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倒霉庶子(12)

我有金手指[快穿] 倒霉庶子(12)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威西城沈府大喜, 袁蔓蔓终于怀孕了。

一直跟随在郡主身边侍候的嬷嬷喜极而泣,主子成亲已经一年的时间, 终于听音了。

她挂在心头的大事,有一半能落下地来,不用再悬挂着。

夫妻俩的卧室,没有如京城的宅子一样讲究, 就一个大炕做床,靠在炕头的袁蔓蔓, 满含泪水, 她担心许久的问题不再是问题。

她一直担心自个儿自幼体弱, 成亲后无法孕育子嗣,御医也说了,确实有影响, 机会不大,但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

如今心中的石头悄然落地, 松了一口气。

端着燕窝的沈清和坐在炕头, 陪着妻子, 小声的说着感谢, 女人怀孕生子多不容易,特别是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更是九死一生, 他得感谢。

“蔓蔓,谢谢你。”握住袁蔓蔓的手,无比真诚的感谢着她。

“清和, 我很幸运。”多余的话语不用她在言说,沈清和知道她的意思,幸好她不知道她的顽疾是自己悄悄治好的,要不会更加的激动。

从新年以后,大周大部分区域都没有下雨,一滴雨都没有下过。

可以预见干旱是一定的,只是不知道这干旱是一年还是两年,或者更久。

早早就开始做准备的威西人,心中多少有底,家中至少有一年的粮食,还有的在地里。

大人说了土豆与红薯都是高产的粮种,荒地上种植都比小麦的产量高许多,最好能精心伺候着,产量能高一些是一些。

干旱第一年的前半年都算好,大部分人家家中的粮食都能吃到接新,只是下半年就有点悬。

七月,艳阳高照,沈家的西瓜运回京城,买的可全是高价。今年比去年更加的酷热难耐。买西瓜解暑的人家更多,就是那普通富户也偶尔前来买上一个全家都解解暑,尝尝贵人们口中那美味的水瓜。

钱串子沈清和已经种下迟水瓜,到了秋天还能吃上一茬,今年的十月都很热,正好能卖到十月。到时的价格越发的高。

从蔓蔓怀孕以后,府中的生意账本都是他亲自处理。此时书房内,算盘拨的霹雳啪啦的响,他又在对账。

银子赚的越发的多,以后回到京城,花销大也不打紧。家底殷实了,才能养活妻儿。

翌日,按时去到前衙上班,对沈清和来说就是上班。如今军营与县衙的几个大粮仓全有重兵把守,没有战事,军士们四班倒轮流值守。

几次,抓住西戎探子,知道今年又有一场硬仗要打,可能会很惨烈。

只是沈清和不怕,他不愿意打仗,但是有人欺上门来送死,他不介意让他们有来无回。

刘师爷拿着东西,匆忙进来,“大人,知州大人的信函。”

“州府有什么事”接过刘师爷手中的信函,拆开看,知州是找沈清和开后门的,说是等土豆成熟,能不能多卖一些给州府衙门,看来知州也是未雨绸缪,为来年做准备。

“行,师爷别走,城内百姓有议论些什么”他时刻关注着百姓们,只想安然度过几年干旱,他明年可能就不在威西,要调离此地。

也许是回京城也许去州府,他也不是很清楚,只能尽量做好眼前的事情。能让自己无后顾之忧的离开。岳父在干旱年间回京城的希望渺小,有岳父镇在此处,就是下任县令不作为或者想贪墨衙门生意也是不成的。

思绪飘远,想了很多,想到即将出生的孩子,他不忧心性别,无所谓。即使两人没有孩子,他也不担心。

“议论最多的是干旱问题,担心又要拖儿带女的去逃荒,还有担心西戎贼子前来抢掠。”刘师爷也担心啊,他不希望有西戎贼子前来骚扰,可这一切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可能听他的安排。

“逃荒是不用的,应该能熬过去。西戎人前来抢掠是肯定的,做好准备工作,让他们无法进城就行。”沈清和不担心西戎人,只是不想百姓胡咧咧造成恐慌。

两人细细商量了一些事情,全是一些预防措施,不得不提前想出应对之策。

四年的干旱,外面是饿殍遍野,可是威西境内虽然也一样干旱,但是有一位提前就做准备的好大人,居然没有饿死一个人,靠着之前的积攒还有新粮种,居然全然活了下来。

也没有一户人家外出逃荒,还有不少难民不朝京城方向与南方逃,却偏偏跑来威西,只为了活下来。

没有如他意料中的升迁回京城或去州府,而是留任此地,皇帝不放心下一任县令是否如沈清和一样干实事,在饥荒时哪敢随意安排别的人来,西戎人虎视眈眈,一直想占据边关几座城,连成一线为他们的据地。

可是每次袭击时,都无法做到连成一线,只能退而求其次,抢掠一番。

干旱年间,西戎人每年至少来五次,次次都以失败告终,没有一次能进威西,刚靠近威西百里之内,就会被突如其来的各种意外状况击溃,每次伤亡惨重。

西戎人的人数是急剧下降,承受的干旱,死去很多的人,还有发动战争,死去的军士更多,原就人数不多的西戎人,在几年的时间内,人数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老幼妇孺更是少了一大半。

饥荒时,一般死的最多的就是老幼妇孺,偏偏幼儿与妇女是一个族群的希望,没有她们,一个族群消亡的非常快。

六年快七年的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意义不大,对沈清和来说,太重要了。

娶妻生子,建功立业全是在这六年的时间。

坐在马车上,回头遥望后边还站在原处送别他们队伍的百姓们,沈清和也很不舍。

此回一别,估计再难有机会来威西。

夫妻俩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大儿子沈涵已经快四岁,小儿子沈轩两岁,小小人儿最喜欢跟着外祖父去军营,看武将操练。

袁蔓蔓如今的一颗心除了孩子全扑在夫君的身上,夫君待她的好,她全记在心中。

看着夫君别离时的难过,袁蔓蔓轻声细语安抚夫君,“别难过,有机会再回来看看。”

“但愿有时间有机会。”

“会有的,等孩子们长大,我陪你回来看看。”袁蔓蔓的身体比普通人健康很多倍,她自己也感觉到身体确实非常好。

“好,我们一起回来看看。”

离开威西,沈清和直接升迁回京城,再不回去,皇帝也受不了亲妹妹的抱怨。

如今的威西人民,即使在干旱年间也赚了不少银子,靠着种红薯与土豆没少赚,前两年,沈大人又开始教他们种植长绒棉,以后也是来银子的道。

如今的威西,即便经历了干旱,却比往昔繁华不少。

回到京城的沈清和,整理好府中的一切,第一时间带着妻儿和礼物来到永安侯府,七年的时间,他从没有回来过。

在萱草堂见到祖母,七年的时间,没有给她老人家增添任何岁月的痕迹,全是因为有沈清和送来的补品还有自己动手做的养身丸。

沈老夫人不管屋中其余的人,紧紧拉住大孙儿的手还有重孙孙的手,“瘦了,别以前清瘦许多,回来祖母给你好好补补。”

小重孙孙依偎在老祖的怀里,小声的说,“老祖,还有轩轩涵涵也要补补。”两个小家伙第一次见老祖,但是一点也不谄媚,很自然,就像是养在老祖的身边一样。

“好,都补补。”老夫人就喜欢孩子们对她的自然亲近,很不喜欢孩子得到父母的嘱咐,抱有用心的亲近她,她一身经历过多少事情,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一照面她就能看出来。

为什么她那么疼大孙子,除了孩子是在她身边养大的外,最主要的是,孩子对她这个祖母是真心的亲近,不掺杂任何功利之心。

当初小小年纪,在外面吃到任何好吃的点心,饭菜后,这孩子都会再想办法弄上一样的带回来孝敬她这个祖母。

每次见到自己吃上他带回来的好吃的,孩子就咧着嘴一直乐,连着会高兴好些天。读书时也会更加用功。

沈清和也没有忽略父亲,与嫡母问好以后,和父亲说起话,言语中全是关心和体贴。

“父亲,平日里没事就去儿子府上住几天,让儿子也孝顺孝顺父亲。”真诚的邀请着眼前的男人。给了原身生命,虽没有多管原身,可是人家也没有短缺原身啥,反而给了他富贵生活,偶尔心情好遇见原身,永安侯还会给原身银票,让他存起来,以后花。

可能永安侯也觉得夫人不会给庶子额外的什么,也可能知道那是个不容人的。其实沈清和能理解嫡母的不容人,看着丈夫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大部分女性都做不到慈爱吧。

他不求嫡母的慈爱,但是害原身的性命,就很过分了。使些小手段他也觉得没啥,害及他人性命,就不是一般的不容人的问题,是心狠手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