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锦绣农门 > 第12章 第012章

锦绣农门 第12章 第012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7: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12章

二嫂是难得言行完全一致的人。

撂下这话之后,她就上院坝高声喊了男人和儿子回家吃肉菜。

离吃晚饭还有好些时候,二房这三口人就聚在一起吃吃吃。他们都没上堂屋去,就蹲在灶屋里,搁拿了一双筷子,往嘴里送吃的。一开始,二郎还挺不好意思的,他媳妇就说,家里的新规矩本就是朱母定下来的,老三家的前个儿卖了荷包不就只上交了一半反正已经将一半匀出来了,剩下的这些就是他们的。

听她这么一说,二郎就埋头大吃起来。

其实,也就半碗肉菜而已,真要想吃饱是没可能的。不过,因为日常饭菜一贯都是少盐少油的,肉更是完全看不到,难得有油水这么重的肉菜,他们三口人吃得别提有多香了。没一会儿工夫,碗就空了。

吃饱喝足,二嫂就将男人和儿子赶跑了,她自个儿收拾了碗筷,又提了菜篮子,打算先往菜园子里去一趟,回头再去河边一并都洗了,洗完赶回家,正好就到了做晚饭的时候了。

从头到尾目睹了这一切的大嫂温氏一脸的冷漠。

看看别家,那叫长嫂如母。换成老朱家,她这个当长嫂的,好悬没叫家里这几个弟媳妇给气傻了。一个两个全是不省心的主儿,不让她摆布也就算了,还一个比一个能耐,倒是将她衬得无比难堪。

等到了吃晚饭时,朱母听了温氏的告状,又瞧了眼摆在饭桌中间,特地热过一遍的肉菜,不以为然的摆手道:“规矩就是规矩,没的老三老四媳妇可以留一半,老二家的就不成的。”

“可其他人留的不是钱吗”温氏急了。

“那万一老四媳妇来年年底,没把猪卖钱,直接分我两头半呢要不然她卖了三头,给了我两头半的钱,剩下的不卖了呢”朱母想了想,觉得没啥问题,“我这个当婆婆的,也没那么计较,大致上不差就可以了。”

温氏彻底没话说了,倒是二嫂得意的一扬头,显摆似的道:“明天中午、大后天,还有人请我去掌勺,我都答应了。”

“你把该你干的活儿都干了,其他的随意。”朱母道。

朱母的态度早就摆出来了,要干私活儿自是可以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分派到各人身上的活儿。不过,这一点难不倒二嫂,她早就跟王香芹商量好了,她有事时让王香芹帮着做一顿饭,回头她拿两筐猪草来换,如今用不着就年后开春了还。

王香芹觉得挺划算的,主要是家里的两头大肥猪,一头卖了一头杀了,她从原本家里最忙碌的人,直接成了最清闲的那个了。她也闲不住,顺手就将屋后头的猪圈打扫了个干干净净,没事儿了又帮二嫂摘菜囤地窖里,还商量着开春了多做些下饭的小菜。

老朱家这妯娌四人,老二家的和老四家的,隐隐成了一国的,倒不至于结盟,只是正好她俩可以互帮互助,毕竟煮猪食和煮饭之间多少还是有些共通之处的;老三家的,生性喜静,早先没活儿做时还会帮着打扫下院落,如今却是一心做女红,几乎不跟家里其他人打交道;唯独老大家的……

大嫂温氏只剩下了满腹的气愤。

她已经够生气了,朱母还拿话刺她:“老二媳妇能给人掌勺,老三媳妇能绣荷包,老四媳妇眼下猪圈啥的都弄得差不读了……老大媳妇,你打算干点儿啥说出来大伙儿听听,我也好帮你合计合计。”

“我想养鸡。”温氏抿着嘴,看着不太高兴,“我以前在娘家就帮着养鸡,嫁过来那么多年也把鸡养得好好的。就想着开春以后多养一些,养它个四五十只的。回头,下的鸡蛋能卖钱,等过几个月鸡养大了,也能提到集市上去卖。”

因为这年头一般农家养的猪都是留到年前杀的,平日里想吃口猪肉都得碰运气,倒是常见人卖整鸡的,哪怕集市上卖不出去,镇上酒楼里也常年在收活鸡活鸭。因此,温氏这想法是可行的。

朱母也觉得可行:“那就趁着如今活儿不多,让老大几个先把鸡棚搭起来,原先的肯定不够用。”

搭鸡棚比盖猪舍还要简单,老朱家哥几个齐上阵的话,只怕小半天就搞定了,连材料费都不用买,山上全都有,最多也就是费点儿力气罢了。

可温氏听了这话却并不曾露出笑来,半晌才喃喃的道:“可我没钱。”

“要我借钱给你可不成。”朱母一句话就绝了温氏的希望,不过她随后又提醒道,“你要是买小鸡崽子,五个鸡蛋就能换一个。可要是买那种还没孵出小鸡的鸡蛋,我记得两个普通鸡蛋就能换一个了。”

温氏瞬间眼前一亮,不由的脱口而出:“我去我娘家借鸡蛋自己孵!”

朱母本来想借给她一些鸡蛋,不过既然温氏都这么说了,她傻了才会自荐。殊不知,温氏也不想跟她借,既是私活,其实最好是不要跟婆家有太多的牵扯,不然回头说不清楚。尤其温氏还觉得,她在婆婆这里从来就没讨着过便宜,到时候一旦掰扯不清了,吃亏的绝对是她。

话题就到此为止了,温氏前些时候才回过一趟娘家,还带了一肚子气回来。不过,她这会儿却顾不得那么多了,次日草草的干完活,又出了门。照例,她先往菜园子里跑了一趟,老二家的今个儿又要去给人家喜宴掌勺,家里其他人没事儿又不会来菜地这边的,她很是淡定的扫视了一圈,又挑了个最大最水灵的白菜,砍了抱上往娘家去了。

借鸡蛋和借钱是两码事儿,说白了,温氏跟她的娘家人关系还是挺不错的,要不然前段时间她也不会特地跑娘家来借钱。这借钱无果,提起借鸡蛋,她娘倒是帮着说了好话。那头商量了一下,寻思着就算要孵小鸡也得等年后了,就同她说好了,正月十五再来一趟,到时候借她五十个鸡蛋。

见女儿还是有些不高兴,温氏她娘也劝她:“你一下子跟我要那么多鸡蛋,我上哪儿给你找去这不等等看,到时候我把能孵出鸡崽子的鸡蛋挑出来,要是实在不行,还得替你跟亲戚们匀一些出来。你老姑不是老自己孵小鸡卖吗等她正月回娘家,我再问问。”

温氏这才高兴了:“那娘你再帮我问问,孵小鸡有啥诀窍没反正我和姑她家离得远,再说我是自己养鸡,又不卖鸡崽子的。回头我养的鸡下了蛋,立马给娘你送来。”

“成成,都成。”

眼瞅着自己也即将有来钱的活儿了,温氏别提有多高兴了。

只不过,她也没高兴多久,因为一回村就得面对老二媳妇那熟悉的叫骂声。

前头丢了那颗最大最水灵的大白菜后,二嫂又重新培养了一颗,结果呢她就去了一趟邻村给人掌勺,回来那颗第二大的白菜又叫人砍了,把她给气得哟,恨不得揪住那偷菜贼,迎面先扇个十几嘴巴子的。

又叫骂了一圈后,二嫂寻思着这事儿可没完,她咬着牙想了半天,回忆起她娘家的土狗好像怀了,赶忙往娘家跑了一趟,叮嘱她娘一定要替她留一条小狗,等天气暖和点儿了,她就来抱。

光只是养条狗哪里行二嫂琢磨着,贼偷儿多半都是惯偷,一次两次的哪里能满足可年前她太忙碌了,给人掌勺还来不及,实在是没精力盯着菜园子。思来想去,她索性将已经长成的大白菜都砍了,囤地窖里去,剩下半大不小的,就先留着,等回头她抽出空来了,一定要来菜园子蹲贼偷儿。

哪怕已经琢磨出对策来了,二嫂的心情还是相当不好。

她心情一不好就喜欢骂贼偷儿的祖宗十八代,家里其他人是无所谓的,甚至朱母还觉得老二媳妇骂得好,就算一颗白菜是不值当什么,可谁也不喜欢自家的东西叫人给偷了。苦就苦了大嫂温氏了,哪怕鸡蛋的事情妥了,可听着耳边一阵阵的骂娘声,她这心里哟,又憋屈又恼火。

不就是两颗大白菜吗至于把祖宗八辈儿翻来覆去的痛骂吗

温氏被气了个半死,偏年前的活儿多,别的妯娌干的都是分配好的活儿,唯独她是哪里需要去哪里。于是,她被朱母使唤了个团团转,基本上是睁眼就开始干活,一直要干到天擦黑才算完,累得她都没工夫生气了。

同样忙得脚朝天的还有二嫂。

二嫂的娘家就在秀水村,因此村里人都知道她有一手十分不错的厨艺。早些年她不是懒吗除非是近亲,一般人都不会找她,毕竟掌勺这种事情也讲究一个你情我愿,没的强迫人家的。可眼下她是自己出来找活儿做,还让她娘家的嫂子帮着宣传了一波。这下可好,从入了腊月后,她的活儿就没停过,连带着家里的伙食一下子好了不止一筹。

对此,朱母是相当得满意。

别看眼下只有老三媳妇真正的往家里拿了钱,可人不能太短视了,看老四媳妇,来年开春去捉猪崽子,年底出栏后,家里一下子就能有一大笔进项。至于老二媳妇,她是没办法赚钱,可肉菜也好啊,哪怕她每次都匀了一半出来,那也剩了不少。再说了,老二媳妇吃得其实不多,多半还是叫男人孩子吃了的。

不单朱母很满意,二嫂本人也相当得舒坦。

“还是娘聪明,分了一半给咱们,你看这不就来劲儿了吗瞧瞧这几日咱们吃得多好啊,我家灶台本来黑瘦黑瘦的,这不就长胖了不少吗要是早几年就这样,该有多少啊!”

灶台就是二嫂的儿子。

据二嫂本人所说,当初家里人是想让灶台随他堂哥取名的,他堂哥叫猪毛,他就叫猪耳朵。可二嫂不干啊,听着就像是一盘菜,哪里有烧菜的灶台来得响亮大气朱二郎是随婆娘的,朱母也不爱管这事儿,用她的话来说,就老朱家的儿孙们,你就喊他金子银子,你以为真能来金银又想着灶台也不错,保不准长大以后能去镇上的饭馆里当个厨子呢。

就这样,老朱家的大孙子叫猪毛,二孙子叫灶台。这让第一次知道名字的王香芹特别绝望,并且提前会她将来的孩子鞠了一把辛酸泪。

大郎二郎三郎……听着还像个样子,猪毛灶台啥的,怎么听都觉得寒碜。

二嫂倒是挺有干劲儿的,她一面掌勺一面得了空还琢磨席面怎么摆更好看。王香芹虽说厨艺很一般,可她曾经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什么没见过呢当下略指点了一下关于摆盘的问题,还提供了几个新颖又容易上手的菜式。

听她说完,二嫂眼睛都放光了:“四弟妹你咋那么聪明呢都不用试,我听着就觉得特靠谱。”

王香芹略迟疑了一下,才道:“二嫂啊,其实你给人办席没搞头的。你想想,办席多半都是集中在年前这段时日,等过完年就没人找你了。再说了,就算你办席办得再好,乡间地头的又不兴拿钱给你,就算给也给不了几文钱的,划不来。”

二嫂本来还挺高兴的,闻言顿时急了:“那咋办呢我又不会干别的,倒是想去镇上饭馆子帮忙,可我的手艺也就是在村里强些,人家肯定不要我,再说娘也不能同意呢。”

“我倒是觉得你可以支个小摊子卖吃的,你要是觉得心里没底,也可以先去集市上试试。这不,正月里就有赶集日,还有庙会,你弄些喜庆点儿的吃食,像炸糖环、笑口枣、花生糖、糯米糍这些材料现成做法繁琐的小吃,到时候孩子要口吃的,大人还能不给买你可别小看了小吃摊子,来钱得很。要是能卖烤肉串、肉丸汤更好,可我觉得娘不能赊肉给你。”

作者有话要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