还和陶盛文商量过关于建庙的事,谁知道陶盛文挥挥手让他有事找陶然。田二舅在最开始还有些不太信任陶然能处理好,这段日子接触下来,对自家外甥的能力那是心服口服,遇到什么事也会找他来商量。

“二舅,价钱倒不重要,我最关心的是他们烧出来的瓦片质量好不好。”陶然现在不怎么缺钱,这些日子卖给黎庭舟的蔬菜都赚了不少钱,就算建庙时缺了一些,在建庙的这段时间里,他也会有不少收益。

“质量方面你放心,这个瓦窑我打听过了,以前就是以质量高出名,那个村里的人也都非常老实。要是价格高低没要求的话,我今天就去和他们商量一下。”在谈论这件事时,田二舅没把陶然当自己外甥看待,而是直接当成了自己老板。

他这些年在外面打工,明白了许多道理,最重要的是要公私分明,更不能仗着亲戚关系就得寸进尺。他负责建庙,既然接受了陶然的雇佣,就要把他当老板看待,所以有些事必须要和陶然说清楚。

正好昨天陶然也没什么事,就直接坐上田二舅的车直接出发了。那个小村庄虽然也属于远山镇管辖,但与桃源村是一东一西,相距甚远。也就是因为距离太远,田二舅都没怎么听说过。

田二舅开着他那辆小轿车走了不远的路,虽然他早就打听好了在哪,但是对路还是不太熟悉,少不了要问路。离那个小村庄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水泥路就没了,变成了土石铺就的小路。

这样的小路陶然很熟悉,前几年桃源村也是这样的路,也是后来桃源村前的道路规划,才铺上了水泥路。还好今天天气还不错,要是遇到下雨天那就不好走了,在这土石路上车子摇摇晃晃到了村子口。

进村后,田二舅找了个村民问路,直接去了村长家。一路上,陶然从车窗外往外望,发现这个小村庄不仅人少,经济条件也不好,光从房子和村民们的衣服都能看得出来,在远山镇,条件算是最差的那批村子了。

不过这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村子里全都是瓦房,陶然往房顶上看去,全都是老式瓦片,看起来古朴厚实。车一路开到了村长家门口,村长家也是青砖红瓦。村长正坐在院子里吸旱烟,看到一辆陌生的轿车停到了门口,疑惑地望过来。

田二舅下车后,先隔门打了个招呼。村长看他们不像是走错路的样子,赶紧起身招待。田二舅也没多客气,直接说明了来意。

“什么你们要来买瓦”村长停下了敲打旱烟的手,他还真没想到这两人的来意是这个,感觉这两人完全是在开玩笑:“我们这边的瓦窑都多久没烧了,你们怎么还找来我们村了,我记得远山有卖琉璃瓦的,你们要是不认路我可以给你们指路。”

“大爷,我们没在开玩笑。我们啊,准备建一座庙,就需要这种老式瓦片,咱们远山附近可都没烧这种窑的,我们打听了很久,这不找到您这来了嘛。”田二舅费劲口舌才让老村长相信自己没有开玩笑。

老村长愣住了,深吸了几口烟,开口说道:“你们真没开玩笑我们村以前是烧过老式瓦片,但是这两年没烧过了,要是重新开窑,要花费不少功夫。”

“所以,要是你们想从我们村里买老式瓦片,我们还得花时间开窑,所以要是你们要的瓦片少,对我们来说可能有些不划算。”老村长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但他还是要说清楚,要是专门为他们烧瓦的话,价格肯定要提高不少。

“价格方面好商量,只要你们能保证质量。不过,村长你们也不能狮子大开口吧。”田二舅定了定老村长的心。

老村长把手里的烟放下,起身带着他们走到了院子里,把屋檐下的大梯子搭好。看到村长想要爬上去,田二舅连忙阻止,这老村长看起来年龄有些大了,要是一不小心摔着了,他可受不住。

“别看我年龄大了,腿脚还利索着。”老村长嘴上这么说道,但是也没阻止田二舅代替他上去:“就屋顶上的瓦片,你自己随便拿两片下来。”

田二舅就直接上去了,他也没特地挑选,就直接揭了两片瓦下来,交给了老村长。老村长拿着在自家屋顶呆了好几年依旧完好的瓦片给田二舅和陶然介绍,从烧瓦都材料到各种工序给他们讲解得一清二楚。

陶然对这个是一窍不通,听着老村长的介绍拿着看了两眼,还是一知半解。田二舅对这些倒有些了解,但也是半桶水,再三观察后初步确定是质量上好的瓦片。不过他还是不太放心,准备回去找村里的老人帮忙辨认一下。

先与老村长坐下了口头协议后,两人赶回村,直接去找了解老式瓦片的老人。确定这些瓦片质量好之后,两人又马不停蹄去找老村长定下来合约,毕竟陶然想开年前建好神农庙,现在时间不多了,每次打开系统界面,建庙的任务一直闪烁提醒着他。

和村长订下他们只会收取和样品瓦片质量相同甚至更好的瓦片,而价格也比老村长想像的高了不少。陶然临走前还提了一句,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老村长兴奋不已,烧瓦这门手艺是辈辈传下来的,多年来靠这个手艺养活了村里人,这两年无奈放弃这门手艺,村里好多人心里不好受。

这次村长在订下合约后,连夜通知了村里手艺最好的几个人,虽然陶然需要的瓦片少,但最后说的那句话让老村长心思活泛了不少。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的交易要圆满完成才行。老村长也花费了不少口舌,让喊过来的村里人相信了真的有人下了订单。夜里可有不少人激动得睡不着,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他们也不会放弃家传手艺,去外面打工受气,第二天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

陶然向村里老人询问瓦片的事情传出去了,再加上这些日子在外地干建筑的田老二老往桃山上跑,桃源村村民都明白陶然这是准备建庙了。

现在他们有这么好的日子过,可全靠着神农泉,桃源村民都想为建神农庙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意,都一个个跑到陶然家想要帮忙。

最后在村长的主持下,决定以后建筑队施工时,全村人轮流提供饭菜,然后村里人卖菜的收益提出百分之一用于神农庙的维护。

对于村长的提议,村民们都同意了,连忙保证建庙时一定要让他们吃好。还有人觉得百分之一太少,想要多捐点,被村长拒绝了,现在村里人赚的就已经不少了,等来年扩大了种菜面积,还能赚的更多。先这样实行,以后要是不合适还能再修改。

等所有材料准备好后,田二舅的建筑队也组织起来了。队里的人全都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这些年跟着田二舅在外面干活,都是被田二舅细心选择的手艺和人品全佳的人。

现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神农庙里的神农像,陶然还没有开始纠结做出什么样的神像,神农系统就直接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看着系统商店突然蹦出的商品,陶然一脸无语。因为这个商品标注着是神农庙图纸的附件,标价也仅仅一个星币,看起来系统迫不及待地想让他尽快把庙建起来啊。

可惜远山镇没有做神像的,多方打听后,陶然选择了省里一家口碑甚好的做神像的商家。陶然兑换出神农像的图纸后,就交给了店家,各种细心嘱咐。

对于打神像,陶然本来想做个便宜的,实在是现在手里现金不够。不知道怎么回事桃源村里的人都知道了,纷纷准备贡献自己的心意,村长直接决定这些钱和由村里出。陶然最终还是耐不住村里人的热情,最后全村合力出钱订做了一尊黄铜像。

实在是村里人也就这几个月才有了种菜的收益,手里的钱还不太多,陶然劝服了大家先打个黄铜像,以后收益多了,再换成更好的。

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着选个良辰吉日开始建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