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怀璧 > 第45章 中山狼14

怀璧 第45章 中山狼14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6:05:2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夜过四更, 京兆府灯火尤明。

林斯年披着斗篷,抱臂蔑笑。当他听到堂外百姓中柔婉而坚定的女声时,身子微微僵了一下。

他缓缓回头, 与众人一样,向喧闹的百姓们看去。耳边杂乱,听到有人窃问

“这小女子是谁”

“怎么敢在这时候说话”

林斯年盯着徐清圆,看到落落昏昏的灯笼光下, 周围人都暗下去, 只有她在他眼中清晰。她衣衫凌乱,发髻微歪,乌黑杏眼仰着。

他便好像又一次回到梦中, 看到她从阁楼上跃入火海。

林斯年忍着心口沸腾一样的裂开的痛意, 目不转睛地看着徐清圆。他听到堂上皇帝陛下开口询问“堂下何人”

京兆尹是京兆府最大的长官,但自古以来,京兆尹只是由皇子挂名,总览大纲, 并不理实事。而今, 担任京兆尹的,是大魏的太子暮长亭。

可惜今晚发生的乱事太多, 暮长亭不知道在哪里。皇帝向左右两边问话, 看到一个公主暮明姝都坐在这里,任职京兆尹的暮长亭却不在。

皇帝皱了眉。

宰相林承察言观色,也担心皇帝寻太子的错,便抢声解释“太子殿下被臣叫去整集北衙兵马,因之前有人说贼人欲行刺陛下, 太子闻言惊恐万分,愿为陛下前驱。”

皇帝眯眼, 不置可否。

而京兆府真正主事的长史早在大人物们说话的时候,满头大汗地起身,喝着让官吏们放徐清圆进来。兰时自然仍被拦在外面。

徐清圆进入大堂,一一拜见诸位大人物。

她介绍自己“妾身徐清圆。”

左右内宦在皇帝耳边说了两句话,皇帝恍然大悟。皇帝神色却不变,只是看着这位徐固的女儿。徐固的风采他没有亲见过,徐固的女儿,倒是千里迢迢来到了他面前。

宰相咳嗽两声,问“徐娘子,你说的话什么意思”

徐清圆低着头,声音轻柔,思绪清晰“妾身有证据证明林郎君和贼人是同伙,一同对林娘子行下此事。此乃林公家事,可私下提审。”

皇帝便道“如此”

林承淡声“不必。臣没有不可对外人言的家事,臣身为朝中中书令,臣之家事与国事无异。若犬子真犯了大错,臣不会姑息。但若你诬告犬子,徐固的女儿,当熟悉大魏朝的律令吧”

徐清圆脸色微微发白。

因她想起了大魏朝律中,走入府衙的告状者,无论曲直,先行打板伺候。公堂可怖之处在此状告者证明自己确实无罪之前,皆是有罪的。

晏倾声音温温道“今夜事发突然,非寻常审案,非大理寺审讯。不必遵循律例。徐娘子有话直说便是。”

他侧头看她一样,温和“不必惧怕。”

堂上其他人不置可否,徐清圆定定神,面向林斯年。

林斯年一直用一种古怪的、幽暗的眼神盯着她,徐清圆抬头时,也被他这种眼神弄得怔了一下。他的眼睛里烧着火,吞噬一切,带着疯意。

她只目光游离了一下,便重新看向他“林郎君,请问你今夜在何处”

林斯年看着徐清圆不说话。

林承拍惊堂木,高喝“回答她”

皇帝垂着眼,慢声“子继不必这么凶,吓着侄儿。”

林斯年盯着徐清圆,慢慢笑开。他眼中神色颇为无谓,说话却到底开始斟酌起来“我与你们都一样啊,游街,看灯。”

林承冷冷道“你没有见过若若”

林斯年扭头,对他爹笑了一下“见过。我和若若一起出的门,但是之后我们就分开了。毕竟七夕夜哪有兄妹一起游玩的,她去找她的有情郎,我找我的安乐窝。”

林承脸色难看,碍于这么多人在堂,堂外百姓又窃窃私语,他没有发怒斥责林斯年吊儿郎当的态度。

徐清圆便又问林斯年“郎君什么时候去的金光门”

林斯年“和你们一样啊。你们去看热闹,我也去看热闹。”

他转头看晏倾,眼神微暗一瞬“我到金光门的时候,正看到那贼人挟持我妹妹要出城,城楼上的晏郎君却不将我妹妹性命当回事。不论你们怎么看,在我这里,歹徒的性命都没有我妹妹重要。

“我自然要威胁晏郎君放走我妹妹。”

徐清圆追问“当真如此郎君再没有其他时间去过金光门吗”

林斯年盯着她,扭头与旁边人笑“徐娘子又不是判官,这么审我,我还当你爱上我了。”

但他旁边站着的人,是晏倾。

晏倾望他“林郎君自重。”

徐清圆不理会林斯年的戏弄,她转身面朝堂上大官,向宰相与皇帝呈报证物“妾身在金光门城楼下的马厩中,与守城门的小吏一同发现了一个糖人。那马厩本是官员来往所用,寻常人并没有资格用那里的马,怎会出现糖人在马厩中

“妾身问了小吏,他也说今夜除了晏郎君,没有他们不认得的人用马。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有人站在马厩草棚上,也许在观察什么,也许在布置什么。他走得匆忙,身上的糖人掉进了马厩中的稻草上。

“那个人在晏郎君去布置金光门防守之前就离开了,所以糖渍凝固在马蹄上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才能被妾身发现。”

旁边小吏将她的糖人呈上。

林承道“带金光门下的小吏问话。”

卫兵行动提人之时,林斯年笑“这又证明什么”

徐清圆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声音清婉“林郎君,想要藏在马厩草棚上而不被城楼上的戍守兵发现,需要几个特定条件一,天色,当时的月光必须不在那里;二,卫兵的目光也不在那里,卫兵当时应该有其他事绊住,在处理他事;三,那人必须一身漆黑,好与夜色融为一体。”

众人都看着林斯年的黑斗篷。

这时候,金光门下的守城官员守正被带到,守正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拱手询问“敢问林公,您今夜是否给守城楼的弟兄们都赠了一碗热酒”

林承与皇帝对望一眼。

林承冷冷地看眼林斯年,慢慢说道“本阁今夜一直与陛下在一起,并没有赠酒。”

守正道“但是臣等在城楼下收到了林公的赐酒。有一段时间,弟兄们在分酒、喝酒。如果有人在马厩上方草棚观察形势而不被我等发现,只能是那段时间。”

林斯年大咧咧道“我替我爹给你们送酒,让万民同乐,这不是什么大事吧”

这不是大事,甚至不值一提,甚至若无人察觉其中意义,事后也不过是歌颂宰相的仁慈。

事到如今,怀疑的目光都落到了林斯年身上。

林斯年骇笑着问徐清圆“你怎么不说是那个歹人提前踩点他也是一身黑斗篷。”

徐清圆道“这也有可能。但是很少有人随身带着糖人。碍于林郎君和阿云都是男子的身份,大几率都不会喜欢糖人这样的零嘴,我便大胆猜,糖人应当是给一名女子的。”

林斯年“那又如何你难道还能将城中所有捏糖人的手艺人都请来,认出这是谁捏的糖人吗”

他手指着托盘上已经融化了一半的、沾着稻草的糖人,凶而冷的目光盯紧徐清圆。

徐清圆道“我自然不能去找城中所有捏糖人的手艺人辨别糖人是谁家的,因为恐怕手艺人自己都分不出。但是当我看到糖人,当我意识到这是男子买给女子时,当我意识到这个男子穿着黑斗篷时,我又想起了一件事

“我与晏郎君在河边散步时,曾遇到一个披着斗篷的男子与我们擦肩而过。那个斗篷男子如果就是马厩上的那名男子,那么他买糖人的地方,一定与我和晏郎君当时所在的地方不远。

“于是接下来,我便回去了那个地方,沿着当时斗篷人离开的路去找。我果真找到了一个捏糖人的老妈妈。”

林承道“带证人上来。”

捏糖人的老妈妈被带上来,茫然害怕地登堂便跪。林斯年眸子轻轻一缩,见徐清圆轻声细语地去宽慰那老妈妈,又抬头与众人说

“这位老妈妈告诉我,有一个男子去买过糖人,买的是一对男女糖人。但是还没有等她捏完,男人似乎反悔了,抓走一个捏好的糖人急匆匆走了,剩下的那个却不肯要。

“老妈妈,你看一看,你说的男子,是不是他”

这位头发斑白、全身瑟瑟、不敢见官的老妪抬起头,与林斯年目光对上。她一瞬间想起了这个男人当时盯着糖人的幽若目光,男人不耐烦的神色

她叫起来“对,是他正是他”

林斯年冷声“这又说明什么我不能随便乱走吗这长安城,也没禁止我买糖人,没禁止我去城楼下晃一圈吧。”

徐清圆说话不紧不慢“这些当然不能完全为郎君定罪。只是我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林斯年冰凉的目光中带着丝怒,他一字一句“你突然想起来的事,未免太多了。”

徐清圆苍白着脸向后退了一步,晏倾身子轻轻移了一下,挡住了林斯年的目光。晏倾回头,看徐清圆一眼,微微颔首。

徐清圆重新定神,语气却因惧怕而有些乱了“是我们还在积善寺时,在梁园案水落石出后,我曾见过梁园案的主凶梁郎君一次。梁郎君告诉我,林郎君诱拐冯娘子私奔。”

林斯年声音温柔下来“哦,死人也来指控我吗”

徐清圆抬头,从晏倾身后步出。她畏惧林斯年而不敢与他直面,她走到了堂中离他最远的东角,才鼓起勇气直视他

“不。我没有证据,只凭梁郎君的一句话,自然无法给你定罪。我提起那事,只是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林郎君你是有可能认识我们这一次的歹徒阿云的。

“积善寺中,大家都见过面。你完全有可能认识阿云,之后和阿云合作,做下此事。”

林斯年要反驳,晏倾不冷不热道“在积善寺之事结束后,我将对阿云的缉捕文书,从普通升为了天字第一号。这样的追捕遍布长安,我们却找不到阿云。只能说阿云躲在了我们不可能搜捕的地方。

“若阿云与林郎君在积善寺相识,若林郎君帮阿云躲在宰相府中。我们找不到阿云,便理所应当了。”

堂上灯烛火光游曳,皇帝陛下闭着眼睛聆听。

他听到下方百姓恍然大悟的声音,也听到自己身旁老友林承加重了的呼吸、忍耐着的气息。

安静、肃杀,弥漫在公堂上。

皇帝想,好一个徐清圆。

而大堂中,徐清圆停顿了一下,等众人回味过来,才继续说

“如此,事情便基本明朗了。林郎君与阿云认识,阿云要出城,林郎君就与阿云合作,绑架林女郎。七夕之夜,林郎君约林女郎出门,便是为阿云方便。林郎君甚至去金光门为阿云踩点。

“如此一来,我和晏郎君在河边散步时,见到了两个斗篷人。第一个是林郎君,第二个是前来挟持林女郎的阿云。我们见到阿云,并不是意外,那本就是林郎君告诉阿云自己妹妹在那里。”

林斯年“我”

林承慢慢开口,声音喑哑“你从来没有主动约过若若出门,你从来没有给过若若一个好脸色。”

昏暗灯烛下,他抬头看长子一眼。

这位宰相眼中难得的酸楚、沧桑“你对若若不假辞色,可是若若喜欢你。正是她喜欢你这个兄长,才会你一开口,她立马跟你走。她从来没有提防过你,你正是利用她对你的信赖,才将她害到这一步。

“你不如告诉我,你要让那个贼人将你妹妹绑去哪里”

宰相怒而起身,颤抖厉声“是要她永远消失,永远不碍你的眼吗”

林斯年抬头,眼睛沉暗。

他英俊的面孔紧绷着,眼底如海啸般掀起万般情绪。他的凶煞之意如蛇般一泄而走,他似乎仍有很多话要辩驳,要说自己无辜。但是他抬起眼,看到宰相微白浑浊的、似乎有泪光的眼睛,脑海中突然浮现林雨若的眼睛。

林斯年一下子失去了力量。

这么相似的眼睛。

他低下头没说话,低低笑了一声。

而徐清圆轻声回答宰相“林郎君并非对林女郎毫无感情,他对林女郎只有一点感情便是那个糖人。而这唯一的一丁点儿的感情,证明了林郎君的有罪。”

林斯年低着头,并不说话。

他想到了林雨若的撒娇,想到了林雨若的嗔恼。当他站在那个捏糖人的小摊前,当他犹豫不决时,当他从捏糖人的老妈妈手中抢走糖人、不想再要另一个的时候

他都在想些什么呢

阒寂的公堂上,那个被吓傻了的捏糖人的老妈妈颤抖着掏出手帕,取出一个保存得完好的糖人

“这是郎君当时没有取走的那个”

众人看去,见糖霜有些化了水,却依稀能看出一个妙龄少女的模样。捏糖人的老妈妈没有见过林雨若本人,捏出来的少女必然千篇一律。然而

徐清圆轻声“林郎君,连这千篇一律的糖人,你都不敢要。”

你那拉扯着自己的挣扎的痛苦的感情,值得你对自己亲妹妹做下这种事吗

林斯年垂着眼,麻木道“这都是命。谁让我有一个爹,谁让她有一个兄长。”

林承发怒“孽子”

皇帝打断道“这样说来,你们运气都挺好的。晏少卿选了金光门,林宰相的这个儿子嗯,正好也选的是金光门。”

晏倾道“陛下,这并不是运气。”

众人微愕。

站在东角的徐清圆轻轻抬头,将目光落在堂中清逸挺拔的晏倾身上。灯烛火光也偏向他,他站在明火中,徐徐道来

“我与徐娘子遇到阿云的位置,靠近东市,靠近兴庆宫。臣立刻想到,阿云挟持一人想要出城,必然不会选守卫更为森严的长安城的东门因兴庆宫在那里,他若不想对上禁卫森严的卫兵,就不能选东门。

“他当时奔的方向是北,那他也不会选南门。他的选择便只剩下西边的三个门。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而金光门距离西市最近,西市是百姓密集点之一,他若想离开长安,在卫兵开始集结时,他需要有百姓为他挡路,西市方向便是他最好的选择。

“当时鼓声已经开始传递,臣断定他没有时间再舍近求远。金光门是他必然的出城方向,他只会选金光门。”

堂外百姓们恍然,夸赞晏少卿厉害之时,也悄悄感叹那个宰相家的娘子运气不好。晏郎君已经这么厉害了,都不能将那女郎救下

林承闭上眼,声音沙哑地问晏倾“已经派人出城去追了吗晏少卿,依你之见,那歹人会将若若带去哪里我们什么时候能追到那人救下若若那人到底是什么目的”

晏倾答“林公应当放心,若臣所猜无错,阿云应当不会伤害林娘子一丁半点儿。他一定会平平安安将林娘子送回。”

堂上人皆怔,徐清圆也不解地看他。

晏倾慢慢说道“事到如今,诸位似乎始终没有去猜阿云到底是谁,臣为何要对阿云下天字第一号的通缉。”

徐清圆若有所思“晏少卿是为了逼阿云现身。”

晏倾看她一眼,继续说“寻常情况下,若被追捕的凡人罪恶没有达到那么深,他是不会甘愿自己成为天字第一号的通缉犯的。

“何况我们从阿云身上查出来的所有东西,只不过证明阿云是一个卷走自家女郎财物的侍女。只是这么一件事而已,顶多关几天大牢,罪不至死,根本不至于登上天字第一号。

“可阿云从头到尾没有出现,阿云连这样的罪都甘愿认下来,也不肯上大理寺。他躲在宰相府中,宁可和林郎君筹谋,也不敢见朝廷。他一定要出城诸位可曾想过,他为什么一定要出城呢为什么选今夜呢”

徐清圆受到启发,缓缓琢磨道“明明没有犯下大罪的人宁可认下大罪也要出城,说明城外一定有一件事,需要他必须出现。选择今夜是因为最近几月,盛大节日只有今夜再接下来的节日,只有八月中秋,九月重阳了。

“即是说,在七月到八月之间,长安城外有一件事,需要他出现在那里。为此,他不惜挟持宰相府中女郎,也要出城。”

晏倾眼中浮上一丝赞许的笑。

在场诸人,只有她对朝中事务完全不知,但只有她想到了这一层。

晏倾再道“我们可以研究一下阿云的相貌。他在梁园中扮女子,作哑巴。我们暂且不知他是否真的是哑巴”

暮明姝淡淡开口“他不是哑巴,他会说话。”

她皱了眉,想起那人说话时含糊的语调。

而徐清圆为公主殿下补充道“他发声很奇怪郎君,他不是中原人”

晏倾点头,看着徐清圆“我不由想到,在徐固失踪后,阿云这个人先于徐娘子出现在了梁园。如果他不是中原人,却出现在梁园,我便不得不怀疑,他在等徐娘子进梁园,他在观察徐娘子。

“徐固的失踪不只让我们疑惑,也同样让外族人疑惑。从此方面可见,徐固叛国的可能性极低若是叛国,阿云便不会只是留在梁园等徐娘子,观察徐娘子。他观察徐娘子,恰恰说明他并不了解徐固,并不明白徐固失踪的目的。”

皇帝道“看来晏少卿已经给他定了一个身份了。”

晏倾拱手,道“陛下是否记得,上个月发往全国的邸报中写,南蛮国要派使臣前来长安,与我大魏建交。按照邸报到达的时间算,此时此刻,南蛮使臣应该已经踏上了我大魏国土,应该已经在前往长安的路途上了。”

他停顿一下,等众人消化一番后,才继续“阿云非要出城,因为他必须和使臣团汇合他一定是使臣团中重要一员。所以陛下与林公应当放心,他不可能伤害林女郎。甚至有人伤害林女郎,他还会拼命保护。

“只要南蛮国想与大魏建交,而不是与大魏开战。”

他对宰相说“林公可以让鸿胪寺的人去查,南蛮国的使臣名单中,是否有人的名字和云很接近”

“不必查了”

一道清朗温润的青年声音从外传入。

昏昏暗夜,无人困顿。此案百转千回,百姓们听得兴致盎然。他们听到有人前来,纷纷回头,让出一位卷着卷宗、眉目雅致如兰的俊美郎君。

百姓们低呼“长安双璧竟然同时出现了”

“我早说要来看热闹吧今晚这案子,不比灯会更精彩”

来人披着风霜,身后跟着苦哈哈的案牍官员,正是长安县的县令,韦浮。

晏倾站在堂中西侧,徐清圆站在东侧,韦浮立在南侧,向北侧的诸位大官徐徐展开他带来的卷宗

“当此案发生之时,臣便意识到阿云与南蛮使臣脱不开干系。臣连夜叩门,请鸿胪寺的官员一同查卷宗。我们在南蛮使臣的名单中找到了这个人

“诸位,他本名不叫阿云。他是南蛮国国王莫遮的第十子,南蛮国王子云延。”

韦浮微微笑“云延王子先于使臣入长安,探查大魏情形。但是云延王子不能被困于长安,他必须与使臣团汇合。他只好借宰相府中的林女郎一用。

“这整件事,云延王子顶多有探查之心,却其实没有作什么恶。只是与虎谋皮,林郎君不得不想一想,自己是否有泄露什么重要朝政讯息给那位王子。”

韦浮低下眼,淡色眼瞳中带着一丝笑,既像讥诮、又像劝解,既像诱拐、又像护卫。

一重烛火照在他面上,他轻声“毕竟,这可是叛国啊。”

影影绰绰的光照在堂中三位年轻人身上。

晏倾清致,韦浮内秀,徐清圆娴雅。三人将整桩故事还原,只听得他人瞠目结舌,大脑混乱。

谁能想到一个挟持宰相千金的事情,最终扯到的,居然是南蛮使臣团

鸦雀无声中,“啪啪啪”掌声响起。

皇帝叹“精彩。”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