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糟糠之妻(快穿) > 7、第7章 富商之女(6)

糟糠之妻(快穿) 7、第7章 富商之女(6)

作者:衣青箬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2:2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听了下头的人回报,说那女子最后进了县衙大门,穆亭不由十分意外。

他没有跟对方照面,但按照属下所言,她的身份应当不低,绝不会是县衙的仆役,那就只有官眷了。再一打听,竟是新来的县丞夫人,如此一来,她出现在城郊这处集市,便是古怪至极。

当时客栈里只有她一人在,若说此事与她无干,又颇有疑点,若说此事与她有关,又连穆亭都不敢相信。

他们从关内来,与番人应是没什么交际的。又是今年的新科进士第一次上任,也不像是朝中什么人做出的安排。就是真要对付他,也不该派个女子前来。

不论如何,从纸条上的内容来看,不管对方是什么目的,至少目前还不是敌人。

穆亭想了想,便吩咐道,“既然是县丞大人的亲眷,想来与此事无干。当时旁边两个房间都空着,说不定有人趁隙溜进去,传了纸条之后立刻撤走。”他顿了顿,又说,“叫人盯着集市那边,查一查是否有可疑人的踪迹。另外,传令城中,从即日起,严查进出城的人口,以免叫心怀不轨之人混进来。”

按照纸条上的说法,等这些番人南下时,会先派遣一部分人作为先锋,伪造身份入城。然后里应外合,趁着守军不备,夺取城门,长驱直入。

既然如此,严加巡查总不会错。

纸条上的内容不好宣扬,只能他自己知道,但是这传纸条的可疑之人,就可以用作搜查的借口。

还有派出去的斥候数量要增加,探查的范围也要推得更远,必须要第一时间掌握草原人的动向,方能做出最及时准确的应对。

草原部族南下这种事,那是年年都有的,不过规模大小不同。

年景好的时候,不但关内丰收,草原上也是马壮羊肥,因此不缺吃食,只有一些温饱不足的小部落会组织人手南下,数目通常不多,劫掠一番就走。荒年灾年,那就是大部落纠集附庸的小部落,数万人马南下就食,顷刻之间便是一场血战。

今年算得上风调雨顺,收成也好,按理说应该不比太过担心,所以营中的气氛也是轻松的。

但现在看到这张纸条,穆亭就忽然想起夏天时收到的消息,说是草原上爆发了好几场内战,消耗甚巨。现在时间过去几个月,估计也该分出胜负了。可一整年都在打仗,就算赢了,又哪里来得及准备过冬的粮食

只能到南边来抢了。

而且这种刚刚经历大战,带着血煞之气的士兵,又与那些饿得受不了才南下劫掠的部族兵马不同。

那张纸条上,明晃晃写着“屠城”二字,虽是猜测,却也叫穆亭不得不在意。

穆亭的命令才传下去,石将军的人就来了,请他过去说话。估计是听见消息,坐不住了。

军队里最是讲究上下尊卑,石将军虽然保守,个人能力也可称得上平庸,但毕竟资历摆在那里,也是战阵里冲杀出来的,哪里能容忍穆亭在他眼皮底下发号施令

穆亭也是看准他一贯行动保守,就算商量了也会被拒绝,这才来了个先斩后奏。反正草原人迟早会来,就算纸条上写的是假消息,也不过提前戒严一段时日。人都已经派出去,石将军亦无可奈何。

果然,他摆出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石将军除了阴阳怪气地抱怨一通,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让他滚了。

斥候派出去之后,穆亭自己骑着马在城郊一带转了一圈,然后不免忧愁起来。

地里的粮食这会儿才刚刚由青转黄,其实还不算完全成熟,但是草原人不管这些,他们来了就抢,并不管会损失多少。若不能在那之前将粮食收上来,不但这个冬天百姓的日子难过,还会留下东西资敌。

在敌人还没影的时候,就叫百姓收了粮食,他们自然不会肯。这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粮食,水分太重,根本不能久存。而若是晒干,则立刻就少去大半分量。最要命的是明年还不能作为种子,须得另想它法。

当然,那纸条上,也给了万不得已的解决方案。这法子十分出乎预料,仔细想想倒也不是没有可行性。

正是因为这些,穆亭越发不相信这纸条会是一个女子传出的了。

它应该出自一位隐士之手,或许对方是从他处得知了草原的消息,所以提前过来报信,但又不便现身人前,因此才用了这种办法。就算退一步,真是那女子射出的箭,她背后也必然还有另一个人在。

转眼七月过去了一半,一切风平浪静,田间的庄稼在烈日的照射下渐渐褪去青色,转为成熟的金黄。

就在穆亭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骗了时,派出去的斥候终于回报,说是发现了疑似草原人的踪迹。

说是疑似,是因为在野外,草原人十分懂得掩藏行迹,而斥候也绝不敢凑太近去观察。但是以他们丰富的经验,既然说了疑似,那就九成是碰见了草原人,而且还不是一两个散人,但具体规模如何还要等待后续探查。

即便消息还不确切,但穆亭接到消息,还是忍不住霍然起身,“终于来了!”

虽然在大多数大楚人看来,草原上的人可以统称为蛮夷。但事实上,他们内部也是非常混乱的,绝非铁板一块。

这是由草原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他们靠放牧为生,而一片草场,再怎么丰茂,能够养活的牛羊都是有数的。而这有数的牛羊,能够养活的人也是有数的。这就决定了一个部族能有多少人。

虽然他们也会联络起来,但因为平时并不居住在一起,所以这种联盟其实也是一盘散沙,很难统一行动。

而且草原人和汉人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内部,往往会分等级。

小的部落依附大部落,就自动比对方低了一个级别,而普通牧民依附贵族,又要再低一个级别,而在普通牧民之下,还有那些已经失去自身部落,被收编过来的散人。除此之外,还有从大楚劫掠的奴隶。

上层的不会在意下层的生命,所以一旦作战,大部落就会让小部落作为先锋,小部落又会赶散人和奴隶在前面当炮灰。

所以草原人出现在边境,一向都是从小股散兵开始。

一旦有草原人的踪迹出现,则大军也不会太远了,现在开始做准备完全有必要。

这一点不但穆亭知道,石将军也知道,所以收到消息,他的表情也严肃起来,立刻提出要将肃宁城戒严,而从这里往草原的几个寨堡,也要加派人手,盯紧番人的动向。

穆亭闻言不由皱眉,“将军这么说,莫非城外的百姓就不管他们了不成”

“他们留在城外,能够成为肃宁城的屏障!”石将军说,“不是我不管他们,他们既然生活在西北,只是我们这里不过驻扎了五千兵马,据守城池已经很难,还能如何”

“可以让百姓搬进城中躲避。”穆亭道。

石将军闻言,却也是大为皱眉,他不赞同地盯着穆亭,“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穆亭也同样毫不回避地对上他的视线,“我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认为,我们不但要将百姓迁进城里来,还应该派遣士兵出城,帮助百姓抢收地里的庄稼!”

“你疯了!”石将军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坚壁清野,只会把草原人引到肃宁城来!”

人人都知道草原人难下是来打草谷的,说白了就是抢劫。但是草原人也不傻,他们知道大楚城墙又高又厚,还有各种守城器械,士兵们也大都悍不畏死,想要攻破一座城池,哪怕只是小县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所以,在他们的部队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大部分草原人会选择绕过城池,在城外抢一抢那些村庄,得到了足够的铁器、粮食、女人甚至被藏起来的银器,也就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只要紧闭城门,严阵以待,让草原人在城外抢够了,他们自然就会退走。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避免正面交战,避免战争损失,更不会有城池失手的危险。

石将军从军这几十年来,功劳赫赫,不知道有多少是用这种无辜百姓的性命堆填起来的。

不单是他,这其实也是西北许多中低层将官门获取功劳的不二法宝。到时候只需在上报时写上“力战退敌”即可,军队几乎没有死伤,就可以算得上功劳了。万一侥幸杀了一些草原人,那就已经值得朝廷嘉奖了。

至于平民百姓的性命在西北,这并不值钱。

反正这些百姓傻乎乎的,明知道这里日子不好过,还是会留在这里。有些战乱的时候逃走了,等战事一平,就又回来了,永远都耗之不尽。

这种话,石将军当然不能直接说出口,但他以为穆亭一定能懂,却没想到他懂是懂了,却偏要跟自己对着干!

“这种事我们说了不算,既然草原人要来了,防守之事还需肃宁县一干官员出力,城外那些百姓也是他们治下之民,不如请他们过来商议。”穆亭冷着脸道。

和军队不一样,负责治理地方的官员的政绩是按照当地丁口、田亩数量,每年的税收、取中的生员举人数量等等来衡量的,他们绝不会允许石将军把城外成千上万百姓拿去填草原人的胃口。

于是正在跟县尊开会,准备这几日下乡劝农,督促秋收的刘天成,也被请到了军营之中。

并且一听完两方的提议,他立刻意识到这也是自己立功的机会,于是立刻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穆亭这一边,甚至话中威胁石将军若是罔顾百姓性命,他必然要参上一本,完全是一副要为民请命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