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42章 离开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42章 离开

作者:写离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7: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贾九郎向来口无遮拦, 甚少瞻前顾后, 在他的一众兄弟中也算一枝独秀的奇葩。

他说那番话倒也不全是因了与蔺家小儿有二面之缘, 只是见不得有人为捧那丑孩子故意引导众人颠倒黑白。

他这张嘴就像鞘中的名刀,时不时要出来亮一亮,不然便觉对不起老天爷的厚赏。

便是他不认识蔺七郎, 也要出来打抱不平的。

说完这番话,贾九郎笑着向众人一揖, 虽然身高不足五尺, 竟有种玉树临风的姿态。

贾九郎挤出人群, 发现贾家的老管事袖着手站在几步开外, 铁青着脸,鼻孔微张, 腮边肉直要挂到两肩。

见他出来, 老管家压低声音道“谁叫你胡言乱语的?郎君的吩咐你忘了?”

贾九郎满不在乎地笑笑“这不是为你家小郎君造造声势么?如今全扬州都知道**县有个贾神童了。”

管事压抑着怒气“你小子敢捣鬼, 待我回去禀告郎君……”

这一套对别的小孩或许管用,但这个小孩自幼无法无天, 从未真正怕过谁, 眼下更是有恃无恐“管事尽管去,横竖看管不力的是您老, 看看你家郎君是罚你还是罚我。”

老管事叫他噎得差点背过气去,自言自语似地小声咒骂“兀那小狗奴,多管闲事, 且给我等着, 日后有你好看……”

“贾九郎”耳力甚佳, 听得一清二楚,不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压根没打心上过。反正贾家人还指着他替那傻小子上京考省试,一时也奈何他不得。

他一边在管事和几个仆役的簇拥下向贾家的马车走去,一边往四下里张望,寻找蔺七郎的身影。

他今日到得早,看到了赵四郎和一个鬓发斑白的老翁,却不见蔺七郎前来,不禁纳闷,可惜隔着稠密的人群没来得及上前搭话,不过一眨眼的功夫,那两人已经不见了。

他心中微有遗憾,毕竟身在异乡,难得遇到个年岁相仿又投缘的人。转念一想,好在他也过了覆试,到时候回京路上有他同行,正可解解旅途烦闷。

这么一想,顿时又觉畅怀,笑意便从他眉梢眼角渗了出来,连带着看贾家那些恶奴也没那么讨人嫌了。

话分两头,赵老翁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不省心的外孙女叫过去。

蔺知柔来到外祖父院子,见赵老翁脸带愠怒,心下已有计较,若无其事地行了礼,带着点忐忑问道“外翁,可是外孙女考得不好?”

赵老翁打量了外孙女两眼,怎么看都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娃,难不成是他想太多了?

他收敛了怒容,语气中仍带了几分气恼“你考了榜首。”

蔺知柔眼神一亮,诧异道“当真?”这惊讶倒不是装出来的,她预料自己在前列,却没想过会得榜首,毕竟她只正经学了两个月,单一个张十八郎水平就在她之上,更何况还有其他卧虎藏龙之辈。

“第二和第三是谁?”她又问道。

赵老翁回忆了一会儿道“第二是吴县张家的小公子,第三是个姓贾的小子。”

张十八郎位居前三在她意料之中,那一句真九句假的贾九郎倒是有些出人意表。

赵老翁道“如今满城里都在说这事,树大招风,早同你说了凡事须得小心仔细,你怎么把我的话全当了耳旁风?考试的时候也不知留点余地,如今一考考了个榜首,这摊子要怎么收拾?”

蔺知柔故作惊讶“外翁,外孙女只读了两个月书,拼尽全力还唯恐力有不逮呢,哪里敢留什么余地?连陈家的鸿儒都说外孙女要落榜呢。”

赵老翁想起自己先前听信陈家塾师那番鬼话,不禁带了点赧色,心道那钱都白送了,转念一想,姓陈的一世精明,没想到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又有种莫名的快意。

他点点头“已经到了这个田地,多说也无益,外翁也不责怪你了,往后还得加倍小心,尤其是去了京城,更要见机行事,千万不能让……那事败露,叫人知道了可是杀头的罪!”

蔺知柔恭顺应是,可脸上却殊无惧意,外祖父这是在唬他,本朝不搞严刑峻法那一套,进士冒籍舞弊也就是三年不得再考,虽说没有女子冒充男子考科举被揪出来的先例,但是想来罪不至死。

赵老翁见她并未露出畏惧之色,只觉胸中堵着一口气,不由皱起了眉“省试可千万别再出漏子了!”

蔺知柔道“外翁且放宽心,外孙女这回不过是碰巧,参加省试的少说也有几百人,不知多少神童俊彦,外孙女便是卯足劲也摸不到榜尾。”

赵老翁一想也是,要是考试那么容易,天下便没有那么多苦读一辈子考不上进士的白头举子了。这回想来是恰好蒙对了试官的心思,又有他舍财疏通,因而才给了她一个榜首。

如此一来,似乎又是他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蔺知柔不知外祖父刹那之间转过那么多念头,她记挂的是别的事。

“外翁,”她问道,“不知四舅何时有空陪我们去江宁?”

赵老翁目光一冷,这是挟功邀赏?他平生最讨厌旁人惦记他的钱,尤其是家中小辈,他乐意给时便给,他们却不能出言讨要。

“近日铺子里忙得恨,江宁要置宅子,还要选铺子,所费不小,丝毫马虎不得。”一想到要花出去的钱帛,他心里一百个不情愿。

蔺知柔深知外祖父脾性,只道“外翁,倒不是外孙女着急,只是放了榜,邻里难免有好事之人探问,若是要见阿兄,怕也不好阻拦,只有早去江宁才能免除后患。”

赵老翁一心只怕花钱,这时才醒悟过来,不说邻里,若是大房二房多放个心眼,这事恐怕也瞒不了太久。

他点点头“我先问问你四舅,这边铺子里的事若是能缓一缓,便让他先陪你们去江宁安置妥当。”

蔺知柔知他被自己说动,松了一口气“多谢外翁。”

回去同母亲一说,赵氏惊得半晌合不拢嘴,如果这榜首是儿子考出来的,她不会多惊讶,毕竟蔺遥从两三岁起就时有惊人之举。

可女儿只是比一般孩子聪慧沉稳些,并无十分过人之处,况且只读了几日书,怎么就考了榜首呢?

她张口结舌“会……会不会弄错了?”

蔺知柔只是一笑“好歹覆试过了,外翁说尽快送我们全家去江宁,阿娘可以稍安了。”

赵氏不禁喜出望外“阿娘这就去叫嬷嬷先将东西收拾归置起来!”

赵四郎正眼巴巴地盼着与小情人团聚,办起事来各外卖力,不过三两日就将这边铺子里的事交接妥当。

蔺知柔待四舅得空,叫他陪自己去了趟县衙。

她是高县令举荐的,过了覆试理当前去知谢一声。

高县令这回见了她,态度更比前两次亲切许多,蔺知柔奉上亲手抄写的大光明经,用的是高县令上回赠送的笔和墨,仿的是高县令的书体,又找书画铺子装裱成卷轴。

高县令笃信释道,见之果然大喜,又见是自己的书体,越发欣慰,大大将她褒扬勉励了一番,临走时又有馈赠,这回却不是纸笔之类的东西,而是能当钱使的绢帛二十匹,一匹绢约是一贯钱,这里头便有两万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蔺知柔自是推辞,高县令执意要她收下。

有些官员提拔后进、资助贫士只是因为惜才,施恩并不图报,高县令显然没有这样的高风亮节。

蔺知柔这回一举夺得榜首,他作为举荐者已是颜面有光,若是省试中再有佳绩,说不定直接上御殿奏对,那就在天子和宰辅们跟前挂上号了,眼下的二十匹绢与日后的好处相比不啻为九牛一毛。

蔺知柔心知肚明,推辞了一番便领受了,对她而言这是送上门的羊毛,不薅白不薅,横竖她是高县令举荐的,便是没有这二十匹绢也要承他恩情。

出发前一日,赵老翁在正院摆了席面,阖家一起吃个饭,为女儿一家践行,也算庆贺外孙得了覆试榜首。

当晚蔺遥换上新裁的春衣和黑缎新履,面带微笑给长辈们行礼,落在旁人眼里说不出的春风得意。

蔺遥对舅舅、舅母和表兄妹们的话一知半解,但是牢记着母亲的嘱咐,不明白的话便不答,只以微笑回应,好在有赵氏和赵四郎在一旁见机圆场,又有酒遮面,倒是没有露馅。

蔺遥本来就是一杯倒,接了几个舅舅敬的酒脚下已经开始打飘,赵氏便趁机推说儿子喝醉,将他扶回了院子里。

这一顿饭众人都吃得味同嚼蜡,知情者心惊胆战,不知情者见蔺七郎文昌星高照,自家却连赴举的资格都没有,心中酸涩自不必说。

大房和三房还能勉强挂住个笑脸,维持一下面子情,与他们母子几个有过龃龉的二房曹氏和四房江氏脸色冷得要结霜。

所有人硬着头皮忍完这顿饭,赵老翁发话让女儿一家早些回院安歇,以备第二日早行。

赵氏和蔺知柔便顺水推舟起身告辞,领着蔺娴回了自家所住的偏院。

整个小院子笼罩在朦胧月色中,掩住了白昼的破落和逼仄,平添了几许温情。

廊下堆着打点好的箱笼行李,两年的生活没攒下多少东西,归拢来只有这么一小堆。

赵氏先前日日盼着离开,真到了要走的时候却又生出许多眷恋不舍,怅然道“终于要走了啊……”

蔺知柔握了握母亲的手“阿娘,我们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