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怀璧 > 第42章 中山狼11

怀璧 第42章 中山狼11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6:05:23 来源:就爱谈小说

长达五年的隐居生涯中, 徐清圆再没见过和“长安不夜城”一样的繁华盛景。

在天历二十二年的巨变之前,年仅十二岁的徐清圆曾与父母相随着,在前一年的上元节游过长安夜。那时过于年少, 她已不记得具体事件,只记得身边人的体温,灯火的辉煌。

清圆看得目不暇接,只觉得毕生也不会再见那样盛大的灯盏。

幼童转着风车跑过, 谁家娘子丢下方帕回首一笑, 空气中又流窜着什么酥山的奶香味,有谁呼唤着

“太子羡要出来了皇城今夜不禁,我们都可以去皇城看太子羡了”

民众的呼声中, 太子羡的名望一直比病弱的皇帝要高。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病弱, 随时会归天;而希望在他们那位神武不凡的太子羡殿下身上。

事后想来,让她流连不已的盛大灯盏,大约只是她一人的美好记忆。那时身边父母的情绪并不算高

世家颓败,灾祸频发, 南国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迁居长安, 自此民声沸沸,国将不国的流言遍起天下。

上天的警示断断续续, 天历二十二年的巨变并非毫无征兆, 父母早已察觉,所谓的盛大灯盏,寄托安抚的作用可能更大些。

而今时如逝水,五年倥偬岁月过,徐清圆与侍女再次来游长安夜, 身边已无当时相伴的爹娘。

这是七夕夜,不是上元夜;这是情人相许夜, 不是共祈民安夜。

虽然如那时候一样,长安在重大节日里,例行停了宵禁,“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徐清圆走在人群中,略有些恍惚。倒是兰时很兴奋,兰时是在她阿爹隐居时候才买回来陪她的。兰时第一次见到这样盛大的夜景,发出和她年少时一样的感慨。

兰时兴奋地拽着徐清圆的手“娘子,那里还有卖灯的我以为今夜都是织女娘娘乞巧什么的。”

徐清圆笑一笑,被兰时牵着走。

兰时问她“今夜是不是长安哪里都能去的”

徐清圆点头“是呀,除了皇宫进不去,官府府衙关印进不去,其他地方都能去的。”

兰时“那我们去曲江,我们去乞巧楼,我还想看那座天下第一名楼花萼楼,看花萼楼上的皇帝”

徐清圆被侍女的快乐打动,笑着说好。

人群熙攘,许多人都朝平时进不去的皇城相拥。二女跟着人流而走,徐清圆始终有些恍惚,她偶然看到暮明姝的车辇一晃而过,还未细看,眼前就重新被人影遮挡了。

一个小孩在人流拥挤中被撞过来,撞了徐清圆的腰肢一把。

她忍着痛低头,小孩已经大哭。

小孩抽泣着哭自己找不到爹娘,徐清圆便和兰时陪她一起去找爹娘。原来小孩的爹娘今夜挤进来,在皇城下摆摊,贩卖五色缕和各式灯笼。

大人忙着为生计奔波,忘了跟在身边的小孩。等回过头反应过来的时候,大人急得不得了。好在今夜有织女娘娘保佑,徐清圆很快牵着孩子给大人们送了回来,让这对父母千恩万谢。

两个大人抓起一把五色缕塞给徐清圆“我们没什么可以感谢娘子,这五色缕娘子千万收下,回头系在你郎君腕上,保证一辈子把他牵得牢牢的。”

今夜这样的日子,本就容易遭受旁人的善意调侃。徐清圆一路走来,已经被无数郎君试图攀谈,被无数长辈拉着手问她可有婚配。

她便是脸红,红了一晚上,也红得很麻木了。

徐清圆抿嘴一笑,没有接两个大人的话,只盯着他们忙碌的摊贩,看他们被哄抢一空的灯笼。

徐清圆喃喃“生意这样好啊。”

两位大人眉开眼笑“一年生计就靠这几个大节了。”

徐清圆“如果在灯笼上写些寄语,如果按照客人的要求写上客人想要的祝福,生意也许会更好。”

两个人看这娘子斯斯文文,不禁笑了“我们哪里识字”

徐清圆指自己“我可以帮忙呀。”

两人一愣。

徐清圆这时候脸微微红了一下,目光轻眨“事后分我一点辛苦费便好。”

跟在徐清圆身后的兰时这时候恍然,娘子是要补回她们白日被偷了钱的损失。她们而今生活清贫,又不像之前在梁园居住时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徐清圆也有自己擅长的生财之道。

兰时看那对夫妻犹豫,忙帮忙吹嘘自家娘子“不要小瞧我家娘子,我家娘子可是大才女,大儒的女儿。她会天下所有书法,还会作诗,你想要写什么她就能立刻给你”

徐清圆嗔“兰时”

两个大人互相看一眼,点了头“本来觉得娘子这样的人不会做这些,也没有读书人会拉下面子给我们写字。娘子既然把团儿送回来,必然是个善心娘子。

“不管挣不挣钱,我们都请娘子帮忙写字了。之后多挣的,我们分给娘子一半好不好”

徐清圆屈膝行礼。

她让兰时买了便宜纸笔,入座写字,摊贩上的生意发生细微变化。而这样貌美的娘子做生意,也引来了不少客人。

暮明姝和自己的弟弟,当朝太子暮长亭一同在游街。

原本乘着车辇,但人潮摩肩擦踵,二人便下车而行。

年轻的太子雀跃无比,压抑着兴奋,从没在这样的长夜和长姐一同出来玩耍。

他看到暮明姝的目光凝望一个方向,顺着看去,便见到一个大家闺秀一样的女子坐在一个小摊贩前,提腕要写字。那个小摊已经排起了长队,不知多少郎君想要买那女郎写字的灯笼,或者试图和女郎搭话。

暮长亭脚步不自觉地要往那边去。

衣摆被身后的暮明姝一脚踩住。

太子震惊回头“阿姐”

暮明姝冷淡“答应带你出来玩,不是让你去追慕漂亮娘子的。忘了我要做什么了吗”

暮长亭一滞,想到了自己和暮明姝的君子之约。

他喃喃道“可是我们不是去晏府找过人了吗晏郎君根本不在啊,他必然被父皇呃,爹留在宫留在家里办公了,我们总不能跟爹抢人吧”

暮明姝美艳的眉眼上抬,视线从徐清圆身上移开。

她眼中倒映着重重灯火,慢悠悠道“谁说追慕晏清雨,就非要晏清雨本人在场呢他在不在,对我都没什么影响。”

何况她和晏倾本就说过,晏倾不干涉她的行为,她也不去打扰他的正常生活。今夜晏倾必然应该陪同徐清圆的只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错误,徐清圆竟然在那里给人写字,而晏倾却不见踪迹。

暮明姝扯着暮长亭往乞巧楼的方向走,暮长亭性子敦厚柔弱,早年就被暮明姝压一头。暮明姝能文能武,太子殿下只好无奈地被暮明姝拉着走。

登上乞巧楼,老板热情相迎公主殿下。

站在楼上,正好与皇城内兴庆宫中的花萼楼遥遥相对。这是皇城下最佳的观景楼,只是与花萼楼相对着,让暮长亭有些不自在。

暮长亭说“父阿爹会不会知道我们在这里胡闹啊阿姐,要不咱们还是换一座酒楼吧。”

暮明姝绣着大瓣芙蓉的金白相间长裙曳地而过,她入座时,云鬓间步摇金翠闪烁,耀目万分。暮明姝不理会优柔寡断还怕爹的太子,向老板一伸手,慵懒道

“就像我们之前说好的那样,让老百姓排队进来领钱领花灯吧。

“每个人最多可以领一盏花灯,我可以帮每个人免费写一张他们想要的祝福字,但是他们放自己的祝福时,必须把我要求的关于晏少卿的祝福一同加上去。除此之外,每个人还可以领一吊钱。

“为了监督他们有没有写关于晏少卿的祝福,进来的每个人都要登记名额。记住了吗”

老板赔笑“自然听公主殿下的。只是这一晚上不知道会花出多少钱,殿下钱财可够”

暮明姝淡漠道“本殿下别的不多,唯有钱多。”

昔年她随父打仗,旁人都论功行赏,封侯加爵,只有她因为女儿身的原因,可能也要加上父皇不喜欢她的原因,她领到的赏,便是一车又一车的钱,一亩又一亩的地,一座又一座的楼。

暮明姝挥霍了整整五年,也才挥霍了不过牛毛。皇帝陛下给她的封赏换算的钱,实在太多了。

老板放下心,下去安排了。

太子暮长亭在旁边,被长姐的大手笔震得合不拢嘴。

他道“这样的话,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长姐爱慕晏少卿了”

暮明姝目光闪烁,还跟着扬一下下巴“我是呀。”

暮长亭结结巴巴道“可是长姐,你常年不在长安,你不知道晏少卿那个人油盐不进的。爹给他赐婚了好多次都被他拒绝他这个人根本没有要娶妻的意思。”

暮明姝敷衍他“晏少卿会被我的真心打动的。一年不行就两年,我非他不嫁。”

说话间,楼下已经排起了长队,公主当即提腕开始写字。她扫旁边弟弟一眼,暮长亭只好过来搭手。太子的字迹当然不能散得全天下人都认识,他便如小厮一般,低眉顺眼地做些伺候笔墨的活计。

暮长亭心里多少有些委屈。

暮明姝在乞巧楼上轰轰烈烈搞出的这一套,毫无疑问地抢走了徐清圆所在的小摊上的大部分生意。摊贩夫妻着急得不行,又很无奈公主殿下那边又送灯又给钱,他们怎么比得过

生意冷清很多,好在徐清圆依然坚持帮他们写字。

徐清圆低头写字时,听到人群中传来呼声“我看到陛下了,是陛下”

徐清圆手中笔在纸上墨晕重了一笔,她抬头,看到重重灯火掩映下,兴庆宫的花萼楼上,帘子一点点卷开,模糊的、遥远的穿着玄色帝袍的男人向下方百姓招手。

人们涌向那个方向,明火划过长线。

恍惚中,徐清圆想到那一年的上元节,花萼楼上的卷帘上扬,戴着面具的年少殿下衣袍飞扬,俯眼望着子民。

人们歌颂他“我看到太子羡了,是太子殿下”

兴庆宫的花萼楼上,皇帝带着满足和楼外的百姓打招呼。

他心中生起雄壮自豪之情,想自古以来如自己这样的人已然很少,能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他心满意足地坐回主座,对面的宰相林承向他敬酒

“陛下风采不减当年。”

皇帝摆手笑,鬓边发微白,而他不过四十出头。

急促上楼的脚步声传来,皇帝身边的大内宦弓着身进来,手中端着一托盘,盘上是一张折子。

皇帝接过折子看了内容,眼睛幽邃万分。他将折子递给对面的宰相,道“是广宁和太子那两个孩子在乞巧楼上发放钱财,祈福给晏少卿。广宁前两天就和我说她心悦晏清雨,今晚之后,恐怕整个长安城都知道朕的广宁公主非晏少卿不嫁了。”

皇帝又笑了笑“可是晏清雨曾经与朕透过底,他体弱多病,寿数不长,他不会娶任何人。广宁真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

林承看了折子内容,皱了眉。

林承说“怎么太子也跟着胡闹。”

皇帝道“朕的太子,毕竟不是前朝的太子羡。”

他停顿了一下,侧头看窗外夜景,缓缓道“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太过优秀,可惜早亡。不然这天下谁做主倒是很难说了。”

宰相将折子放回案头,一脸肃然“陛下雄才大略,便是与那小儿对上,这天下也必然只会臣服陛下。只是陛下要提防广宁公主殿下。”

皇帝眼睛中光映着烛火,看不甚清。

林承只听到他笑“为何因为她带坏太子吗太子只是出去玩一夜而已。”

林承坚持道“陛下,太子性柔,公主性强。先前不让公主在长安待,不就是怕公主有军功在身,影响过大吗公主殿下今夜在乞巧楼上行此事,名义上是追慕晏少卿,实则难免有招揽天下英豪入她公主府当幕僚的意思。

“她光明正大地用这种手段接近百姓,积攒自己声望,还会引起读书人的注意。太子殿下看不出这层意思,陛下岂会看不出”

皇帝长久未语。

炉中香烧尽,林承才听到皇帝意味不明的一句评价“广宁一直很聪明。可惜”

林承接道“公主殿下是女儿身,又非先皇后所出。但公主殿下野心勃勃,难保她没有异心。何况我等都是从前朝走过来的,前朝太子羡让女人当将军,让女人当宰相引起天下人不满,最后遭至亡国。

“可见女子主政危害极大,我们见过南国是怎么灭亡的,陛下要以史为鉴,三思而行。万不可让公主殿下坐大”

幽火中,皇帝盯着林承。

林承说完后,起身拱手,向他行大礼,恭敬而诚恳,真真正正地为国家江山社稷操碎心肠。

皇帝笑了笑。

皇帝温和道“女主天下,遭来天下人不满,从而灭国。子继,这样的话,骗骗世人就好,咱们自家说事,就不用将这等冠冕堂皇的谎言宣之于口,甚至让它成为一个借口了吧”

林承一惊。

皇帝慢慢说“比起女子涉政这样的理由,朕却更觉得,南国是因科举而亡,因世家颓靡而亡,因战乱而亡,因太子羡闷死而亡能用的理由已经很多了,就不必再加一桩了。”

林承抬头。

隔着幽火,他问皇帝“臣无他意,只请陛下提防公主野心坐大。”

皇帝颔首“朕知道你的意思,子继起来吧,坐下来吧。先皇后若是知道你现在动不动要跪朕,怕也要伤心。”

林承闻言,面有哀色。先皇后是他亲妹妹,在他和皇帝筹谋的那些年,皇后已经亡了很多年了。皇后之位悬空至今,纵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再未立过皇后。

可是林承也怕太子的位子会不保。

太子性柔,一贯不讨皇帝喜欢。可是太子身上有林家的血脉,流着世家的血。这样的性格加上这样的血脉,世家与皇权长久绑定,天下才会稳固。

皇帝已经转过这个话题,侧头去看兴庆宫外的民间街巷上的烟火。

他笑着和林承说“你记不记得天历二十一年的时候,我和你也曾来长安,看那年的那场灯盏。当时我们站在人群中,隔着很远看那个戴着面具的太子羡”

他有些伤怀道“竟只见过那么一面。”

幽火扑朔,热气喷来。

一丛灯照过来,飞扬的火星将徐清圆吓一跳。她抬起头,惊愕地看到晏倾提着一盏栀子灯,站在小摊前,垂着眼看她。

他穿着青色文士袍,袍摆宽大曳地。他额上有汗,颈上也有汗,唯有睫毛浓长,眼中星火熠熠,正望着她。

徐清圆手中笔一颤,她禁不住站了起来,和他隔着小摊对望。

晏倾道“我来晚了。”

徐清圆看着他“你出汗了。”

晏倾“嗯”一声。

而徐清圆看着他,不知道他是找她找的出汗,还是此时此地的人太多,他因紧张而出汗。可他站在这里,她心中便升起烟火,升起欢喜。

旁边有人急匆匆走过,叫嚷着“公主殿下在发钱,只要我们给晏倾写祝福,钱就给我们了,快去快去”

有人问“谁是晏倾”

便有人骂“你不是长安人吧连晏少卿大名都不知道大理寺少卿断案无疑,还是长安双璧之一,戏文上都天天讲的。”

有人恍然“那必是很英俊的郎君了。”

说话的人自豪笑“那是自然。”

只闻君名,不见君人。

似乎世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似乎世人都喜欢关于他的传说,但是没有人认识他,没有人见过他。

徐清圆从小摊后起身,一步步走向他。她听着那些人着急去见公主,着急去嘱咐晏倾,可是晏倾站在这里,目光温润,君子如玉,只有徐清圆认识他。

火光漫漫,徐清圆慢慢走向他。

他低头看她,解释“公务繁忙,白日出不了皇城。夜里的时候我去找过娘子,娘子当时已然不在家中。”

一滴汗落在他睫毛上。

他确实因周围人太多而紧张,握着栀子灯的手心也汗水不断。而他长身玉立,只是垂眼看她“我看到娘子留的字条了”

徐清圆说“晏郎君,莫要说了。”

二人望片刻。

晏倾迟疑地问“那么现在,你还愿意和我走吗”

徐清圆低头“可是我在帮人写字赚钱”

他将一锭银子放于摊桌上,徐清圆抬头,他并未说话,只看着她。

火光明耀,徐清圆站在他面前,闻到他身上的熏香清雅寥落,如松子。

徐清圆垂着眼。

她轻声“晏郎君,我有时候,会怨我是女儿身。”

他怔忡不解。

徐清圆抬起眼,望着他“我是女子,与郎君男女有别。当我心中情绪难以抒发,想、想抱一抱郎君的时候,便无法那样做。郎君,我希望我不是女子。”

晏倾睫毛上的水雾滴落,落入他眼中,湖心溅星,星火明灭。

他垂下眼时,隐约羞涩,好像轻轻笑了一下。

他说“男子也不能拥抱啊。”

徐清圆怅然“是啊。”

心中怅意难耐,生出酸涩之意。她想亲近一个人,可她说不清这些情绪源头,也不知该如何对那人才不唐突。

晏倾不言语,向前递出他的栀子灯,徐清圆伸手牵过栀子灯的这一头。他转身走向人群,灯的另一头是徐清圆。

人流如鲫,灯彩通亮。隔着一盏灯,明暗交接的流萤夜中,二人身影被灯海吞没。

世人只闻君名,不见君人。

而君在她身旁。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