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如何迅速成为主角GL(快穿) > 第268章 我种田养你(4) 程怀燕…

又过了几天,田里的稻子陆续黄了,生产队就开始组织收稻子。

这个活看起来好玩,但是割稻子的人要一直弯着腰,打稻子的人要一直挥舞胳膊,都不轻松。从早忙到晚,回家吃完饭就只想赶紧躺到床上,就连程怀燕这种精力充沛的人,话都变少了很多。

好在小塘村是山区,水资源不算丰富,全靠天然的山泉水灌溉,稻田的数量自然也少,几天就收完了所有的稻子。

不过这次没有休息,村里有经验的老人说,雨季快要来了,所以趁着天气好,大家一鼓作气,将地里的红薯也收了回来。至此,今年的秋收就全部结束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扫尾的工作。

比如玉米地里的秸秆还要砍下来,存放好,作为牛马冬天的口粮。田里的谷草也一样,等晒干之后就要收回来。留在田地里的根也要挖出来,堆在地里晒干,等冬天的时候烧了肥地。

不过这些琐碎的活计,就可以慢慢来了。

现在重中之重的,是上交公粮。

交公粮要选最好的那部分粮食,村民们为此又忙碌了几天,才将所有的粮食都装好,用马驮着运到镇上的粮站。

程怀燕是肯定要跟队的,不仅是因为她是二组的组长,更因为她的大姑和姑爷都在粮站上班。借着这个便利,程怀燕将巫洛阳也带上了。一方面,留在村里要干的活不少,巫洛阳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过了,另一方面,镇上开了一家供销社,也可以顺便买一些东西。

通往镇上的路虽然也是山路,但要比之前从县城回来的路要宽敞平整太多。

巫洛阳有些奇怪,程怀燕解释说,“从村子里运东西到镇上去比较频繁,这条路也短,每年冬天都会组织人手过来修整,所以会好走一些。”

去县城的路,当然不是说就没有修整了。但走三四个小时的路,修的话就要好几天时间。通常来说,每隔三四年,才会修整一次。而且主要是砍伐一下路边长出来的杂草灌木,以及砌一下垮塌的地方,至于平整甚至拓宽道路,那工程量就太大了。

好在这个时代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上县城的需求。

一般的物资购买,在镇上就可以完成——去镇上的路,成年人走个三四十分钟就到了,比去县城方便太多。

小病小痛,镇上的卫生院也能开药。如果是大病,大多数也等不到送去县城,人就已经没了。

小塘村的人,一年也就去两三次县城。那么路修不修,影响也就不大了。有时去县城的人顺便带上镰刀柴刀,把路上比较遮挡的地方砍一砍割一割,也能将就用。

“所以今年冬天也要来修路吗?”巫洛阳问。

程怀燕以为她是不想在冬天出门,就说,“放心吧,一家只出一个人。”

巫洛阳竟然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只是说,“我以前还以为,种地就是农忙的时候干活,农闲的时候休息。但是现在看来,一年四季恐怕没有真正休息的时候。”

“差不多。”程怀燕说,“要把地侍弄得精细一些,冬天也不能闲着。翻地,烧灰,堆肥……要忙的事情多着呢。”

而且,除了地里的活,还有家里的活,村里的活,以及像是修路这种预计之外的活。

休息的时候当然不是没有,但确实比想象中更加辛苦。

而且一年忙到头,收入也是很微薄的。很多人家,年底分到的粮食,根本吃不到第二年分粮,中间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凑合。

对现在的巫洛阳而言,走上半小时的山路,已经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众人说说笑笑,不觉已经来到了镇上。

到了这里,众人先去粮站门口等着,让程怀燕进去找人。

巫洛阳也是这时才知道,原来程家还有这个关系。难怪她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在村子里能有这样的威信和地位,除了自己能干之外,也少不了亲朋们的帮衬。

而且很快,巫洛阳就知道为什么大家会这么看重这个关系了。

他们在村子里称量好的粮食,一袋是足足的二百斤,到了这里的秤上,就只有一百七了。巫洛阳心下诧异,但是看众人面上神色如常,就知道这可能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规矩”。

果然无论在什么地方,总难免会有这种事。

没多久,程怀燕领着姑爷过来,跟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说了几句话,那人微微点头。

等所有的粮食都过了秤,那人再打开袋子查看质量的时候,给小塘村的公粮记的品质都提了至少一个档。

这个品质看起来不影响什么,因为品质再好,也还是要上交足数的粮食。可是各个村子每年的物资配发,以及村集体和村干部的各种评先评优,看的都是这个。

交完了公粮,大家看向程怀燕的眼神就更加亲热了,招呼她一起去供销社买东西。

能被分到交公粮这个任务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在村子里很有能耐的,家里的日子也过得去,每年的收入除了留下明年的口粮,还能余下一点钱,用来改善生活。

几人牵着马来到了供销社门口。

这里卖的东西,对于村民们来说已经足够丰富了,但在巫洛阳看来,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略显寒酸。

不过即便如此,两手空空的她也什么都买不起。所以程怀燕问她要什么,她都只是摇头。程怀燕见状,也不问了,自己看好什么就买什么。她先买了盐和菜籽油,看了看,又称了一点糖,本来还想买点饼干,不过问价的时候被巫洛阳拉住了。

“怎么了?”

“买饼干不如买面粉。”巫洛阳小声说。

程怀燕点点头,但是没有在这里买面粉。等从店里出去了,她才对巫洛阳说,“我们去打米的地方问问有没有灰面。那个面粉是本地的麦子打的,不如这里卖的白,但是更便宜。”

巫洛阳当然没意见。

她们去了打米的地方,果然有卖灰面的。不过最后程怀燕还是没买,因为这里的东西可以直接用粮食来换,她打算等分了粮再来。

之后,程怀燕又将自己买的糖果分了一半出来,拎着去了大姑家。

今天借了他们的人情,当然要去看看。

大姑和姑爷都在上班,家里只有老人孩子,见到程怀燕都很亲热。因为她除了糖果之外,还带了一大袋子的东西,里面装了土豆,红薯和玉米,还有程怀燕从菜园里摘的白菜和萝卜。

这样经常走动又很大方的亲戚,谁能不喜欢呢?

老人还热情地留饭,不过程怀燕说家里还有事,只喝了一杯水就走了。

这一天晚上,巫洛阳来到小塘村之后,第一次吃到了炒菜。菜籽油算不算荤不好说,但是炒菜确实比水煮的菜有滋味得多。特别是程怀燕炒菜之前先煸了一下干辣椒和葱姜蒜,那霸道的香味一散开,隔壁几家都能闻到。

而且土豆在大铁锅里烙出一层金黄酥脆的锅巴,味道又和灶下烤出来的不一样,也是平时很难享受到的。

这顿饭三个人都吃撑了,所以吃完饭,大家难得没有动弹,而是瘫在椅子上,一边吹着惬意的晚风,一边闲聊。

“等过几天分粮食了,就去换面粉,回来烤饼干。”程怀燕畅想道。

小喜鹊吸了一下口水,“可是,姐姐你会烤饼干吗?”

“我不会,你洛阳姐姐会。”程怀燕说。

巫洛阳一愣,“我不会啊?”

“你不会?”程怀燕猛地从椅子上坐起来,扭头看她,“你不会你今天说买饼干不如买面粉?”

巫洛阳很无辜地与她对视,“我只是觉得饼干太贵了。买面粉也不一定要烤饼干啊,也可以做一些别的,包子馒头什么的……”

程怀燕却没有放下心,追问道,“你会做包子馒头?”

巫洛阳的声音更小了,“阿拉是上海人,怎么可能会做面食?”

“你可真是——”程怀燕又好气又好笑,伸长手臂,在她额头上戳了一下,“算了,到时候我去问问村里有哪家会做这些。实在不行就自己摸索着做,那包子馒头,一开始不也是别人摸索出来的吗?”

巫洛阳躲了两次,没躲开她的手指,还是被戳了一下,不服输地伸出手臂,想戳回来,结果两张椅子之间的距离太远,她的手臂比程怀燕的短,根本连人都没够着。

程怀燕看到她凌空挥舞了两下手臂,不由笑出了声。

巫洛阳瞪着她。

程怀燕笑了几声,连忙憋住了,整了整表情,朝巫洛阳身处胳膊,“我错了,给你戳。”

巫洛阳狠狠掐了她一把,转过头去了。

……

交完公粮,之后就是激动人心的分粮食了。

也是直到这时候,巫洛阳才在来到小塘村之后,第一次见到了黄桥。

而黄桥现在的状态,让她有些吃惊。

巫洛阳自己,这几个月晒黑了不少,身体也结识了许多。黄桥看起来却还是刚来时的样子,皮肤白净,穿着那件的确良的衬衫,站在一众灰头土脸的村民之间,显得鹤立鸡群。

这让巫洛阳十分疑惑,因为她自己有程怀燕照顾,适应这里的生活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黄桥是怎么做到的?

一组的族长黄家学虽然跟他认了亲戚,但是也不可能照顾到这份上吧?

而黄桥带来的东西,巫洛阳至少也能猜到七分,不可能让她在小塘村过得那么舒服。

不过很快,她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

因为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出现在了黄桥身边,跟他说话,态度很亲昵的样子,中途甚至挽了一下黄桥的胳膊。这种情态,巫洛阳太熟悉了,那些陷入恋爱中的女孩,看起来都是这样的。

黄桥跟小塘村的女孩恋爱了?

巫洛阳有些吃惊,可是内心里,好像又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

对于他们这种外来人员而言,想要迅速融入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只不过大部分的知青看不上乡下人而已。但是,与辛苦的下地劳作比起来,这种看不上就无关紧要了。

黄桥只是选择了一条比较轻松的路。

巫洛阳知道下地干活的辛苦,更知道从上海来到这里的落差,所以对于这种选择,她可以理解。

也许是因为她的视线停留在对方身上的时间太长,黄桥突然转头朝这边看了过来。

巫洛阳没有移开视线,表现得很坦然。作为小塘村唯二的知青,难得见了面,关注一下对方不是应该的吗?

倒是黄桥自己,对上巫洛阳的视线,竟然慌张了一瞬,忙不迭地转开了眼。

也许是因为曾经对巫洛阳有过好感,甚至曾经站在比较高高在上的角度对巫洛阳表示过怜惜,现在被巫洛阳看到自己的选择,黄桥心底便不由得生出了几分羞恼。

他最初的计划,当然不是跟小塘村的女孩恋爱甚至结婚。他只打算利用自己的皮相和趣味,吸引几个女孩帮自己干活,但却不对她们表态。

谁知道这小塘村的姑娘们也不傻,黄桥只想钓着她们,可是她们没有吃到饵料,便都不愿上钩。

平时听他说说话,跟着笑一笑没什么,却绝对不会在关系没有明确的时候,大庭广众之下替他干活。

毕竟对这个闭塞的山村而言,一丁点小事就能掀起无数流言蜚语,何况是男婚女嫁之事?无论是女孩还是女方的家长,对此都很谨慎。

没办法,黄桥只能从自己的目标之中选了一个家境最好的,走一对一的路线。

这个被他看上的女孩,是大队长的孙女,叫黄小兰。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黄桥又不是真的想恋爱,只是想吃软饭,那当然要选身份最高的。而且黄小兰身为大队长的孙女,家境在小塘村是最好的,平时吃得好,还能稍微打扮一下,在一众女孩之间自然是最亮眼的存在。

正好他就借助在黄小兰家,所以这个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自从跟黄小兰在一起之后,黄桥每天分到的都是最轻省,还不用晒太阳的活计。虽然只有四五个工分,但是黄家不收他的房钱和口粮,黄小兰还每天补贴他一个鸡蛋,他不用靠工分生活,也就不在意了。

此刻,对上巫洛阳的视线,黄桥虽然心虚,但是又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不对,应该说,看到巫洛阳之后,他更加确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了。

巫洛阳不过是在村里干了两个月的活而已,白皙的皮肤就黑了好几个度,从前她身上那种柔弱惹人怜惜的气质已经彻底消失,看起来简直像是另一个人了。

黄桥是绝对不愿意落到这种地步的。

他对于回城还满怀希望,但是如果自己真的彻彻底底变成了村里人的样子,回城之后岂不是就成了笑柄?到时候,那些体面的工作,还看得上他吗?

于是,短暂的羞恼之后,他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心理安抚,于是挺直了背,又看了回去。

但巫洛阳早就已经移开视线,不再看他了。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既然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能承担结果就好。

……

粮食是按工分分的,巫洛阳尽管已经很努力,最近已经能够每天拿八个工分,但是分到手的粮食,数量还是不多。

看着这些粮食,她不由自失一笑。

其实这样看来,她和黄桥也没什么分别,如果不是程怀燕无私的照拂,她哪怕再怎么努力,最初的这段时间,日子也一定会过得很艰难。

只不过黄桥心怀侥幸,而她一开始就看清了自己的路。

以后,我会有能力偿还回去的,巫洛阳这样想着,便也渐渐静下了心,不再纠结这种问题了。

分完粮食的第二天,程怀燕就去镇上换了面粉回来,顺便还打了一些稻子,准备留到过年的时候吃。至于剩下的稻子,她全都卖了,换成钱存了起来。

这些钱付了小喜鹊的学费,要买一些必须的日用品,也就不剩什么了。

程怀燕在村里打听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没什么做面食的经验,只好回家自己琢磨。

但是第一步,她就卡住了,“面粉里加水揉面,加冷水还是热水?”

巫洛阳跟她面面相觑,也有些拿不准,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先加冷水试试?”

程怀燕倒是一点不忐忑,半瓢冷水加进去。结果搅一搅,发现水多了,只能再加面。巫洛阳突然想到那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笑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边笑一边叮嘱程怀燕,“你少少的加,别一下子加太多,又要加水。”

程怀燕的动作谨慎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揉出面团的样子,但是怎么都不光滑,还粘手。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印象,她觉得揉面就是要多揉才好,于是抱着盆揉了一个小时。小喜鹊问她累不累的时候,还说,“这不就跟洗衣服一样,轻轻松松。”

揉完之后,面团似乎确实更光滑了一些。

于是就切小块上锅蒸了。

结果蒸完之后,根本就不是馒头应该有的松软,完全是一块结实的面饼。要说难吃,那倒也不至于,精粮细面怎么会难吃?但是……他不对劲啊!

“为什么会这样?”程怀燕咬着馒头,百思不得其解。

巫洛阳迟疑地说,“那个,我想起来了……好像是要加什么东西发酵,才会有馒头的那种松软。”

“加什么?”

“碳酸氢钠?又叫小苏打。”

“这是什么?”初小毕业的程怀燕一脸茫然,“供销社好像也没有卖的。”

“算了。”最后她选择放弃,“反正家里还有油,我们做烙饼好了。”

好在烙饼非常成功,被油烙过的饼十分酥脆,又油又香,小喜鹊吃得头都不抬。吃完了,还说,“这个饼好吃,姐姐,我们明年再做吧?”

巫洛阳听得又好笑又心酸,但是心里也不免升起几分疑惑。

听小喜鹊的说法,再看程怀燕生疏的样子,好像真的是第一次做这些。但是她们家的条件没有那么糟糕,程怀燕人又大方,以前难道没有买这些来改善一下生活吗?

这个问题她没有当着程怀燕的面问,好像质疑她这个家长做得不好似的。

巫洛阳私底下悄悄问了小喜鹊。

小喜鹊对她很信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很坦然地说,“姐姐以前从来没有弄过这些的、别说这些了,就是山上的那些山货,她也很少去捡的。”

她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下地太累了,回家就不想动弹。”

其实山里的出产虽然丰富,但是小塘村的村民们,大部分都不会去捡这些。反而是村子里的小孩,更加热衷于此。因为这些东西,在物资贫乏的时代,是孩子们唯一的零嘴了。而且不用花钱,父母就不会反对。

巫洛阳听得一怔。

从一开始,她对程怀燕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很厉害,精力充沛,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所以就总觉得她好像是不会累的。

可是人怎么可能不累呢?

能躺下休息,谁还会愿意特意进一趟山,只是为了搜集那些不能填饱肚子,顶多只能换换口味的野果山货?

还有买面粉,折腾这些新的吃食。其实一样只是填饱肚子,却要多费好多功夫,也难怪平时没有人愿意折腾。

可是……这些程怀燕都做了。

巫洛阳不敢说对方是为了自己才这样做的,但是,她已经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这些成果。

而我,我又能为她做点什么呢?

这个念头一出现,巫洛阳再看周围的东西,感受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对于程家的一切,她当然是早就已经熟悉了的,但她从没想过自己能做点儿什么,给这个家带来一些改变。就连学习缝补衣服,也只是觉得有这个技能,她对程怀燕来说才是一个“有用”的人,才能安心地住在程家。

原来我一直还是有一种做客的心理,她想。

可是,程怀燕没有将她当成客人,小喜鹊也没有。

虽然只是短短地几个月,但她已经融入了这个家,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怪,有些人在一起住上几十年,还是如同仇人一般。也有些人,明明才相识不久,却亲密得难分彼此。

——白发如新,倾盖如故。

……

想法一有了转变,巫洛阳的主观能动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生产队里没有安排什么任务,小喜鹊也放假在家,巫洛阳便跟她说,“咱们俩上山捡菌子去?”

她记得,上次程怀燕就说过,菌子炒了吃更香。不过那时候家里没有油,也只能说说。

现在买了油,那就再吃一顿。

小喜鹊立刻积极响应。

她年纪虽然小,但对小塘村的地理环境,却比巫洛阳了解得多,哪里会生菌子,哪里有别的山货,心里都有一幅地图。拎起篮子,领着巫洛阳直奔目的地。

捡蘑菇是一件很需要运气的事,但是因为在山林里,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即使一时看不到蘑菇,也不会觉得枯燥。

反正巫洛阳和小喜鹊都不觉得枯燥。

她们时而摘花,时而捉蝴蝶,时而顺着水流去找泉眼,饮一口天然的泉水……菌子没有捡到多少,人倒是玩得很开心。回家的路上,还看到了一片废弃的水田,在里面看到了螺蛳。

“这个也好吃的。”小喜鹊说。

巫洛阳当即决定带一些回去。两人蹲在田埂上摸了一会儿,就把边缘的捡得差不多了,巫洛阳看看捡到的数量,估计还不够炒一盘的,心有不甘,索性让小喜鹊在边上等着,自己脱了鞋,下水去捡。

这田里的螺蛳,也不知道是不是平时一直没人捡,个头都很大。巫洛阳捡得忘乎所以,走得越来越远。

忽然,她感觉小腿肚被什么东西叮了一下,痛得她忍不住吸了一口气。

巫洛阳连忙低头去看,便见一只蚂蟥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她的腿上,吸盘叮住了她。

巫洛阳只觉得头皮一麻,手里的螺蛳差点直接丢出去。

她不敢多看,连忙慌慌张张地往田埂上跑,一路上搅混了田里的水。但是后来巫洛阳自己想起来都好笑的是,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看到个头大的螺蛳,还是忍不住伸手去捡。

小喜鹊还不知道她怎么了,直到巫洛阳从水里跳上来,一边蹦跶一边说,“怎么办,小喜鹊,我被蚂蟥咬了。”

“这个我知道。”小喜鹊很淡定地说,“不能直接抓它,要用瓦片之类的东西刮下来。”

她说着就转头去找薄而锋利的石块,一边安慰巫洛阳,“洛阳姐姐你别怕,我马上就来救你。”

巫洛阳都快哭了,“那你快点。”

好在没一会儿小喜鹊就找到了合适的石头,三两下就将那东西弄走了。直到这时,巫洛阳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她腿一软,坐在了旁边的草丛上,“太可怕了。”

又问小喜鹊,“你怎么不怕?”

“下田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的。”小喜鹊说,“刮掉就好了,只是有点痛。”

巫洛阳看着自己还在往外冒血珠了小腿,欲哭无泪。

她以为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乡村生活,现在看来,却连小喜鹊这样的孩子都比不上。

之后去田里洗脚上的泥时,巫洛阳都是小心翼翼的。不过还好,什么都没发生。她穿上鞋袜,跟着小喜鹊回了家。

程怀燕一早被大队长叫走,好不容易忙完了回家,就看到巫洛阳神色恹恹地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正在发呆。

“怎么了?”她轻手轻脚地绕过人,去问小喜鹊。

小喜鹊将今天的经历说了。

程怀燕哭笑不得,没想到巫洛阳是在这里被吓着了。她想了想,走到巫洛阳身边坐下,说,“明年插秧的时候,我尽量不安排你下田。”

“真的吗?”巫洛阳一下子就“活”了过来,飞快地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她。

程怀燕点头,“真的。”

“真的吓死我了。”巫洛阳后怕地拍了拍胸口,“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小喜鹊说你往外走的时候,还伸手捡了几个螺蛳,她完全没看出来你害怕。”程怀燕说。

巫洛阳忍不住抬手捂脸,“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

“以后出门还是跟我一起吧。”程怀燕说,“这次是遇到蚂蟥,小喜鹊就能处理,下次万一遇到蛇呢?”

“还有蛇?”巫洛阳已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放心,真的遇到了,我抓回来做蛇羹给你吃。”程怀燕说。

提到肉,巫洛阳顿时就没那么害怕了,甚至还忍不住分泌了一些口水,“你吃过吗,好吃吗?”

“吃过,好吃。”程怀燕说。

巫洛阳不由得放松了一些,把头抵到程怀燕的胳膊上。不得不说,待在程怀燕身边,确实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安全感。

不过,上山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她幼小的心灵暂时承受不起更多的打击了,迫切地需要缓一缓。

好在菌子是真的好吃,螺蛳更是来到小塘村之后吃到的第一口肉,巫洛阳吃完了晚饭,坐在院子里吹风的时候,又觉得,为了这一口吃的,稍稍付出一点代价,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接下来的几天,巫洛阳都没有出门,不过她也没闲着,因为在烤红薯的时候,她突发奇想,打算晒一些红薯干。

据说好的红薯干都是几蒸几晒,但是那样太费火了,巫洛阳便只打算蒸一次,晒出来看看如何。反正她们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能嚼得动,就算是成功了。干一些还更耐吃,也耐储存,过年了闲着没事,可以用来磨牙。

不过最后晒出来的成品,比她想的要软和一些,就是太黑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蒸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红色,晒完之后就变成乌漆墨黑的了。幸亏是自己吃的,要是拿出去卖,估计没人会买账。

虽然卖相差了一点,但红薯干软糯微甜,味道是不错的,巫洛阳满意地将之收了起来。

大概是被美食治愈了心灵,等程怀燕再提出要上山时,巫洛阳便决定跟着一起去了。

这次进山,是为了砍一些木柴,存着冬天烧的。

山里的树木,也是属于集体的。冬天时,村里偶尔也会组织人手进山烧炭,各家分一点,剩下的卖出去,集体也有一些进项。

不过村民们砍一点柴回家烧火,这是不会管的。

但不能砍那种大树,尤其能出木柴的那些树种。巫洛阳上次遇到的那棵自己死掉的松木,可遇而不可求,平时他们砍的都是栎树,这种树虽然长不大,但纹理细密,非常结实耐烧。

程怀燕拿着柴刀砍树,巫洛阳就在一边帮忙将这些树的分枝修理一下,搬到一起。

回头晒干了,就可以捆扎起来,扛回家了。

其实扛回家再晒也可以,不过有水分的木头太沉了,自家用的东西,也不方便用村里的马来驮,就直接在山上晾晒。

“这样不会被别人拿走吗?”巫洛阳有些好奇。

程怀燕说,“一般是不会的。大家都知道是谁砍的,不会轻易去动。村里大家都认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事情很难做得没有痕迹。”

在村子里,太独是过不下去的,总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

所以没人会去做这种事,毕竟木柴又不要钱,费一点力气去砍而已。

巫洛阳点头,心想难怪这种小地方,总说民风淳朴。因为在这里,做了坏事,名声传出去,生活就会很艰难了。但是这不代表乡民们没有心机,恰恰相反,这不过是他们的生活智慧。

脑子里转着这些念头,巫洛阳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正准备继续去忙,耳边忽然听到草丛里窸窸窣窣的声音,她用眼角余光一瞟,就看到一条黑影迅速地从旁边游了过去。

“蛇!”巫洛阳应激地跳起来,朝程怀燕的方向跑。

程怀燕心头一跳,连忙丢下柴刀,也往这边走。只是才走到一半,巫洛阳就已经飞奔过来了。

她没有停下,而是在靠近程怀燕的时候,纵身一跳,整个人挂在了她身上。

程怀燕愣了一下,手忙脚乱地把人接住了,再转头去看的时候,哪里还有蛇的影子?

然而巫洛阳还在紧紧地抱着她,双腿盘在她腰间,两条胳膊缠着她的脖子,头埋在她肩上,浑身都在发抖。

程怀燕一下子就心软了。

她抱着巫洛阳,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那种颤抖变得不再明显,才低声说,“好了,已经没事了。”顿了顿,又说,“以后不带你上山了,别怕。”

一边说,一边腾出一只手,轻轻拍着巫洛阳的背,安抚她的惊慌。

好半晌,巫洛阳才缓了过来。

然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势挂在程怀燕身上。

巫洛阳像是被烫到一般松开手,从程怀燕身上滑下去,眼睛根本不敢看对方,只紧紧盯着地面,恨不得那里有一条裂缝,能让自己钻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