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宋穿之懒皇帝 > 24、第 24 章

宋穿之懒皇帝 24、第 24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07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陇中、陇北到兴庆府土地接连被攻破消息传出来, 正和琢磨怎么和狄青统帅打仗李元昊直接气晕了过去, 醒过来后暴跳如雷、指天骂地。

至于辽国耶律洪基, 他当时正在和僧徒参禅论道, 被大臣们拉出来听完大宋最新战况汇报,手里经书直接掉到了地上。辽国将士急于阻止大宋发展事态, 协助西夏,

直接和文彦博统帅领着右路军打兴起。

大宋这边,太上皇差点儿没乐得晕过去,把听得晕乎乎太上皇后下了好大一跳。

“没事, 没事。我很好, 很好。皇儿把皇考当年被逼无奈送出去土地收回来,我要去太庙告诉先祖们。”太上皇红光满面,感觉自己此刻好不得了,

从未有过好。

太上皇后眼见他这幅迫不及待样子, 只得答应他,“你先静一静,我去给安排。安排好了再去。”

太上皇一听,努力深呼吸平静自己,“宪娘说对,皇儿在外头打仗, 我们要好好保重自己, 不能让他担心。”太上皇后听他叫自己闺名, 笑了笑,

“可不是要保重自己吗?我还想抱孙子那, 不把自己身子骨爱护好怎么行?”

“对。太后说有道理。我们赶紧把皇后选出来,等皇儿打完仗回来若是没有意见,我们就直接下聘。”太上皇想到儿媳妇还没着落,一时间又着急,赶紧继续深呼吸。

汴梁城百姓眼睛睁铜铃大,反应过来后各个都是疯狂喊着“西域,燕云”。

满朝文武大臣又哭又笑安排文官走马上任。

沐浴之日还在忙王安石大人遵照夫人吩咐稍作午休后起来,一边用膳一边控制不住畅快大笑。

饭后散步来到临街苏轼大人府上,王安石大人脸上笑容还是止不住,“子瞻老弟,官家收复河湟之日,就是子瞻协同愚兄建立官办作坊之日,这话可还作数?”

苏轼大人同样爽快大笑,“作数,作数。官家收复河湟和陇中,介甫兄官办瓷器作坊也已经建好,如此大善,如何不作数?走,我们一起去拜访刘大人去。”

刘大人,枢密副使且主管殿前司人事差事,白白胖胖一个老头儿。出身官宦之家,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文,不到三十岁考中了进士做了京官更是自视甚高,逐步高升以后就成了大宋朝堂上保守派代表之一。

现在是王安石大人要实施禁军家属出来做事计划主要阻力之一。

王安石大人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本来可以用硬方法。毕竟做官嘛,哪怕他再清正廉洁,真要查也很好查,出相入将后还和包大人一样每天青菜豆腐汤,真不多。

可是他想着官家临走之前嘱咐,又想着他其他准备事宜还没完备,也就不着急对付这个顽固小老头儿。

中路军抹邦山大捷传来,他们几个好友喝酒庆贺时候偶尔说起此事,得知这位刘大人是苏轼大人忠实崇拜者,又想起官家那个“耍嘴皮子、耍无赖”嘱咐王安石大人随即就动了小心思,然

后就有了这个“君子之约”。

这位刘大人崇拜,拥趸苏轼大人到了什么程度那?据说他老妻曾经因为他一连好几天做梦背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和他大闹合离。

“你是和苏轼大人文章过日子?还是和我们一家人过日子?”结发老妻愤而发问。

老刘大人毫不犹豫,“当然是--和苏轼大人文章过日子。”

老刘夫人气倒仰。虽然最后因为儿孙们哭诉老两口没有合离成功,但是刘大人却是越发痴迷苏轼大人诗词,痴迷苏轼大人一切行为。

苏轼大人每有新词出来,他必要吟诵再三,精心安排家中乐人排唱。吃饭时,总要诵读苏轼大人文章,然后常常因为太入迷而“举箸不食”。

苏轼大人自创一种帽子,高筒,短檐,美其名曰“子瞻帽”,年轻学子戴上后潇洒风流、年轻俊美。京城儒生,外地考生,都弄一顶子瞻帽戴在头上。年过五十刘大人也是热情仿效,他让家里所有男丁从老到少全部佩戴“子瞻帽”,逢年过节也不能摘。

所以此时此刻,休沐在家,因为宋军大捷心里高兴万分老刘大人,沐浴更衣过后特别美滋滋领着儿孙们--听乐人排演苏轼大人最新作《上堵吟》。

“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

乐人声音悠扬,吐字清晰;侍从们乐呵呵做着夸张表情给老刘大人捧场。

因为官家大捷正是热血沸腾时候刘家儿孙们,听着词曲里“吟秋风,悲声”一个个憋着脸皮努力安慰自己,听完这一曲就尿遁。

全场唯一一个听得入迷老刘大人,细细小眼睛眯起,神态陶醉,好似已经来到了“台上”和“客”一起“吟秋风”。

门口小厮来报“文曲星”苏轼大人亲自登门,瞬间把全场人惊呆。回过神来老刘大人感觉--这简直是比他当年听到太上皇赐予进士身份时候,还要高兴。

激动、兴奋无以复加老刘大人,面色赤红、眼睛瞪得溜圆,搓着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因为自家老爷影响,同样喜欢苏轼词管家大声提醒,“老爷,苏大人还在大门口。”

“对对,要去迎接苏大人。”老刘大人觉,他要用自己能想到,最隆重方式欢迎苏轼大人到来。

一刻钟后,王安石大人和苏轼大人面对刘府大门口这两队儿排排站好,手持鲜花高声唱诵着“恭迎苏轼大人”刘家公子们、小厮侍女们,一个控制不住脸皮抽搐,一个努力保持风度。

一个多时辰后,从刘府里面艰难脱身两位好友,那个“凄凉沧桑”模样吆,简直比他们当年在考舍蹲了三天出来样子还惨。

“子瞻老弟“高义相助”,愚兄鸣谢于心。”王大人脸色惨不忍睹。

“介甫兄,此 乃愚弟应当之义。”苏大人干巴巴回应,神魂不属。

木呆呆走过拐角,在一家常吃小馄饨摊坐下来,被老刘大人折腾凄凄惨惨两个人相视一笑,俱是无奈至极。

王大人拍拍苏大人肩膀,满脸苦笑,“以前光听说很多小夫妻因为子瞻老弟诗词闹矛盾,没想到今儿能够亲眼见到。”

苏大人满脸苦涩,还有感伤,“若是只因自己文章写得太好,破坏了好好姻缘,愚弟实难心安。”

“子瞻老弟无须担心。我听说前段时间因为官家领兵出征,很多年轻人都是哭着发誓要奋起。现在官家几次大捷送来,他们估计更是热血沸腾。有了其他梦想和追求,就不会和以往那样一味沉迷诗词歌赋。”

王大人这些日子一直深入底层民众,对此深有感触。大宋人精神气,确实变了。

苏大人心有戚戚焉,提起小桌上茶壶给他们两个人倒了两碗白水,感叹一声,“估计再过不久,我们就可以品尝到沙州葡萄和葡萄酒了。”

想到官家蒲桃酒计划,王大人笑开怀,“有了真正葡萄酒做参照,估计我们蒲桃酒、樱桃酒这些果酒,都可以学着酿制更好。”

两位好友想象着大宋美好未来,烦恼消散,哈哈哈大笑。

熟知两位大人口味馄饨摊主陈老爹一边听着两位大人聊天,一边动作利索下好馄饨,放好油盐调料。双手捧着大黑瓷碗挨个端上来后,陈老爹忍不住笑哈哈问出来:“两位大人说可是果酒?”

苏大人咽下嘴里馄饨,笑眯眯回答,“果酒。陈老爹也想做酒水生意?”

陈老爹憨厚一笑,“回大人话,小老儿还是守着馄饨摊。因为官家打下来好多地盘,家里小儿安耐不住,想要到西边跑商。”

听到跑商,想到这几天户部一直在琢磨商税重新核定事宜,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动起来做事心里高兴王大人,非常爽快答应,“陈老爹放心,估计过不久就开始发放果酒酒曲。”

“好嘞,谢谢大人。”

自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陈老爹开心给他们送上来两碟小菜。苏大人夹了一筷子陈老爹特制腌菜,也是非常开心。

“建官办作坊集中生产各类物资,付工钱给禁军家属,出口赚回来银子给国库。官家这个主意,功在千秋,利在后代,大能为也。”

“可不是?愚兄一开始听到官家提到这个事儿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现在想起来还跟做梦一样。也不知道官家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按照官家速度,应该快到灵州地界。”

两位大人一边用着味道鲜美小馄饨一边悠闲自在聊天,而他们口中,应该快到灵州地界小官家,坐在绝地身上望着近在咫尺灵州城,从浅眠中迷迷瞪瞪醒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