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穿越清朝生活手记(清穿)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穿越清朝生活手记(清穿) 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51: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儿子出门在外想管也管不到, 老三的信上说他要出海, 把四爷急得够呛,最后也只能是又派了两人加上刘玉赶紧追过去了, 其余的,什么的干不了。

但家里还有三个待嫁的女儿, 却着实不能再拖了。时间永远是最不等人的,阿若觉得自己搬到翊坤宫也就前一阵儿的事吧, 其实一转眼就过了一年了。

在园子里过惯了谁都不想回紫禁城里,四爷装聋作哑不管下头那些老人们怎么劝,愣是在园子里过完腊八才顶不情愿的回宫。“您就别板着脸了,人几个老大人也不容易,您不回去他们就得跟在在城外住着, 这可说话就过年了, 那老胳膊老腿的圣上您也心疼心疼他们。”

阿若像呼噜翊坤宫养的猫一样给他顺着背, 觉得自己可大度了。这些年说自己坏话最多的就是那些老臣子们, 现在自己还得替他们说好话,真是没处说理去。

原本四爷想的是就过年头两天再回去, 可实在是经不住那些老臣们的啰嗦。好像过了腊八四爷还不在宫里,那紫禁城就得没了一样。

“哼,张嘴闭嘴就是祖宗规矩。”四爷在阿若面前一贯的放肆, 一点都不像人前那般稳妥, “早晚爷得让他们抱着祖宗牌匾过日子。”

这样的狠话若是让外人听了怕是得吓死不少人,不过在阿若听来也就是两句抱怨。在自己这儿抱怨完了,就不作数了。出门又是威严又庄重的万岁爷, 挺好的。

回程的队伍比去的时候少了许多人,前些日子理亲王已经带着家眷搬到王府去了。为此理亲王还专门请了所有兄弟一聚,四爷都专门带着人去了一趟。阿若没去,不过听苏培盛回来说,一屋子的王爷贝勒全喝醉了,尤其理亲王和直亲王,两个斗了半辈子的兄弟,醉得抱头痛哭。也不知道是哭自己被圈禁的那些年,还是哭多年后的这份自由。

阿若回了宫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赶紧往慈宁宫与慈安宫去请安。太皇太后多年不出慈宁宫,压根没去园子,太后也早就回宫了。先帝没走的最后几年,从来都是只带着年轻妃嫔出门,太后已经习惯了宫里的日子,在外头久了反而住得不踏实。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一年的功夫又老了不少,这回过去请安到临出门的时候,才认出皇后,阿若那就从头到尾都没认出来,阿若一句话没捞上也乐得清闲。太后那儿一进去,就还是那些老话儿。三个格格的亲事,弘昀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弘晖的福晋到底选好了没有。

不怪太后着急,弘晖今年整二十了,除了两个屋里人,至今还没把嫡福晋的人选给定下来。早几年四爷疼儿子,做主让弘晖再缓两年,那时候皇后还觉得挺好,至少四爷心里看重儿子,可如今皇后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额娘说的是,儿臣这也就是着急这事呢。”皇后说起这事就摇头,“弘晖现在见天的找不着人,儿臣就是想跟他说说这事都没机会。”不过好在弘晖的屋里人老实,自己也一直找人盯着,这几年也没传出有孩子的消息来。

“你们啊,就是太惯着孩子了。”太后一听这话就皱了眉头,“以前在宫外,非要宠孩子也就随你们去了。现在弘晖是什么身份,再不给他把嫡福晋的人选定下来,万一被人钻了空子,看你们到时候往哪儿哭去。”

太后算是看明白了,自己儿子的后宫那跟先帝那会儿就没法比。皇后看似牢牢把着后宫,可自己这儿媳妇性子太直,稍微有些弯弯绕那也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底,太后都不稀罕说她。

宋氏呢,是个心大的,只不过没大在正地方。若是生个男儿身,说不得还能成就一番大事。可在这后宫,她那些心思,半点都用不上。活到现在全凭一个宠字,太后只端看老四到底能不能有始有终,真就宠她一辈子。

除了这两个,其余的那几个,太后都懒得提起,恐怕自家儿子连那几人到底长什么模样,都不记得。这样的后宫,说好当然好,省心省事。说不好也多的是不好,没经过那些腌臜事就没法想得周全。

现在弘晖俨然是隐形的太子,嫡福晋的位子多少人盯着呢。哪怕就是当不成嫡福晋,要是有那个心高的丫头,真就这会儿怀上了,怎么着,早年间直郡王和太子的那场大戏,又原模原样的再来一场

在太后宫里听了好一顿训出来,皇后一路什么话都没说,直到要上轿辇了才出声。“皇额娘说的都对,如今虽说还在孝期,但爱兰珠和宁楚格肯定是要尽快把婚事定下来的,现在孟古青也不小了,这回要是有好的,也能一起定下来。你那头上点心,别再把孩子给耽误了。”

阿若听了这话只有点头的份,“皇后说的是,两个大姑娘是应当定下来了。”现在爱兰珠十六岁,哪怕是立马定下来,等三年孝期过去,再准备婚事,嫁人的时候起码也是十九二十的人,放在现在可是妥妥的老姑娘了。

阿若倒是不着急孩子的年纪,要她说就是这年纪才好。二十左右生孩子,和十五六生孩子,在这医疗落后的大清朝那可不是一回事。只不过到底年纪大了,谁知道那头是不是像弘晖一样早就有了屋里人,到时候别还没嫁过去,就已经先输了一筹。

去年因着先帝爷刚走不久,过年也就低调得很,今年就不同了,加上要给格格们相看人家的消息不胫而走,哪怕是过了腊八,递牌子进宫的人也还是络绎不绝。

阿若第一个迎来的是小郭络罗氏,现在九爷比当年的五爷还不着家,不是在盛京盯着罗刹的生意,就是去了滇南捣腾他那点玉石。

“你放心,我可不是那等不开眼的,今儿进来准保不说孩子们的亲事。”小郭络罗氏知道阿若在愁什么,这不一进门就已经先把话给说前头了。“我这也是没办法,才走这一趟,求贵妃娘娘跟奴才一起唱出戏,到时候我能交差就行。”

小郭络罗氏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会硬着头皮走这一趟。其实这一年在园子里的时候,几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可真不少。不光自己去园子,阿若得了空,也能到几个王爷的庄子上来走动走动。这回京之前几人才凑在一起撮了一顿好的,没成想这又见面了。

“说说吧,是哪头逼着你来的。”阿若听着她诉苦眼皮都没抬。现在皇后那儿门槛都快被磨平了吧,要不是自己惯是个惫懒不见人的,自己这儿也好不了多少。

“还能哪儿啊,还不是我娘家。”小郭络罗氏早年间那是处处被八福晋压制着,嫁人矮了一截就处处矮人一截。可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这风不就吹到自己这儿来了吗。

“外头谁不知道我攀上了你这颗大树,这不,就想让我把人递到你跟前来呗。”甭管河东河西,那都有说不出的难。以前娘家不重视的时候觉得憋屈,现在事事求上门,小郭络罗氏也烦得不行,可还没法推脱。推脱了,用不了半天的功夫就得有闲话传出来。

“这东西放你这儿,瞧不瞧随你的意,好不好我半句都不说,您就给我个面儿,收下行不行。”小郭络罗氏递过来的一看就是小像,阿若点点头让满儿收了。

“你我什么关系,说这么多做什么,不好意思了”她自打一进门嘴就没停过,阿若一瞧她这幅模样就知道,她肯定是觉得不好意思了才这样。“不过我也跟你实话实说,如果郭络罗家看重的是两位格格,怕是难成。”

宁楚格是板上钉钉的固伦公主,郭络罗氏近些年本就不显,家里的儿郎也没什么出仕了,所以再是出色,配宁楚格总是差了些。爱兰珠呢,四爷那儿已经跟自己打过招呼了,孩子肯定得留在京城,但是十有**是要嫁给蒙古诸王家的孩子。以前四爷没登基之前,说不准还是宁楚格嫁,可现在,四爷不可能给蒙古这么天大的脸面,那就只能是爱兰珠了。

阿若话说得直,小郭络罗氏听了也跟着点头,是这么个道理。“那,爱兰珠那头不会生什么意见吧。”爱兰珠那生母李氏,万岁爷好歹没把人全忘了,还追封了齐妃。可再是齐妃,比起宁楚格和孟古青,怎么也低了些。

“我闺女,我还能让她往那牛角尖里钻啊。”阿若才不怕这个,“再说了蒙古那头把孩子送过来,照样是住公主府里,还不用扯那么多婆母妯娌的关系,有什么不好。”

阿若都想好了,自己手头的铺子怎么也要分几间出来给爱兰珠当压箱底的嫁妆,再把人给她挑选好了,往后只要日子过得舒服,不是比什么都强吗。

阿若这边想得好,爱兰珠那头也想的通。早前额娘便开了库房,把自己亲额娘留给自己的东西都一件件的给点清楚了。有留念价值的额娘都让自己留下,有些实在过时了的金器,额娘便做主都给自己换成了现下最时兴的头面钗环。

其实那些再送回来的头面爱兰珠都看过了,哪是什么老东西融了重打的,这都是额娘为了给自己做脸,重新置办的。

既是有了这等默契,过年前四爷便初步把人给定下来了。宁楚格许的是鄂尔泰家的嫡子,为了这事鄂尔泰差点泪洒养心殿,还是四爷好言安抚才把人给送出去。爱兰珠定的是科尔沁一亲王家的世子。这消息传到蒙古,世子就打算先上京来,往后常住京城,总得先把产业置办齐全了才是。

最意外的莫过于孟古青,四爷想了又想还是跟阿若商量着把这老闺女的事给定了,定的是张廷玉家的老大张若霭。年纪比孟古青大了几岁,不过好在人长得标志又家世好,听说如今已经中了举人,再过几年这朝堂之上肯定又得多上一人。

孟古青还能多留几年,但她的亲事却最惹人眼。康熙朝那么多公主,多是嫁到蒙古去了,四爷这些兄弟们挑女婿也都一个模子。这回把明贵妃的独女许给汉臣,这可是天大的恩典。

一时之间不光是宗室朝堂,天下的读书人百姓们也都在传这件事,都说这才是满汉一家亲。这事再传到宫里的时候阿若笑得往榻上滚,“您瞧瞧,您闺女嫁人这是满汉一家亲,他们怎么就没见着咱们俩,也挺亲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花〆千骨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