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了啊!
萎了!
萎!
那凄惨的叫声,在禅院中形成回音。
熊罴的武器失手砸到自己的脚,脸上一片扭曲。凌虚子默默合起自己的下巴,看白衣秀士的眼神透着明显的同情。
原本被白蛇不依不饶追打弄得有些火气的齐天大圣,好似有一桶水当头浇下。
悟空:“呃,节哀”
“节哀个鬼,你萎一回试试!”
“冷静,檀越冷静。”天然子试图灭火,满嘴跑火车:“檀越,我观你与我佛有缘哪!你看你早不萎,晚不萎,偏偏第二日要参加素斋的时候萎的,这叫什么这叫缘分!阿弥陀佛,檀越,那是老天给你的指示,可愿入我佛门为何说是指示呢,我跟你说啊,我认识一朋友,她抽阴阳师,画符画‘准提’二字,咳,准提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当然,她写的是洪荒流里的佛母。”
“洪荒流阴阳师没听说过。”
“那些不重要,听我继续说。她写准提,抽出大天狗,写接引——接引佛祖你知道吧,依旧抽出大天狗,还有大天狗青竹,写西方教出山风,写佛教出雪童子……
我给你打比方,就是她外出寻宝,心里默念‘准提’‘接引’‘西方教’‘佛教’,结果次次找到一件特别厉害的法宝。
第一次,她拒绝出家剃光头;
第二次,她挣扎抗拒与佛有缘;
第三次,她产生动摇,并且表示要去淘宝下佛像。
第四次……嗯,她皈依佛门,连q|q头像都换成和尚,为ssr卖身!”
由于此等经历实在是太过“传奇”,几十年过去,天然子居然仍记得一清二楚!
“檀越,你,悟了吗”
泽溪[陷入沉思.jpg]
“我真的和佛有缘”
“没错!”
“然后,檀越,蛇有两个性|器对不对”
“对,然而现在俩全出现问题了。”
“正常人会一下子都用不了吗,那么小的概率檀越你居然可以中奖,你不和佛有缘谁和佛有缘!佛门!清心寡欲!天意使你比芸芸众生先一步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须知,滚滚红尘,多少痴男怨女心陷**,求解脱不得。”
“以你与佛的缘分,那是多么好的底子,不学佛,吃亏啊!”
金池投一枚眼神过去: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是这样解的吗
单独拎出来看整段话,佛偈的运用没错,问题是,前面刚说着“色|欲”呢!
天然子回以眼神:没事,先忽悠着,他要是进门,自然能学到正确用法。
恭喜天然子,蛇妖已被忽悠瘸。
蛇妖两眼转圈圈:“我萎了,学佛才是把利益最大化。”
“是的!”
“我起点比别人高,别人入佛门,怕控制不住去犯戒,要先修行一段时间,我不用,我直接跳过戒色的修行。”
“理论上来讲你说的没错。”
“可我是一条蛇妖……”
“檀越以为,众生平等是说说而已”
“不,我的意思是,我是一条无‘色’不欢,性好交合的蛇妖,我皈依你不怕我淫|乱佛门”
“朋友,听说过以欲制欲的欢喜佛吗”
“诶!”
“你如果实在不想戒色,我们佛门很友好,很随意的,你去修欢喜禅也没关系。”
白衣秀士沉思半晌,上前一把握住佛子双手:“大师,佛门中人皆是与你一样好看吗”
天然子摸不着头脑:“要说相貌,当然是各有千秋……”
大鹦鹉插话:“但是金……天然子最好看,长相最有佛性,他可是我们佛门第一美人!冲着他的脸来拜佛的,年年出现一大堆。”
天然子:“低调低调。”
天然子对自己的美色绝对不是“美而不自知”,金蝉子那时的情况他不记得,只他在金山寺当和尚的时候,直接导致来寺里上香的女客翻好几倍,早到他才五六岁,他师父那心机和尚,居然狠心让小孩子去当迎客僧,导致他每天回去小脸肿红一大圈,被捏的。
白蛇狭长的眼儿里一片深情款款,情意绵绵:“大师,不若你布施肉身渡我皈依虽然信徒已经玩不成双龙出洞,不过尾巴还是灵活的。”
天然子冷静地抽回手:“悟空,继续。”
盘他!
大圣爷拿起金箍棒,冲白蛇狞笑。
凌虚子一甩拂尘:“现在我们怎么办上去帮忙”
大黑熊将兵器往旁边放,一屁股坐地上:“真不知道那只猴子是哪来的天魔星,那般厉害。我们打不过他。”
凌虚子指着那边被打出节奏来的白蛇,“所以放着不管”
黑大王拿熊掌捂脸:“然后呢被打死后,阴曹地府里别的鬼问你是因着何故死的,你好意思说兄弟调戏人家师父,你上去助拳,人家徒弟把你一并当登徒子看弄死的太丢份,之前那样好歹可以挺起胸膛说我们是讲兄弟义气。”
凌虚子沉吟片刻:“你说的很有道理,然而我仍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兄弟受苦。”
于是他背过身去。
塑料朋友情。
泽溪:“……喂!”
交友不慎,真是交友不慎!
悟空一棒子使装满水的水缸挑起,弹一滴不知道什么时候拿的观音玉净瓶中的甘露进去,用巧劲一打:“我的儿,孙爷爷给你浇浇水,教你清醒清醒脑子!下次睁大眼睛认清楚,谁是你碰不得的!”
泽溪一闪身躲过,那水缸便带着呼啸风声,旋转砸向大黑熊后脑勺。
凌虚子:“小心!”
熊罴反射性回身一掌拍下去。
砰——
大水缸瞬间炸裂,清水泼熊罴一身。
“呸呸呸——”熊罴吐出不慎流进嘴里的水,一双大熊掌胡乱在眼周脸上抹。
“大王,你……”凌虚子欲言又止。
熊罴揉揉眼睛,好几下方令眼睁开:“嗯你们怎么全看着我”
凌虚子变出一面等身铜镜,小心翼翼立在熊罴面前:“大王,你……褪色啦”
尚保留着黑熊原形没有变人的黑大王心中一咯噔,镜中熊身上一股股黑水流下,白一块黑一块的,铺得极其难看。
大鹦鹉嘴快:“咦,你不是黑熊啊,看颜色……黑熊和白熊的杂交”
熊罴一拳打碎那面铜镜,眼瞳泛红,冲向悟空:“死猴子,我要将你碎尸万段!”
悟空翻白眼,举着金箍棒迎上去:“喂,你们过分了,什么意外都算我头上,当老孙好欺负的不成。”
砰砰砰一顿打。
天然子挪挪位置,远离战圈。
问大鹦鹉:“六言檀越,他为何如此生气”
“呃,我这么解释吧,人和妖是不一样的,人随便混血没关系,但是妖比较注重血脉,血脉不纯,会被嘲笑排挤,实力不济的被欺负实属正常。看那头熊的皮毛,一块黑一块白,也许是黑白熊杂交,所以他应该是把自己的白毛用墨水涂黑,结果被猴子一缸水泼上去,暴露真身,才那么生气。”
天然子震惊了:“他的法术呢”
居然用墨水,好接地气!
“法术有被看穿的可能性,比如天眼通,比如说碰上修为更高的家伙,毕竟实力低的在实力高的面前基本没有秘密——并不是他们故意去看别人**,是实力问题,一眼看穿,就像你一眼看懂两位数加减数学题怎么做一样。
除非实力低的懂得用特殊的法术隐蔽,可是黑……啊不,熊精很明显不会那么高深的术法。他只能用墨水,墨水相当于带上面纱,头罩,多穿一层衣服什么的。受实力或者神通影响,一眼看穿别人真身没关系,不代表你可以直接看人家**对吧,那是道德问题。
我举个例子,西游记的电视剧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里面私设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看穿妖怪变化之术的神通,便说三打白骨精,人家孙悟空是透过变化术看到妖怪真身——那具死人骨头,而不是透过衣服,看人家白骨夫人**。”
大鹦鹉:“我说的你应该理解吧”
天然子点头:“理解。”
说白了,是实力不够,放希望在别人的道德观上呗。
又抬头仔细看熊精:“他那样子简直像打翻黑白调色盆,看着真别扭——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他的真身总觉得有点眼熟如果他那些有问题的黑色快些脱落就好了。”
呆站一旁的白衣秀士此时方回过神来:“等等,难道不是我先和他打起来的吗”
再定睛看熊罴:“大王,你你你……你不是纯血”
熊罴双掌交叉举过头顶,扛下金箍棒一击,连退数步,闻言,哽咽在喉,悲怆泣血:“对,我不是纯血,你们若不想与我为伍,便走吧。”
一时静寂。
熊罴不知自己身上墨水已是尽数卸下,露出他干干净净的本来面目。
——效果堪比强力卸妆水。
“你们怎么不说话”熊罴烦躁得拍拍脑门,“要怎样给个痛快。”
天然子:“你……”
白衣秀士:“熊熊熊熊猫!”
熊罴:“原来我是熊与猫的结合吗果然还是老三你见多识广,儒家没白修。”
白衣秀士神色复杂,突然仰天长啸:“同行数百年,不知大王是熊猫!(注一)”
作者有话要说: 白衣秀士:早知道大王是熊猫,我拼死也要捋一次毛啊啊啊啊啊啊啊
文中阴阳师朋友,是真实事件,作者认识的人_嗯,她和佛有缘[一本正经]
注一:熊猫是近代用语,文里为了冲击力,就直接这么叫了,但是古代是不叫熊猫的。至于叫什么,我闲着无事去整理了一下资料,想要了解的可以下拉,有点长
关于熊猫的别名,百度百科说熊猫是: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
以下是查证资料
猫熊:和熊猫一样,是近代用语,古籍中找不出出处,然后关于“熊猫是误读,猫熊才正确,只是因为1939年重庆动物园用国际写法,从左到右注‘猫熊’,然而当时国民习惯性从右到左读成熊猫,后来只能将错就错”的说法,已被证出是讹传
《中華大字典》(1935年出版):熊貓, 獸名, 似貓而善升木。
竹熊:古籍中找不出出处,应该是当地人称呼
银狗:同上
洞尕:同上
杜洞尕:同上
执夷:《艺文类聚》 唐欧阳询:尔雅曰.貔白狐.其子豰.唿鹿反.一名执夷.
《释兽》:“貔,白狐,其子豰。”
白狐,那这个就不是了。
貊:《昭明文选》:貊兽,毛黑白臆,似熊而小,以舌舐铁,须臾便数十斤,出建宁郡也。
然后我看到百度上有说貘就是貊的,去查了一下,二者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种生物
《赤雅》:貘生铜坑中,象鼻,犀目,牛尾,虎足。食铜铁,不茹他物。衣其皮,杀鬼精。炼粪为兵,可以切玉。接溺为水,可以销铁。有十头者,谓之白貘。《蜀都赋》:“戟食铁之兽,射噬毒之鹿。”则指貊也。貊似熊,与貘不同。(这段都摘自《赤雅》)
但是《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里又说:貘mo
注解:佀熊而黄黑色,出蜀中,卽诸书所谓食铁之兽也。见尔雅、上林赋、蜀都赋注、后汉书。尔雅谓之白豹。山海经谓之猛豹。今四川川东有此兽。薪采携铁饭甑入山,每为所啮,其齿则奸民用为伪佛齿。
那再来看看貘是什么
貘:《尔雅》:貘,白豹。
《夜航船》: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性好食铁,生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湿,图其形辟邪。
《尔雅注疏》:释曰:貘,一名白豹。《字林》云:“似熊而白黄,出蜀郡。”一曰白豹。郭云:“熊,小头庳脚,黑白駁,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或曰豹白色者别名貘。”
也就是有三种貘,白豹,牛尾虎足,似熊——至于白黄……b站看看熊猫视频,找找特别脏的熊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_
但是第三种,不能确定是熊猫还是马来貘【同样吃竹子,都是黑白毛】【《瀛涯胜览》:旧港,卽古名三佛齐国是也。番名曰浡淋邦,属瓜哇国所辖。东接爪哇国……[中间省略]又山产一等神兽,名曰神鹿,如巨猪,高三尺,前半截黑,后一段白花毛纯短可爱。嘴如猪嘴不平,四蹄亦如猪蹄,却有三跲。止食草木,不食荤腥。[应该就是马来貘]
《明实录太宗实录》:爪哇国东王孛令达哈遣使马剌真等贡神鹿
不过目前并不能确定马来貘是进贡前就有的,还是进贡后呆在华夏的】
如果貊是貘,不排除其是马来貘的可能,如果不是,貊应该就是大熊猫。
猛豹:《蜀中广记》:西山经云,西百七十里曰南山,多猛豹,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能食蛇及铜铁
应该是大熊猫。
食铁兽:有可能是从“能食蛇及铜铁”或者“以舌舐铁”化用出来的,暂且算上
作者一家之言,觉得“猛豹”最有可能,因为马来貘只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