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今天开始做神农 > 第72章 第 72 章

今天开始做神农 第72章 第 72 章

作者:闲倚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2: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没看到新章节吧, 还不是因为你不够爱我

陶盛文当时也是初中毕业,后来因为家里太穷,又差了一点分数,就没有继续上学。但因为他也多少有些文化, 这些年看了不少关于桃树种植的书籍。

他们家的桃子是本地山桃, 虽然产量不是特别高, 但是由于夫妻俩的细心打理味道很不错,在他们当地销量还不错, 在八月和九月份桃子成熟最多的时候,还有外地的客商来收购。

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了,只剩下少数晚熟的桃树上还有果子, 这些夫妻俩个就可以忙完。

两人将摘下的桃子送去远山镇,村里有人在远山镇开了个农贸超市, 里面大部分的蔬菜都是在附近的小村庄收的,陶盛文家里的桃子大部分都送到这里卖。

这个农贸超市的老板叫陶家兴,跟陶盛文也有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 问陶盛文喊一声大哥。以为这些年的生意往来,两家现在关系很好。

从桃源村去远山镇, 赶时间就骑着电动车用不到二十分钟, 不赶时间就骑着自行车需要半个多小时, 陶盛文夫妻俩开着电动三轮车,也不敢太快怕弄坏桃子,花了二十分钟才到了超市前。

帮着卸下桃子,陶盛维看着大哥大嫂挡不住开心的面孔, 问道:“哟,大哥大嫂遇到什么好事了,看着满脸高兴的样。”

“哎,就是然然在学校忙完了,今早打电话说要回家看看。”

“高材生要回来了,听说他暑假就在学校帮老师忙没回来,嫂子今天可要多做几个好菜犒劳犒劳他,在学校孩子可吃不好。”

“我们就去买菜嘞,你忙吧。”陶盛文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陶盛文和他老婆田玉霞都是农民,陶盛文是初中毕业,而田玉霞才是小学毕业。他们结婚时就和妻子想好,以后最好要一儿一女,男孩叫陶然,女孩叫陶乐。

这名字还是陶盛文还翻书翻很久的结果,源于唐代杨炯写得:“陶陶然乐在其中。他们不希望孩子有多大成就,就希望他能开心快乐地生活。

后来为了响应国家独生子女的号召,夫妻俩就只要了一个孩子,那就是陶然。

陶然也是个不让人操心的性子,从小就聪明,在学习上也一直是全校前几,顺顺利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大学里又年年得奖学金,还找了兼职,大学四年没要过家里一份钱,村里谁家不羡慕。

本来村里教学水平就不高,远山镇的小学还不怎么收村里的孩子,所以村里的孩子能考上普通一本都是了不得的事了,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或者直接上技校了。

考上z大的陶然在村里那简直是彻彻底底别人家的孩子,都说陶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等陶然考上大学后,都没怎么花家里的钱,更是让村里人夸赞,陶盛文和田玉霞倒是更努力了,就想着多挣些前,老了也不给儿子拖后腿。

每年只有陶然回来的时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田玉霞一定会做一堆好吃的,让儿子好好补补。

说道田玉霞,就不得不夸夸她的手艺。田玉霞就是爱做饭。还有一手好手艺,当时她嫁过来后做了一回宴席,从那以后谁不羡慕陶盛文有口福。

陶然暑假就没回家,一直在学校呆着。只知道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被学校老师破格选入了课题研究组。

父母都知道这对孩子有好处,但还是想念。现在数数,都大半年没见了。今天终于要回来,就好好做顿大餐犒劳儿子。

陶山村不大,离远山镇不远不近。村里也就没个菜市场,各家都有菜地。要是自家没种的,就去别家换一下,一般家里种的多的菜都会被陶家兴收到超市里卖。

这俩夫妻在农贸市场买了需要的菜,就骑着车回到桃源村。

陶盛文把新鲜的牛大腿骨剁开,用大火炖到骨肉分离。中午先把肉吃完,把剩下的骨头洗净,用煤炉小火慢熬,熬到那骨头汤变成乳白色,味道鲜美至极。喝完两碗汤,再往里煮两把宽面条,这晚饭也就有了。

田玉霞也在厨房里忙开了,先把板栗炖鸡给焖上,这鸡是陶然隔壁三婶家养的土鸡,两岁的小公鸡,肉嫩不柴,再配上买好的小板栗,在铁锅上炖个二十分钟。

先是闻到鸡肉的香气,随后逐渐加入板栗的甜香,整个厨房被香味所充满,这道板栗炖鸡可是田玉霞的拿手菜。

再准备一道小葱拌豆腐,清香软滑,鲜嫩爽口。

在厨房里忙了一上午,两口子终于停下来歇口气。

z市开往远山镇的火车上,陶然满怀期待,又有点忐忑。他放弃在他人眼中通往成功的平坦大道,选择了被杂草掩盖不知是否曲折的小路。陶然望向右手的红痣,心又安定下来。无论前方道路怎样,他都有信心走出一条路。

而且就算他把上辈子研究出的成果,在这辈子重新做出来,就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陶然在远山镇下了火车,远山镇说是镇,但面积较大,又正好位于南北交通之间,经济较为发达。镇上公路四通八达,还有火车大巴,交通十分方便。

陶然转乘公交车,公交车走走停停,二十分钟后才到了桃源村口。桃源村位于远山镇东边,背靠青山,最高的山峰海拔有一千米,山上最多的就是桃树。

这些桃树就是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除了陶盛文种的桃树质量好面积大,其余村民种的桃树就没有陶盛文家里的好吃,自然收益没有这么高。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也都不愿意种桃树,感觉比较累,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赚到钱就在外地安家,桃源村的人倒是越来越少。

桃源村的村民大多姓陶,基本上都有七扭八拐的亲戚关系。陶然在村口下了车,村民看到陶然回来都忙着打招呼。

“哟!陶然回来喽,你们学校放假了”

“你暑假就没回来,你爸你妈天天盼着你呢。”

“难怪我今天看到你爸你妈去三婶子那买鸡了,估计是要给你做大餐。”

陶然学习成绩好,为人又懂事,村里本来就人都认识他,也乐意和他打招呼。

“学校的事我都忙完了,就抽空回来看看我爸妈。”陶然一路笑着应答村民们。

陶然家就在桃源村最里面,青山脚下,陶然回家需要穿过整个村子。

陶然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大门开着,也没见到人。往屋里走进一看,夫妻俩都在屋里坐着呢。

“回来啦!”田玉霞先看到儿子,急忙站起来一把把儿子拉过,上下打量感觉儿子比以前瘦了。田玉霞心疼地拉着儿子:“怎么又瘦了,学校的饭就是油水不足,你这两天在家我好好给你补补。”

“是瘦了,要是太累就在家多休息几天。”陶远文放下手中的茶杯。儿子回来了他也高兴,听到老婆说的话发现儿子显得有些消瘦,不由得心疼起来。

陶然可不想让父母如此担心,他边把包放下,边给父母解释:“嘿,这不是前两天太忙,我呀好好歇两天,肉就长出来了。不说这个,妈,你手艺可越来越好了,这香味我闻着就饿了。”

陶然闻着香味跑到厨房里,掀开锅一看,是他妈的拿手好菜。

“行了,赶快端菜,准备吃饭,就等你回来了。”陶然麻溜地把菜给端上桌。

吃完饭,陶然帮忙把桌子都收拾好。三个人就坐在院子里手捧一杯茶,午后的阳光晒在身上暖呼呼的。

陶然从包里拿出给父母带的礼物,给母亲的是一个暖脚器,田玉霞身体不好特别怕冷,眼看冬天就快到了,陶然精挑细选了一个安全正规的给妈妈用。给父亲带的是一包龙井茶叶,陶盛文最爱喝茶。

夫妻俩都很高兴,陶盛文直接把杯子里的茶倒了换成儿子带回来的新茶。

这时陶然不紧不慢地说道:“爸妈,我这次从学校带回来两袋新品种小白菜的种子,听说这个品种的味道很不错,我准备在家里种点,给你们尝尝。”

他现在还不准备说自己要回家种田,感觉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先瞒着,等种出再解释清楚。

夫妻两个没有一丝怀疑,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子想种就种呗。陶盛文喝了一口茶:“行啊,你想种哪儿咱家的菜园刚被种上大白菜,可腾不出太多地。”

“咱家桃山上不是有我爷住的老房子吗我记得那边有一大片空地,地挺肥沃,大小也够我种。”

桃山指的是他家种桃树的山,那里被陶盛文种满了桃树,唯一的空地就是陶然爷爷以前在山上盖的房子,那房子周围有不小的空地,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旁边还有一条干涸的小溪。

在陶然记忆里,爷爷一直住在山上,即便后来他们家在山脚下盖好了房子,爷爷也不愿意下山住。

爷爷也在屋前开了一块小菜地,但屋后的一大片空地却一直空着不用。后来陶然大二时,爷爷去世了,山上的那个小屋子也一直空着。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明天加更,把昨天的份补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