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宠小夫郎 > 第14章 第 14 章

独宠小夫郎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沈闲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38: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亲自验证了踏碓的效率后,薛雁声还认真地记录了数据,这可是要拿去领赏银的!当然不能马虎了!

而最能直观地体现这种舂米工具先进之处的,自然是数据,一串串数字摆出来,清晰明了。就是这古代的记账方法……薛雁声有点儿扛不住。

也幸亏这里用的是繁体字,不然薛雁声可就真的变文盲了。

“其实。”在薛雁声第一次记录的时候,沈正泽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道,“林知县肯定会亲自试验的。”

“我知道。”薛雁声点头,林知县当然不会因为他给出的这一份记录就验都不验直接采信。

但是薛雁声的这一份记录,给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态度,更加重要的还是在林知县的面前刷好感值。

万一事后遇上了点儿什么事儿,也好多个转寰的余地。

-

几日后

沈正泽带着赶制出来的另一座踏碓去了雁南县。

傍晚的时候,他带回来了一百两白银,以及百亩良田的地契。

看着桌子上那一字排开的银块,薛雁声突然间觉得,钱来的似乎也挺快的。

越朝没有元宝这个说法,金银都是铸成长条状的,有各种不同的重量,分为一两、十两、五十两。

雁南县林知县给沈正泽的银条是十两一块的,一共十块。

一百两是个什么概念呢

对于一个比较穷的家庭而言,一整年的开销也就是三、四两银子。而一个普通家庭大概是五两银左右。

毕竟大家都是农户,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除非是一些盐啊,陶器啊之类的才需要购买,一年到头最主要的开销其实是种子、铁器、盐。

如此算来,这一百两银子已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二十年的开销了!

而且还有百亩良田!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越朝是允许土地买卖的,但是上等田的价格很贵,基本上是三两一亩,而中等田大概是在一贯钱左右,下等田折半,大约在四百文到六百文不等。但是真正交易的时候,不管是哪种田,价格绝对比这个一般的价格高。

毕竟田地可以无限期地种下去,将来产生的价值绝对比高出出售价格。除非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然的话,没有农户会变卖家里的田产,那都是农户的命根子。

当然,如果想要不花钱就能买土地也是可以的。无主的荒地……不要钱,只要你开垦出来,去官府登记清楚,那刚开垦出来的田就是你的了,而且前三年免税。

这也是官府鼓励垦荒的政策之一。

-

“咱们家现在一共有多少亩田地了”薛雁声把银锭收好,问道。

“两百亩。”沈正泽道。

薛雁声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那为什么家里还是家徒四壁的模样

自从穿越过来之后,薛雁声觉得自己就为这个家庭操碎了心,然而今天,沈正泽却告诉他,他们家居然有这么多的地。

不过旋即,薛雁声就想到了重点。

其一,这里一亩地的面积,有极大的可能和他前世的一亩地不同。一般而言,古代的亩要比现代的小不少。

其二,据他观察,此时的越朝差不多正处于一种从刀耕火种往精耕细作过渡阶段,亩产肯定不能和后世相比。

这加起来两百亩田地的产出,说不定还比不上他前世一百亩的产出呢!

思及此,薛雁声又问,“都种了些什么”

“稻、粟、菽。”

翻译一下,就是稻子,小米和大豆。

“亩产能有多少”

沈正泽思考了一会儿,“稻两石左右,粟接近三石,菽刚刚两石。”

薛雁声迅速地计算了一下。

按照他们两人的饭量,如果仅仅是计算稻米的话,亩产两石,那之前的一百亩地就是二百石。

而越朝为了休养生息,田地税是十税一,也就是说收取田地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要上交二十石。

还剩下一百八十石。

薛雁声和沈正泽饭量大,两人加起来月十二斗。一年十二个月,所以也就是一百四十四斗。一石十斗,既十四点四石,当做十五石计算。

去掉后就是一百六十五石。

折算成银钱,按照一斗米五十文计算,一石米五百文。

一百六十五石就是八万两千五百文,即八十二两银子左右。

薛雁声算完之后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说好的我家家徒四壁,穷款潦倒需要我这一颗来自未来的小脑袋来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呢

都被阿花吃了吗!

-

“没那么多。”听完了薛雁声刚才的计算,沈正泽摇了摇头,“还要交算赋和口赋,徭役也需要用银钱抵。而且一百亩我一个人种不过来,大多都佃出去了。”

薛雁声眨眨眼,哦豁,原来他一穿越过来就成了万恶的地主阶级了呢。

这和他最开始想的不一样啊

而且……

薛雁声环视了一圈儿,他们家里是真.家徒四壁,半点儿不馋水的那种。

虽然因为薛雁声的到来,家里又添置了不少新东西,但是总体看起来仍旧简陋得让人以为是特贫户。

过成这个样子,不是沈正泽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只有吃饱睡好,那就是故意藏富。

如果原因是前者,薛雁声觉得自己需要和沈正泽好好交流一番对生活的态度。

如果是后者……也没必要藏地这么厉害吧

好歹对自己好一点儿啊!

-

在心里吐槽完了之后,薛雁声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了一番,接着问道,“那你佃出去多少亩”

“八十五亩。只种在水泽村的这十五亩。”

薛雁声眨眨眼睛,“你的意思是,其余的八十五亩不在水泽村”

“嗯,在别处,我请了佃户。”

“为什么不合在一起呢”薛雁声问,“合在一起不是还好管理吗”

“水泽村附近的地不够了。”沈正泽道,“都是打仗那几年挣回来的。”

打了五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换回来的只是一百亩田地。

薛雁声一时间也不知道这一笔买卖到底是不是划算。

但是不管如何说,沈正泽活着回来了。

有的时候,活着,就是最珍贵的财富。

想到这里,薛雁声忍不住伸手抱住了沈正泽。

一个无声的拥抱。

薛雁声什么也没有说,但是沈正泽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

温存了一会儿之后,薛雁声直起身,接着问,“你佃出去的田,收租怎么计算的”

“五分。”沈正泽答道,顿了一下后又道,“若是种了三年以上的,将只取四分。”

去年战争才刚刚结束,这一批佃户,也种了快一年了。

薛雁声又迅速地计算了一下,那就是一年的收入为一百一十五石,去掉吃用和田地税,还剩下八十八石左右,折合银钱为四十四两银子。再去掉那些杂七杂八的支出,就算是往高里算,算做一年十两银子好了,去掉后也还剩下三十四两。

当然,薛雁声也知道这只是最好的情况,毕竟不管是哪个年代,种田都是靠天吃饭的。就算是再砍掉一半,那也是十七两银子,在雁南县境内而言,绝对算得上是小富之家了。

难怪当初在雁南县的时候,沈正泽给自己买纨素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心疼。薛雁声默默地想道,自己来到这里之后,也就靠着那半卷卫生纸忽悠出来了十两银子。

这一比较,还真的有点儿少。

不过,薛雁声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

而且,将来他一定要把阿泽的生活观给扭转过来,不然他自己看着都心疼,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

此外,薛雁声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儿。

在偶遇自己的二哥和三哥之后,薛雁声曾经好奇过的一件事情。

除了自己和沈正泽成亲之事迷雾重重以外,再就是薛家一年的收入究竟有多少

按理来说,皇商,奉旨为皇室赚钱,应该收入很高吧

沈正泽听见这个问题后微微一顿,继而道,“至少万贯。”

薛雁声:……

全都比他以为的要富。

此时他特别想真情实感地喊一句狗大户。

不过,这要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的话,其实也是好事儿。

以后他要是想搞点儿什么事儿,有了这样的背景,好像也挺方便的

-

想通了之后,薛雁声想搞事的心顿时熊熊燃起。

“那我们来做石磨吧!”薛雁声握紧了拳头,虽然暂时找不到点豆腐的卤子或者石膏,但是没有关系!可以做豆浆喝嘛!

石磨的大致模样薛雁声还是记得的。

他以前出去旅游的时候,甚至还亲手推过石磨,那可是特色旅游项目来着,推一次十分钟,三十块钱。

推出来的豆浆还可以亲自煮了喝。

仔细想想,设计这个体验项目的人可真是鬼才,不仅让游客心甘情愿地掏了钱,还得到了推磨的劳动力。

-

薛雁声还记得,磨豆子的石磨分为三个部分,两个扁圆的圆柱形合在一起,最上面的那块带着一个圆形的小孔洞,用来倒入泡好的豆子和水。

用手握着石磨上的手柄缓缓推磨碾压,而被碾碎的豆浆就会从两个圆盘的连接处流出,流入最下面的托盘里,而托盘的低矮处开了一个嘴,底下放木桶,接住流淌而下的豆浆。

最后把磨好的豆浆煮熟就可以喝啦~

而这也是制作豆腐的第一步。

“石膏石膏。”薛雁声嘴里喃喃道,“你到底在哪里啊我那白白滑滑的嫩豆腐可就都靠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已修 ,发现了几个计算错误的地方orz

这一堆田亩的数据快要搞死我了啊啊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