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1章 缘起(捉虫)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1章 缘起(捉虫)

作者:写离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7: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邺永平七年,四方无事,春和景明。

寒食一过,扬州城里家家举火,户户升烟。

炊烟融了官河水汽,漫成轻纱一匹,笼住千树的烂漫桃李,万条的拂水绿枝,也笼住了河上的二十四桥,水畔的十万人家。

城南通义里的赵家宅内,蔺知柔半靠在床上,眼睛却盯着门口竹帘,翘首期盼寒食过后的第一口热食。

穿来古代十载,每年最难捱的就是寒食节,按习俗连着三日不能生火,只能吃冷的,连病人都不得幸免。

偏生她大病初愈,脾胃正虚,三天冷食吃得她生无可恋,寒食后的清明日,也就成了她的大赦之日。

这一天的早膳要比平日丰奢些,依照惯例,赵家吃的是笼饼。

笼饼不比别的,得一屉一屉蒸。

他们院子总是最后轮到——谁叫兄妹三个不姓赵呢!母亲虽然姓赵,但出嫁的女儿投奔母家,比寄人篱下还不如。

这不,婢子小金一早就去东厨排队,排了大半个时辰还没回来。

就在这时,竹帘一动,蔺知柔的心也跟着一跃,满怀期待地伸长脖子,来人却是母亲赵氏,手捧着一叠衣裳,神色张皇“柔娘,赶紧起来更衣盥洗。”

赵氏年方三十有二,已守寡三年有余,淡眉细眼,身形薄削,正值华年,绮貌阙无,相貌和身上素服一样寡淡。近来日以继夜地照顾一双染上时疫的儿女,又添了几分憔悴。

蔺知柔不解“要去哪里啊,阿娘?”

赵氏已经把手中衣裳抖搂开,却是件蓝绸小上衣“去前厅,快,外翁等着呢!”

“这不是阿兄的衣裳么?”蔺知柔一边说一边把左胳膊伸进袖管里,奇道,“外翁找我做什么?”

“高明府来了。”

高县令?真是稀罕事,江都县令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士人眼高于顶,怎么会折节与赵家这样的商贾来往?何况扬州城中名商巨贾如云,赵老翁这小小药材商压根排不上号。

“县令来我们家做什么?”蔺知柔问道。

赵氏摇摇头,手脚麻利地替女儿穿上下裳,系上腰带,从怀里拿出竹梳子,三下两下梳成一个男童的小髻,拿一根银簪固定住,再戴上小纱帽。

“那我去做什么?”

赵氏避开她的目光,神情有些异样“高明府要见你阿兄,可你阿兄病着不能见客,又不能叫人白跑一趟,你们兄妹模样相似,且替你阿兄见这一趟罢。”

“阿兄怎么还没好?”蔺知柔皱起眉头,“不是说前日已经退烧了么?”她阿兄在州学传染了流感,回来又过给了她,现在她都已经痊愈了,怎么他还病着?

“昨日又有些不好……”赵氏脸色不豫,搪塞道。

流感可大可小,蔺知柔警觉道“阿娘,要不再请医者来瞧瞧阿兄?被子莫要捂得太严实……”

“阿娘省得,你莫要多管了。”赵氏在她脸颊上捏了一把,不耐烦道。

这时小金终于捧了蒸饼回来,气鼓鼓地将帘子一摔,摔得竹帘哗哗作响“那死老魅!都拿过一轮了,非说他们院里人多不够吃,从我手里抢了去,害我又等了半日!”

“又同谁置气了?”赵氏惯会息事宁人。

蔺知柔笑道“能把我们小金气成这样,还能是谁?”

不用说必定是二房的人了。二舅母曹氏是个石头都要榨出汁的人,连带着一院奴仆也深得真传。

小金这才注意蔺知柔的模样,吃了一惊“小娘子怎生变作个小郎君?”

赵氏一回头“小金把饼撂下,先打盆水来与小娘子盥洗。”

小金不明就里地走出去。笼饼散发着诱人的热气,麦香四溢,夹杂着一缕羊肉的肥腴气息,令人食指大动。

蔺知柔咽了咽口水,刚探出手,赵氏眼明手快,“啪”地打在她手背上“且忍一忍,回来再契,省得弄污新衣。”

蔺知柔只好悻悻地收回手。

小金打了水来,赵氏与女儿揩净头脸,胡乱抹上点面脂,便急急忙忙拉着她出了门。

赵家宅子不算大,两人不一时便到了正院外头。赵氏停下脚步,蹲下身,抚着她新衣肩膀处的折痕,“一会儿见了高明府,莫要发怵,也莫要乱说话。看你外翁的眼色行事,记住了么?”

说着站起身,在女儿背上轻轻推了一把“去罢。”

早有老苍头在院门口候着,把蔺知柔引到正厅。

蔺知柔一路瞧着,正院里的僮仆婢女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送个茶水活似上战场。

老苍头打起帘子,压低声音道“小郎君且仔细着点。”

蔺知柔点点头,步入室内,打眼一看,只见里头坐着两个头戴黑幞头、身着圆领袍的陌生男子,一个青袍,一个绿袍。

着青袍的年轻些,应是县衙中的佐官,那身着绿袍、高踞绳床的,显然就是高县令了。

高明府生得方面阔耳,浓眉粗眼,茂盛长须分作三缕垂下,端的是气派非常。

外祖父赵老翁跪坐一旁,竭心尽力奉承着两位官人,面团似的脸上挂着和气生财的笑容。

那绳床形制颇似后世的靠背椅,赵老翁席地而坐,双方高矮悬殊,赵老翁还一径地弓腰俯首,恨不能贴到地上去。

一见外孙女,忙道“小子,还不快来见过高明府与刁主簿!”

蔺知柔上前行礼“小子蔺遥拜见高明府,刁主簿。”

高县令看清蔺知柔的容貌,眼睛便是一亮,脸上笑容真诚了几分,捋着胡须道“小郎请起,不必拘礼,我与乃父有同年之谊,子玉兄华茂春松,才高词赡,今日一见,小郎亦是芝兰玉树般的人物,颇有乃父之风。”

“明府过奖,小子惶恐。”蔺知柔忙谦虚。

高县令笑容渐隐,黯然道“犹记得昔载金殿对奏,雁塔题名,子玉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孰料英年早逝,以至天人永隔,哀哉!恸哉!”

赵老翁也红了眼眶,也不知是怀念女婿还是心疼打了水漂的投资,一路资助女婿考取进士可不是一笔小钱。

“老丈节哀,”高县令安慰道,自己也掏出巾子抹了抹眼睛,“幸得如此佳儿,足慰子玉兄在天之灵。”

蔺知柔着实佩服这位高明府的演技,他们来扬州投奔外祖已经快两年了,她哥哥的神童名声也早传遍了城里城外,也不见高县令来,怎么偏偏今日想起同年情谊了?其中必定有什么缘故。

“不知小郎行第几何?”高县令问道。

“回明府的话,小子在族中行七。”蔺知柔答。

高县令颔首“七郎聪颖,词采斐然,你作的律诗连李使君都大为赞赏。”

一听此言,蔺知柔恍然大悟,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明珏刚刚走马上任,是高县令的新上司。高县令必是前去谒见时听上司问起这神童,故而巴巴地上门造访。

“某尤爱‘林暮蝉声静,春深花色喧’与‘水平流雁影,风冷过箫声’两联,清丽可喜,诵来有齿颊留芬之感,”高县令笑着对刁主簿道,”我看七郎的才藻比你还多些。”

刁主簿细眼微眯,笑吟吟道“明府说得是,蔺小郎聪颖特异,下官自愧弗如。”

蔺知柔心道不妙,刁主簿便对她道“正逢清明日,来时见坊门外两少年斗鸡,甚是有趣,蔺小郎莫如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蔺知柔心头一跳,这回要给蔺遥抹黑了。

高县令呷了一口茶,好整以暇地袖手旁观,蔺知柔心知这是存心考校的意思,这回看来躲不掉了。

蔺知柔与她哥哥一样过耳成诵,平日里常听他念书,几部大小经都听熟了,若是叫她背一段经书倒是不在话下,但是她格律和韵脚一窍不通,压根不会作诗!

这题目也取得刁钻,若只是清明,她还能厚颜拿前世背过的清明诗救命,写斗鸡的诗她却是一首也不知道。

赵老翁在一旁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却想不出解围的法子,做买卖他懂,这诗文可就抓瞎了。

刁主簿又笑着迫道”不拘律绝,古体亦可,格律有些许不谐亦无妨,只图个应景。”

应景……应景……蔺知柔脑海中突然灵光乍现,她怎么把这茬忘了!

她心中大定,脸上却现出七分悲戚三分愤然,不卑不亢地道“请恕小子无法从命。”

刁主簿得意“蔺小郎不必着急,慢慢想,便是苦吟个一刻半刻,明府与某也等得。”

蔺知柔却道“回主簿的话,非是不能为,实乃不可为。”

“哦?”刁主簿讽笑,“不知如何不可为,愿闻其详。”

“高明府,刁主簿,”蔺知柔向两人拱手,“今日清明,小子因病不得返乡祭扫,已是愧对先人,心中惭憾难当,若再作此游戏语,情实难堪,还望两位见谅。”

又转头道“小子自知诗文拙劣不工,却是自家所作,并无旁人捉刀替笔,主簿若要考校,莫如另命题目,小子自当从命。”

刁主簿被他戳破心思,心中着恼,但蔺家小儿扯出孝道这面大旗,他却不好再不依不饶“蔺小郎多心了,我如何会疑你。”

隔岸观火的高县令此时才缓缓点头“七郎纯孝,令某感佩,伯衡,来日方长,谈诗论赋不在一时,今日先说正事。”

说完端起茶碗,悠悠地呷了一口,也不发话。

赵老翁甚有眼色,对外孙女道“你先回屋罢。”

蔺知柔便行礼退下。高县令待她走了,这才放下茶碗,对赵老翁道“老丈,某今日造访贵府,却是想举荐七郎赴神童试。”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了,提前给小天使们拜个年~

这次是科举文(真的有在认真考试),背景架空唐朝,不算考据,一切细节都是背景板,为苏爽甜服务,希望小天使们看得开心

s 文中诗句如有引用化用都在作话里写明出处,没写出处就是我瞎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