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锦绣农门 > 第17章 第017章

锦绣农门 第17章 第017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7: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17章

二嫂娘家姓宁,她亲爹名唤宁大河。

宁家也是外来户,不过来的却是要比王香芹娘家早许多年。大概是从宁大河爷奶那一辈儿起,因逃荒而留在这里的。

秀水村极大,光是村里的第一大姓朱家,就有族人两三百号。还有旁的大姓,多则百余人,少则几十人,大多都是依着姓氏聚居的。至于像王香芹娘家这种外来户,则是零散的在村子边沿盖屋定居,平日里也不会跟村中的老姓来往过多,因此王香芹对村里人并不十分了解。

王香芹是不认识宁大河,对方倒是认识她。这不是前几个月朱四郎娶媳妇,作为姻亲,肯定会来沾喜气的。

不过,对于二嫂娘家人来说,沾喜气倒不重要,关键是多尝一口闺女做的菜。要知道,自打闺女嫁了人,他们家的伙食水平是急剧下降,连烧肉都不是熟悉的那个味儿了。

宁大河离开老朱家后,走至岔路口,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今个儿,他往镇上去了。本来是想着快过年了,瞅瞅有没有卖新鲜吃食的,他儿子还叮嘱他要是有大棒骨捎两根回家。去是去了,也顺利的到达了镇里,结果就是那么凑巧,在镇上碰着了他亲闺女。

他闺女在干啥正甩开膀子动作格外利索的搓汤圆呢!

那搓汤圆的架势简直绝了,当真是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般的完成,配合旁边亲家母收钱的速度,直接把没见过世面的宁大河给看呆了。

叫他震惊的,第一是闺女搓汤圆的勇猛模样,第二就是亲家母收钱的狠劲儿。

懵了好一会儿后,宁大河又将目光投向了摊子上的东西。汤圆啊,明明就是很平常的汤圆,居然被他闺女搞出新花样来了,还带色儿的,红彤彤的格外好看。馅儿也极好,就一眼瞄过去,起码有五六种调好的馅儿。再闻闻空气中散发着的甜香味儿,他瞬间走不动道儿了。

宁大河恍惚了,等回过神来之后,那可真是又懊悔又委屈。

他真的好后悔啊!

闺女任劳任怨多能干啊!!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招赘啊!!!

结果呢就这么白白便宜了老朱家……唉!

宁大河也没心思继续逛了,直接转身离开镇子回到了村里。及至走在了村道上,他才想起多日前,他闺女特地跑回了娘家,闹着要一条狗,可他家的母狗估摸着得来年开春才能生。想了想,他就调转头,往亲戚家去了。

寻到了狗,又往老朱家跑了一趟。这么一耽搁,等宁大河回到家里,已经是半下午的时候了。听着外头的动静,宁大河的儿子宁冬生跑了出来,却很快又止住了脚步,一脸狐疑的上下打量了老爹一阵,才问:“爹啊,让你帮着捎带的大棒骨呢你去的那么早也没买到”

噢,还要买东西来着。

宁大河愣了一秒,随后抬起手就冲着儿子的后脑勺来了一下:“吃吃吃,你除了吃还记得什么我咋就没把你嫁出去呢留你妹在家招赘多好呢,你个赔钱货!”

宁赔钱货冬生:……

一脸懵圈的看着不知道抽啥风的老爹,他过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老爹没买东西回家,顿时长叹一口气,耷拉着脑袋回去了。路过堂屋时,他还特地停下脚步,哀求的冲着屋里头道:“娘啊,看在大过年的份上,这两天你下厨好不好”

紧随其后的宁大河也跟着放软了声儿:“孩儿他娘,我想吃碗汤圆,要芝麻馅儿的……不然饺子也行。”

“你俩就见不得我闲!!”

……

王香芹完全不知道宁家那头的热闹,她只是在二嫂回来后,尽职尽责的把话传达了过去。

二嫂那叫一个高兴:“有狗了也别等正月了,娘说明个儿不出摊,我干脆明个儿就去抱小狗。我爹说是我表叔哪个表叔算了,我明个儿先回一趟娘家好了,顺便告诉他们,正月初二不回去了。”

婆家和娘家在一块儿的话,其实没必要掐着时间回去。事实上,早以前每年正月初二必回娘家的也就只有大嫂温氏了。像二嫂,多半都是让着她的。至于刚进门才一年半的三嫂,她去年倒是回去了,今年一样没打算回去。

正好提到了回娘家的事儿,一旁的三嫂道:“你才头一年嫁过去,年初二回去看看爹娘吧。家里有我呢。”

王香芹道了声谢,想着是该回去一趟。别看她娘家也在秀水村,因为是在村口那边,她平日里除了待在家里就是往山那头去,出嫁多日以来,还真就没回过娘家。当然,这也是因为她心里发虚,到底不是原装货了,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大嫂温氏姗姗来迟,朱母看了她一眼,毕竟是大过年的,也懒得说她,只吩咐赶紧卸东西,外加可以准备开饭了。

“说啥呢,这么高兴。”温氏不想帮忙,索性躲进了灶间,磨磨蹭蹭了半天,也只打开了咸菜坛子,拿长筷子挟了一些出来,放到案板上准备切成块。

“年初二回娘家的事儿,我要回去,大嫂你呢”王香芹道。

温氏抬头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年初二不回去,我等月底再去,正好把鸡蛋拿回来孵小鸡。算算时间,等小鸡出壳了,这天气也该暖和起来了。”

“那挺好的,我和大嫂留家里,二嫂要跟娘一道儿出摊,四弟妹到底是出嫁头一年,还得唤上四弟陪着一起回门子。”三嫂说着,略有些担心的问道,“四弟妹,那你妹子……会碰上吗”

她问得含糊,不过王香芹倒是听懂了,顿时笑开了:“三嫂你忘了吗我和香椿和解了,我原谅她了,从今往后我和她还是好姐妹。”

对喔,那十两银子。

大嫂和三嫂同时想到了这个事儿,齐齐向王香芹投来羡慕的目光。

“你开春就要捉猪崽了吧我的鸡还不知道能孵出几只呢。”母鸡孵鸡蛋的出壳率都不高,自己孵的话,要是老手估计还成,可大嫂明显不是,她只盼着能多讨一些诀窍回来,免得临到关头又抓瞎。

“开春要忙活起来了,我只怕不能待屋里绣荷包了。”三嫂也有自己的烦恼,她的绣活是不错,可乡下地头却没那么讲究,连个用绣帕的人都没有。至于绣花荷包,过年这阵子销量是不错,翻过年后想也知道没那么好卖了。

闲聊之中,饭菜也准备好了。那头忙完了卸货的事儿,二嫂兴冲冲的过来拿筷子帮着摆:“四弟妹啊,娘说等下记完账,明个儿就让六郎算好了利润分钱。对了,你平常在家里,能帮我喂一下狗吗早晚都有我,可小狗饿不得,你帮我喂中午那顿成不”

“成啊。”尽管比起狗子,王香芹更喜欢猫,不过仅仅是帮着喂一顿又不费什么事儿。

“狗”大嫂温氏顿住了脚步,狐疑的看了过来。

二嫂边走边回答:“对呀,我托娘家人要了一条狗,回头我好好教一教,等下回碰到了偷菜贼,让狗子狠狠的咬!”

温氏顿时惊呆了。

她是先惊后怒,差点儿没被这话给气死了:“不就是两颗菜吗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啊”

二嫂忙活了一天,又累又饿的没空跟她计较,只道:“偷菜贼啊!贼偷儿都叫狗子咬死了才好!”

这个说法得到了全家一致的认同,一两颗菜是不值当什么,事实上乡下地头,谁家要是馋了,上门讨颗菜真的不算什么,换菜吃更是很寻常的事儿。可偷窃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纵容不得。

家里唯一的读书人六郎还摇头晃脑的道:“不告自取视为偷也。”

就算大嫂没念过书,起码“偷”的意思还是知道的,顿时面皮涨得通红,也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憋了半天只憋出一句话来:“六郎你知道你明个儿要算这半个月来的利润和分成吗”

六郎:……

我不知道。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么残忍的事情

明个儿是大年三十,就不能让我安生的过个年吗

就因为大嫂的这句话,六郎这顿晚饭都没能吃好,几乎是含着眼泪往下咽,一想到要算清楚近半个月的账目,要计算总收入,要扣除投入成本,还要清算库存,以及利润分配……

六郎心里拔凉拔凉的,等吃罢晚饭,众人要么忙着收拾要么忙着消食,只六郎他回屋拿了自己这半个月记的账,揪住他二哥:“你看看你看看,那么多的账啊,要我一天之内给算完你看啊!”

“弟啊,你二哥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没事儿,我念着你听着!”六郎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给他二哥念一念,让他二哥知道算账是个要人命的事情,“……总收入、投入成本、耗损、毛利、纯利、分红!来来,你算啊,你来算啊!明明当初说好了送我去学认字,没说要当账房先生啊,没说啊!!”

二郎也要凉了,他曾经无数次的庆幸当初没抽中短筷子,可他怎么能想到,他媳妇突然就搞了事情,他六弟不敢去找娘和嫂子的麻烦,就独独揪住了他一人。

造孽啊!

更造孽的事情还在后面,晚间回了屋里,二郎正打算劝一劝他媳妇,不想还未开口,就听媳妇神秘兮兮的道:“灶台他爹,年后开春你也别往镇上去了,留在家里帮四弟干干活多好呢。你仔细想想,我为啥能支这个小食摊儿”

“你做饭好吃呗。”

“比我厨艺好的人多得是!我跟你说,我能支摊儿能发财,全是依仗了四弟妹帮我出主意。我算是看出来了,她脑袋瓜灵光得很,一眨眼就想出个金点子。所以啊,你要多帮衬一把四弟。”

为了能发财,所以要帮四弟干活

二郎遗传了老朱家的憨气,完全没理顺这两者的逻辑。

“反正你听我的就是了!”二嫂懒得解释那么多,生活不易,为了发财,当然要讨好四房才对。她都想好了,回头得了钱就自掏腰包买礼物。

——孝敬财神爷!

作者有话要说:

下红包雨啦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继续发红包100个=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