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能当皇帝,便不当皇后 > 第37章 该怎么审怎么审

能当皇帝,便不当皇后 第37章 该怎么审怎么审

作者:柯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6:36: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雍丘。

烈日高照,粮队行至一处旷地,军司马岳山派斥候小队前方侦查路线,下令诸军原地休息。

“好热的天,这还是秋日么?比得上漠北了。”

小队人马去林中割草喂马,两个营队守在外围巡逻,其余士兵在辎重车马遮挡的阴影底下歇息,就着水囊吃干粮。

麒麟军军纪言明,行军过程中并不闲聊,吃完便安静地休养精神,按照惯例,休息时间为两刻钟,正是斥候来回五里路需要的时间。

五千麒麟军一路押运粮草自白马南下,过济水,曲遇,行至雍丘,再有十日,便能将军粮送至鄞县或是下邑交于梁焕将军手中。

两军交战,粮草先行,对伐魏东军来说,粮草供给是重中之重,所以军司马岳山自上京城带出来的这五千麒麟军,都是精挑细选的军中好手,战斗力强悍,纪律严明,是麒麟军中的精锐部队。

斥候很快折回来禀报,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启禀将军,前方六公里处是颍水、鸿江汇江口,哨前探路时绘制的舆图上有桥,但桥塌了,末将问了江边的渔民,塌了有十来天,我们只能绕道走阳曲山。”

岳山展开舆图,盔甲下眉头皱起,绕道阳曲山,需要多出至少五日。

军司马岳山、参将陶岑着令士兵继续休息两刻钟,带着小队人马快马行至江边。

江水涛涛,清澈与浑浊交汇,江上本来有一座石拱桥,但桥面坍塌,十丈宽的江海在漠北很难见,中原腹地却很常见。

匠工上前,观察后回禀,神情为难忧虑,“塌了的地方是木墩,可能是年久失修,但要在短时间修复是不行了,想重新铺出桥面,便是所有的兄弟都上,也要十天半月。”

其余士兵沿着江岸寻找,查访有没有别的桥梁可以过,不一会儿就有士兵高兴地回来禀报,“启禀将军,前面发现好几张大船,是自蓝田来的商户大船,可以装我们的辎重过河。”

参将陶岑大喜,岳山亲自去看了,颍水水流平和,正适合航运,临时征调没有问题,麻烦的是人生地不熟,他们是漠北军,不擅水,辎重粮草落水,就悉数毁于一旦了。

岳山看了远处的航船一会儿,下令道,“传令全军,改道阳曲山。”

令行禁止,传令兵应声称是,奔驰而去。

陶岑略一想便明白了将军的顾虑,点头道,“绕路阳曲山虽然多出五六日路程,但我们加速行军便是,在漠北也不是没有吃过赶路的苦,来得及。”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全军取道阳曲山脉,到小阳山时,带路的向导有些踟蹰不前,半响跪在地上拜求,“濮阳定陶那样远,将军们也愿意送救济粮去给百姓们,小的们看得出来,将军们都是好人,和别的兵痞子不同,小的有事相求,还请将军们救救父老乡亲们。”

麒麟军是漠北来的糙汉,大多爽朗,见状就叫他起来,“你有事说事,起来直说便是,能帮的我们就帮你!”

“是啊,不需要这些虚礼!”

向导欣喜若狂,连连拜谢,“是往东二十里,有一座大阳山,山上住着七八百的强盗,领头的一个叫黑大王,专门劫过路人,一到秋收割麦就带人下山抢劫,还请将军救救我们。”

荡扫流寇本就是他们的职责,不少麒麟军都拿起了长刀,只等将军一声令下,陶岑亦是不忍,岳山算过时间,直言道,“濮阳、定陶两地灾情紧急,我们送的都是救命粮,耽误不得,你留下舆图,我们回程时,自会料理这群贼寇。”

实则濮阳两地的救灾粮前翻丞相已经送到,他们以‘补送救灾粮’的掩护,从三处粮仓分三路取粮食,分送晋阳和下邑供给大军,军情一样紧急,尤其现在因为塌桥,至少还要耽搁三日,不宜节外生枝。

向导虽有一点失望,却还是高兴到眼眶湿润,虽然晚一些才能解脱,但也有了盼头哇!

他连连道谢,护粮队连连道谢,尽力挑选些便捷好走的路,送他们过小阳山。

军队又行进二十来里,到傍晚时,乌云渐渐汇聚,狂风大作,岳山面色微变,参军许名一直负责观天象,一看就急了,“这分明是大暴雨的兆头,将军,咱们得快快找地方避雨才是!”

虽然辎车上遮挡了蓑布,但只能应对些小雨,或者短时间对付一下,如果下起暴雨,粮食泡了水,就会发霉,那是万万不能的!

负责侦查路线的参曹翻看舆图,“距离下一个城镇李家村还有五十里路,赶不到,请将军立马派兵快马加鞭,前头寻找,找找看有没有什么村庄,再不济也要高地,好扎营,这样山脚下的路,暴雨一来,辎车都要被淹了,粮食保不住。”

岳山立刻派军,又吩咐全军急速行进,如此又往前走了二十里,天上已经开始掉落豆大的雨珠。

“报————报!”

“将军!前面有一个村子!我们可以先把粮食运到村子里!”

军中诸人都是大喜过望,岳山很冷静,跨上前询问道,“都侦查过了么?是村庄么?”

李六极其细心,一直是行军路上的斥候参军,这么多年从没出过错,知晓轻重,来禀报之前已经探查过了,“是真的村庄,将军我们快过去罢,大雨将至,只怕要下好一场的。”

岳山一块石头落了地,当即下令道,“进村庄!今夜都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日雨一停,我们便继续赶路!”

“是!”

金銮殿上,崔漾正听王铮陈述江陵的灾情状况。

丞相官服玄色,衣上有赤、黄、缥、绀四色纹绣的麒麟蟒兽,冕旒以黑玉珠穿就,青白红三色绶带拢出宽肩,劲力的腰身,越显身形颀长清俊,蟒袍穿在旁人身上,多有威慑,落于丞相身上,却被清俊的容颜,岩崖青松的身形压得翻不出气势,只留了一种风雨秋霜皆不会变动的稳,声音不急不徐,简明而要地陈述着。

群臣都安静地立在两侧,无不敬重。

崔漾目光落在他袖间,眉心微蹙,那握着玉圭的手指骨节分明,修长如玉,却依旧能看见腕间一线红痕。

宴归怀位置在右侧第六位,略抬头,又慢吞吞垂下头去。

今日朝□□有两事,一是安排伐魏大军的粮草征调,此时崔漾早有安排,但还是叫大农令按进度安排,以备后需。

另外东平六县的案件理出了个结果,章戍几人也从东平回来了,牵扯甚广,正好征召学子入仕,不缺人,崔漾便一并处置了,把一些品性才学尚可的学子下放到地州,一则都是些地州小官,勋贵反弹不会太厉害,二则叫他们到地州上做些实事,算是历练,也算是检验。

下朝后崔漾回了中正楼,自暗格里取了两瓶药,细瓷瓶身并无纹饰,只是木塞一白一红,崔漾打开木塞,闻了白色瓶子里装着的解药,这药本是她自己研制,并无异常。

但已经两次了。

调派王铮前往濮阳赈灾前,她便派暗卫暗中将解药下到王铮茶盏里,叫暗卫确认他喝下再回来,中秋节那日,他手腕间依旧有红痕鲜亮,她以为是中途出了什么差错,便又传音于暗卫,明面上是让他回禀消息,实则是取解药。

带了药的饭菜也是她看着他吃下的。

可今日早朝,他腕间血脉旁依旧有红丝。

崔漾蹙眉,拨开了红瓶木塞,倒了三粒服下,半靠在案桌后,阖目养神,等药效发作。

幼时她与王铮并没有来往,只是知道王家有个表弟长相与她有三分相似,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绝对不会有人怀疑她会潜进王家,加上王铮虽然是嫡长子,在王家却很不得待见,几乎是在荒废的小院里自生自灭,她便制住当时只有八岁的王铮,许以利诱。

说以后会让他过上好日子,坐上王家家主的位置,但这个已经学会自己种菜养活自己的表弟没有一点犹豫的就拒绝了,且看着她眼里都是恨意。

王铮从小就恨她,恨不得将她抽筋扒皮,逃跑,无时无刻不在寻机刺杀她,要叫王行来抓她,她挤了一点树叶汁灌给他服下,骗他是能叫他肝肠寸断的毒药,没有解药就绝对活不过三十岁,遏制了王铮。

练武不是她第一件做的事,研习医术毒术才是,做了这摧心散叫王铮服下,自服下半个时辰后,药效发作,腕间生出红痕,王铮亦没有驱从,只是一面听她号令做事,一面背地里找医师,到后来自己学医,一直没有放弃摆脱她的控制。

只是他一没有医书二没有师父三没有药材,学是学不了的,她也不允许,每□□迫他读书做事,承诺一旦她重归上京城,堂堂正正回了崔府,便给他解药放他自由。

自此经年日久,那个反抗激烈的少年不见了,他极有天赋,文学兵法一点即通,且于政务上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她让他学兵法,复起后却从不叫他沾手军务,其它僚佐对此多有疑惑惋惜,他却从不置一词,让他做的事他便做好,不让他做的事,也绝不多想一分。

偌大一个丞相府,困住的是蛰伏的灵魂,困着的也是江水涛涛倾倒不尽的恨意,满府绵延的菜地,压抑的是对政务的厌恶不满,以及对她这个始作俑者的痛恨。

不过是隐忍惯了,一忍十二年之久,已叫他练就了一副千刀万剐岿然不动的心性,再厌恶,再痛恨,冕旒下的神情依然波澜不惊晦暗不明。

药效发作,心脉不适,崔漾睁眼,见腕间红丝蔓延至上臂,便又取了解药服下,两个时辰后,毒性便散了。

这种药并不会真正损害心脉,不存在时间长便难解的情况。

那为什么王铮手上还有红痕。

许是担心飞鸟尽,良弓藏,她会杀他灭口,所以寻了毒药服下,暂时蛰伏。

他知晓她的秘密,见过她所有的狼狈,奸诈,扭曲,不堪,这样想无可厚非。

崔漾指尖撑着额头,按了按眉心,诏杨明轩拟旨,便说丞相赈灾有功,赐下金银锦缎田地农庄许多,她知晓王铮不需要这些,再多补偿亦是枉然,但算是表明态度罢,她并没有对他下杀手的兴头,便也不杀。

蓝开传了膳食来,见陛下面色略有苍白,担忧问,“陛下龙体不适么?奴婢去传医正来。”

崔漾缓缓摇头,到药效散尽,便捡着膳食用完,问蓝开,“明理殿的课上得怎么样了。”

蓝开给陛下盛了一碗汤,笑道,“女君们学得可认真了。”

崔漾略宽慰,用完膳便起身去看,明理殿和明心殿相对而立,如今都改成了学舍,各府送进来的女君一分为二,完全不识字的由司马庚来教,识字的,读过些书的由沈恪来教。

恰好宴归怀入宫来商讨税课细则,崔漾要去勤政殿,便领着他一道过去看看。

先是看的明理殿,从千字文开始教起,司马庚虽是退了位,却经年月久处于上位,威仪内敛,女君们都埋着头,坐得端正,案桌上的笔墨似乎都未曾动过。

崔漾眉心微蹙,又去看明心殿,里面的都是识字的,沈恪正讲论语。

崔漾看了一会儿,叫了一个待诏谒者过来,吩咐道,“明理殿中第二排第三列,第四排第六列,明心殿第一排第三列的这三人留下,其它女君今日课下后,便叫宫人送她们各自回府,再传朕令,各府挑选八到十岁……”

她略一思忖,改了年纪,“五到十岁的女童入宫,每府至少两人。”

谒者领旨去了。

宴归怀见陛下眉心越蹙越紧,略拱手行礼道,“陛下赎罪,请赎微臣直言。”

崔漾颔首示意他说,宴归怀施了一礼,“陛下想教女子读书没有错,但一开始便选错了人。”

“先说明理殿里的,实则各府中并不缺西席,没有哪家嫡子庶子是不开蒙读书的,她们如果有读书的意愿,想开蒙并不难,到现在都不识字,可能是没有读书的意识,也可能迫于家中父兄的权威,倘若是后者,便是入宫有饱学之士教导,也绝对不会有进益,因为她们绝不敢违抗父兄的意志,或者是根本没有想要违抗父兄的意愿。”

宴归怀看向明心殿,又道,“再看明心殿里面的,她们已经习得粗浅的文识,一则将来嫁为人妇,掌管后宅庶务已经尽够了,二则她们本就出生贵族大户,生活殷实无忧,女子高嫁,将来的门第只会比现在更强,读再多的书都只是锦上添花,甚至谈不上锦上添花,叫她们在人前露脸,她们都觉不该,孟浪,如何叫她们出来做事,出来做事的女子混在男子堆里,在她们心里是没有清誉的,是可以鄙薄的,不屑的,如何会用心学?”

宴归怀躬身行礼,“陛下改选幼童是对的,但不够彻底,陛下要教的,是吃不上饭的女子,受压迫活不下去的女子,生存才是逼迫人前行的需求,想靠官家女子改变女子地位,引导其它女子读书,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她们已是万万人之上,地位虽是随男子而来,却已经好过世上千千万万女子,甚至是千千万万男子了。”

生活已这般好,何须再大费周章,未曾见过生活苦,未曾体味过普通女子受的罪难,如何叫她们生出为女子发奋的斗志,如何能滋生出要改变的理想,走向另外一种人生的勇气。

崔漾听罢,亦知其难,未必全部难于男子,还难于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晓得要送女儿读书,她选女子入宫读书,遭到的非议并非全部来自于朝臣,还有各府中的世妇们,若非讲师是沈恪和安平王,只怕是装病都要装走一大半。

还需得另外想办法才是,崔漾先发了两道圣令,“一,每年自民间征召读书识字的女子三百名入宫伴驾,二,太医令招收擅医术的女子,选官入仕。”

除了先从村镇里开办女学,带薪读书,崔漾暂时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但开办村舍私塾女学谈何容易,其中牵扯的钱粮不计其数,只怕只有不叫稚童的父母出一分钱,反向贴补,才能叫他们父母将女童送进私塾。

否则没钱不会让子女读书,有钱便会先让儿子读书,便是还有余钱,也不会送女子读书。

谒者即刻便去传旨,崔漾正待与宴归怀问策,忽而神情微凝,往宫门的方向看去。

远处有马蹄声震,崔漾折身,宫中不许跑马,除非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报。

她远远看见元呺马背上俯趴了一名盔甲男子,认出是本该自白马调配粮草前往下邑的参将陶岑,微变了神色,叫蓝开去端了糖水盐水来。

陶岑自马上摔下来,并不能察觉渴和饿,眼眶红肿,跪行到陛下面前,伏身禀告军情,“粮草被劫,粮草被劫——”

宴归怀早先收到第一封国书时便猜到陛下用兵策略,料到她定是早早在暗中调派粮草,此时听劫,又见这参将几乎要以死谢罪,立时变了脸色。

崔漾眸中染上冰寒,叫禁卫将他扶起,“在何处被截,几日前的事,损兵多少。”

陶岑眼里都是血丝,“十五日前,在距雍丘六十里外的一处村庄。”

若非他和岳将军要收拾残局,此时已经自刎谢罪了,陶岑声音颤抖,将事情原委一一道出。

崔漾耐心听完,几乎气笑了,“你的意思是在我大成境内,在雍丘,距离交界还有四座城池的地方,有五千麒麟军守卫的情况下,一百五十万石粮草在村子里,一夜之间连带着村民不翼而飞,消失得无影无踪是么?”

元呺亦是变色,先不说陛下最是护粮,谁要是浪费她的粮食,谁就是她的天敌,便说这是军粮,关乎边疆数万大军的性命,且两军正在交战,军粮被截,几乎是断尾……

元呺忍不住出声问,“一百五十万石,想要悄无声息的弄走,怎么可能,没有立刻追回了。”

陶岑浑身颤抖,面如死灰,“追了的,罪将与岳将军一道追的,追到益阳没多久,便见益阳郡内的百姓都在庆祝,有人将我们的粮食分发给了益阳各个村落村镇的百姓,人人皆有份,百姓们奔走相告,都说神迹显现了,有济世的英豪出现……”

宴归怀听得吃惊,元呺目瞪口呆,失声问,“什么人有,简直岂有此理!”

崔漾眸中冰寒,“岳山现在何处,可与其它两路有联系。”

陶岑伏地,浑身颤抖,“当时在城中,已有百姓四处奔走相告,除了益阳外,另外有定陶,河口两地有无名英豪出现,给穷苦的百姓流民发了粮草车马,岳将军正在雍丘设法筹集军粮……”

宴归怀心中骇然,崔漾怒极反笑,喉咙里发出了一声气音。

好啊,好啊,三路军粮分别从白马、阳夏、阳瞿三处粮仓抽调,汇往下邑,按照时间来算,梁焕正等着这批军粮,现在三路军马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一网打尽。

“去取舆图来。”

蓝开不敢耽搁,立马叫了两个禁军,跑回中正楼,把舆图,笔墨,信令用的竹筒,漆印全部搬来了。

崔漾让传督军将军徐令,看距离下邑最近的粮仓,三仓都已调走一半,剩下一半备用可以往外出挪,但哪怕被截当日便出发,顺利的话行至雍丘都还需要十五日,时间已经来不及。

且这三处粮仓已经暴露,在原地还有守军,贼寇还未抓住,一旦挪动,极容易再次被劫,暂时不宜动作。

后续军粮跟不上,出现了断层,她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却不想自家沟里翻船,眼看就要全盘皆输。

崔漾写了密信,交于暗卫,让他立刻送去边关,在石阶上坐下来,问陶岑情况,“再彪悍的村民,都不敢这般明目张胆的劫持军粮,朕记得你们队里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手,没发现什么异常么?”

陶岑回禀时,亦气怒得手抖,“遇上暴雨,斥候探寻到有村落,解了暴雨之危,当夜雨下得非常大,我们歇在农户里,村落里的村民都是农人,房舍,吃食,田地,都没有一丝破绽,只是在水井里下了迷药,军士们昏迷不醒,睡一觉起来,辎重粮草都没了,村民们没了,家中农具,还有我们的刀兵武器,悉数被搬走,只有墙上留下了字迹……”

他不敢说,片刻后才斗着嘴唇说,“不义之师,寸步难行,刀兵之凶,取之锻造农具,诸君且归家去。”

崔漾气笑了,又看了一刻钟舆图,到徐令急匆匆来见,便问道,“如此境地,将军可有良策,能力挽狂澜。”

徐令是知情人,此时听罢,饶是身经百战,也是面色大变,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粮被截,没有军粮,便是有千能万能……

崔漾冷静地在舆图上指了指,“秦牧大军若与梁焕合二为一,猛攻彭城,取下徐州、彭城,可取城中粮草否?”

徐令估算,摇头,“魏渊本身就没有多少粮食,自己尚且不能糊口,城中空虚,抢亦无用,倘若被萧寒、李修才自水路、陆路两面夹击合围,必定困死城中……”

他思虑再三,思量再思量,三路军粮都被截,无论如何周转,都没办法在短短几日内将军粮送至九万大军面前。

这是一个死局,当初为以防万一,已慎之又慎的将军粮分成三批了。

徐令知晓此难无可解,便要叩请撤回大军,元呺、宴归怀心神紧绷,观将军神情,心便沉到了谷底,军队一撤,便是输了。

但不撤,饿不了几日,军心不稳,从内部也散了,损失更重。

没有粮食,任凭你再英勇善战,智计无双,都只是枉然。

崔漾眸光冷凝,“魏渊没有,但他隔壁南面的李修才有。”

徐令一震,看向地图,李修才盘踞旧宋的半边土地,离魏国彭城最近的蒙城、宿州就有粮仓,如果直取李宋,占据宿州、以及徐州背后的瞿宁两地,可解被魏、李合围之困。

但秦牧十万大军远在晋阳,梁焕则屯兵下邑,打开这个豁口,一则与秦牧大军相距太远,无法回援,二则反要给魏渊可乘之机,让人追在后面打,便是李修才有粮,也取不出来。

崔漾在杞县的地方点了点,“杞县,杞县尚有十万。”晋阳大捷,九原危机一除,九原的十二万里,留两万镇守,余下十万回防,屯兵杞县,这样在她离开京城前往边关后,往内这十万人可镇守京师,往外占据浊河天堑,预防前线战事失利,前日已收到陈方军报,今日应当已到杞县屯营。

徐令一震,旋即大喜,杞县距离宿州有不远的距离,但从洛阳起就有涡河水路,一路自东南而下,到达毫县只需要五日的光景,上岸陆行两日便能迂回绕到宿州背后。

要是他记得不错的话,杞县便有军粮,水路对比陆路,军粮可以装船随军走,李修才手中不过九万兵马,杞军与梁焕两军合围攻打宿州,拿下李修才,魏渊夹居中央,根本不敢动弹。

只要拿下李修才,粮困可解,占据宿州后,掉头攻打魏渊,也并非不能一试!

哪怕一时不能取胜,只要拖延十几日,便是从白马,上丘再运送粮食,也尽够了。

念及此,徐令心中激荡,“此一计可!”

元呺大喜,宴归怀一直心神紧绷,此时见出现转机,傍晚凉风一吹,才觉后背已出了一层湿汗。

徐令一直以为这十万大军南下是空口的假象,没想到是真的回防了,长舒口气迟疑问,“陛下是打算御驾亲征么?”

原本计划攻打魏渊的军队既然已经早到了下邑,根本无需召回吞守九原的驻兵,除非是需要防备京中不稳。

宴归怀亦猜到了,不由看向阶前的人。

现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崔漾立刻下了诏令,“劳烦将军带着诏令,立马赶往杞县,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朕需得驻守京城,将军只管放开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梁焕合赢此局,封侯且拜相,三公还空着,朕等着两位将军凯旋归来。”

不说带着圣令兵符而去的徐令,便是一旁的宴归怀、元呺等人都热血沸腾,但知道陛下心情不虞,因此都安静地立在一旁,念及三百万石军粮,和方才几乎被逼得退兵的绝境,不由都看向了陶岑。

崔漾手里有粮,但这些粮食都是她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三百万石粮食,不是小数目,且这等变故,并非单丢粮食这么简单,朝局政局,天下大势,军威君威,战机时机,牵一发动全身。

崔漾坐在玉阶上,盯着陶岑半响未语。

陶岑,元呺、宴归怀都能感知到自陛下身上透出来的丝丝寒意。

陶岑欲自刎,手边没有兵器,只得伏地痛哭,“罪将有负圣恩,请陛下赐死,罪臣甘愿以死谢罪。”

崔漾掌中内劲涌动,鼓得龙袍翻飞,静坐片刻,问道,“你带回来多少人?”

丢了军粮是死罪,士兵一旦丢了军粮,很多便直接逃往各处,但麒麟军没有,陶岑回禀,“岳将军领着三千军士在各处收买粮食,罪将带两千军士回上京城领罪。”

崔漾听罢,叫禁军扶他起来,“派你们到九原挖矿两年,你可服气。”

陶岑听罢,泪流满面,伏地叩谢圣恩,“罪臣谢陛下恩。”

崔漾摆手,“带下去罢。”

殿前空旷,却极压抑,禁军们不敢言语,元呺忍不住问,“谁这么大胆子,难道是雍丘等地有奸细,会不会是萧寒,魏渊等人……”

截获粮食悉数发给贫农百姓,刀兵改制农具,宴归怀心中有了一些猜测,看向陛下。

崔漾面上皆是寒霜,吩咐禁卫,“把沈恪给朕带来。”

到人带来,崔漾直接问,“沈平在哪里?”

沈恪不语,宴归怀上前拱了拱手,“还请先生告知沈平下落,陛下发往前线的三路军粮共三百万石被截,被散给了各地百姓,军械也被缴走了,前方大军逼不得已只能南撤,陛下军国大计输掉了一半,要再等良机,不知是何时,如此重罪,必不能姑息,还请先生通晓大义,不要包庇族弟。”

沈恪听闻,神情微变,顷刻间便明白了事情原委。

崔漾眼底皆是寒霜,眸光锐利,“沈平在哪里。”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21935441宝宝、墨七七宝宝、如云飘渺宝宝、温十一鸭宝宝灌溉的营养液,感谢宝宝们的留言。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