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宋穿之懒皇帝 > 第79章第 79 章

宋穿之懒皇帝 第79章第 79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0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永叔兄言之有理。巩县在河洛之间, 从洛阳坐船来燕京正好。”

正好还可以赏赏洛阳到燕京的河岸风光, 和沿途百姓来个与民同乐。王安石大人想起官家会有的做派,又觉得牙疼, 把欧阳修大人逗的乐呵。

官家继续忙乎他的治水之事;快马加鞭来到了汴梁的白玉堂瞅着展昭从未有过的安心养伤架势,难免大吃一惊。

“你这是什么伤真的中毒了”大热的中午, 一路不停赶路被热的满脸通红的白五侠顾不得自己的风尘仆仆, 直接问道。

“本来是小毒,只是难以一下拔除干净。展某本以为慢慢的运功逼出去就好, 哪知道引发了旧伤。”展昭在那天被官家派人押着回到开封府后, 当然是要找到公孙大人问清楚他的伤势,结果他就听到了公孙大人对他身上的伤势变化的担忧。

白玉堂听明白后大送一口气, “及时发现及时养好就行。你可不能再和以前那样不顾身体了。

“这旧伤不彻底养好, 随时都是一个霹雳弹埋在身上。想想当年太宗皇帝腿上中的箭伤,过了十年还能复发。”

“展某明白。这次一定养好。”虽然是官家和包大人的临时起意凑到了一起硬是给他弄了一个假期养伤,可他也不能辜负他们的心意。展昭想着公孙策给他分析的, 太上皇和老臣们要在朝堂上培养年轻臣子的计划,在心里叹了口气。

范大人、包大人这些人都老了;文彦博、狄青这些人也老了;太上皇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但是官家还将将十四岁,还没大婚,还没亲政。

“你这次来, 估计是一时回不去了。”知道他秉性的展昭给他倒了一碗沉香茶, 等他捧着碗一口气喝完,实话实说。

“我知道。你这伤估计要养个几个月。”旧伤哪是好养的伤筋动骨一百天, 旧伤二百天能养好就是好运气了。白玉堂提起水壶自己倒了一碗, 又是一口气喝完。

展昭轻轻摇头, “官家的意思是让你在开封府代替我几个月。但我估计包大人他们的意思是让你们考虑一下去燕京。”

“燕京有什么事儿”白玉堂面色惊讶。

“燕京的事儿多的很。所以太上皇和老臣们认为朝堂上的年轻人太少了,地方上也不多。想要多培养一批人出来。”

白玉堂呆呆愣愣的好一会儿,张口想问,不知道问什么好。展昭也知道他肯定想不通,也没催他,干脆把这个事儿暂且放过,两个人聊起来自他们分别后各自做的事儿,俱是开怀又畅快。

官家在第二天见到白玉堂的时候也很高兴,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派人来宣白玉堂。

官家自以为爹爹和嬢嬢只是要表达一下他们对白玉堂的欣赏和喜爱,毕竟去年春节的时候时间太赶,想和这些人见见因为马上过节了没有见成;可是白玉堂却被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老两口身上的“媒人”气息给吓得没拔腿就跑。

哪知道他不想进宫天天窝在开封府又被同样记挂着这件事的包夫人给盯上了。白玉堂忍不住找展昭诉苦,“他们要干嘛”

“年轻人嘛,到了岁数就要考虑结婚生子,然后生一串儿葫芦娃。”

展昭有模有样的学着大人们劝家里的儿女们多多生娃的语气,把白玉堂惊吓的一口茶水喷出来。

“这是不是官家说得”白玉堂瞪大了眼睛。

“官家的原话是,大宋人都吃好睡好身体好,一家生五六个小娃娃轻而易举。”

“是不是到现在太上皇后还没和他说‘成人’的事儿”白玉堂很好奇。官家是不是认为只要是“一家”,小娃娃就是葫芦结籽一样到了季节就蹦出来

“太上皇后觉得没人规定男子大婚前必须要有‘教导姑姑’,再说了官家的年龄还没到十五。”

目瞪口呆的白玉堂觉得太上皇后比他干娘还可怕,他干娘再能干,也绝对没有这么多想法。然后他转眼又想到了展昭的婚事。

展昭一看他的眼神就明白过来,面无表情的说道:“太上皇后已经派人去丁家庄接丁姑娘。展某估计,不日即到汴梁。”

白玉堂瞬间觉得太上皇后对自己好好。被展昭的“遭遇”对比着,心里头舒坦很多的他打起精神抓贼巡逻。很快,在丁姑娘一行人还没到汴梁的时候,七月七的乞巧节先到了。

汴梁城里头的各大相关店铺都开始售卖蜘蛛笼、神偶、七彩线、七孔针、“磨喝乐”等过节物事,各条街道上都有挑着担子大声吆喝的小贩们。官家因为被小李子提前提醒,从七月初四五就开始动手雕刻大宋人七夕里热卖的小玩偶“磨喝乐”。

还别说,官家端坐在凉亭里举着刻刀认认真真的模样,还真有一派大家的气度。

在他旁边画画儿的太上皇对于儿子的热情非常高兴,虽然他知道儿子于雕刻一道目前只能算入门的水准,关键是心意不是

“磨喝乐”的样子像个胖乎乎的小娃娃,身穿荷叶制成的衣裙,手里还拿着一片荷叶,逗笑又可爱,有富贵人家去店铺买象牙或者彩绘木雕制作再镶上金玉宝石的贵重物儿,实惠的百姓家就自己用泥巴做一个或者和小贩买一个泥塑。

喜好天然之物的官家专门选了一块已经做过除湿干燥的紫檀木;有像官家这样爱好朴素却没有紫檀木的文人们,就用核桃木、香樟木、椿树木这类适合做雕刻又材源丰富的木材自己动手。

七月初六的晚上,官家在小李子的带领下,在皇宫的一个僻静角落里找到了一个他认为“最巧”的,肯定能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结出来一个最圆的蜘蛛网的胖蜘蛛,捧着小木匣子对着蜘蛛招手。

折家后院,五姑娘瞅着手里形象生动、灵气四溢却是明显雕刻手法火候欠缺的“磨喝乐”笑的一脸温柔,对着木匣子里懒懒的趴着的胖蜘蛛也是一脸的温柔。

提前斋戒一天又沐浴停当换上新衣的小姑娘小娘子们,三五个姐妹好友聚在一起,在一个环境幽静,最好有个葡萄架,最好张灯结彩装扮一新被称之为“乞巧楼”的庭院里,用神偶、茶、酒、鲜花、花钱,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或者瓜果雕成的奇花异鸟等物事--祭月。

焚香礼拜,少女们对月比赛穿针引线,送上自己的胭脂水粉等贡品请织女享用,顺便许下自己的心愿。

正所谓美人对月穿七孔,谁家喜蛛结网圆。女子们乞求的“花容月貌、心灵手巧”男子们不参与。虽然儒家被打压但还是想考状元的文人们,还有同样要考状元的墨家、法家子弟们,他们要在这天晚上拜魁星乞聪。

热情高涨的年轻男女们欢欢喜喜的各自过节,汴梁城都洋溢着年轻活跃的气息。不需要参加科考无需拜魁星的官家,把他给五姑娘准备的礼物送出去后,自觉完成了七夕任务,早早的进了他心爱的小被窝。

过完了七夕,日子好像过的特别快,转眼就到了七月初十四的秋禊节。禊,如同祓除,在水边。男子们和女子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澡盆在各条河流的两头打河水沐浴净身,是为洗涤身心的仪式--祓禊。

梳洗完毕后,当然就是相见--傍晚时分,清风拂面,不再那么火辣的太阳温柔抒情。已经成家的比如苏轼这些人,就是和各自的伴侣好像未婚约会一样的相见;没成家的比如展昭、官家这些人,就是和各自的心上人相见。

被太上皇特意叮嘱,被开封府的人硬逼着出来的展昭,和官家、白玉堂他们一起洗完澡后,望着同僚好友们远去的背影,望着自己面前对着他笑的一脸得意的丁姑娘,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微笑。

官家比他表现的大方多了,这就是无知无畏的好处以为大婚后的生活就是他亲爹娘这样的相处模式--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喜欢和五姑娘一起用饭,更想要抱着她睡觉觉的他,没有一点儿心里负担。

已经和五姑娘处成了好朋友的丁姑娘对于可爱的小官家非常喜欢,因为提前约好过节,她就直接领着人来到丁家在汴梁置办的宅子里一个临湖的亭子,热情的招呼他和五姑娘尝试自己做的家乡吃食。

“官家和五姑娘都尝尝,这三道是西湖鱼熬制的鱼羹,长江脍残鱼做的三丝鱼羹和香炸鱼排;这四道是南方的吃羊菜。北方的绵羊到了南方后,用南方的野草、桑叶、蚕沙等物养出来的肥羊,我们叫它湖羊。”

蕙心兰质的丁姑娘不光是把南方人爱吃的鱼做了出来,还把北方人崇尚的,她特意从家里带来的干腌羊肉也都做了出来。说话更是软软糯糯的亲切可人,还有一丝丝小嗲音,却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的感觉,气质柔美大方、端庄和气。

展昭不理会他们,自己盛了一碗西湖鱼羹慢慢的品;五姑娘对着丁姑娘眨巴一下眼睛,伸手给官家盛了一碗鱼羹;本来就听着丁家兄弟和其他四鼠夸过的官家对她的印象非常好,拿出对待亲嫂嫂的架势,露出他最亲切的笑容,开心的道谢。

脍残鱼长的细长透明、洁白晶莹,光滑无鳞、纤柔圆嫩。长约一指,当地人称之“面杖鱼”。细骨,色明莹如银,肉质细嫩,其味极鲜美。

“丁姑娘好手艺。”

官家举着汤匙喝了一口气以后,美的大眼睛微微眯着,一脸欢喜的夸奖;五姑娘喝了一口后也是满口夸奖,“都说脍残鱼是长江第一鱼,果然名不虚传。”

“你们喜欢就好。”手艺和心意被他悦领,丁姑娘很开心。暂时不理由展昭的她更加热情的给他们介绍桌子上其他的南方小点心小果物。

官家瞅着小小的、特别美观的小碟子里面的那一小簇海味插食,尽管他知道南方人是因为喜咸,不能大口吃,也不能吃的多才做的这么浅浅的分量,可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大好意思伸筷子。

按照北方人正经夹菜的方式,这一筷子下去就是一半儿没了,官家学着丁姑娘挑丝一样的夹菜方法,一筷子夹几根尝了尝,味道很新鲜,“很”咸。

对于吃菜崇尚大气分量足,还喜欢吃甜的北方人来说,当然是大口吃菜更痛快。官家用特无辜的眼神看了一眼没有提前说明的“亲嫂嫂”,喝了一口美味的鱼羹缓一缓,把筷子伸向香炸鱼排,再用公筷给五姑娘夹了两条。

丁姑娘笑了,“海物大多腌制保存,咸的很。”

既然官家喜欢吃鱼,她可以让两位哥哥多送一些鱼来汴梁。宫里不收四方货物,私人送的应该没事吧

展昭察觉到他们的欢闹,笑着说道:“南方的菜式相比北方的朴实,显得精巧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