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锦绣农门 > 第52章 第052章

锦绣农门 第52章 第052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7: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52章

一切都变了。

就不说温氏了, 连朱母都没想到她这些儿媳妇们哟, 一个个都这般能耐。从分家那天开始, 先是牛氏暴露了自己虎的一面,那起码还能说是因为牛氏进门不久, 毕竟满打满算也才半年光景,再说了,牛氏是宁氏的娘家表妹, 有这么个表姐立在前头,哪怕再虎感觉也不算太突兀。

可田氏呢进门多年始终保持着老实巴交人设的田氏,怎么说变就变了

温氏铩羽而归,饶是她再怎么恼火, 也没办法逼迫一个“身子骨不适”的孕妇, 即便长眼睛的都看出来田氏是在装模作样。然而眼下都分家了,她这个长嫂连出言教训弟妹都做不来,万一她这才开了口, 那头田氏又抱着肚子哎哟哎哟了呢

田氏还真就是这么想的,即便之后郎中来了她也不惧。人嘛, 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 更别提一个孕妇了,尤其这会儿还是盛夏时分,她来句热着了都成。果不其然,郎中看了之后也倒是天热胃口难开,倒没说孩子有啥问题,只吩咐平心静气的养着, 又说田氏身子骨略有些虚,让有可能的话,尽量吃点儿好的。

郎中说啥二郎都点头答应了,好在他们家虽说分家时拿的银子不算多,可那是跟其他几房人比起来的,实则要是跟别家比,他们手里捏的钱也不算少了,还剩好几十两呢。二郎一叠声的询问田氏想吃口啥,说明个儿就去镇上买。

因为明知道田氏无碍,妯娌几个很快就散了,等二郎送郎中离开后,朱母立在房门口,不咸不淡的道:“行了,人都走了……”还装啥装呢关键你装的一点儿都不像呢!

田氏笑盈盈的看向朱母,又恢复了往日的神情,一副乖巧小媳妇的模样。

朱母懒得说她了,只吩咐赶紧歇着,虽说是农闲,可老朱家这不是要盖新屋吗零零碎碎的活儿多得很,接下来有的忙活了。

经了这一出,温氏倒是再没找田氏的麻烦,她虽不至于惧了田氏,可这档口真要有个什么闪失,就是再给她十张嘴都说不清楚。再一个,她也的确是忙碌得很。

大房这边跟其他几房最大的不同在于,多了个小婴儿。本来,要是没这个孩子,或者朱母愿意帮忙继续照顾,温氏完全可以跟着去新房那头收拾,或者干脆就继续将养鸡场的规模扩大,因为她现在有地有房又有钱,想来过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养鸡场最鼎盛时期的规模。可惜的是,她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别说扩大规模了,她连每天喂鸡都做不到,只能让大郎先兼顾着。

可大郎也要看顾新房那头,万幸的是,两边隔得不是很远,他勉强兼顾着,倒是不至于出什么岔子,可整个人累得比那春耕的老黄牛都惨。每天白日里一通忙活,到了晚间只想倒头就睡,根本没办法帮温氏一把。

这个时候,温氏就想到了朱母。

其实,早在多年前,老朱家跟温家说亲之时,温氏得知自己要嫁的是朱大郎,就已经默认了将来要赡养老人。这是很正常的,长子长媳负责养老可以说是人之常情,起码他们这一带都是这么做的。及至前阵子,老朱家正式分了家,温氏也仍旧是认为朱父朱母会跟着她和大郎过,完全没想到后续的发展。

平心而论,养老或者不养老都是有利有弊的。

假如选择养老,那就代表着温氏要跟朱母相处几乎半辈子,除非朱母过世了,她头上就要一直有个婆母管着,就好似朱大伯娘那般,即便朱奶奶早已撂开手不管事儿了,可头上有个婆婆,遇到事儿肯定要打个招呼的,永远都做不到轻松自在。若是不用养老,这个问题就彻底没了。

可这么一来,没了心理负担是真的,那公婆也不能再继续帮忙了。

朱父已经四十出头了,不过朱家人的体格好得很,这个年纪是要力气有力气、要经验有经验。有朱父这个老庄稼把式在,几乎不需要操心地头上的事儿,哪怕春耕和秋收,也只需要听话干活,半点儿不需要费心。朱母还不到四十呢,身子骨倍儿棒,年轻时候就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有她在,所有的家务活儿都不用挂心,她还格外擅长带孩子,看温氏所出的小闺女就知道了,早产还没母乳喂养,虽说看着是瘦弱,不过相对来说还是很康健的。

哪怕二老年岁大了,养老是个问题,可眼下他们跟谁谁占便宜啊!

分家半拉月后,温氏总算回过味儿来了。

可惜,已经太迟太吃了,分家又不是儿戏,是请了族中长房长辈作证的。朱奶奶也是知道了情况的,事后更是去里正那头更改了户籍。哪怕温氏后悔了也没用了,况且……

不是朱大郎和温氏不想赡养朱父朱母,是二老嫌弃他们!

温氏还不曾想到这一茬,她只是在权衡再三后,放弃了找王香芹理论这事儿。要不然,回头绝对又会被扎心的。

而此时,完全不知道温氏想法的王香芹,在喂完猪后,同四郎打了个招呼,回屋拿了钱出门去了。早小半天光景,她娘家哥哥来寻了她,告诉她嫂子生了,让她得空回去一趟。本着早去早了事的想法,王香芹忙活完手头上的事情就出门了。

路过朱大伯娘家时,她进去买了一篮子鸡蛋,往娘家去了。

大伯娘也是对那家子无语了,明明温氏养了几十只鸡,可家里其他人要买鸡时绝对想不到温氏,又或者说是故意避开去了。这要是单一个人这么做,那兴许对错各半吧,毕竟妯娌之间有些小摩擦也是难免的。可眼下,人人都瞧温氏不顺眼,大伯娘也不禁嘀咕开了,私底下叮嘱了几个儿媳,让别跟温氏凑得太近,想也知道这里头肯定另有隐情。

且不提这一茬,只说王香芹拎着鸡蛋回了娘家,她嫂子原就有个儿子,如今又得了个儿子,正志得意满的躺屋里坐月子呢。

见王香芹这就过来了,她娘接了鸡蛋,隐晦的提点了几句,就轰她进屋看小侄儿去。

王香芹一脸的无奈,她娘的意思她看明白了,就是让她乘机多抱抱小侄儿,沾点儿喜气回头好赶紧生一个。可她真没这般迫切,不过想着回娘家一趟也不容易,就顺着她娘的意思,进了屋小心翼翼的抱起小侄儿,边抱着边听她嫂子侃大山。

她嫂子是真能说,比她二嫂宁氏还能耐,最起码宁氏话唠归话唠,可说出来的话还是挺负责的。然而,她嫂子就不同了,用她上辈子的话来说,简直就是满嘴跑火车。

“我记得嫂子你跟我夫家大嫂温氏是差不多时候怀上的吧你倒是生得晚。”

“不是我生得晚,是她早产了。”她嫂子一脸你是不是傻的表情看向小姑子,“对了,听说你们分家时,让你们小夫妻俩负责养老还有个没成亲的六郎也跟你们你呀,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就不知道回娘家喊人呢”

王香芹愣住了:“我又没吃亏,我喊啥人”

她嫂子被噎了一下:“你嫁的不是朱四郎吗明明是该长房养老的,让你们养老不是吃亏是什么还有那个六郎啊……”

“我公婆还年轻力壮着呢,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吃啥亏我要管着猪舍,哪里有空管家里那摊事儿有我婆婆在,凡事都不用我操心,回家就能有口热乎饭吃,我吃啥亏了六郎又咋了家产是分成六份的,他有田有粮食有银钱,又不用我养着他再说了,他还能帮我挑粪施肥呢。”

分家以后,六郎终于得偿所愿,他既不用每天再折腾账目了,还如愿的抢到了铲屎的活儿。每天高高兴兴的铲屎挑粪,比起分家前的愁眉苦脸,他如今是见天的傻乐,经常铲着屎都能笑出声儿来,弄得王香芹一度认为这孩子是真的傻了。

当然,这些细枝末节就没必要告诉嫂子了,王香芹只道自己没吃亏,非但没吃亏她还是占便宜的那个,所以干嘛要寻人来找茬

她嫂子陷入了沉默,而随后进屋的她娘也跟着沉默了,半晌后这对婆媳才点了点头。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是这个理,那就是温氏太傻了。”

是挺傻的,只是方才你俩不还觉得温氏甩脱了累赘吗王香芹在心里吐槽了一句,又听到她娘担心的说:“你公婆跟你们过好是挺好的,怕就怕回头那温氏穷了又找上门来。”

“……找上门来挨骂吗”王香芹没详细说分家后各房都得了些什么,不过大致的数目还是可以说说的,横竖这事儿也瞒不住,“我公婆把家产分成了六份,虽说东西不大一样,价值上也略有不同,不过我估算了一下,每一房得到的钱和物加在一起,估摸着得值个四五百两银子。”

王家婆媳:……

如果温氏能把这么多家产都败光了,还上门打秋风的话,只怕不是挨骂而是主张休妻了。别以为分家了就没事,分家代表着兄弟们成了亲戚,也代表着父母对已经分出去单过的儿子没义务了,却并不代表当爹娘的收拾不了儿子儿媳。

咋的分出去了你就不是我儿子了当爹娘的就收拾不了你了

弄明白内情后,王香芹她娘就担心不起来了:“分家了也好,妯娌多了是非多。像你那个二嫂……对了,这次分家她最高兴吧也没法子,她摆小食摊儿多赚钱呢,老朱家多半家当都是她赚的吧怪不得想分家,分家以后她就不用往家里交钱了。”

听了这话,王香芹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脑海里全是宁氏坐在地上边拍大腿边嚎啕大哭的嚷嚷着不分家的情形。

老朱家分家那么大的事情,哪怕已经过了一阵子,在村里仍然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来嘛,王家所在的这边离老朱家还是有一段路,远是不远的,可正常人也不可能上赶着跑去人家家里打听这个说道那个,偏朱家几个媳妇又不爱扎堆说话,温氏以前倒是爱干这事儿,可她被小闺女缠着根本哪里都去不了。这就苦了那些好打听的妇人,听说王香芹回娘家看望坐月子的嫂子了,当下左邻右舍的人就赶着过来了。

王香芹不擅长处理这些事儿,反正小侄儿看也看了抱也抱了,她就跟完成了一个支线任务般的,赶紧找借口开溜了。

万分感谢猪舍里的初生小仔猪们,让她得以有借口开溜。

一进一出又是半上午。

这就是王香芹不爱回窜门子的原因,就感觉出门一趟,啥都没做时间就飞快的过去了。有这个工夫干点儿啥不好呢只能说,窜门子很能消磨时间,却实在是不适合她本人。

等回到猪舍时,四郎还在猪舍里忙活,王香芹同他打了声招呼,又点开任务界面查看今天未完成的任务,挑了几个动静不是那么大的先完成,剩下的回头再说。

到了这时候,系统对王香芹如今猪舍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家庭小作坊模式,离下一步遥遥无期。王香芹其实已经记不住具体阶段的名称了,只依稀记得,想要脱离家庭小作坊模式的首要条件就是雇佣。

赚钱的四大阶段本来就是:你替别人干活赚钱,你为自己干活赚钱,你雇佣别人为你干活赚钱,以及最终的你出钱让钱来帮你赚钱。

王香芹至今还处于第二阶段,四郎属于她的丈夫,哪怕六郎好了,也是家人,而非雇佣工。

记不清楚究竟要雇佣几人才算脱离家庭小作坊模式,王香芹琢磨着,也确实要朝着这方面去准备了。眼下,地里的活儿主要是由朱父和六郎在忙,猪舍基本上就靠王香芹夫妻来,她得分出活儿来给别人。

边做任务边分神想着事儿,王香芹刚有了那么点儿头绪,就听到外头传来格外响亮的一声大吼,她最初懵了一下,紧接着却头一次勃然大怒。

外头那声吼的是:瘟猪!!

老朱家分家一事,本来只是在村子里传来传去,毕竟说白了,这事儿再大那也不过就是个分家而已,哪怕提前了许多年,哪怕人家二老不走寻常路不跟长房非要跟四房,那也跟别人无关。同村的人,是因为多少都沾亲带故的,再不济也都是多年相处下来的熟人,这才会额外关注,可对于外村人来说,确实没那么大的吸引力。

可凡事都有例外。

温母当日来探望坐月子的温氏,因此意外得知了老朱家分家一事,等回到家里,自然而然的也就跟温家其他人提了提。倒是没说得太细,毕竟温母也防备着自家的大房和三房,万一有人起了占便宜的念头,特地跑到秀水村找温氏咋办

然而,哪怕没说温氏具体分得了多少家当,温母还是提到了朱父朱母跟朱四郎夫妻俩过的这个事儿。她非但说了,还是当稀罕说的,又额外的强调了朱母续弦的身份。

当娘的不会认为女儿蠢,或者刻薄到不想赡养公婆,所以她只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朱母是个后娘,前头仨都不是亲生的,早先全家在一个屋檐底下过日子倒是没啥,眼下分家了,人家才不信前头那仨,一口咬定要亲生的来养她。

从温母口中听到这消息后,温家其他人是有羡慕的也有觉得不妥的,特别是年长一辈的,总认为甭管当爹娘的咋想,儿孙都该尽到义务,放在老朱家这事儿上,就该是哪怕朱母再想跟亲生儿子过日子,温氏也得将婆婆请来家里供着。

温母明面上笑着,心里很是不屑一顾,暗道不是你们生的果然不心疼,当婆婆的想跟亲生儿子过,你非将她请过来不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而且你自个儿作死请来的大佛,回头她折腾死你也是你该受的。

而小辈儿们却又是另外的想法,像一贯同温氏不合的温氏堂嫂背地里没少骂小姑子好狗命。嫁了户殷实人家,早早的分家单过不说,还不用赡养公婆,这才二十多岁呢,就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了,可不是命好

这个堂嫂也没多少脑子,想着什么面上也忍不住带出了一些,她当然不会明着说温氏的不是,只是话里话外都在说温氏命好,年纪轻轻的就当家做主了,累是累了点儿,可起码整个家都由她说了算。这话自是背着长辈们说的,却叫几个小辈儿听了去,其中就是有温氏的亲弟弟。

温氏这个弟弟也是个不甘于现状的,他烦死了一天到晚不是下地干活就是喂鸡捡蛋。早先,托宁氏那小食摊儿的福,他曾不止一次的跟着堂哥往镇上去了,瞧多了镇上的热闹喧哗,又见识过了宁氏那小食摊儿的来钱速度,心里愈发痒痒起来。

他也想支个摊儿,倒不一定是小食摊儿,杂货摊儿也成,不然当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也行啊,横竖怎么着都比地里刨食来得舒坦。

可惜的是,他想的再美都没有用,他没钱不说,连带他爹娘都没钱。

温家是一贯不分家的,直到如今都是温氏她奶奶捏着全家的钱财。父母在不分家,温家这般倒是最为普遍的做法,却苦了温氏的弟弟,想做买卖都没处弄钱。他也不是没想过跟奶奶要钱,无奈他奶奶想法太保守,一味的就是种地收庄稼卖钱买地,就连养鸡这事儿都不热衷,很多次他们提供给宁氏的鸡和鸡蛋,其实并不是他们家养的,而是由温家出面跟村子里人低价收购,再略加点儿钱卖给宁氏的。

想破了头都没想出法子来,这不就听说自家亲姐姐当家做主了,温氏的弟弟只觉得自己做买卖的启动资金有着落了,寻了个机会就偷跑来秀水村找姐姐。

因为只是在温氏出嫁那天来过秀水村,她弟弟一大清早出发的,等找对地方时都已经快晌午了。好在,总算找到了人。

等见着了亲姐姐,他也不拐弯抹角的,直接说自己想做小买卖,说想借点本钱,算利息,回头赚了钱连本带利的还给温氏。

温氏听了直皱眉:“家里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好端端的地不种,做什么买卖你以为做买卖容易简直瞎胡闹!”

“话不是这么说的,种地能有什么出息呢看天吃饭,最多也不过就是温饱而已。姐你想想啊,做买卖是不容易,可起码有希望对吧我给你算利钱,你借钱给我,回头赚了钱,我一定连本带利的还,多给你几成红利,行不”

“行啥行!你今个儿出来爹娘知道不他们同意不早先娘来瞧我,我咋都没听她提过这事儿”温氏一脸的怀疑,她压根就不觉得自己的亲弟弟有这份能耐。

“姐!我实话跟你说吧,你弟弟我有做买卖的天赋!早先啊,你家那个二郎媳妇,不是在摆小食摊儿吗她缺东西都是管咱们要的,一开始数量是够的,后来不够了啊,爹和伯父就说咱们有多少卖多少,我说这哪儿成呢,不够咱们可以去收啊,谁家还没养鸡下蛋呢后来啊,不止鸡和蛋,我还帮着收了不少红豆、花生啥的。可惜,咱们家跟你们家不一样,赚到的钱连一半都留不下。”

温氏:……

她终于想通了!

怪不得呢,她瞧着分家的这银子不对呢,要真是像宁氏表现出来的那样,只需要一点鸡蛋,怎么就能赚那么多钱还有后面摆烧烤摊子时,她那么多鸡等着卖,宁氏每天就收三五只,她只道就需要那么点,完全没想过宁氏一直都跟她娘家人保持着生意往来。

气死她算了!!

温氏正准备黑着脸把弟弟臭骂一顿,话刚到嘴边又叫她咽了下去,略思量了片刻后,她换了语气:“州哥儿啊,不是我这个当姐姐的心狠不帮你,实在是我分家也没得多少银子。你想啊,农家能有多少现银就算早先是有的,我婆婆那人啊,就跟咱们奶一样,喜欢买田置地。这不,我和你姐夫啊,分到了五亩的宅基地和十亩上好的水田,还有六七十只鸡、十几石的粮食,对了,家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也是归了我的。钱的话,当然也有,可这不是老宅让四房得了,我那些钱得盖新屋啊,我和你姐夫商量着,猪毛也大了,回头我肯定还要再生娃,就想着一次到位,盖青砖瓦房,堂屋一排八间,左右厢房各四间,一共十六间屋呢,还要再搭鸡舍牛棚啥啥的……唉,一气花了五十两呢。”

“这么多啊!你们家可真有钱!”小孩子家家的没见过世面啊,一听这个数,首先就感概老朱家真有钱,随后一琢磨,想着姐姐这话也在理,哪怕早先小食摊儿再赚钱,也不可能真的攒下巨额家资。

所以,他做买卖的启动资金又没着落了

“我就想借个三五两银子,唉……”

一声叹息还没结束,宁氏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就冒了出来:“大嫂你这人也太过分了吧州哥儿不是你亲弟弟你分家得了二百七十两银子呢,就算盖屋子花了五十两……为啥你家盖屋子要花那么多钱啊咱们不是盖的一样的吗我咋就才花了二十二两呢三弟妹也差不多吧”

坐在自家屋前的檐下托着腮帮子看好戏的田氏冲着这边笑眯眯的道:“对的呀,咱们盖的屋子是一模一样的,我是琢磨着,回头家舍全添置好了,再算上人工钱,那也花不了三十两的。”

宁氏点了点头:“怎么独独大嫂就花了那么多钱被人坑了吧”压根就没给温氏解释的机会,宁氏又继续说着,“就算真花了五十两银子好了,你不是分到了二百七十两吗扣掉五十,那还有二百二十两银子呢,就算让六郎来算这个账,也不至于丁点儿不剩吧”

可怜的六郎,哪怕他如今高高兴兴的铲着屎挑着粪,也依然逃不过被宁氏调侃。

温氏气得满脸通红,她跟前的娘家弟弟也终于回过神来了,顿时沉了脸:“姐,你要是不愿意借钱就直说,我难道还会逼着你拿出钱来吗何苦扯谎哄我”

“你……你懂什么小孩子家家的没个正行,就知道做买卖来钱快,你以为我不知道可来钱快,赔得不也快毛都没长齐的小破孩子,就满脑子钱钱钱的,你说你赚钱了连本带利的还我,那要是赔本了呢”

“不借就不借,没的我买卖还没做,你就在这儿触我霉头的!”

“啥触霉头我这是跟你说事实!你给我记着,赶紧回家下地干活去,别总是想有的没的,就你这样儿,还想做买卖发大财呢,天生的穷命!”

“你!温珠儿!!——”

……

王香芹怒气冲冲的从猪舍出来后,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她大嫂温氏跟一个看着最多也就十三四岁的少年郎站在院坝前头,跟顶牛似的,吵了起来。

“……温珠儿,你太过分了!我跟你借钱,你当然可以说借还是不借,我逼你借了吗不借就不借,谁稀罕你的臭钱啊!你凭什么触我霉头,还教训我,你凭什么”

“凭什么就凭我是你姐!我怎么就教训不了你了你等着,我不但要教训你,我还要抽你,爹娘管教不好你,我帮他们管教!”

眼看这吵架就要变成打架了,宁氏这瓜也吃不下去了,赶紧跟王香芹一起拉开了这两人。宁氏还劝道:“行了行了,一人少说两句话吧。大嫂啊,这是你亲弟弟,小孩子家家的又不懂事,你就不能让着他一点儿吗就是个小孩儿嘛。那个州哥儿啊,她是你姐姐,你还能不知道她是什么抠门性子算了吧。”

“要你当什么好人!有你啥事儿!就数你能耐!”温氏扭头怒喷宁氏,她本来都能将弟弟劝回去了,既没出借钱,又全了她好姐姐的面子,结果呢宁氏莫名其妙的掺合了进来。

宁氏才不怕她,梗着脖子就冲她嚷嚷开了:“分家了!咱们已经分家了!吼啥吼啊,想比赛谁的嗓门大啊!那是你亲弟弟不真不是你爹娘随便捡来的要是我弟弟跟我借钱,别说三五两了,三五十两都没问题!”

“好啊,回头我就去找波崽问问看,让他来跟你借这三五十两银子!”

“你去啊!别等回头了,你这就去啊!”宁氏喊得一声比一声高,“我才不像你呢,钱不肯借,好人还要当。波崽跟我借钱我肯定借啊!他是我亲弟!”

这话乍一听是没什么问题,可回想一下之前那话,倒是愈发的衬着温氏姐弟俩不是亲的了。

温氏气了个倒仰,偏这会儿屋里的闺女又哭了起来,她狠狠的瞪了她弟弟以及宁氏一眼,就连刚过来的王香芹和一直坐在檐下看热闹的田氏都没放过。一人一枚眼刀子,公平又公正。

等看她进了屋里,宁氏这才收了方才的气焰,露了笑容:“她就这副样子,那个词儿咋说来着虚啥假啥”

王香芹想了一下:“虚情假意”

“对对,四弟妹你可比灶台聪明多了。”宁氏转身看了看温氏的弟弟,又道,“州哥儿你真是来找她借钱的好端端的,你借钱干啥”

或许是因为温氏回屋了,又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启动资金泡汤了,他整个人好似抽空了精气神一般,颓废到不行:“借钱做小买卖啊,我想当小货郎,可没本钱。”

宁氏斜眼看着他:“当货郎啊我还想去镇上盘个铺子做买卖呢,不然回头我雇你当小伙计”

“啥”王香芹本来还沉浸在被宁氏拿来跟灶台比的迷茫中,一听这话她就愣住了,紧接着她就想起来了,“所以你分家那会儿,连那么好的水田都不要了,宅基地也是挑小的,就是为了拿那三百两银子买铺子”

“三百两哪里够哟!”宁氏满不在乎的拿手当扇子扇风,“我和波崽商量好了,咱们要买就多买几个铺子。可惜啊,本钱不够用,不然能买下一整条街呢。”

三百两银子看似很多,实际上却要看具体用在什么地方。像最上等的水田,一亩只怕就要二十两了,还是有价无市的,尤其这风调雨顺的极少有人舍得卖出这般好的田产。而像宅基地就便宜多了,二三两银子一亩的多得是,可那是在村子里,要是去镇上买,还是挑最繁华的那条街面的话,只怕还没他们家灶屋一半大的一间铺子就要好几十两银子了。

王香芹上下打量着宁氏:“这主意是你出的,还是波崽出的”

“我哪里想得到什么好主意我不是出了名的笨蛋吗哦,就比我哥好上那么一点点。”宁氏一脸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是笨蛋啊,笨蛋就得听聪明人的话。这主意是波崽出的,本钱是我出的,咱俩合伙。”

“那赚的钱咋分呢”王香芹奇道。

“当然是分他一成纯利润啊!跟当初小食摊儿那样,你不也是拿一成”

刚刚进屋里的温氏抱着孩子出来了,闻言冷笑道:“敢情在你眼里,亲弟弟跟妯娌一样嘛,也没高贵到哪里去。”

宁氏张嘴就怼她:“在你眼里,你弟弟又值当什么你连三五两银子都不肯借!”

“有你啥事啊!!”

眼见姐弟战争,要演变成妯娌大战了,王香芹赶紧拉她走。哪知,温氏紧赶两步走上来,冲着王香芹道:“四弟妹你也悠着点儿吧,我跟宁氏当了这么多年的妯娌,我敢说再没人比我更了解她了。她压根就不是在乎妯娌啊弟弟啊,她在乎的是钱!钱啊!等往后,你想不出好点子帮她赚钱了,她一准直接踹开你!”

王香芹奇怪了,反问她:“我都不能出点子帮她赚钱了,她为啥还要分我一成红利”

温氏被噎了一下,恼羞成怒的怼怼她亲弟弟:“温州你赶紧给我回家去!走啊,别再来了!”

“温州等等!他叫温州那他刚才吼的那声瘟猪是啥意思是在叫你吗大嫂”王香芹震惊了,跟她一样震惊的还有宁氏,宁氏差点儿吓成呐喊脸:“瘟猪天呐,大嫂你爹娘是咋想的啊为啥要给你取这么个名字还有爹娘啊,当初咋就去你家说亲了呢”

“是温珠儿!珍珠的珠儿!”

宁氏看了眼王香芹,见她一脸的了然,也赶紧假装听明白了,心下暗暗记了这个事儿,决定晚间吓吓灶台,哦不,问问灶台。

其实,她们并不知道,当初温氏跟朱大郎说亲的时候,朱母对温氏哪哪儿都满意,独独这个名字膈应了她。最后,双方商量的结果就是,谁都不准再喊这个名字,就相当于强制性的改名了,不准喊她闺名,平常叫起来就喊温氏,或者猪毛娘。

可谁能想到呢竟是让温州给喊出来了。

王香芹没太纠结这个事儿,横竖这都分家了,以前一家人的时候,温氏也没瘟着她的猪,都分家单过了,想来也没多大关系。她只看向温州,喊他跟宁氏一道儿来猪舍这边,有些事儿她想详细问问。

作者有话要说: 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