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锦绣农门 > 第124章 第124章

锦绣农门 第124章 第124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7: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124章

由于之前宁氏曾经刻意避开过王香芹, 甚至不惜离家前往娘家待产。也因此, 她不单跟王香芹那头没了联系,连带朱母也不清楚她那头的具体情况。

事实上,朱家一直很忙的,早先是为了朱四郎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 又有猪舍牵扯着经历, 以及朱母直到如今都不曾放弃给六郎说亲事。哪怕等后来,猪舍里的大半猪又被卖给了县太爷,朱四郎也平安的回到了家, 可朱家其实始终不曾缓过来。

也就是在温氏和宁氏诞下孩子之后, 朱母和王香芹曾去看望过她俩,再往后就只顾着忙活自己那一摊子事情,没空管旁的事儿了。

宁氏乐得如此,只要能让她别跟猪精奶奶待在一起,其他的事儿都好商量。

只不过, 就连宁氏本人也没想到,县太爷会声势浩大的开办养猪场,且那个规模,即便如今只是初始规模, 也比王香芹的猪舍强上太多了。对比下来, 人家县太爷那才叫超大养猪场,王香芹这个只能算是家庭小作坊,小打小闹的,上不了台面。

没过多久, 跟她通过气的堂妹就在县太爷跟前举荐了她。

于是,宁氏成功的从王香芹的头号狗腿子,晋升成为县太爷跟前的头号狗腿子。

狗腿子还是狗腿子,就是跟着主子变了样儿,宁氏表示这业务她熟啊,甭管是让她干实事,还是指望她管人,亦或是吹彩虹屁,她全部都擅长。

感谢王香芹那些年的培训,让宁氏从一个土鳖乡下妇道人家,变成了啥事儿都精通的多面手。

不过,因为宁氏已经跟王香芹和朱母他们疏远了,俩孩子也是托宁家人在照顾的,以至于等她离开秀水村都一个多月了,朱家老屋那边还是完全不知情。

其实这也很正常的,别看是一个村子的,假如真的有心想要避而不见,多的是法子。就好比先前温氏不想让猪毛跟王香芹他们碰面,愣是教猪毛绕远路去上村学。加上王香芹他们本身也有很多事情要做,足足小半年都没见着人。

关键是,很多事情要是不拎出来单独思考,是根本就察觉不到异常的。

宁氏就是如此,她借着怀孕一事,循序渐进的让自己慢慢的消失在了王香芹跟前,且还是绝不会生疑的那种。

只不过,哪怕这个事儿做得再隐晦,也总有曝光的那一天,尤其宁氏如今成了县太爷跟前的头号红人。

就有那种想去县衙门开办的养猪场里做事却被无情涮下来的人,请托宁家人帮忙无果,就跑去朱家老屋寻朱母,想借着那些个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让朱母帮着说说话,好开个后门,让她也能赚公家钱。

然而,那人把话一说开,朱母直接一脸懵圈。

“等等,你说我家二郎媳妇,跑去县城里给县太爷做事了就她她会干啥养猪吗可别扯淡了,宁氏哪里会养猪了非要说的话,她大概挺会煮猪食的。”

宁氏会不会煮猪食,其实朱母根本就不清楚。可想着宁氏她擅厨艺,既然人吃的东西都能做得色香味俱全,那煮猪食肯定没问题了。

可来请托朱母帮忙的那人却是连连摇头:“婶子你可小看宁氏了,她眼下压根就不在县衙门办的那个养猪场里,她是跑去了县太爷自己买下来的庄子上的大养猪场做事的。”

“那不一样”

“肯定是不一样的,县衙门那个养猪场小,看着也普普通通的,就跟你们家那个差不多的,大概还要小上一半这样的。再说了,县衙门办那个养猪场本来就是为了赔偿养猪户们的损失,就算时间再长,最多也就两三年吧等回头赔偿的事情了结了,那还不得关门吗”

“另外那个大的呢”

“大的是县太爷自个儿出钱买的庄子盖的猪舍,我没去过,倒是听人说了不少。据说啊,光那个庄子就比咱们秀水村要大上不少,猪舍更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对了,县太爷还把最好的养猪工都调了过去,差不多是一个人伺候一头猪,养得可精细了。”

朱母越听越糊涂,忙让对方先暂停一下,等她高声喊来了王香芹后,才将方才听到的消息,简单的同王香芹说了说,又问她:“养猪要那么精细吗咋以前我瞅着你养得最细的时候,一个人也能伺候五头猪啊!”

伺候五头猪那会儿,该是王香芹刚嫁到老朱家不久的事情。不过,对于王香芹来说,并不是她只能照顾五头猪,而是当时资金有限,况且系统新手任务的最低标准就是数量五的家禽或者家畜。

等于说,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并不是王香芹主观上只能养五头猪。

王香芹在微微一愣后,倒是没说的那么详细,只纳闷的问:“一人养一头猪咋养天天陪着猪闲唠嗑”

朱母也不懂,又拿眼去瞧来人。

那人是指望朱母帮着在宁氏跟前说好话的,自然不敢得罪朱母,忙帮着解惑道:“详细的情况我也没瞧见,不过一人管一头猪倒是真的。听说啊,是因为县太爷要做什么试验,大概是育种的事情,非要弄得细致一点儿,怕不精细耽误了育种……哎哟,这个没啥的,反正大家伙儿就是为了要一份工,县太爷每个月都给发工钱的,听说还有别的啥好处,划算得很。”

“每个人只养一头猪,还给丰厚的工钱”王香芹满脸的一言难尽,她觉得县太爷就是个傻子。

真搞一对一养殖啊

关键是,真没这个必要啊!哪怕是初生仔猪需要很细致的照顾,可别忘了,假如是初生仔猪,它们胃口不大的,吃的不多喝的也不多。反过来说,假如是胃口大开的育肥猪,那其实已经是具备了很强的免疫力了,就无需那般细致照顾了。

说白了,那是猪啊!

再名贵再珍稀的猪种,那也是猪啊!

但凡是猪,生存能力就不会差的,就算是处于进化阶段的实验室种猪,也没娇贵到非要一对一的伺候。

那是石门黑猪,不是国宝大熊猫!!

王香芹忍着内心的疯狂吐槽,面上还不能带出太多,只勉强挤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道:“县太爷……大概是太在意这个事儿了吧,毕竟关乎到他的仕途。”

确认过眼神,那就是个二傻砸_

其实,不止王香芹有这种想法,但凡打听到细则的人,都在心里冒出过类似的想法。可那又怎样呢关他们啥事儿呢

“婶子啊,我家那条件你也知道的,是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可我生了四个儿子呢,我家大儿翻过年就十七了,后头那仨岁数也不小了,不得提前备下钱来我问过了,要是去县衙门办的养猪场里做事,每个月能拿一贯钱。这要是能去县太爷自己置办的庄子上那个养猪场做事,最次也能一个月拿一贯半的工钱。婶子您就帮我说说呗!”

朱母还未开口,王香芹先诧异的看了过来,她只听朱母提到了县太爷办养猪场的事情,并不清楚宁氏在这里头的作用,因此听了这话很是惊讶:“求娘……娘您做什么”

“我啥都做不来,她是让我跟宁氏说说!”朱母皱了皱眉头,提醒那人,“你自个儿也说了,县衙门办的养猪场也就这么两三年光景,还要去”

“管它以后会咋样,钱到手就好了。就算往少了算,干个两年,那我不得攒下二十几两银子够了够了,咱们村里娶个媳妇也就三五两银子,我给他们每人准备个五两银子,足够了。”

打工者的想法跟王香芹这种当老板的是截然不同的,人家不管未来如何,只知道钱到了手里才叫钱。哪怕两年后养猪场倒闭好了,县太爷又不可能把钱再要回去的。

朱母一脸的迟疑:“你让我去跟宁氏说说倒是没啥,可她能做主”

“能啊!咋不能啊!难不成你一点儿没听说宁氏她别提有多能耐了,一去就当了那个大养猪场的管事,手底下管着几百号人呢!那些个全县最好的养猪工,全都要听她的话。她还能每天见着县太爷,汇报每日里养猪场发生了啥事儿。我听说啊,县丞大人在县太爷跟前都没宁氏得脸!!”

王香芹、朱母:…………

说宁氏比县丞得脸其实真的不夸张,当然这里头也是有原因的。

县太爷是出身大世族的,换言之,他上头有人。这要是他在任期间瞎混日子,那就算上头有人也不太可能提拔他。可他多上进啊,自打来到了本县后,就没一天消停过。先前得到了石门黑猪的种猪后,他就笃定自己离晋升不远了,等他继承了养猪系统后,更是坚信自己回京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他人都要走了,还留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做啥当然是将县衙门所有的杂事尽数交给了县丞来处理,美其名曰先历练一下,回头看看能不能让县丞直接升任为县令,正好那人也在他手底下待了好些年了,知根知底不说,关键是跟他的理念完全一致,想来等他离开这里后,县丞也会依着他先前的规划,继续为百姓谋福的。

换个人可没这样的自信,毕竟他们这个县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县城了。本朝开国多年,三年一次的科举不知道选拔了多少人才,更别提期间还有数次恩科。

官多缺少,哪怕县太爷本人,要不是有家族兜底,都不一定能这么快谋到缺,就更别提学问本事出身等等,都不如他的县丞了。

可县太爷就是这般自信。

他笃定最晚一年半,就能拔寨回营,回到他的大本营京城里去。到时候,他还不是一般般的调职晋升,在有了石门黑猪以及诸多优质甚至顶级猪种后,他一定会被贵人接见,前途不可限量。别说提拔个区区县丞了,只怕他这回最起码也是三级跳。

咳咳,县令是七品芝麻官,三级跳听着是很厉害,其实放在贵人们眼中不算啥的。

可也因为县太爷对未来有着很明确的规划,他眼下是一门心思都放在养猪场里,压根就不理会县衙门的杂事。况且,他都跟县丞说明白了,相信县丞绝对会拿出所有本事治理好本县的。

于是,忙成狗子的县丞……

那确实不如宁氏得宠。

外人肯定不清楚这里头的具体情况,只道宁氏能耐啊,尤其是秀水村的这些乡亲们,很自然的就想起来了前几年宁氏跟在王香芹屁股后头跑的事儿,都纷纷感慨,宁氏她是真的出息了啊!终于学会看人了。

跟着县太爷做事啊,那可比跟着王香芹有出息太多了。

“婶子,婶子您帮帮忙,您的大恩大德,我一定不会忘的。婶子啊!”那人连声哀求的,还说要是去不了大的那个养猪场,去小的也成啊。

朱母根本就没法拒绝,就因为前段时间朱四郎入狱一事,连累得整个朱氏一族都跟着倒了大霉,哪怕是没六郎这么惨,可因此被耽搁了亲事的也不在少数。况且,别看那人一口一个婶子的叫着,其实那人比朱母小了几岁的,朱母是继室填房啊,本来岁数就比朱父小了好多。岁数小辈分大,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又苦苦哀求的侄媳妇,朱母一脸的为难,可到底还是应承了下来。

当然,她也提前说了,不敢保证一定能成事,但会跟宁氏提一提的。

那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就仿佛事情已经办成了似的。

会这么想也不奇怪,宁氏啊,朱母的儿媳妇啊!这当婆婆的央求儿媳妇帮忙办个事儿,儿媳妇还能说不吗况且,这原也不算什么大事儿,那人家里也养过猪的,就是没太将王香芹的话听在耳里,是比之前自己养猪精细了一点点,那也只有一点点而已。也因此,在面试过程中,被毫不留情的涮了下来。

等那人走了,朱母还是有些缓不过来。

然而,缓不过来的人何止朱母呢,除了在内心疯狂吐槽的王香芹外,此刻还多了一人。

温氏。

可怜那温氏是最晚一个到的,她本来是想去村学里找杨秀才问问,看猪毛到底离秀才差距多少,最好再问一下镇上有啥好学塾没,总不能她手里捏着钱,却耽搁猪毛前程的吧哪怕她又得了个小儿子,猪毛这个长子在她心目中依旧有着极高的份量。

她去村学是必然会经过朱家老屋的,也没想着刻意绕远路,结果就是这般凑巧,让她听到了个尾巴尖。

就算没听到前因后果,温氏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啥意思二弟妹她又干啥了她跑去县城里忽悠县太爷了她咋那么能耐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宁氏还真就是忽悠了县太爷。可那又怎样明明就是县太爷主动给了她机会,让她忽悠的。管理型人才嘛,本来就需要左右逢源的,上能哄好领导,下能统领员工,不然要管理层干啥

朱母瞥了温氏一眼,托王香芹的福,眼下朱母看其他几个儿媳妇还是挺顺眼的,包括温氏。

也因此,她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经过,末了才叹了一口气:“我去找二郎吧,二郎总知道宁氏又干了啥。甭管她干了啥,我都答应……唉,成不成另说,咋样都得跟她支会一声。”

温氏哪怕只听了个大概,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等朱母离开后,温氏还立在原地,一副被雷劈得外焦里嫩的懵圈模样。

见状,王香芹也没管她,转身欲往猪舍里去,没想到,却被温氏一把拽住:“四弟妹啊!”

“大嫂有事”王香芹很不想跟温氏说话,事实上她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她心情不好,只想一个人静静。

可温氏显然不打算放过她:“四弟妹,我当初是怎么跟你说的”

“你……你跟我说了啥”

“跟你说二弟妹啊!宁氏啊!你都忘了当初我就告诉你了,宁氏那人啊,就不是个东西!她原先是看你能带着她赚钱,这才事事让着你捧着你。我那会儿就说了,等哪天你不能带她赚钱了,她一准拔腿就跑。对吧我说对了吧!就小饭馆那事儿,她一看你不能提供猪肉了,立马就不带你玩了,还跑去写那个书……外人不知道,咱们自家人谁还能猜不到呢就像四郎巡讲说的话都是你教的,六郎那个书还能不是宁氏写的啧啧,她坑了多少人呢,钱她得了,罪让别人受了。那个书啊,主角是你娘家哥嫂,你啊,就是里头黑心烂肠的白眼狼小姑子!”

王香芹木然的看着温氏。

温氏见她不吭声,愈发的来劲儿了:“我早就说了,宁氏那人就是钻进了钱眼里!就不说你了,刘神仙!你以为宁氏是真的信刘神仙啊那是因为刘神仙说她会发财,要是反过来像我那样的,她一准不信!”

“你跟我说这些想干啥呢”半晌,王香芹才挤出这么一句话。

“也对哦,我跟你说这些干啥有啥用啊”温氏忽的醒悟了,丢开王香芹,用极度鄙夷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撇过头不屑的离开了,“啧啧,丁点儿用处都派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