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锦绣农门 > 第56章 第056章

锦绣农门 第56章 第056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7: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56章

系统这一升级就忙活了三天三夜。

在这72小时里, 王香芹什么都操作不了, 好在猪舍这边是早就进行过系统改造的, 哪怕系统处于更新升级状态无法进行任何操作,那些预先改造好的被动设备也会自动运行的。可就算猪舍还能照常运作, 王香芹本人却是相当的迷茫。

时隔太久,她已经不记得上辈子最初那些事情的细节了。版本更新是肯定有的,可那时似乎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不过自打穿越以后,系统抽风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总感觉就算她投诉了,系统也能扯到古今差别上头去。

索性, 王香芹认了命。

也是运气好, 这三天里并没有母猪临盆。而只要每日的餐点、卫生管理仍然照旧,猪舍里的大肥猪也好, 小仔猪也罢, 都是完全感受不到系统在于不在的区别。反正它们生活得很好,该吃吃该喝喝, 睡眠也得到了保障,早上没了王香芹鬼哭狼嚎般的起床歌, 都能多眯一会儿,睡个香喷喷的回笼觉了。

三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待系统终于提示更新结束时, 王香芹简直热泪盈眶。说真的, 她上辈子追剧追小说都没这么激动过, 一看到提示,她立马点开了系统界面。

当然,此时的她身处于猪舍内,要是在人前的话,她还是会先找个理由避开,以避免被人当成疯子。

打开系统界面后,王香芹首先看的就是成就系统。

[品种猪——石门黑猪]这个成就,她上辈子绝对没有触发过。不过这也正常,上辈子她接触到的种猪就不同,自然进化方向和具体情况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单看系统给出的名字,石门黑猪,不难看出这是本地猪种的优化品种。

更赞的是,这次的品种优化,居然是针对猪舍内的所有猪的。这就代表,即便是已经成年的猪,也一样进化完成,不需要再通过培养下一代就能看出品种优化后的优势了。

王香芹直接点开石门黑猪的介绍,果不其然,系统给出的评价就是基于石门本地猪进化而成的。未进化之前的本地猪,优缺点很是明显。

优点在于产仔数多,基本上头胎就能产下十只左右的仔猪,后续只要营养跟得上,平均产仔数还会略微增加一些,差不多能保持在每胎十三只左右,且成活率较高。

当然,缺点就更明显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深长缓慢,一年出栏的猪几乎没有,因为多半人家捉猪崽都是在开春那会儿,到了年底最多也就十个月,做不到出栏,年后正月里不让杀生,就会索性再养个半年。而事实上,哪怕养上两年整,其重量也就两百斤,这还是喂得好的情况下。另外一个缺点则是因为地域产生的,因为石门镇这一代气候很好,冬天不会特别冷,夏天也不会特别热,因此本地猪无论是耐寒还是耐暑性都不强。具体表现为,冬天不爱动弹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夏天则是蔫巴巴的没个精气神,胃口也不太开。

根据王香芹上辈子的经验,品种优化往往是很极端的,优点是会不断的优化,然而缺点却并不会消失。

果然……

在具体的品种优化介绍里,王香芹看到了熟悉的描述。

[石门黑猪优化方向产仔数、肉质,具体参考“太湖猪”、“金华猪”。]

太湖猪和金华猪都是王香芹上辈子比较出名的猪种,她是不清楚这辈子有没有这样的猪,不过既然介绍里有,只怕在这个年代一样有着类似的存在。

其中,太湖猪最出名的就是产仔数了,她先前还觉得本地猪产仔数不低,然而人家太湖猪却是以产仔猪闻名世界的,初产就是十二头以上,三胎以后直接蹦到了十六头以上,这还是平均产仔数,要是按照最高来算,据她所知,最高纪录是单胎产仔三十六头,且存活率极高。假如石门黑猪的优化方向是太湖猪的产仔数,那她可就赚翻了。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跟本地猪一样,太湖猪生长速度较慢,虽然是没有夸张到两年出栏,但的确不像其他品种的猪那样,能够做到快速催肥。事实上,太湖猪的瘦肉率是偏低的。

至于金华猪,最大的优势自然是肉质了,皮薄骨细,肉质极佳。缺点则是就算精心饲养,成猪的体重也就两百来斤。

人都不能十全十美,何况是猪呢?

王香芹倒是十分想得开,她上辈子哪怕经营到后期,也没折腾出十全猪来。眼下虽说是砍号重来,可因为时代所限,最初得到的本地猪资质太差太差了,能到这地步已经让她很惊讶了,尤其是这次的转盘抽奖,纯属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

很快,她关了系统界面,走进猪舍里头,仔仔细细、上上下下的挨个儿给猪们做检查。

亏得这会儿不早不晚、不冷不热的,这要是搁在猪们犯困的时候,哪怕是主人它们一样能闹脾气。要知道,石门黑猪就算往太湖猪和金华猪的某些特质上进化了,然而脾气依旧是原本的脾气,半点儿没继承到金华猪那温驯的性情。

费了小半天工夫,王香芹亲自核实了猪舍里所有的猪,并将其一一对照到系统给出的检测表上,同时心里也有了新的发展计划。

正盘算着呢,四郎过来寻她说事儿,却是为了近段时日里的吃酒问题。

老朱家亲戚极多,毕竟每一房都挺能生的。平常忙活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到了农闲,尤其是年前这段时间,那是喜宴扎堆。搁在王香芹上辈子,绝对被红色炸弹轰得头晕目眩。好在,他们这一带虽说也有喜宴送礼的风俗,送的却不多。像交情一般的,送几棵白菜萝卜就能混一顿酒喝,当然菜色也就一般;交情实在的,鸡蛋是最好的选择,一篮鸡蛋有时候能解决很多问题;要是关系极为亲近的那种,那么一块布、一只鸡或者别个实用点儿的东西都成,左右不过是日常用的。

让王香芹纳闷的是,去年可没人问过她这个,就连今年春耕结束后,也有人办酒,那会儿她是连去都没去。

“是大哥来问我打算送些啥,说咱们几兄弟就算分家了,送的东西也应该差不离才对。”四郎解释道,他能说自己也是懵的吗?别说王香芹了,在朱大郎提出这事儿之前,他压根就没送礼的概念,毕竟之前这些事儿都是朱父朱母在操持的。

王香芹又问“那是大嫂让大哥来问你的?还是问你们几兄弟的?”

四郎刚要回答说不知道,话到了嘴边又皱了皱没有,仔细寻思了一会儿,才不大确定的道“应该是大嫂让大哥来问的,送礼这事儿原先是娘管着的,大哥……他肯定也问过二哥三哥他们的,不会专程只问我一人。”

“那我可要同你好好说了,这大哥二哥三哥怎么做,咱们管不着。可咱们如今跟爹娘一起过,送什么礼、送几份礼,跟他们是不一样的。要我说,还是听娘的吧,咱们可没分家。”王香芹在心里微微一叹,真不是她多心,实在是上次那事儿把她吓到了,在她看来,一个连人命都不在乎的人,做出什么事儿都不意外,也因此无论怎么防备都是很有必要的。

“行,那我去同娘说。”

“我去吧,你把这儿收拾一下,我正好也有事儿要找娘说。”

四郎一口答应,撸起袖子就开始干活。

王香芹说她有事找朱母,倒也不是什么借口,待洗干净手后,她就回了老屋,在灶间寻到了朱母后,也懒得拐弯抹角,就先将四郎告诉她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给了朱母听。一番话下来,朱母的脸色很是不好看“大郎让你们随一样的礼?”

“倒没那么说,四郎转述的是,就算几兄弟分了家,送的东西也应该差不离。”王香芹不认为四郎会加工话,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原话转达,因此她也尽可能的还原了四郎的话。

可惜,这话并不能安慰到朱母。

“几兄弟送的东西差不离?那只怕六郎也要另外备一份礼,我和你爹也得备礼。”朱母提着菜刀脸色阴沉,“这要是你不来问问我,就这么照办了,人家不得说你和四郎是被迫答应赡养我们的?没分家也跟着分家的礼数走?”

“娘,我肯定不能这么干,就是担心六郎听了话,真就独自办了一份礼。”这其实不是几份礼的问题,事实上就算不分开,王香芹这边送的礼也会比大郎他们几房重出不少的。也就是说,几份礼跟一份礼的价值其实是相当的,唯独分开来送,却像是家已经散了。

“我知道了,这事儿你不用管,我会处理好的。”

王香芹胆战心惊的看了眼朱母手里的菜刀,发现她拿得极稳,一点儿也没有因为生气而丝毫颤抖,顿时……就更担心了。

“还有事儿不?”

“哦,是还有个事儿。早先吧,我娘家那头就同我说,叮嘱我在娘您面前多提提我舅家的表妹,多说些好听点儿的,好叫她嫁给六郎。”

“你娘让你这么直接说?”朱母惊呆了,她真想让亲家母好好听王香芹说的话。

“肯定不能啊,我这不是不知道怎么说好话吗?原先我都没打算同娘您说这个事儿,这不是四郎跟我说,接下来有好几家要嫁娶。我想啊,喜宴上不是最容易扯到这事儿上去吗?前头是我娘家,我就算不答应也没啥,后头要是有别家来寻我,我怎么回呢?一口回绝肯定不好,太不给人家面子了,那是委婉的拒绝掉,还是先答应着回头权当记性不好忘掉了?”

朱母……

正常人听到对方的请求,不应该是在答应和不答应之间选择一个答案吗?怎么她这个儿媳妇,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拒绝呢?

总觉得自家娶进门的几个儿媳妇里面没一个是省油的灯,朱母放下菜刀,脑壳疼的伸手捏着眉心,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六郎选个最好的。她完全没有意识到,每次给儿子挑媳妇时,她都是抱着这个念头的。可惜想法再美好,也要现实给力才对,先不说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未出阁姑娘有多难,退一万步说,就算真叫她寻着了,人家凭啥委身下嫁乡下农家呢?

偏王香芹完全没法理解一个当妈的给儿子挑媳妇那种为难劲儿,她只一叠声的问“娘您赶紧给我个说法呢,到底该咋拒绝才合适呢?不然到时候我全都推给娘?就说,家里没我说话的地儿,桩桩件件的事儿不论大小我都得听娘的,反正我说了也不作数,让她们回头全来找娘?”

朱母面上的表情那叫一个扭曲,她突然庆幸自己放下了菜刀,因为这会儿她感觉自己有些拿不动刀了。

“行吧行吧,你高兴咋说都行。”

“诶,那就这么办了。娘您先忙着哟,记得千万要跟六郎说随礼那事儿。对了,咱们家的猪粪坑快要溢出来了,自家的地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粪,您倒是想法子赶紧处理掉一些。还有啊,我想腊月里杀猪,别看咱们家请客好多回了,这刨猪汤还没请过呢,好久没吃这味儿了,怪想的。”

王香芹说完就高高兴兴的走了,全程都没注意到朱母那黑漆漆的脸色。哦,哪怕注意到了也没啥的,她肯定会认为朱母是被温氏气着了,一点儿也不会联想到自己身上的。

朱母好气哦!

就王香芹这样的还要装怯弱无助受家里欺压的小媳妇?别家受气小媳妇哪怕在家里受了千百般的委屈,一旦出了门还是会努力往自己脸上贴金,生怕叫别人看出了底虚。就他们家这个,装也装出一副小可怜的模样,不怕被人瞧不起也就算了,也不想想就前几天开办知识讲座那次,已经完全暴露了好吗?

试问,谁家饱受欺压的受气小媳妇能搞出这么多事儿来?谁啊!!

朱母有个很难得的优点,那就是对于注定无法掌控的事情,她会干脆利索的选择死心。很多事情死心了就好了,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因此,她既没有管王香芹怎么折腾,甚至连温氏那头也没理会,只是抽空找了六郎谈话,随后就自顾自的备了一份合适的礼物,与此同时,跟除了温氏之外的其他几个儿媳妇商量妥当了供应粪肥一事。

猪舍眼下的产粪量极高,就算老朱家后面多买了地,一样是用不完的。用不完就囤着,其他几房已分家的过来挑粪也没拦着,本来这事儿是可以继续下去的,谁知温氏想不开惹毛了朱母。

哪怕已经分家单过了,哪怕朱母已经对温氏彻底死心了,哪怕她完全没想过要改造温氏,然而给温氏一点小小的教训还是可以的。

朱母回头就断了大房的粪肥,二房、三房、五房倒是可以继续,却都不是无偿的。

二房那头,宁氏倒是格外痛快,尤其朱母隐晦的提点了一下改变的缘由,宁氏当下拍着胸口保证,年底她送朱母一头成年羊,粪肥就由她随意取用,当然仅限她自家的地。这是明面上的,回头暗地里宁氏就跟田氏和牛氏通了气,哪怕不知道具体的起因,反正温氏又惹毛了朱母是事实。

随后不久,田氏就拿了做好的冬衣给朱母,冬衣是比着一家五口的身量做的,是没绣花,但是针脚细密得很,可见也是花了心思的。跟田氏倒是不需要说的那么明白,你懂我懂一切尽在不言中。牛氏就更容易了,那就是个脑子缺根筋的,事事以宁氏马首是瞻,也亏得宁氏没打算卖了她,不然极有可能发生那种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蠢事。牛氏别的不成,干活是真能,见缝插针的来帮朱母干活,还许诺年前会过来帮着做年菜,像腊肠、熏肉之类的活儿,费时费事还不一定弄得好吃,朱母就全交给她了。

前后也就一两天工夫吧,别人是没啥感觉的,就温氏隐约觉得变天了。

粪肥莫名其妙的不了,原先她都买好了布料、棉花,半强迫的塞给了田氏让帮忙做冬衣的,突然就被退回来了,田氏甚至都不装肚子疼了,她上门追问也是冲着她笑。

笑个屁啊!想干嘛啊!!

在温氏努力刨根究底的时候,老朱家亲戚们的喜宴陆陆续续的开始了。这年头,娶媳妇才兴摆席,嫁闺女是不需要请客的。不过假如是近亲的话,就算是嫁闺女,那不是还能去送嫁吗?去亲家那头喝酒总是成的。因为老朱家已经分了家,王香芹终于躲不过去了,好在她还是有所选择的,本村的都去,要是去外村那就不好意思了,家里的仔猪还小,她脱不开身。

而喜宴上,也亦如王香芹所料的那般,她被不少人盯上了。

谁让老朱家分家以后,朱父朱母是由她和四郎赡养的?再加上六郎眼下又是跟着父母过的,她这个当嫂子的,虽说不是长嫂,可在外人看来,她比温氏在朱家的地位要高出太多了。还有人想起那些前尘往事,暗地里嘀咕说她是长媳也没错啊,这不是朱母亲生的三个儿子里头,王香芹就是长媳啊!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王香芹看着比朱母要好相处多了。相较于朱母那精明的性子,王香芹托她自己的福,因为前阵子举办的那场科学养猪知识讲座,外人生生的往她头上按了个冤大头的名号,直接盖了戳的那种,反抗都无效的。

左看右看都是她比较好哄,一时间,吃席的大娘婶子就忍不住围着王香芹好一阵忽悠,恨不得哄着她直接答应下来。这时候谁管她是不是说话能算数的,横竖这么多人看着、听着呢,只要她开口应承了下来,回头就算朱母心里头不乐意,还不得照样硬着头皮允了这门亲?不然,女儿家的名声就这样给毁了?人家肯定是不乐意的。

万万没想到,王香芹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六郎啊?我家六郎他还小呢,他还是个孩子。”

“娶媳妇儿?小孩子家家的娶什么媳妇?怎么着也得等他再大一些吧?你看看六郎还是一团孩子气呢!”

“你说我婆婆啊?我是觉得六郎还小,可要是我婆婆觉得他大了……那就说呗,我一个当人儿媳妇的,怎么可能跟婆婆较劲儿呢?是啊是啊,在我们家,就是我公公婆婆说了算的,公公管家外头的事儿,婆婆管家里头的事儿。我和四郎?我俩还是孩子呢!”

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王香芹上辈子人到中年都能理直气壮的宣称自己还小,不着急成家立业,甭管事业做的有多大,心态不成熟说个屁啊!

眼下,她一朝穿越连带身子都严重缩水了,她这才十九岁呢,不是宝宝又是什么?

就这样,但凡有人来她这头打探六郎的亲事,她就立马施展太极宫。不是推说家里没她说话的份儿一切都听公婆的,就是说六郎还是个孩子,再不济她自个儿都是孩子呢!!

朱母一点儿也不担心王香芹吃亏,自打分家以后,她的几个儿媳妇一个个的暴露了内心之后,她就意识到自己有多眼瘸了。以为性子最妥当行事最稳定的长媳温氏是个事儿妈,以为从头到脚都透着怂包二字的宁氏却是个利索能耐的,以为最温顺不过的田氏敢情之前是一直没寻着机会耍横,以为……

行吧行吧,反正她就是个眼瘸的。可哪怕再眼瘸她也看出来了,王香芹那就不是个会吃亏的人,就是不明白当初明明有嫁到镇上去享福的机会,她怎么就没去呢?跟她比起来,王香椿那傻子根本不够看。

被朱母誉为傻子的王香椿,在家里浑浑噩噩的休养了几天后,再度拎着东西回了娘家,她希望这次能一切顺利,别再让她饱受惊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