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又回民国(01)

我有金手指[快穿] 又回民国(01)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进家门前, 沈清和从兜里掏出来几张纸币,递给胡一山,“先拿着,等发了工资分月还给我。”

不等胡一山说话,他已经推门走进新买的宅院。

买新宅子花了四百多大洋,可谓是高价,一样的宅子要是此时换成在申市, 房价可能高很很多倍。

沈清和就是说借钱买, 估计也不敢买。

踏着夜色进家门,新婚妻子罗芬已经做好晚饭,等在堂屋。

“回来了, 洗洗手吃饭。”昏暗的灯光下, 两菜一汤,两碗糙米饭。就是二人的晚餐。

“好,我先把肉放进厨房。”沈清和进厨房,把肉放在碗柜内。

等会儿妻子就会把肉腌制起来,明天吃刚好。他是菜市快收市时买的便宜肉,收市时的菜不管是鱼,肉, 蔬菜都比早上中午便宜很多。

吃饭时, 罗芬说, “明天温锅,只有肉不够吧”

沈家,罗家要开两桌, 光是肉没有别的荤菜,不是很好看。

“早上,你早点去买两条鱼,收市的时候我去菜场没有看到鱼,没买。”

糙米饭他一样吃的开心,他已经适应吃各种食物,精细的,粗糙的,都能吃。

“行,有肉,有鱼,席面已经过得去了,不管是我家还是你家都挑不出来错。”罗芬想起小家背负的四百八十五块的债就愁,温锅又不能小气,可能一辈子就一次温锅,席面肯定要过得去。

“过得去就行,咱家还欠债,之后三四年都得还债。”沈清和不打算告诉罗芬家里不差钱,欠债也是障眼法。

隔壁大杂院内,顾父吧嗒抽着烟,心思重重,从老三欠债买宅子开始,就开始愁,死孩子敢只有两个月工资存款的情况下,借钱买隔壁的西院,真是翅膀硬了。

坐在炕头唉声叹气的顾母也有些埋怨老头子,不该那么早分家,要不老三也不会借那么些钱买宅子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完。

“老头子,咱真不给老三一些钱”

“不给,给了一碗水能端平吗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一直埋怨咱俩让老二读书,造光了家里的钱,再给钱,家里不得吵翻天。”

顾父有小心思,他思想传统看中长子嫡孙,老大沈清明是他第一个孩子,是在他的期盼中到来的儿子,投入的感情自然比后面的几个孩子多。

沈清明成亲以后,他又期盼着长孙,也如了顾父的心愿,长媳成亲第一年,就给他生了长孙。

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是在顾父的期盼中到来,他知道分家时,自己委屈了老三,可是那又怎样。

他是老子,家里的一切都是他赚来的,他想咋分就咋分。

只是他忘记了,三个儿子都给家里做过贡献,就是最小的三儿子,两年前就开始做事,他的工钱不低,两年来每个月他只拿一块钱零花,偶尔有人情往来,也是再找娘要,其余全给了家里。

他赚的钱,也够他这些年读书的花销。

顾母撇撇嘴一碗水端平,你端平了吗家里存的钱,他说了实话吗,老二好歹还得了两间房,老三简直就是净身出户,除了他原来的物件还有儿媳的嫁妆,啥也没有。

“行,你公平,一碗水端平,我不说行了吧睡觉。”

顾母也偏心大儿子,可是多少知道不能太过,都是她儿子,只是她在分家这样的事情上,一直没有多少决定权与发言权。

“你个死婆娘,嚷啥嚷,我不是为了咱以后着想吗

顾父也不是不明白自己做的太过,只是他已经习惯了这么做这么想。好像偏心大儿子,已经成了习惯,他自己也控制不住。

沈二夫妻俩躺在炕上夜话,“孩子他爹,老三买宅子的钱真是全借的吗咱爹没有悄悄给老三钱”

老二沈清伟想起偏心的爹,撇撇嘴回道,“放心吧,咱爹有钱也不会借。老三亏大咯”

“那咱爹也是够狠心的,分家时,老三一毛钱都没有分到。”

“那就是咱爹,咱家好待还有两间屋,老三虽说读了十年书,可是他学校毕业以后,做了两年的事,工钱大部分都归了家里,自个儿真的没存下啥钱,除了每个月一块钱的零花,其余时候他的人情往来都要找咱娘要,不说出一二三来,咱娘也不会给他钱。

分家的时候,我都替咱爹脸红,不好分房子,多少给老三一些钱,租房子也好,让他再凑点钱买个单间也好,总好过让他光着屁股净身出户的强,看着吧,老三记在心里了。”

沈老二很明白,亲爹手里肯定攒了不少钱,一些是给老大攒的,一些是给他们自己二老攒的。

“好了,那不关咱家的事,你爹好歹给咱俩分了两间房。咱一家大小,暂时是有房子住。”

沈二媳妇秦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她只是想知道老三买宅子公婆有没有悄悄塞钱。

“是啊,明晚的温锅宴,我都不好意思去吃,我是他二哥,他买房子这么大的事,人家不相信自家人会借钱给他,硬是没有找我和老大,还有爹娘开过口,借钱的话,压根就不提。

他提了,我即使不借给他,也好受些。至少他是亲近我的,愿意找我借钱。看看,如今,他不声不响的,拿着花剩下的两个月工资,先交了定金,然后到处找人借钱,但从不开口问家里人。

你以为我爹想不明白其中原因啊,他只是不愿意说出来,太伤面子。”

“不找咱借多好,免得真借给他,咱家分的那点钱是关键时候用的。”

“娘们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你知道啥,老三已经把咱家与爹娘还有老大全抛除在他亲人外。人家意思是,以后尽量不麻烦咱,更是少来往。”

沈二想到这些,心里一阵阵的难受,他也知道自己自私,没有主动给老三借钱就说明了一切,兄弟情淡薄。他是自私小气,可是他有底线,那就是我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休想占我的便宜。

只是他没有意识到,兄弟情有今生没来世,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家兄弟。为此在今后的岁月中,他一直有点悔恨,早知如此,当初对老三好点多好。

自己做了初一,也别想人家拉拔自己。人家不做十五就不错了。

沈大夫妻房间,一样的对话,意思差不多。

沈大媳妇杨霞用脚踢踢身边刚躺下就打呼噜的男人,“睡啥睡,醒醒。”

沈大不耐烦的睁开眼角,撑着脑袋,“又发什么癫,有事就说,有屁就放。累了一天,明天还要做工,我得睡好。”

“我越想越不对头,老三分家后两个月的工资花销后几十圆,哪里敢买西院,我看你爹娘一定悄悄塞了不少钱。”

杨霞一直不相信公婆真的不给老三分家产,她一直怀疑公婆私下肯定把公中一半的钱都给了老三。

“哼,没给,咱爹的手多紧,你不清楚,会给老三钱,难。”

分家的时候,他与老二装糊涂,一直没有说话,那是因为他与老二都知道父母偏心了他俩。

爹不给老三分钱分房,他大致明白是为啥。

还不是爹看老三的差事好,薪水比他和老二的多,才不给老三分房分钱的。

至于另外还有就是三个儿子中他是最受宠,爹娘都偏心他,再就是爹娘想要手里拽着钱养老。

为什么老三成亲后就分家,也是因为家里真的住不下了,没有多余的房间安置老三新婚夫妻。

总不能一直让老三两口子跟二老住一个房间吧。不得已,只能分家。

爹是不会再拿钱买房子,这年头到处都打仗,谁都想手中能拽点钱。买房子干啥,万一啥时候被炸了,还不得花钱重建,还有以后会不会因为打仗逃难谁也不知道。

他们是小老百姓,手中攒的几个钱可经不起任何折腾。折腾两下,肯定会被全部折腾光。

“那老三胆子真大,敢借那么钱买宅子,胆肥。”杨霞还是有些不信。

“机会难得,他每个月不少挣,但是还完债也得两三年甚至更久。以后他日子不好过哦。”

沈大很满意爹娘没有把存的钱分出去多少,至于没有分到钱和房的老三是否可怜,不好意思他不在乎。

从小他就习惯了父母偏心于他,什么东西他的最好,至于老三可不可怜不在他思考的范畴内。

老三读了十年的书,还分啥钱分啥房,净身出户不是应该的吗他的思维内根本没有老三之前两年的工资基本都上交了的。他的思维是,家里的好东西一切都是他的。

“再不好过,人家也有一个大宅子,比咱住的宽敞。”

杨稀霞羡慕的只差流口水了,是个人都想住的舒服宽敞。她也不例外。

“这年头买了宅子,一家人喝西北风还是咋滴,一家老小天天都得花钱,一年到头能存几个钱。咱家要是买了宅子,得还到什么时候,再有去哪儿借钱,我和你谁像老三一样,有大富大贵的同学可以借钱。”

“唉,还是多读书好,以后咱家儿子们也要读书。”

作者有话要说 民国时期,以银元为单位,普通技术工人月薪1624大洋;体力劳动者812大洋;普通公务员巡捕1013元,巡长1618元,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1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物价低廉,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原文中的”石”,应为156斤;1包面粉,约为45斤。

三十年代的北平,1银元可买6斤好猪肉,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外加一盘白糖,两毛二分钱。在重庆,1936年,大米1斤2分5,100斤两块五角钱。甘肃农村,抗战前7年,百斤小麦5至3元。汉口方面,1930年,每百斤麻油和鸡蛋的价格约为20元,每斤棉花和猪肉约为3角钱,1斤鲤鱼不到5分钱,1斤煤油的零售价则长期保持在010015元之间。

至于地价和住房,除租界和商业区以外都不算昂贵。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陈行、江湾和杨行的每亩地售价分别为150100、10060、10070、100300元。1933年,汉口第六区的最低地价为84元1亩,第七区的最低地价为90元1亩。

房租价格上海的石库门一层楼,有电灯、自来水,月租10块钱;住客栈,每一铺位3角5至6角;纱厂宿舍,月租2到5元不等,两层楼可住10人,自来水由厂方,有的还供电,带家眷者,两家分租一层,费用不过1元多;最好的宿舍,为砖瓦结构,铺地板,长宽500立方尺,容积5000立方尺,有厨房、路灯和下水道,月租6至9元;此外,工人也可租地,结庐而住,半亩地年租金200元,21户人家分摊,平均下来每户每月8毛钱,当然,环境极差。

又如在北京“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圆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圆鲁迅所购买的西三条胡同21号四合院有好几间房屋和一个小花园,售价国币1000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