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六零年代恶毒女配 > 第83章 第 83 章

六零年代恶毒女配 第83章 第 83 章

作者:轻非雾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50: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83章

古卓民这次没在济南再耽搁, 当天到济南当天就直接去机场, 搭乘回北京的飞机直接飞走。谷一一送我他登上飞机, 才带四个孩子回家。

古卓民临走前,对四个孩子说, 他们接下来要是表现好,等暑假他们去北京了,他带他们各处玩。北京意味着什么几个孩子现在还不懂, 但能跟舅舅一起玩, 几个孩子都非常乐意。所以, 从五月份到放暑假这段时间, 几个孩子都很努力学习。

六六不仅自己学习, 还带着三胞胎一起识字学拼音, 背三百千, 倒是少了谷一一不少的功夫。

然后一放暑假, 几个孩子就催着谷一一带他们去北京。

考虑到自己济南这边的事放不开, 没办法在北京陪着几个孩子,征得李氏他们的同意后, 除了坚持进部队锻炼的刘颢安外, 她一并把刘颢阳四兄弟一起打包带去北京。

因为孩子太多, 她担心闹到老太太,就想着在古家附近给他们租个房子住, 这样既不会吵到老人家,又能让老人家适当照看一下几个孩子。

结果老太太说她就喜欢孩子,非不让她在外头租房子, 谷一一拗不过老人家,只能同意孩子们都住在古家。

除了她带的八个孩子,古家那些暂时还没毕业的孩子,除跟刘颢安一样在部队锻炼,不然也都在古家老宅,谷一一算了下,总共竟有将近二十个孩子,当真热闹得不行。

古家的孩子教养都不错,刘颢阳八兄妹也都不错,两方的孩子倒很处得来。刘颢阳四兄弟都已经很懂事,不仅不怎么需要别人照顾,还照顾得来六姐弟。古家那十几个孩子,同样有一半能照顾弟弟妹妹的,又有老爷子两个勤务兵帮忙,倒是不用担心老太太看顾不过来。

谷一一在古家待了两天,发现无论古家的那些孩子,还是老太太,又或者两个勤务兵,对一堆孩子的场面都习以为常,便相信老太太说的是真的,又见孩子们都适应良好,就安心把孩子放北京,自己则打道回了济南。

去年暑假,照相馆就接了不少济南市内旅拍的单子,拍过的人都说效果非常好,今年暑假有更多的单子找上门,北京回来后,谷一一就全新投入照相馆的运营中。

她忙得昏天暗地,刘辰烨也不遑多让,本以为孩子们没在家,两夫妻应该能有更多时间相处,结果发现孩子没在家,他们不仅没更多时间相处,结果经常碰不到一起吃饭,反倒能相处的时间更少了。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进入八月谷一一往北京打电话,问孩子们回不回济南,不出意外的一个个都不愿意回来,已经玩出感情的古家孩子也说先不要他们回来,谷一一也没强求,只说想回来了,打电话让她去接人。

这通电话过后没几天,国内再次发生了一次天灾,驻马店突发暴雨,导致水库垮坝溃决,又因为要保护京广铁路,炸水库对面堤坝,结果引起连锁反应三个水库被冲垮。

这次垮坝直接影响30个县市,淹没1780万亩农田,1015万人受灾,致2.6万(官方数据)多人死亡,有524万间房屋倒塌,冲走牲畜30万头,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总共造成近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堪称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作为河南邻省,山东首当其冲派人救援,既海城震后救援后,刘辰烨再一次参加灾后救援工作。这次参与救援的时间更长,事发后人就出发,直到八月底她去北京接孩子回来上学,刘辰烨还没回来。

直到九月快过去了,刘辰烨才回到济南,整个人状态都不是很好。

问过后,谷一一才知道,这次灾难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官方报道的数字,他说要不是没组织好,完全不用牺牲这么多人。

这次伤亡人数这么多,有天灾的原因,人为原因却该占大部分原因。

天灾没人能阻止没办法,**却是可避免的,可因为身处这个特殊时期,组织不到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谁心里都不好受。

听到刘辰烨说的真实死亡数据,谷一一嘲讽地想,原来这官方的数据含这么多水分,莫怪后世都知道唐山地震,却鲜少知道这次垮坝的事,合则这是某些人在粉饰太平呢。

不过,这些话哪怕对着刘辰烨,她也不会说出口,因为这些话除了能过嘴瘾,半点用处都没有,她只是安抚道,“你已经做到所有你能做的了,更深层次的事,你现在暂时奈何不了。如果你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那就努力更往上走,当你手上握的东西更多了,你能做到的事就更多。”

刘辰烨知道造成悲剧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单怪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但凡到现场的人都极力想办法救援,可惜水库决堤时,人已经被冲走,他们后面能做到的,就是竭尽全力救援,“我明白你说的。”

以前对晋升的事,他有追求,却不是非常着急,可经历过这次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更积极一点,“翻过年又是我的晋升年了,先前我没想过找什么人,现在我决定疏通一番,一定争取到晋升的机会。”

男人愿意往上走,做妻子的当然开心,“你的能力摆在那里,找人疏通只是让路走得更顺利,再正常不过的事。”

同样一个职务,有能力的人居之,比能力不够的人居之,能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出来,自然是能者居之更好。

“先前我去北京接六六他们的时候,爷爷让你回来后,得空去趟北京。如果我没猜错,他应该是想跟你细聊,你今后的一个发展情况。我觉得你自己这边动之前,你最好能去一趟北京。”

当初欣然跟古家相认,本来就有给刘辰烨找一个可靠靠山的心思,如今老爷子自己都提出来这一点,谷一一完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刘辰烨更不是迂腐的人,不会觉得接受妻子娘家人的帮忙,就欠妻子人情什么的,“行!等我把不在这段时间,积压下来的公务处理好,我安排去一趟京城。”

刘辰烨这一忙,九月就到头了。

孩子们也闹着去北京,他干脆决定十月份第一个周的周末去北京,一家六口一起飞去北京,老爷子派了人专门到机场接机,到了机场他们直接坐上汽车前往古家老宅。

暑假那会儿,老爷子的本意是想举办个宴会,叫上一些亲近的人,正式把谷一一介绍给大家,可谷一一说这事不着急。

老太太也说,现在她不在这个圈子,就算给介绍了,太久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内,人家很快就会忘记他们有这么个孙女,不如等将来他们到北京了,再来做这件事,更能达到给他们引荐人的目的。

老爷子一想也有道理,就暂时没提这件事。

这次夫妻两第一次一起带着孩子回古家,其他亲戚不说,但老爷子那些在京城的子女和孙子孙女,他都给叫了回来。

除谷一一的父亲谷霆外,老爷子还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了古卓民的父亲古元官比谷霆大外,其他两子两女都比谷霆小。

三个儿子早年全部从军,后来古元官因为受伤的缘故,转而从政,儿子除他在北京外,其他两个都在外地。两个女儿一嫁军人,一嫁当官的,嫁军人的女儿也不在北京,倒是嫁当官的女儿在。

如此一来也就一子一女在京城,古元官膝下的孩子除了刚回北京的古卓民,其他又都在外面。最小的女儿古沅心的二子一女都还没毕业,倒是都在。

四个孩子整个暑假都在北京,跟这些人都不陌生,谷一一八月底接孩子的时候,也跟大伯父和姑姑夫妻见过,也不陌生。

唯一没跟大家伙见过面的刘辰烨,又是个见惯大世面的人,对这种场合应付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所以,虽然第一次见面,气氛却非常的好。

吃过饭后,孩子们跟古沅心的三个孩子去玩,男人去了书房,谷一一就跟奶奶、大伯母和小姑一起在客厅聊天。

古卓民在农场这些年跟谷一一两夫妻的交情不错,写信回家的时候,偶尔会提起这一家子,大伯母虽然这才第二次见她,却感觉跟她特别亲近,“侄女婿比卓民说的更优秀,而且从饭桌上就能看出,他在生活中事事以你为先,是个好的。”

“吃鱼还有人给你挑鱼刺,大侄女儿,你可以啊!”

古沅心是老爷子的老来女,今年也才三十五岁,从小不仅受尽父母的宠爱,头上的哥哥姐姐也宠她,结婚后跟丈夫感情不错,公婆也照顾,性子中还保持着姑娘家的天真。

谷一一觉得,比起这个姑姑,她似乎更加老成,“姑丈不也一样,每道菜都先可着你”

“可他从来没给我挑过鱼刺啊!”

“也不知道是谁一吃鱼,就全身过敏的。”

“大嫂以前最疼我的,现在大侄女一回来,我这昨日黄花就靠边站了,真是喜新厌旧啊!”

“……”

看古沅心一脸负心汉地看着大伯母沈云英,谷一一脑袋里不由浮现两个字:戏精!

寒暄过后,大家更熟悉了,改寒暄为聊有意义的话题。

不算老爷子老太太,全家唯一见过谷霆的也就古元官一人,但无论弟弟妹妹,还是沈云英他们这些娶回来的儿媳妇,对这个未曾见面的二哥(二叔)都没少听。

所有人都知道老爷子老太太,这位二哥是老爷子老太太的心头伤,这些多年下来,他们都没能帮忙解除两位老人家心头这块伤,如今老爷子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这个突然多出来的侄女,谁都愿意多照顾几分。

出于补偿的心态,大家都知道老爷子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个孙女弄到京城的。

对这事大家都觉得无可厚非,可心里难免有几分担心,担心他们来京城会不会生出很多麻烦。毕竟,谁也不希望多一门只会惹麻烦的亲戚。

今天见过刘辰烨后,大家心里的这层担心都没了。

于是,大家开始说起跟谷一一聊起,他们来京城的事,“我们结婚的时候,爸妈给我们各人都准备了一套四合院,二哥的份他们也给准备着,所有人的四合院都距离不远,等你们来京城可以住进去,到时候咱们就都是邻居了。”

“那附近的学校都还不错,孩子上学也方便,挺不错的。”

四合院的事,上次老太太就要给她钥匙,谷一一没要。

她认这门亲事,更多的是出于给刘辰烨找个靠山想,物质方面她并不打算有过多的牵扯。

靠山这种事,并不是努力就一定有,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方面更重要。而物质方面他们现在本就还算可以,就算不好,只要肯努力去干,挣点钱并不是多困难的事。

“我们来京城,肯定是因为三哥调任到这里,到时候部队就给安排住处的。”意思是不用再自己准备房子。

当然这只是她不愿意接受古家房子的说辞,从后世穿来的她,比谁都清楚房子的重要性,她怎么可能不买房子!

“部队给安排的房子那是部队的,哪里能算自己的家!”

“这丫头怎么说都不通,你们快说说她。”见他们聊到房子上头,老太太适时说道,“小小年纪就跟个老顽固一样,我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

老太太这一说,沈云英和古沅心哪里不明白,老太太这是已经给过钥匙,只是他们这个侄女儿拒绝不收而已。

谷一一的拒绝,又让沈云英和古沅心高看了一眼,能抵得住物质诱惑的人,是个有自己坚持的人。

其他没在京城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老太太还没来得及给说谷一一从小到大的事,古元官夫妻和古沅心夫妻却已经听老太太说过。

他们都知道这丫头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过世后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可以说从小物质并不富庶。

一般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看重物质,可从拒收四合院的事,可以看出谷一一并没这样,或者说,她懂得拒绝别人给物质。

还有一点叫他们出乎意料的是,今天他们一家六口的穿着,也是让人很眼前一亮。

今天一家六口穿的是谷一一特别做的亲子装,上衣清一色的长袖海魂衫,下身谷一一和两个闺女都是军绿色背带裤,刘辰烨和两个儿子则是军绿色的长裤。

谷一一母女三人的背带裤就不用说,刘辰烨父子三人穿的长裤款式,是谷一一特别设计的,比这个时代的军裤时尚多了。

古沅心本来就是很注重穿着的人,一眼就瞧出谷一一一家这穿着不一般,如果跟谷一一再熟悉一点,她铁定一见面就问这衣服哪里来的,可这才第二次见面,她又是长辈,不好这样直接问。

古沅心想这些,是想表示要不是已经知道这侄女的成长环境,她都要以为这侄女儿从小过得比她还好的日子。

毕竟一个人的见识跟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谷一一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和见识,更像有钱有势人家养出来的姑娘,半点不像孤女。

古沅心对这个侄女越发好奇了,不过这个时候不是深究的时候,她继续刚刚未尽的话,“这套四合院一直都是爸妈的心头伤,过去这么多年,他们每年二哥走丢的那天,都会到四合院里住上一个晚上,两口子在那里怀念二哥。他们经常对我们说,如果他们百年后,还没找到二哥,就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做主替二哥领个孤儿回来养,继承二哥的香火,这四合院就留给那孩子。”

“就算没认回你,这套房子最后也还是留给二哥的,这点不仅我们这些兄弟姐妹知道,嫂嫂们和侄子们都知道,你完全不用有心里负担接受这套四合院。”

古家本就是很有底蕴的家族,每个当家人都很重视子女的培养,不说人品有多么好,但兄弟友恭这最基本的品德,每个古家子弟都起码能做到。

对父母要把那套四合院留给谷霆,他们是真的没意见。

“哥哥们,姐姐和我都接受了爸妈的房子,要是独独你不要,他们心里会难过。你若觉得拿爸妈的东西不好,大不了往后有好东西,你多孝顺孝顺他们就好。”

他们都把话说到这份上,要是她还不接受,那就太矫情,“那我就厚颜接受了这套四合院。至于孝顺他们,就是没这套四合院,那也得孝顺,哪能是为了这套四合院才孝顺呢”

“瞧你这张小嘴儿能的,难怪妈这样喜欢你。”

“妈这么多孩子,这么多孙子,不说都在我眼前长大,起码每年都能见上几面,独独这个孙女长到这么大才认回来,还不准我多喜欢她一点了”

“我这就说一句实话,这就护上了,妈妈跟大嫂一样,都是喜新厌旧的。”

谷一一接受了房子,老中青三代四个女人聊得非常开心,男人们也在书房里聊得非常不错。

古元官夫妻、古沅心夫妻,晚上又留在二老这边吃了晚饭才打道回府,古卓民和古沅心三个孩子继续留在老宅陪六六他们。

六人暑假在这里生活了两个月,老太太给他们准备了专门的房间,这次他们还是住在属于他们的房间,谷一一和刘辰烨则住客房。

两夫妻都躺上床后,谷一一跟刘辰烨说了四合院的事,刘辰烨倒是没太纠结这件事,“既然这是给爸爸的,由你继承很正常。既然跟他们相认,那适当的物质牵扯会让彼此更亲近,这四合院你接受了,表示你真的融入这个家庭,真心拿自己当古家的一份子。”

“相反你没接受,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心里有疙瘩,今后做什么事情都对你客客气气的。”

“诚如小姑所说,这房子接了,爷爷奶奶心里好受,往后咱们从其他方面孝顺他们也是一样的。”

谷一一只是不想让人觉得,她跟古家相认,就是为了古家的财产,才不愿意接受这套四合院的。如今听刘辰烨这样分析,她也发现自己想岔了,“你跟爷爷他们聊得怎么样”

“距离我三年一次晋升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他们赞同我在济南把这一年多做满,到时候他们再适当插手,不会显得太突兀。然后就各自聊了国内现在的形式,以及接下来一年可能的发展趋势。”

男人聚一起,特别这些男人还都是高级军官,和高级政要,谈论的无非就是时局和政治。

“你跟我说的明年会发生的几件大事,我隐晦提了提,他们以为是我自己看出来的,一个个的都夸我,害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明年三个伟人先后去世的事,唐山地震,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年邓同志将全面复出,停止十年的高考恢复等等,谷一一都跟刘辰烨提过。

三位伟人过世和唐山地震的事,自然不能拿来说,其他几项跟政治相关的,刘辰烨能提点的都提点了。

“难得托了我特殊来历的福,提前知道这些事,不拿来合理利用才是傻瓜。”

“这辈子娶到你,真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提前知道后世就算了,还横空出现了这么一个强劲的靠山,用他平常的话说,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自从遇到她就跟开了挂一样。

“我也觉得娶到我你赚到了。”不过,这首先得有你不嫌弃我曾经是你弟弟未婚妻这件事,不然我们也成不了夫妻,谷一一心里默默补充道。

而且这个男人一开始压根不知道,他知道后事,更不知道她有个牛逼的出身,他娶她的时候,她只是个被未婚夫嫌弃的孤女。

他娶她,真的很纯粹只为她这个人。

他现在拥有这些她身上这些附带的,算是老天爷对他的嘉奖。

第二天早上,古卓民带他们去看了四合院,这是一套两进的四合院,里面打扫得很干净,果然如古沅心说的,拎包就能直接入住,很明显这是有人定期打扫的缘故。

看了他们的四合院后,古卓民又带着他们看了其他几人的四合院,算带他们认个门,因着要赶飞机回济南,都只在门口看了一下,没进门。

看过所有四合院,回老爷子那边再吃了顿午饭,一家人就打道回了济南……

回济南后,两夫妻的日子又恢复了正常的状态,只是似乎又有些不一样了。

这份不一样主要表现的刘辰烨这边,大概是跟老爷子聊过后,他对未来如何走,应该做哪些争取,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所以,他走的每一步都比先前自己摸索来得从容,整个人显得更加的淡定从容,越发显得有魅力。

某次闲聊,谷一一瞧着他那张越发叫人移不开眼的脸,叹息地说道,“莫怪人说女人三十豆腐渣,男人四十一枝花。以前我不懂这话的真实含义,如今瞧着你这张正往四十岁道路奔,却越发显魅力的脸,我明白了。”

男人到四十岁的时候,不像二十岁时那样一脸奶油小生样,褪去三十岁时的矫情,没有五十岁时那样循规蹈矩,更加没有六十岁时的老气横秋。

四十岁的男人,褪去少时的纯情,卸下青年简单思想的外衣,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以及温暖充实的情感。

这让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宽容大度,温文尔雅,刘辰烨身上又有着军人特有的阳刚之气,她这个当妻子的见了都忍不住心跳加速,更不用说那些未经人事的大姑娘了。

“万幸你平日里以冷峻著称,不然这得有多少桃花主动贴上你啊!”

伸出右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妻子的下巴,仔细看着她那张满满胶原蛋白的脸蛋,“我觉得比起我的老男人脸,你的脸蛋更让人欲罢不能。”

二十六岁的女人,有着十七八岁的面容,却有着成熟知性的灵魂。

天使的面孔,独立自由的灵魂,最是吸引男人。

谷一一眼里荡出笑,眸光潋滟亮若星辰,熠熠生辉似皎月,让刘辰烨忍不住凑过唇,吻上那双眸,唇碰嘴唇即离开,“我不知道世间,是否真有‘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人存在,我只知道你的一抹笑能让我付出我的所有。”

别的男人什么感觉他不清楚,但只知道自己这个妻子,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像一本永远也翻不完的书,每当他觉得自己快要看完整本书,快要了解透她的时候,都会发现这本书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又增厚了许多。

增加的内容,还是跟看过的完全不一样的,让他忍不住去翻阅、去探索,去认识一个全新的她。

这样如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的女人,他想任何男人碰上,应该都不会失了兴趣,而是会一直乐在其中,认真研读。

拿下他捏着自己下巴的手,探过嘴在他唇上轻啄了一下,“三哥这张嘴,越发会讲情话了,我心甚欢喜。”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张嘴从来讲的都是实话!”刘辰烨很是正经地说道,“只要能让你的脸上,永远保持如初的笑,你三哥我真的做什么都愿意。”

男人的话可以听,却不可以全听。

男人的话可以信,又不能全信。

也许见识后后世太多前一天还大秀恩爱撒狗粮,第二天就翻脸相互各种撕逼的戏码,哪怕知道刘辰烨说的都是大实话,谷一一也不会全听全信。

虽然她穿越过来的年纪不大,按理说正应该是少女怀春,渴望男人讲情话的年纪,可自她穿越过来,她就没这方面的渴望,当然刚开始的刘辰烨,也没这方面的技能。

只是当刘辰烨开拓了这项技能后,她也没表现得特别激动。

谷一一想,她大概缺了一颗粉红的少女心。

夫妻八载,刘辰烨哪能瞧不出妻子,对自己这些话将信将疑,心里有些失望,却又觉得这很正常。

他的小妻子从来都跟其他的女人不一样,她会跟他撒娇,却不会恃宠而骄;她会依靠他,却又不是让自己跟颗无骨的菟丝花一样,只能靠着他存活。

她进退有度,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她都努力做到恰如其分,不会让亲近的人无所适从。

当然这些都不是两人结婚之初就这样,而是在日如一日生活中,慢慢总结出的经验,是人生阅历的沉淀。

八年夫妻,他们也算得上老夫老妻,有四个孩子的事要忙活,有各自的事业需要顾,能留给他们腻歪的时间非常有限,可再忙两人都会忙中偷闲,进行这样或长或短的交流,缓解疲劳,增进感情。

一段好的婚姻,就像一潭醇酒一般,历久弥香,越久越有味道。

今后两人会如何,现在谁也不清楚,起码现在两夫妻的感情是真心不错。

除了刘辰烨本身的处事风格变了,周边人跟他们之间也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当然这份变化不是他们去北京后才开始的,自打年初她跟古家认亲后,左邻右舍对他们就有些不一样,只是没这次京城回来后这么明显。

对这些事情,谷一一其实看得挺透彻的。

她觉得有人看得上你,想着法子跟你结交,起码证明你混得不错。

所以明知道那些人多少抱着目的,跟他们结交,她也从来不会因此对对方有什么想法,原本怎么跟他们往来,现在还怎么跟他们往来。

不刻意去回避,也不会去应承什么。

那些有意结交的人,更多其实也就是在他们这边混个脸熟,暂时也没有求他们做什么。

一方除了交好无其他所求,一方保持初心该怎样还怎么样,彼此除了往来次数多了,其他都一如往常。

整个家属院附近,要说最被人羡慕的人是谁,那非慕家莫属。

慕家因为穆小芬这个儿媳妇的关系,自谷一一家到济南开始,就跟他们走得极近,甚至在谷一一忙不过来的时候,无论慕母还是穆小芬都诸多帮扶。

随着谷一一他们越来越好,哪怕他们自己没出手帮衬这慕家,愿意看在他们面子上,照顾慕家的人大有人在。

就拿穆小芬这次晋升主任的事,除了慕母的面子,谷一一这个给力的手帕交,也起到了相当作用。

晋升的事确定后,穆小芬跟谷一一开玩笑,“以前总听你说抱大腿如何如何,没想到如今我也抱了一条粗大腿,果然有大腿抱的感觉相当好。”

她今年三十二岁,按资历只能到副主任的槛,可她不仅有给力的婆婆,还有更给力的闺蜜,医院硬是让她当了主任。

按说这样越级提升,应该会很多人有意见,可她硬是没听到半句不好的话。

弄得她都怀疑,自己这是不是得了个假晋升。

“人家愿意卖我这条大腿面子,那也得你有相应的本事,你若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那任我的大腿再如何厉害,人家也不会卖我这个面子的。”

谁都不是傻瓜,就算想卖人面子,首先也得保证自己不会因为卖面子的事丢饭碗,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穆小芬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自然明白谷一一说的有道理,但自己沾了好朋友的光也是毋庸置疑的事。不过,就他们两人的关系,再说就太见外,她转而说起其他,“你是不是即将离开济南”

前段时间她都忙着晋升的事,谷一一北京回来后,她还没来得及跟她好好聊过。

好不容易忙完晋升的事,她第一时间过来找好朋友了解情况。

“三哥明年底才到晋升期,最快也要等到那时候才离开。”

“那满打满算也才一年时间,一年后咱们再想见面就难了。”

这五年下来,她已经习惯好闺蜜就在身边的生活,不用想她都知道,等她离开她这日子得难过多少。

谷一一舍不得好友,但去京城的事到明年算起来已经迟了六年,显然她没道理继续在这里留下来,“今后交通会越来越便利,到时候往返京城和济南并不难,咱们想见面还是能见面的。”

“那不一样!”

都在大院这边,他们想见对方,十分钟不到的路程就能见到对方。就算交通再方便,一趟起码也得四五个小时,再说彼此都是有家庭的人,除去工作外,他们还要照顾家庭,很难抽出时间大老远跑一趟见面。

谷一一当然知道不一样,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他们终究有分开的一天,“见面不方便,咱们就打电话,电话里什么都能说。”

穆小芬也知道好友离开的事是必然的,“与其想你们离开的事,我觉得我们可以趁这一年的时间,留下更多属于我们的没哈回忆。”

“你有什么想法尽管使出来,我一定舍命陪君子。”

“这话可是你说的,你可不能反悔。”

谷一一表示没问题,然后问起穆小芬当领导,还习不习惯。

“才当上还没处理过具体事情,暂时不清楚。不过,我婆婆传授了我很多经验,应该能有所帮助。”

自从第三个孩子出生,不仅丈夫对她越发好了,婆婆也越发照顾她。

这最小的儿子虽然在肚子里的时候,没少折腾他。

可因为他,她得到也更多。

所以,对这个小儿子,她甚至比前头两个还要疼爱。

“有你婆婆这个老前辈在身边提点,你的确不需要太操心,适应的问题。”

从十月到十二月,先后给谷一一和刘辰烨庆祝了生日。

来济南这么多年,无论谁过生日,都是生日当天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吃饭,又一起切蛋糕吃蛋糕,热热闹闹的过。

这是大家伙儿的庆祝,私底下两夫妻会相互给对方送礼物,这么多年下来,彼此已经收过对方五六次的礼。

今年谷一一送给刘辰烨一把钢笔作为生日礼物,刘辰烨则送了谷一一一条祖母绿项链,这是他从那些倒卖文物者手中得来的。

从谷一一这里得知,十年特殊期间,国内损失的文物不计其数,多年下来他一直暗中跟真的文物爱好者一起打击贩卖文物的人,经他手的文物有不少好东西。

这祖母绿项链就是个好东西,他花了不少钱买回来的。

两夫妻送彼此的礼物,都是彼此喜欢的,所以今年两人的生日,又都过得很愉快。

两人的生日过后,新历年已经翻过75年,进入76年。

76年的第一个月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国人最敬爱的总理,与世长辞,举国哀悼。

总理1月8日上午过世的,十天过去全国还都在哀悼中,于是这一年三胞胎的生日(1月18日),谷一一他们破天荒的只给每人煮了一碗长寿面,其他的都没庆祝。

待到大家从失去最敬爱总理的悲痛中走出,已经是农历年年底了。

进入特殊时期第十个年头,也是特殊结束的最后一个年头,原先被命令禁止的各种风俗,渐渐有复苏的趋势。

就拿过年来说,早些年不允许贴对联,不允许放鞭炮,这两年下来已经渐渐有人这样做了。壮着胆子这般做的人,并没因此受到批判,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恢复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事。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谷一一他们在济南过的最后一个年,刘辰锋两兄弟商量着今年的年,给过得更浓重一点。

于是,备年礼的时候,他们不仅买了红纸写对联,还买了足够的鞭炮回来,准备除夕夜放。书画不分家,这些年刘颢阳不仅学了画画,还学了书法,写对联的事由他负责。

刘辰锋两兄弟家就各两个房间,两张大门的对联就搞定,只有将军楼需要比较多的对联。不过,也就一张大红纸就能搞定的事,压根费不了多长时间。

刘颢阳负责写对联,刘颢轩几个则负责贴。

为了除夕当天能更尽兴的玩,也为了家里更早有过年的氛围,他们提早一天把对联的事搞定。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领着六六他们排练团圆饭时候要表演的节目。

自打大家一起过年下来,每年孩子们都会准备节目,在吃团圆饭的时候表演给大家看。

今天除夕的天气很好,他们在院子里玩闹,玩闹到半天,将军楼的大门被敲响,刘颢阳跑过去看来人是谁。

当看到站在门口的几个人时,原先玩闹时脸上的笑意顿时没了,他看着刘父问道,“爷爷,您怎么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