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欢迎走近不科学 > 第32章 第二期

欢迎走近不科学 第32章 第二期

作者:湖砚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7:5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清风摇:我看到你的第二期杂志了

清风摇:怎么说呢……虽然做得也挺好的, 不过相比起第一期来, 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和惊喜

清风摇:那篇关于铺子的主打稿, 看得出来花了不少心思, 内容很接地气, 也更像那么回事了,不过写到最后也没得出个结论来, 只是各种案例的重复而已[托腮]

清风摇:而且……你收集到的那么多故事,难道连一个例外的都没有吗

清风摇:把没有结论的案例重复那么多次,要不是我认识你, 我会觉得这个作者是不是有意隐瞒什么,才写得一股云遮雾绕, 欲盖弥彰的味道

清风摇:不过也可能是第一期做得太好,期待值高了吧, 你别在意[摸头]

清风摇:你主编那怎么说

——当前时间是新一周周一的上午9点, 池清刚刚在办公桌前坐下, 就收到了刘逸阳的连环关心。

比她上学的时候,家里父母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没”还准时。

……他还特地跑去买了本杂志来看池清皱了下眉头。

无鱼:主编那边……还行吧, 跟你说得差不多

无鱼:这期的稿子改了很多次, 最后实在来不及, 就这么上了

本期杂志主打稿——《与你擦肩而过的秘闻:旧街老铺里的暗色故事》,这篇被刘逸阳评价为“单个案例的重复”的稿子,因为被各种意义上的意外事故影响,取材一星期,撰稿一星期, 写完之后改稿又是一星期,最后还让池清熬了一个通宵,才终于赶在死线之前完成,交给杜云苇过了目。

在主编那里得到的评价是:明明还能做得更好,就是差了点儿意思。

对于这样的评价,作为作者本人,池清当然心里有数。

“差了点儿意思”是差在哪儿,她再清楚不过。

清风摇:真的是时间太紧了踩着死线赶时间可不像是你的风格

无鱼:我知道你的意思

无鱼:但是这类都市传说的本质,不就是套着一个模板,不断往里填东西吗

无鱼:就跟公务员的公文差不多,都是旧瓶装新酒,一招鲜吃遍天

无鱼:而且这个传说确实挺毒的……据我所知,真没有哪家店能例外——一路下来全倒闭了

清风摇:嗯……

大概是察觉到了池清的情绪,刘逸阳适时地换了个话题,两人又来回闲扯了几句,屏幕上很快只剩下大片大片学长对学妹的叮咛嘱咐。

也就是池清父母的“你好好吃饭多穿点衣服”那一套。

……当初是怎么认识这个人的来着池清有些怀疑,自己在这位学长心目中的形象,该不会一直停留在初次离家独立生活的大一新生吧

(不过自己大一的时候,好像也没这么废)

无鱼:时间差不多了,我要干活了

清风摇:嗯

清风摇:[小纠结]我刚才说的你别往心里去

清风摇:反正读者觉得好看,才是真的好看[大笑]我说了不算,你别信

池清也发了张笑脸,然后退出聊天。

熄灭的手机屏幕上,映出一张绷得紧紧的,无表情的脸。

——“差了点儿意思”“欲盖弥彰”……这还用他们说

这期的这篇稿子,以池清的标准,只能算是填版面凑数的玩意:排了几个大同小异的事例,插上几张似是而非的图片,占足版面,完成任务。

她想推敲,分析,表达,传播的东西……全都没法写出来。

怎么,难道她还要在正经杂志里,一字一句言之凿凿地告诉读者,城市里穿梭着不明身份的盗猎组织,街头的雕塑可能寄宿着人工饲育长大的传说中的瑞兽

而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异闻,更有可能是有心人故意制造的饵料,里面包藏着恐慌的核心

这可比装神弄鬼的都市传说还要更假上一万倍。

何况,就算要写,她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的发现

有什么证据能让读者相信,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自己一拍脑门用下巴戳着键盘打出来的字节废料

改稿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两方的权衡上。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杂志几小时后就要付印,池清才不得不赶出一份处理得相对平滑的版本,发到杜云苇的邮箱。

只有事例,没有分析;只有图片,没有揭秘。

只有能满足猎奇心的描写,没有半点由表及里的剖析。

以作者本人的眼光来看——不但不满意,而且十分憋屈;仿佛在网格覆盖的沙滩上行走,明明海岸辽阔,自己却偏偏得把每一步都踩在格子里。

一拿到样刊,池清直接把这叠纸丢进抽屉的最里面,就像对待学生时代任何一份没拿冠军的获奖证书。

……算了,都印出来了,这一期已经大结局,再生气再不满,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了。

池清吐了口气,瞥眼朝旁边一看,电脑屏幕停留在邮箱界面:未读邮件157封。

今天是杂志上市后的第五天,差不多到了被杜云苇问起读者反馈的时候。为了方便收稿,池清在本期杂志的好多地方都放上了自己的邮箱;现在看来,比稿件来得更快的,也许是消费者的差评。

半小时前在上班路上,她才检查过邮箱,未读邮件数量刚刚过了100。

池清点了下刷新,165。

174。

181。

……

数字越来越大,池清的脑袋越来越疼。上学的时候,她从来不怕直面成绩单,到了现在,反而不敢点开读者来信。

……先把邮箱卸几天吧,池清想。

——旁边的手机突然响了。

池清冷不防被吓了一跳,她立刻转头一看:一通电话,陆思甜打来的。

“没耽误你工作吧”

“什么耽误,这会儿是午休,”池清说着,掏出手机,扫了一下桌上的码,“就是单位附近只有这样的小餐馆,没什么好吃的东西。”

坐在对面的女孩子笑了笑:“都是老同学了,还讲究什么——早知道你要请我吃饭,我就该留个言就跑。”

池清也笑了。然后两人订了餐,服务员上了赠饮,周围嘈杂的人声像密林里宽阔的树叶一样覆盖上来。

陆思甜说,家里人知道了她的事,非常着急,她妈妈第二天就坐飞机过来看她,在医院里搂着她哭了好久,吵架时候说的那些狠话早就咽下吃了。

“当初为了我出来创业的事,家里吵得天翻地覆,我也是破釜沉舟,出来了就没想要回去,”陆思甜说,“结果没想到反而被这一场火给劝和了。”

“毕竟都是血亲,哪有把气话当真的;何况,你妈妈当初会说那些气话,也是怕你一时冲动,没考虑清楚吧”池清说,“不过他们怎么知道这事的”

陆思甜顿时作势嗔她:“还不是因为你”

“啊”池清一愣,“我怎么了”

陆思甜说,本来家里人也不会知道这件事,结果前两天,这个月《kiki》上市了。

“我的一个姐姐一直是你们的忠实读者,她买来看到你的赠刊,又看到你那篇稿子,又看到稿子的一张配图,认了半天——上面的人好像是我,”陆思甜说,“然后她又看到你写的那个甜品店的事,吓了一跳,就赶紧告诉我爸妈了。”

……然后就千里寻女了吧,池清明白了。

虽然自己最初是为了另一个曲线救国方案,才把陆思甜的店写进去,还以为白忙一场……还好,现在看来,也不算是完全没有帮上忙。

“我准备跟我妈一起回去了,晚上的飞机,”陆思甜说,“我爸也说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麻烦,大家一起扛着——家里还给我联系好了烧伤专科的大夫……还怪我说,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他们……”

陆思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脸上还贴着纱布,但不妨碍她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

“嗯,”池清点点头,“那你保重,回去之后,也好好加油。”

这顿午饭吃了半来个小时,两人聊工作,聊家人,聊比当年更现实一些的将来。长大之后所能看到的未来,也许不比年少时憧憬的那般光辉灿烂,但至少是努力一把,跳一跳,就能为自己争取到的。

分手的时候,池清犹豫了一下,伸手掏出一个小包。

住在对面的那个卷毛说,那头狮子的毛发可以带来好运;虽然池清并没有太信……不过她还是收集了一些粘在衣服上的浮毛,仔细地塞进一个巴掌大的小包,随身放在包里。

“你把这个带上吧,”池清微微红了脸,把手里的东西一递,“就当……是个幸运符。”

陆思甜一愣,然后眉头舒展着扬起。

“说到这个,你可别笑话我,”她笑嘻嘻地说,“我在网上看到一家卖护身符的店——就是那种……有什么女神祝福,精灵护佑的护身符。大家都说那家店很灵,我就买了几个——来,给你一个,祝你步步高升。”

说着,她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小绒包,塞到池清手里。

小包的口袋勒得很紧,里面似乎装了个玻璃瓶之类的东西,池清没有立刻打开看。

然后她送陆思甜上了出租车,两人正式告别,各自离开了。

当前时间是下午1点30分,工蚁准时就位,即将开始下午的劳作。

邮箱显示:未读邮件461封。

……工蚁有些头疼,暂时推迟下午的劳作。

算了,池清揉着太阳穴想,不就是花式差评吗,又不是没见过。

吸了一口气,心里默数10秒后,她点进收件箱,点开第一封邮件。

——这期那个故事合集,真没想到会写到那条街的事,我家以前就在那条街上!我好几年没有回家看过了……原来那里现在是这样啊

……好像还不算是批评

可能是原本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池清看到这样的评价还些意外的惊喜;她草草扫完这一封短邮件,马上点开下一封。

——惊了,这期那个店铺的事,我小时候还听过其他的版本,还有一个版本是说街口那头狮子的事!说它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处溜达!

然后正文里附上了另一个池清没有收集到的版本。

——编编我是在t城的,虽然离s市很远,但我们这里也有差不多的故事,是不是全国到处都有这样的都市传说啊

——举手,文里讲的那个开了半年倒闭的店,我去过!那时候我还在读书,那家店清仓的时候我们一边抢货一边讲这个铺子不吉利的事,把老板讲哭了哈哈哈

——真是没想到,会在杂志上看到自己十几年前开的店的故事,原来还有人记得我那家小铺子啊……现在我在新城区这里开了家饭店,口碑还行,编辑妹妹你什么时候和朋友一起过来吃饭,报个名字,我给你打折

……

杜云苇先前说,杂志上市后,来得最早最快的评价,往往没有好话;而这一次,来得最早最快的反馈,几乎无关杂志的质量,甚至无关主打稿本身——读者们飞奔而来,带着的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就像一起围坐在圆桌边的朋友,有人起了个头,故事就一个接一个地讲了下去;大家分享自己听说的故事,自己经历的故事,无关真的假的,好的坏的,大家不过是借着这样的机会,梳理了一小段过去的回忆。

一连看了七八十封这样的邮件,池清不觉嘴角微微翘起,好像真的和他们坐在一起,听他们讲故事。

简直就像在邮箱里开了一场其乐融融的夜谈会。

——等等。

关掉第99封邮件的时候,池清意识到了某件事。

——读者们带来的故事,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各自不同的年代。

而那天她的邻居说,那些盗猎者是利用捕风捉影的传说异闻制造出恐慌,恐慌又进一步传播流言,让雪球越滚越大——然后成为投喂异兽的饵料。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自己听到的这些故事越多,是不是就意味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你给我起个名字吧 的地雷,给我的

感谢 猜猜子x44、墨非x5、青崖子x10、地瓜地瓜x40、昵称x60 的营养液,我不管都是给我的

昨天摔了一跤有点可怕,但还好截至目前英俊的面貌保全了95%

想想我运气已经不错了,被共享电驴拖着五体投地的扑街姿势,没有断骨头,没有磕掉牙齿,虽然眉骨上的伤口有点大,但也在伤到视神经之前悬崖勒马,啊感觉自己真是比较幸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