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3章 惊变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3章 惊变

作者:写离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7: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氏乍见女儿,又惊又骇,待就着火光看清她衣裳单薄、赤脚趿着鞋,忙脱下外衣将她裹起“你这孩子!半夜三更的跑出来做什么?快回屋去!”

一行说一行将她往屋里扯。

蔺知柔使劲挣脱开,指着火里未燃尽的一串黄纸钱“阿娘,做什么焚纸钱?”

“与你阿耶烧些纸钱,你一个小孩儿莫管闲事,赶紧睡觉去!”赵氏和常嬷嬷倒也不心虚,纯粹是怕小孩添乱,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才瞒着她。

蔺知柔一听便知道不对,常嬷嬷前几日去吴县就是为了给她阿耶上坟,这会儿烧纸钱一定有别的缘故。她心里有不祥的预感,抱住旁边一棵桂树“你们不告诉我实话,我就在这儿不走了。”

常嬷嬷在旁道“小郎的病没好全,咱们替他禳禳灾,小娘子仔细着凉。”

赵氏也道“你莫管了,赶紧回屋歇息罢。”

“阿兄到底怎么了?”蔺知柔忍不住拔高了声音,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阿娘是怕吓着你,”赵氏叫她搅得心烦意乱,“你阿兄丢了魂,不太晓事,话也说不利索,阿娘和嬷嬷要把他叫回来……”

蔺知柔脑海中轰得一声,变成一片空白,赵氏的嘴唇翕动,似乎还在说着什么,蔺知柔却什么也听不见了。

古人把很多病症归咎于鬼神作祟,她却知道这些症状极有可能是不可逆的脑损伤。

蔺知柔面无表情,看向赵氏的眼神却凉如水,在忽明忽暗的火光里几乎有些瘆人。

她知道这事不是母亲和常嬷嬷的错,他们生于这个时代,必然受其局限,毕竟聪明绝顶的人也相信念佛可以消灾,巫祝可以祛病,丹药可以延年,甚至皇帝的尚药局里都有咒禁师。

赵氏和常嬷嬷,只是两个大字不识、囿于内宅的古代妇人,怎么能苛求他们拥有超越时代的见识呢?

何况缺少有效的药物,即便由她亲自照顾蔺遥,也未必能改变结果。她只是需要排遣她的不平罢了。

赵氏见女儿这副模样,差点以为她中了邪,吓得扔下手中纸钱,蹲下身,直视女儿的双眼,抓住她的肩膀用力摇晃“柔娘,怎么了?莫吓唬阿娘!”

良久,蔺知柔终于回过神来,对赵氏道“阿娘,莫禳了,无用的。明日一早去找外翁,叫他寻个良医来罢。”

“怎会无用,这法子是……”

赵氏说到一半便被女儿打断“阿娘若不愿去,我自去求外翁。”

赵氏从未见过这样的蔺知柔。她这个长女自幼性子沉静,时常心不在焉,对她这母亲也没有一般孩子的依恋,虽也柔顺听话,却总仿佛隔了层什么。

可她从未感到女儿如此陌生。蔺知柔此刻的神情全无小儿的懵懂天真,仿佛她才是那个需要人操心看顾的孩童。

赵氏一时茫然无措,蔺知柔已经将母亲披于她身上的衣服褪下递还予她“我明早来看阿兄,夜晚风凉,阿娘和嬷嬷早些回屋罢。”

蔺知柔叹了口气,无论如何,总要亲眼看见,她才能够相信。

初一的夜晚没有月亮,群星亦为层云遮蔽,只剩三两颗孤凄黯淡地缀于天幕之上。

蔺知柔穿过窄小庭院,轻轻推开虚掩的房门,屋里黑灯瞎火,一片漆黑。

蔺知柔不等双眼适应屋内幽暗光线,摸索着往里走,肩膀在衣桁上撞了一下,她也没顾上揉一揉,径直爬上床,裹着被子抱膝坐着,各种念头纷至沓来。

她仿佛回到了上辈子,独自一人去医院取活检报告,等待命运对她的审判,一时绝望,一时又生出几分希冀。

不知不觉,外面淅淅沥沥下起了夜雨,蔺知柔毫无睡意,听着雨声一直坐到天际发白,晨钟响起。

又等了约莫三刻,终于从堂屋传出开门的声响,蔺知柔立即披衣跑出去。

雨已经停了,天空依旧重阴未开,灰色云层像濡湿的败絮,堵得蔺知柔心里发闷。

一进厅室,只见赵氏则颓然席地而坐,满脸疲态,显然也是整宿未合眼,见了女儿没什么表情,只是朝她招招手

蔺知柔心一坠,上前叫了声阿娘,便被赵氏一把抱住。

蔺知柔感到母亲身体颤抖,伏在她肩头啜泣起来“柔娘,你阿兄的魂没回来,阿娘该怎么办啊……”

蔺知柔知道赵氏并非真的要她出主意,只是寻求安慰,便抬手抚了抚母亲瘦骨嶙峋的后背。

赵氏哭了一会儿,直起身擦干眼泪,摸了摸女儿披散的头发,哑声道“去看看你阿兄罢。”

蔺知柔走进里屋,见蔺遥伏在案前,歪着脑袋端详书卷和笔墨,仿佛是忍不住好奇,伸出根手指拨弄旧瓦制成的砚台。

“阿兄。”蔺知柔叫了一声。

蔺遥恍若未闻,又抓起个墨块把玩,蔺知柔上前拿过墨块。

蔺遥这才注意到妹妹,抬起眼瞅她,秀美的凤眼依旧清亮,可不复灵慧,只余懵懂。

蔺知柔心头揪紧,拉过他的手,从怀里抽出帕子,一边替他擦去掌上残墨,一边问道“阿兄,还认得我是谁么?”

蔺遥愣了愣,似乎没听懂她的话。

蔺知柔放慢语速又问了一遍,声音却止不住打颤。

蔺遥紧蹙双眉,使劲想了半晌,这才犹豫道“阿……阿妹……”

蔺知柔既心酸又有些许安慰,至少还认得人,比她预想的最坏结果稍好些。

这时常嬷嬷提了竹编提篮走进来,一夕之间似乎又添了几根白发,她放下提篮,涩声道“小娘子也在,一起喫点饭罢。”

说着揭开篮上罩布,将几样吃食依次摆到案上,蔺知柔一看,除了一大碗粟米粥,几样寒食节剩下的寒具,另比平日多了一碟细点和一小碗酪浆,多半是赵老翁特地吩咐厨房的。

常嬷嬷照例把那碟细菓子推到蔺遥跟前“小郎,喫不喫菓子?”

蔺遥看了看粗瓷碟子上两个捏成花形的面点,咧嘴一笑,重重点头。

“小郎挑。”常嬷嬷鼓励道。

蔺遥伸出手悬在半空,似乎拿不准该选哪一个,比了半天。

赵嬷嬷催促道“小郎拿一个便是。”

蔺遥终于挑出略大的那个,放在掌心看了看,咽了口唾沫,忽然朝蔺知柔伸出手“阿妹,喫,菓子,喫。”

蔺知柔垂眼看着孩子掌心里的菓子,捏成花形的白酥中间微露红豆馅,像颗小小的心。

她强忍住眼泪,笑着从哥哥手里接过点心,咬了一口“很甜。”

她从碟子上拿起另一个,递到他嘴边“阿兄也吃。那口点心却是堵在喉头怎么也咽不下去。

一旁看着的常嬷嬷再也忍不住,背过身去拿袖子揩眼泪。

天色渐明,赵氏估摸着赵老翁这会儿该起床了,亲自去了正院,把儿子得了失魂症的事向父亲交代。

赵老翁既惊且骇,来不及责备女儿将她蒙在鼓里,嘱咐她此事切莫声张,一边火急火燎地遣家仆去请刘大夫。

赵家做药材买卖,与扬州城中的大夫多有往来,那刘大夫是大都督府医药博士,与赵老翁有二十多年交情,还曾受过他大恩德,听闻赵家急请,当即骑驴赶了过来。

赵老翁亲自站在门外相迎,待人一到,立即延入院内。

刘大夫诊视完毕,对着忐忑的赵老翁和赵氏缓缓摇头“据老夫看,小郎患的非是失魂症,恐怕是伤寒毒攻心脉之候,老夫行医多年,也只见过两例,此症针石罔效,好在不至危及性命。”

赵氏当即失声痛哭起来。

赵老翁送走了刘大夫折返回来,皱着眉,耷拉着嘴角,来回踱着步,走到赵氏跟前站定,抬手指着她半晌,最终只是一跺脚,重重“唉”了一声。

外孙成了这模样,神童试是考不得了,他那宰相阿翁的美梦也化作了泡影。

赵氏哭得昏天黑地,哭完短命的丈夫,又哭自己命苦无依,常嬷嬷起先是安慰她,不知怎的自己也坐地哭起来。蔺遥不明就里,叫他们这阵势唬得不轻,缩在妹妹身旁,不安地吮起手指。

蔺知柔一早料到是这结果,反而是最冷静的一个,提醒赵老翁“外翁,高县令那边……”

方才乱作一团,谁也没注意蔺知柔还在屋里,赵老翁这时才发现外孙女,经她这么一提,头皮不由一麻,这不,高明府那边还得交代过去,堂堂县令纡尊降贵特地造访,这交代谈何容易?

一边犯愁一边回了正院,却见僮仆手捧一个书函急急迎上来,满脸喜色“好叫主人知晓,县衙差人送了这个来,说是高明府亲笔写的书帖,指明给蔺家小郎的。”

赵老翁颤抖着手打开,只见除了两轴书帖外,另有李阳冰制的松烟墨两锭,并临川滑薄纸一百张,礼虽不重,却是器重勉励之意。

赵老翁越发惶恐,思来想去,还是叫来幺子商议。

他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懦弱,放个屁都要媳妇首肯,二子眼高手低,心胸又窄,三子只知斗鸡走狗、眠花宿柳,只有四子肚里有些内才,还娶了县录事的女儿,颇受器重。

不一时赵四郎到了,赵老翁三言两语把事情一说“我思量着,这事不好开口,须得劳烦亲家做个中人。”

赵四郎道“儿子也是如此想。”

两人当即备了礼,往风化里去了。

本朝制度,清明日前后各有两日假,江录事刚巧在家,破天荒地亲迎至屏门外,脸上堆笑对亲家作揖“恭喜亲家翁,令外孙前程可期。”那“外”字咬得格外重,赵老翁也顾不得计较。

延入堂中分宾主坐定,赵家父子道明来意,单掩去外孙病状不提,只说病重。

录事听完略一思量,却是拍案而起“亲家翁着实糊涂!”

作者有话要说 衣桁是挂衣服的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