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锦绣农门 > 第15章 第015章

锦绣农门 第15章 第015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7: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15章

六郎太惨了,原先只是读书倒还成,说白了,要不是有院试压在兴头上,单纯的每天早起晚睡读那几本已经倒背如流的科举经典书籍,就算再苦,习惯了也就那样了,最难熬反而是心理上的压力。

可眼下,六郎几乎可以说是换了一种惨法,无论是邻村村学还是镇上学塾的先生,全都没教过他算术。等他第一次面对老账房拿出来的那一把用于教授算筹的小木棍棍时,他整个人如遭雷劈,总感觉自己对类似于筷子之类的木棍有了永久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算筹计数法先入门,再背诵珠算的加减乘除口诀表,还有珠算的各类常用术语,单单这些就够要他的命了,偏这还仅仅是基础课程。用带他的老账房的话来说,学会了这些也还是个账房学徒,想当账房先生的话,可不单要学记账、算账,还要会做账、盘账,分辨真假账,通过账面窥探生意的真正亏盈情况。

六郎:……

他在老账房那里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本以为回家能稍稍好受点儿,结果差点儿没一闷棍把他给敲死了。

“好好种地不好吗”这是六郎来自灵魂深处的质问。

二郎很是心疼这个最小的弟弟,可他又能怎样呢让媳妇收手别干了可东西都买来了,这是说撂摊子就能撂开手不管的吗且不说他媳妇不一定听他的,就算听了,这不是还有老娘吗

“你好好学,熬过去就好了。”

“对,咬牙挺过去。”

“六弟你行的。”

五个当哥哥的,轮番上前鼓励了六郎。可惜,六郎并未感受到丝毫安慰,他整个人都颓了,尤其是看着原本宽敞的堂屋里满满当当的放了无数的东西,他的心拔凉拔凉的。

“来来,趁着天还没黑,六郎过来记账。你先记下来,回头等学会怎么算账了,再一并算在一起。”朱母略一回忆,就将采买的账目全部报了一遍。刚才还要死要活的六郎听到亲娘的话,麻木的放下书箱,取出笔墨纸砚,自有当哥哥的帮着添水磨墨,他只需要提笔记下来就可以的。

唉……

一出悲剧正在老朱家上演,最可怕的是,这才仅仅是个开端,远未结束。

眼看东西都齐全了,账也记下来了,接下来自然是发动全家之力揉面团了。王香芹的意思是,染色这个事儿,纯属早先没人想到,说白了就是个创意而已,回头只要有人仔细瞧过再细细琢磨了,难保不会叫人学了去。虽说山寨这事儿是无可避免的,可好歹也要尽可能拖延时间才对。

朱母觉得这话很是在理,事实上她想得更多,才是决定一下子购入那么多原材料,要干就干一票大的,这能赚钱的时候不狠狠的捞上一笔,回头没钱赚了,后悔也来不及。

只这般,全家人匆忙扒拉了几口饭后,就一齐忙活起来了。

其实,即便是在冬日里,像芝麻馅儿这样的,一旦搁的时间长了,就算没坏也会变味儿的。所以只能当天准备当天卖,但凡能提前准备的就头一天晚间先备齐,实在是搁不了太久的东西,就第二天天不亮起床来准备。等次日一早,朱母让几个儿子将染好色的几大木桶的面团都抬上牛车,牛车是她提前跟长房那头借来的,她都想好了,要是这买卖做得好,回头开春后,自家也可以买一辆牛车。

临出门前,朱母还问王香芹要不要一起去,王香芹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拒绝得异常干脆,还找了个特别难以拒绝的理由:“娘,我得留下帮着准备明个儿要用的东西。”

朱母琢磨着,这话也在理,就在临走前又重新指派了活计。要知道,这年头有卖糯米的,却没有成品的糯米粉,光是推磨就是个既耗时间又费力气的苦差事了。更别提王香芹还要增加汤圆馅儿的种类,家里倒是不缺花生,可要把花生剥出来,炒熟,去皮,再碾碎,磨成花生酱……

活儿都不算难,就是繁琐得要命。

“娘,我想跟着你们一起去。”大嫂听着这一连串的活儿,还没开始做,头就已经要炸了,“头一次做买卖,也不知道你们忙不忙得过来,我灶上的活儿是不咋样,可好歹也能帮着收收钱啊!”

“你还想收钱”朱母一个眼刀子甩过去,想了想这时间也不早了,懒得同她掰扯,直接摆手让她待在家里干活,晚间要检查的。

王香芹不想去,朱母还问她去不去,自己想去却去不成。大嫂恼火的揪自己的衣摆,及至牛车都走得看不到影儿了,大郎又高声唤她来帮忙,她才气鼓鼓的回了院子。

这个时候,大嫂只是烦活儿又增加了不少,哪怕她可以只做原先的那些,她男人呢要知道,农闲时分男人们是最轻松的,尤其眼看就要过年了,就连外出打短工的人都回村了,这个时候最多也就是修下屋顶、上山砍柴,再不就是凑一起瞎聊天打发时间。凭什么就因为老二婆娘想要赚钱,就搭上全家

大嫂越想越窝火,她还没意识到小食摊子到底能赚多少钱,不过这个疑问,很快就不存在了。

到了晚间,牛车回来了,原本带出去的食材却卖了精光。

“都、都卖完了”不单大嫂惊了,家里其他人也差不多,早先想着就算五色汤圆看着是挺抢眼的,可说白了不还是汤圆吗汤圆这玩意儿,味道是不错,还是用精细的糯米粉做的,可再怎么样,谁家还能不会搓汤圆了怎么就被抢购一空了

在一群目瞪口呆的人里头,王香芹就显得格外淡定了。

被抢购一空完全在她的预料之中,主要吧,他们家用的原材料都是好的,馅儿也是由二嫂亲自调配得,要说这个味道,比不过那些酒楼饭馆是肯定的,那也比普通人家糊弄出来的强。还有一点,他们要价并不算太高,又特地选了按颗算的,哪怕再抠索的人,花上几文钱买一颗汤圆尝个鲜还是愿意的。

朱母累得够呛,见一群人跟傻子似的看着自己,连个搭把手都没有,顿时怒了:“看啥看还不赶紧过来帮忙还等着我来请你们啊!”

大郎如梦初醒,赶紧带着弟弟们上前帮忙。

“六郎你不用去了,跟我去堂屋里,记账。”朱母满意的看着几个儿子上前卸东西,伸手拦住了六郎,拉他去了堂屋。

六郎都快心痛如绞了,他觉得他能干活,也想干活,并且十分愿意为家里出力!

同样被拦下来的还有二嫂,王香芹将她拉到一旁:“我昨个儿教你的广告词可说了”

“汤圆人圆事事圆,皮薄馅大好美味!”二嫂高高兴兴的道,“四弟妹你是不知道啊,咱们这买卖做得可红火了,好多孩子看着咱们的汤圆就走不动道儿了,就连大人也一样,抠索的就买一两颗尝尝鲜,大气就来五六颗。就是我头一次出摊,你教我的话倒是记住了,搓汤圆还是慢了点儿,不然回头还能多捎上一木桶的面团,卖的更多呢。”

“头一次嘛,以后会练出来的。”王香芹想了想,又教了二嫂几句朗朗上口的汤圆广告,其实她挺想教那首汤圆儿歌的,就是全部的歌词她记不住,想着回头拿别的词儿充数,练熟了再教二嫂。

妯娌俩在这头聊着,朱家兄弟们在那头干活,另有朱母拖着六郎在堂屋记账,朱父则站在檐下,看看外头瞅瞅里头,有心想要提醒该做饭了,憋了半天还是没说出来。

最终,晚饭还是上桌了,却不是二嫂做的,而是王香芹和三嫂一起准备的。

直到现在,王香芹还是没办法一边生火一边做饭,像煮猪食倒还好,只需要看着火就成了,可做饭的话,除非是最简单的熬粥,别的真是够呛的。三嫂给她搭了把手,还纳闷:“你原在娘家不做饭可你不是会做那个特别好看的汤圆吗”

“我娘家人口少,原先嫂子没进门时,就五口人。我娘、我和我妹胃口也小,就连我爹和我哥吃得也不算多。五人的饭菜小锅子就能做出来了,哪儿像咱们家,那么大口锅子,我差点儿连锅铲都提不动。再说了,我娘家那头,自打嫂子进了门,灶间的活儿就交给了她,我都有好多年没碰这些了。”借口是王香芹早先就盘算好的,好在也跟实情相符,倒不怕被戳穿。

事实上,三嫂也就随口一问,做活时哪儿能不闲聊几句呢听着院坝上的热闹劲儿,三嫂颇为羡慕:“可惜我也不会做吃的,也就只会看个火。我娘家穷,长年累月的喝稀粥,不怕你笑话,我都是嫁到老朱家以后才吃饱的。”

王香芹不大了解几个嫂子娘家的情况,只依稀知道,仿佛大嫂娘家的家境是最好的。冷不丁的,她的脑海里闪过一个疑问,二嫂娘家既然条件不大好,怎么就那么会做饭菜呢连邻村人都特地请二嫂去掌勺……

一时没想通,她也没往深处想,很快就同三嫂一起将饭菜端了出去。

不料,外头的气氛却有些不大对劲儿。

见王香芹过来,大嫂扭头冲着她道:“四弟妹,就算我厨活一般,可这不就是搓个汤圆吗这活儿我也能做啊,你怎么不教我呢”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有点儿不舒服,晚更了抱歉_:3」_

ps:庆祝三八女王节,今天也随机发放100个红包=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