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回老夏家, 萧青山一行人走了以后,阿婆和夏立冬一直闷闷不乐。
阿婆觉得孙女儿命苦, 好不容易和山哥儿和和美美,他家里人又来捣乱。
夏惊蛰开导她不管用,倒是留起一些菜, 说留给萧青山晚上来尝尝,阿婆的脸色才有所好转。
午饭过后, 夏惊蛰总算有时间清点一下萧青山交给她的身家财产。
好家伙, 撇开各种票证不说,光大团结就有三十多捆,那就是三千多块啊!
夏惊蛰不是没有见过世面,这么说吧,八十年代经济改革了才有万元户这一说法,七十年代连千元户都不多见。
夏惊蛰没想到他能攒下这么多钱,三千多块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其实夏惊蛰哪里知道,一般连长的转业费撑死了最多千把块, 萧青山军功显赫,加上职衔上调, 又是特种部队出任务负伤内退, 各种补贴加到一起才有这么多。
如果是一穿过来就拿到这么多钱,夏惊蛰指不定怎么乱花,毕竟上辈子家里有钱,大手大脚惯了。
但是在这个时代生活过就知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况且这是萧青山真正意义上的血汗钱,她打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去。
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夏惊蛰打算做顿好吃的,晚上好好犒劳这位绝世好老公。
夏惊蛰先准备骨头汤。
骨头焯水去漂,锅里下点点油加几片姜煸炒一下,下开水,大火煮十分钟换小火,让骨头在锅里慢慢熬着。
趁着这个时间,夏惊蛰又到山上去找野生菌。
现在是上工时间,这一次夏惊蛰没有遇见乱七八糟的人,她又很快挖了一堆野竹笋。
正准备打道回府,弯腰要挑担子,地上出现一双军靴,紧接着肩膀一轻,一道微沉的嗓音从头顶响起:“我来吧。”
夏惊蛰双手一松,让男人把担子接过去,仰着小脸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萧青山轻而易举挑起担子,“阿婆说的。”
夏惊蛰再一次感慨家里有个男人真好。
她乖乖地跟在他身后当小尾巴就好,“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
萧青山:“中午见家里的柴不多了。”
言下之意是要过来上山砍柴
夏惊蛰追上去和他并肩,“那还要去砍柴吗”
萧青山偏头看她一眼,“山上的树木是公家的,不能乱砍。”
松针松球、小树枝这些可以捡,但是大的木柴都是队里统一采伐,统一分配。
夏惊蛰乖乖闭上嘴,不再说话。
到了家里,夏惊蛰才知道萧青山是过来劈柴的。
她这段时间总卖吃食,柴火用得特别快,连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剩多少。
萧青山找阿婆拿斧头,阿婆过意不去,“青山,你歇着,让冬子回来再劈吧。”
萧青山摇了摇头,“没关系。”
夏惊蛰在院子里剥笋壳,听到他们说话,大声嚷一句:“阿婆,让您孙女婿帮你您干点活,他力气大。”
夏立冬那小胳膊小腿儿指不定劈到什么时候。
阿婆嗔她:“这孩子……”
萧青山拿着斧头出来,见她在剥笋壳,两只小手掰得很费力,他干脆蹲下去帮她。
夏惊蛰见他拿起一个春笋,两只大手哗啦啦扒拉两下,干干净净只剩下笋肉。
再看看自己手里剥半天还有半截笋壳,这人跟人之间的区别啊。
她干脆把自己的小凳子给他坐,“那你帮我剥完笋再去劈柴,我去准备晚饭,我给你做好吃的。”
萧青山唇角弯了弯,“去吧。”
阿婆放下手里的针线,挪着小脚从屋里出来,“你这丫头,就会指使青山干活。”
“阿婆没事,我干活快。”
夏惊蛰笑眯眯地去厨房准备晚餐。
新鲜的野山菇往已经变得浓白的骨头汤里一放,加上点盐巴,盖上锅盖煮个几分钟就好。
猪头骨照着上次的方法焖,这次改良了一下,菜园子里的辣椒红了,放上几个,颜色更好看,也更加野味。
最后,夏惊蛰来一个猪油渣炒野竹笋。
捡手指粗的小笋用刀身拍碎,切成手指长的段,再拍大量的姜蓉和一点红辣椒备用。
猪油连着油渣子下锅,拍笋段和姜蓉一起下锅爆炒几分钟,加盐巴加水焖熟,起锅前洒上红辣椒伴炒一下,出锅。
夏立冬到家看见两个比他还高的柴堆,在门口就喊:“姐,柴等我回来劈……姐夫!”
好了,他知道那些柴谁劈的了。
今天晚饭吃得早,就摆在院子,萧青山端着一盆汤从厨房里出来。
夏惊蛰拿着碗筷跟在他后面,“冬冬,去洗手吃饭吧。”
一家人齐齐整整吃饭,这是头一次,阿婆很高兴,去床底挖了坛女儿红出来。
盖子一打开,几十年的陈酿,满院醇香。
“山哥你今天有口福了,阿婆这酒可是她老人家的陪嫁,珍贵着呢。”
萧青山弯着唇角,是很有口福,夏惊蛰做的这些菜,色香味俱全,连他这种没多少口腹之欲的人都垂涎不已。
他接过酒,给大家满上。
到了夏立冬,夏惊蛰道:“冬冬还没有成年,尝尝味道就行。”
“姐,我长大了……”他觉得自己最近拔高了不少。
夏惊蛰不接受反驳,“你长到十八岁再说。”
萧青山点头,“听你姐的吧。”
人间四月天,夕阳西沉时,破落的农家小院菜香酒醇。
酒过三巡,夏惊蛰已经微醺,兴致勃勃把中午给他留的两个菜推到他跟前,“特意给你留的,看看是不是比你家里做的好吃”
萧青山不用尝都知道,上次的糯米肠已经很好吃。
但他刚刚尝过的菜才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菜。
原来不是他没有口腹之欲,而是别人做的菜不对他的胃口,才会以为天下的食物都差不多。
今天他才知道,同样的食材,由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口味差异有多大。
萧青山点头,“好吃,你做的都好吃。”
不是奉承,胜似奉承。
夏惊蛰笑得眉眼弯弯,拿过他酒已空的碗盛了碗汤,“这个也很好吃,你尝尝。”
萧青山尝了一口,停不下来,直接连着野山菌一口气吃完。
“好喝!”词汇枯竭的萧青山无法形容这种鲜美,只能用行动来表达。
阿婆笑得见牙不见眼,“你多吃点,惊蛰丫头也不知道怎么的,随便做什么都特别好吃。”
萧青山想起高团长说过自己有口福的话,点点头应了句:“好。”
阿婆藏的女儿红度数太高,夏惊蛰喝不到一半已经有些晕乎乎的,萧青山默默拿过她的酒碗,把剩下的都喝了。
夏惊蛰嘟嘟嘴,脸更红了,这不是传说中的间接接吻吗
饭后,夏立冬主动收拾碗筷,阿婆去烧洗澡水。
微醺的夏惊蛰坐在青石板上,挨着萧青山的肩头闭目养神。
萧青山见她摇摇欲睡,反正在自己家里,他干脆把人揽到怀里。
换了个舒服的位置,夏惊蛰更想睡觉,男人身上本身清冽的味道加上点点汗味,不臭,反而带出更强烈的荷尔蒙感,闻着让人觉得很有安全感,舒服得直哼哼。
夏惊蛰蹭了蹭他的胸膛,问他:“山哥,我们以后怎么办”
他们有夫妻之名,却没有夫妻之实,目前的状态更像是在谈恋爱。
但既然是夫妻总不可能一直分开两地住的,况且就在一个队里,让人看笑话不说,她也已经开始依赖他,不想和他分开。
“中午没看到我爹,等下回去我会提分家的事。”
夏惊蛰从他怀里抬起头来,闭着一只眼睛看他,没想到他会主动提出来,她还想怎么撺掇他来着。
“他们会同意吗”不管从原主的记忆还是她接触来看,除了萧老大一家,其余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我会让他们同意的。”家里已经乌烟瘴气,别说是夏惊蛰,就算是他自己也更喜欢老夏家这样的家庭氛围。
他们三兄弟已经各自成家,断没有继续住在一起的道理。
夏惊蛰又问:“那分家后我们住哪里”
没等萧青山说什么,夏惊蛰又继续说:“我还是想跟阿婆和冬冬一起住,我放心不下他们。”
阿婆正好从厨房里出来,听到他们的话,连忙说:“青山,你别听她的,出嫁的女儿哪有带着娘家人一起住的道理先别问青山,我就不同意!”
阿婆心里暖,但这于理不合。
这孩子也是不懂事,说这样让孙女婿为难的话,也不知道事先跟她商量一下。
夏惊蛰鼓鼓腮帮子,听到阿婆不同意,酒精上脑,眼睛都红了,“我不管,我就是要跟阿婆住。”
萧青山紧了紧怀里的人,问她:“咱手里有多少钱”
高团长给他,他就塞一边,没仔细数过。
夏惊蛰没打算瞒着家人,“有三千八呢,不对,买自行车得两百,能用的有三千六。”
阿婆一听这么多钱,吓得赶紧让夏立冬去关院门。
这一波惊吓还没过去,就听见萧青山又说:“那建两套房子够了。”
夏惊蛰脑袋不是很清醒,眨巴着大眼睛,建房子两套什么意思
萧青山继续说:“到时候建两套挨着的小院子,我们住一套,阿婆和冬子住一套。”
一起住别人会说闲话,老人家也不自在,一门之隔分开住最好。
“青山,万万使不得……”阿婆眼眶都红了,哽咽着说不下去。
夏立冬没有发言权,也悄悄红了眼。
唯有夏惊蛰笑眯眯地抱着他的脖子蹭了蹭,“萧青山,你真好。”
萧青山揉揉夏惊蛰的脑袋,一锤定音:“那就这么定了,你暂时住这里,分家后可能先和大哥他们住一段时间,等新房子建好,我们就搬过去。”
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夏惊蛰没有异议,阿婆不同意,打算慢慢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
萧青山回到家里,萧家人也已经吃过晚饭。
萧文山的四个孩子回来,一家人吵吵闹闹。
萧文山的女儿萧丽指使着萧灵洗衣服。
大儿子萧家强在陪老爷子下棋。
其余的孩子玩的玩,闹的闹,只有萧家好安静地呆在角落里看书。
看到萧青山回来,孩子们都恭恭敬敬打过招呼。
萧青山喊了声“爹”,走到棋盘前,接过萧家强手里的棋子坐下。
老爷子当了几十年公社干部,领导范十足,年过花甲依然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感觉,人也颇为威严。
他问儿子:“怎么这个时候回来”
萧青山落下一字,淡淡道:“以后都不在前线,转业了。”
老爷子落子的手一凝,“转业”
萧青山点头,“上次伤了根本,无法再呆前线。”
老爷子巡视他一眼,也没问伤了哪里,伤得重不重,他更关心他转业回来做什么。
“转到哪里去”
萧青山:“先到公社派出所当指导员。”
老爷子蹙眉:“指导员”他以为起码也是个所长。
老爷子没再问什么,这个职位,他相当不满意。
又落下一子,锁定胜局,萧青山又说:“爹,跟你商量个事。”
老爷子被儿子几步堵死,浑身不得劲,“说吧。”
萧青山看着他,一字一句道:“我们兄弟三人已经成家,该分家了。”
他们之间的谈话虽然全家人都没有插话,但是内容全部人都听了进去。
萧青山这一句话说出来,院子里落针可闻,时间像是凝结了一般。
老爷子将手上的棋子往棋盘里一扔,大发雷霆,“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晚,但是很粗壮
另外,蠢作者很玻璃心,不想追文的宝贝不用说出来哈,很伤心哒
晚安,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