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怀璧 > 第101章 天仙配17

怀璧 第101章 天仙配17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6:05:2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皇帝指婚前的某夜,广宁公主暮明姝骑马过长街,回自己的公主府。

走过某街,春花乱飞,楼上说书先生摇头晃脑

“且说那公主与南蛮王子不打不相识,在金銮殿上针锋相对,正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暮明姝撩发,望眼高楼窗纸上所映的说书先生的身影。她眼中笑意几分自得,打马走过,花飞叶扬。

她刚刚从宫中出来,未带仆从,正值意气风发。此时,长安城中风向微变,已不再提去年广宁公主如何痴迷晏少卿;人们更喜欢说晏少卿和他所审的徐家娘子结亲的有趣姻缘,以及大魏公主和南蛮王子那充满戏剧美的爱情。

暮明姝即将进入公主府所在的坊,越到公主府,人烟越少。马蹄踩在人际稀少的小巷,打更声在隔壁街,暮明姝忽然拽紧长缰,勒住马身。

马一声长嘶,马头被她硬生生转个方向。一声极快极促的破空箭鸣声后,一支长箭插在了马蹄前青石砖间的缝隙处。入木三分,箭羽摇晃。

明月下,高阁飞翘檐头,站着一黑衣武袍青年。

他面容英俊眉目深邃,挽弓拉箭之势昂昂如剑。

他用箭指着楼下的公主,发丝拂面,唇角一抹笑意,轻松、慵懒、风流。但是一双琥珀色桃花眼中的沉冷,则更加认真。

暮明姝目光闪一下云延。

她从马上跳下,将马随意拴在旁侧柳树下,自己则挽起袖口和裙摆,翻身跳跃,攀爬上楼阁。繁复华丽的公主衣裳是她的累赘,但她动作仍灵巧迅疾。

云延俯眼看她爬上高楼,当她站到他面前,慢悠悠将袖口和裙裾重新放下后,长裙曳瓦,纱袖若飞,眉目妍丽的公主殿下,发鬓间只掉了一根步摇。

流苏步摇从她发间摇落,云延腿向上踢了一下,步摇便稳稳地落在了他手中。

他握着这枚步摇,向她摇晃一二。

暮明姝见拿不回来,便道“给你也无妨,当定情信物也可。”

云延目光闪烁了一下。

他道“公主殿下看来是不打算归还我的玉佛像了。这是我母亲的遗物,殿下这样拿走,是不是有些过分”

暮明姝道“原来是未来婆婆的遗物。待我嫁入南蛮,在婆婆墓前认错便是。只是不知道南蛮有没有人死下葬的风俗,我都要学一学了。”

云延抱臂看她。

他蓦地一笑,眼中光华冷淬如冰,语气倒很平静“数日来,长安街头巷尾,尽在传言我和公主殿下如何如何情深义重。我颇为费解,我和殿下并没有见过几面,几乎每一次见面都有许多人在旁边,哪里就有私下幽会你侬我侬一说。

“殿下明知我心悦谁,还行此径,如果不是逼婚,就没道理了。可如果是逼婚,我不得不说一句,殿下不觉得自己的行径过于下三滥,过于丢人吗”

暮明姝面色如常,压根不因为他的羞辱而心慌一瞬“本殿下心中爱慕王子,追慕自己喜欢的人,何来丢人,何来羞耻”

他用嘲弄而轻蔑的眼神打量她“爱慕一介公主,多少人想娶,却偏偏看上我一个小国王子。我实在不能理解你是何时爱慕我的,你用这种手段得来的婚事,难道不为成婚后的情况考虑用非常手段嫁去异乡,你若不是蠢,便是别有用心。

“鉴于我对殿下的了解,别有用心的可能远大于爱慕之心。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暮明姝望着他。

他好整以暇地回望。

即使她使出这种逼婚的手段,只要他不开口,婚事便仍是未知数。暮明姝要说服的不只是一个大魏皇帝,还包括这位南蛮王子。

暮明姝闭眼,再睁眼时,她神色更淡、更凉。

她转肩与他并立,看向如棋盘的长安夜间流离灯火,阑珊夜景。

暮明姝道“王子认为,长安如何,大魏如何”

云延斟酌字句“大魏自然地大物博,长安也是我生平见过最繁华的城镇。西域中没有一座城比得过长安的繁华。”

暮明姝道“但是无论是大魏,还是长安,都不欢迎我的归来。”

云延挑眉“哦”

暮明姝眼中倒映着灯火重重“不知道王子殿下知不知道我的身世。我自小不受我爹待见,后来跟着我爹打仗,我爹当了皇帝,所有功臣都有封赏,只有我被赏钱。”

她自嘲道“我是公主,如无意外,一生本就不会缺钱。赏我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不过是看不起我女子身份,又忌惮我女子身份,不想我在长安待着罢了。最近两年,为了给我那太子弟弟铺路,我爹到处想法子把我嫁出去。但是在长安,我找不到一门好姻缘。”

云延抱臂不语,灯火在他眼中如星河一般缓缓流动。

暮明姝“我想离开这里,想不受拘束,做点有意义的事。目前我唯一的机会,就是离开大魏,嫁入南蛮,重新开始。大魏长安,虽然是我的家,却不欢迎我。”

她喃喃自语“我想给自己换一个家。”

她偏头看面无表情的云延。

她让自己露出几分局促、希冀、恳求的神情“你看,我武功好,人也不蠢,我会学习南蛮话,学习你们的风俗。你可以不把我当妻子,把我当下属也无妨。你做什么我都会帮你,会辅助你,只要你给我一个家。”

她说的情真意切。

骗人先骗己。

半真半假的谎言,将自己的心血淋淋地剖出去,自己动容,别人才能动容。

说到情深处,暮明姝几乎哽咽。

她恍惚间,有些难以分清话里的真假,几成是作伪,几成又是真的想脱离困境。她一直以来的疮疤不平不是假,她只是把疮疤当武器,将可怜当工具。

没有东西是她不能利用的。

云延终于侧过头,端详她美丽的面容,眼中的哀伤。

云延缓缓说“南蛮和你想的不一样。”

他停顿一下“我并不是受宠的南蛮王子,我被派来出使,你就应当知道我在南蛮受排挤的地位。你筹谋众多,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不觉得荒唐吗”

暮明姝含泪笑“王子的大魏话说得越来越好了。”

在云延挑眉时,她垂眼“王子这么劝我,我就当王子对我心软了。无论在南蛮会遇上什么,我都愿意和王子殿下同进退。”

云延不说话,只抱臂看她。

他流离目光忽然一闪,突然向下方看去。暮明姝听到了动静,跟他一同俯视

玩火的砸杂技人士走过这条街,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儿跟随着杂技人,拍手呼唤着“火火”“还要看”。杂技人为逗小孩开心,鼓腮吹动,手中火圈上下翻飞,火苗在半空中跳跃。

一重火被夜风吹动,向柳树下的白马扑去。

马受惊后狂鸣,将杂技人和小孩都吓得后退一步。马发狂之下挣脱缰绳,向前方市集疾冲而走。市集上人不多,零星灯火和叫卖喧哗声隐隐绰绰。

人们扭头看到疾奔而来的骏马,惊慌不住。仓促之下,许多人呆立原地,眼睁睁看着那马疾奔而来。

高楼屋檐上的暮明姝目光一寒,她毫不犹豫地抢过云延背上箭筒中的一支箭,腿一踢,扔在瓦砾上的弓飞到她手中。

她拉弓如同满月,一只长箭带着凌厉杀气,向下方奔跑的马袭杀而去。但是马速狂快,距离过远,这支箭在半途上便失力,后劲不足。

眼看马匹要踩踏一人,暮明姝额上渗汗,再抽一箭只怕来不及。她大脑短暂空白时,听到极轻的一声“嗖”。耳畔边寒光洌冽,一把匕首飞了出去。

那把匕首投掷得又快又狠,在已经飞出去的箭尾一击,为箭加速。匕首“砰”地一声清脆砸地,同时间,箭只刺入骏马的脖颈。

白马轰然倒地,抽搐着,却没有爬起来。

人们惊险之余,欢呼不住,不由抬头向四方看,看是哪路高人救了他们。

高楼屋檐上,暮明姝回头,与云延目光对上。

她说“你我齐力之下,无人可挡。”

云延眯眼,又露出玩味的笑。

他彬彬有礼“你的诚意依然不够,殿下。”

暮明姝袖中翻出一把匕首,抬手就断了自己一绺青丝。云延吃惊看她,因他知道大魏人将头发看得极重,绝不会轻易断发。

而暮明姝手持这绺发丝,下跪仰头,对着明月,发誓道“暮明姝对月发誓,此生绝不负云延王子,绝不对云延王子刀剑相向。否则万箭穿心,死无葬身之地。”

云延沉默着看她。

他不说话,她也不起来。

在某一瞬,明月投到暮明姝身上,云延在她身上看到了片刻的温情、虔诚、坚定。

他在某一瞬,相信了她,相信她真的会成为自己的伙伴,和自己并肩而行,为自己摇旗呐喊,他们会一起走向巅峰。

云延轻轻一笑。

在暮明姝向他看来时,他说“借匕首一用。”

他学着她的样子断发下跪,他用生疏的大魏语言、流利的南蛮语言各自重复一遍“云延对月发誓,此生绝不负暮明姝,绝不对暮明姝刀剑相向。否则万箭穿心,死无葬身之地。”

暮明姝侧头望着他,目光怔忡,有片刻失神于他眼中的坚韧诚挚。

有很短的瞬间,他们相信彼此誓言,对即将的婚事充满信心。

六月廿一,良辰佳日,正宜婚娶。

永宁坊自天亮便开始热闹,街坊邻居在徐家门口徘徊,被兰时邀请进去做客。新婚之日,没有了闲言碎语,街坊邻居们凑上来,都想一观新嫁娘尊容,沾沾喜气。

徐清圆兀自在屋宅中梳妆打扮。

她的婚嫁日并不寒酸,因暮明姝派了从宫中出来的嬷嬷,过来帮忙照顾新娘,褪去了新嫁娘这一方的寒酸。宫中嬷嬷抬面子很好,唯一不好的是礼数繁琐,在新郎官到来之前,徐清圆被耳提面命,交代了许多规矩。

她温温静静地全都应下,墨绿裙裾铺榻,坐得端正淑雅,手中所持却扇一刻不敢放下。

寒舍的里间和外间的屏档处挂上了珠帘,人们来往间,珠帘清脆撞击,声音清越,而不知多少人进出,偷偷看新嫁娘的模样,又跑出去学舌。

今日最忙碌、最紧张的,倒不是徐清圆,而是兰时。

孤女主仆二人在长安定居,没有长辈教导,礼数全靠徐清圆从古书中、从记忆中想出来的周全,兰时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堕了女郎的名,让娘子丢脸。

尤其是公主派来的这些嬷嬷们出自宫廷,今日大婚她们必然会回去学舌。若是今日礼数不对,她们必然在身后嘲笑娘子。

兰时却不知道,宫中出来的嬷嬷们,对她们的礼数颇为赞赏,十分满意。

徐家这位娘子貌美娴雅,恬静温柔。从天亮到天黑,她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也不叫嚷发冠沉重、霞帔压人。红绿相间的嫁衣礼服穿在身形纤薄的娘子身上,何其典雅。

便是却扇上所绣的牡丹花,都精致非常。

嬷嬷们心中暗自点头,想不愧是大儒的女儿,这才当得起“大家闺秀”,比长安城中吃不得苦的贵女们都要胜一筹。

徐清圆是成过一次亲的。

当日蜀州她假扮新嫁娘,大雨中行路,少许经验不算白扮一趟。今日她铆足了劲不给晏倾丢脸,便事事上心,提前与兰时演练过。

只是真的到了这一日,她心里打鼓,紧张感与昔日的假成亲全然不同。

她对婚宴礼数的了解,都来自书籍。但其实当日蜀州刺史儿子娶妻那场婚宴,和她在书中了解的,并不全然相同。

徐清圆隐隐察觉,刘禹那场婚事礼仪,似乎是精简过了的。自然,一国天子一国事,自古以来,婚事礼仪就在不断简化。

一介刺史儿子的婚事,规格已经不低,可惜徐清圆当日心中有事,并没有研究过

她此时硬着头皮照本宣科,心中忐忑,只怕一会儿出错。

嬷嬷们点头对她一动不动的礼数满意,她自家知道自家事,只不过在心中重新演练书中的婚事

黄昏吉日到,司仪在外唱“新郎进门”,徐清圆心咚咚跳两下,更加紧张。

她情不自禁地动了一下,嬷嬷们看来,见她只是坐得更端正些,并没有起身。徐清圆侧耳,听司仪在外唱“新郎北跪奠雁”

徐清圆心中一动。

礼记中说,成婚必用大雁,待奠雁之后才会将大雁放生。只是大雁极为稀罕,很多人成婚会用结彩代替。但是听司仪的意思,晏倾是带了大雁的

再一会儿,司仪又在外唱“请下婿”

看热闹的乡邻们又笑又心疼“兰时小娘子可要小心些,打坏了新婿,你家娘子不得哭死”

徐清圆心中再跳一下这亦是她教过兰时的。

她左右观望,见嬷嬷们都笑盈盈地站到了窗下,悄悄去看院中的热闹。想来这样的时候,她们也不会说她。徐清圆便提着裙裾,小步挪到窗下,打着扇子从窗缝冲往外看。

嬷嬷们果然笑着为她让了一条道,指着院中“晏少卿在那里。”

不用她们说,徐清圆也看到了。身着绛公袍的晏倾,比平日穿绯红官服的他,乍看像是一样,仔细看又分明不一样。徐清圆只看到他侧立,被众人簇拥着。

那么多的人围着他徐清圆手心出汗。

她见兰时提着一根竹杖,蹑手蹑脚地凑过去,在晏倾肩头轻轻打了一下,这便是“下婿”。

晏倾扭头,看向兰时,兰时打了那么一下就不敢继续了,笑嘻嘻伸手“姑爷,没有我的红包吗”

晏倾目中带三分笑,他身后的仆从立刻将准备好的香果掏出两枚递出去。晏倾忽然向窗子方向看来,目若春水融冰,盈盈润润,徐清圆连忙背身躲开。

司仪再唱“成婚之夕,新郎做催妆诗”

外头笑语声不断,徐清圆重新坐回榻边,侧耳倾听。她并不担心晏倾做不出诗,需要代笔。她此时听不清外面的声音,但是听喝彩声不断,便知道新郎官的风度被人赞赏。

徐清圆用却扇点了点下巴,目中笑意点点。

之后婚事流程一如她预计过的所有,按部就班,一步未省。

催装后晏倾进屋来接她,二人手才牵上,就被一群人簇拥着出去。徐清圆被推上马车,晏倾骑马在外,到巷口,司仪队又被百姓们拦住,讨要吉祥彩头。

这叫“障车”。

婚事司仪队从永宁坊出发,一路敲打吹唱前往晏府。徐清圆昏昏沉沉坐于车中,被外面的爆竹和吹打声弄得头皮发麻,却也禁不住笑。

终于到了晏府,徐清圆却并不立即下车。晏倾拉着她的手,二人踩着早已备好的毡席,一步步向府中走。如同步步生莲般,仆从们将毡席一片片置于二人脚下,入目皆是艳红色。

这叫“转席”。

再之后,拜堂、撒帐、合卺、合髻。撒帐歌声之余,除了晏倾那面目模糊的父母,晏府还请来了百岁老人坐席,为二人赐福。

坐在洞房中独自等待新婚夫郎的徐清圆,至此长长舒口气。听着外面的舞乐歌声,她揉一揉腮帮,眼中笑意满满。

这场婚宴礼,和蜀州时那场不一样。

它从头到尾用的都是南国时流传的婚宴流程,是徐清圆从书上、记忆中学过的礼仪,而不是今日人们已经习惯的。

晏倾从未与她商量,从未问过她懂不懂婚事礼仪,从未将她孤女的身份宣之于众,但他一言一行,都在照顾她。

接下来便是洞房了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