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老秀才(05)

我有金手指[快穿] 老秀才(05)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秋山村一派繁忙景象, 正在盖新房的人家就有一二十户,全是在已经盖好的瓦房周围。

沈家村的人暗自记下,他们不知道还不是全部的沈氏族人在盖, 还有一批等明年秋天再盖。

分两批盖不那么扎眼,家家户户在忙碌, 也没空管路过的沈家村人。

走上高处的水库堤坝,周围栽种的果树已经长高许多。在微风中摇曳。

“真没有想到, 九房的老五, 是个能人啊, 有了这处地方,遇到一年两年的干旱, 也不用怕。”

“是啊,看看,这地方, 真是不错, 九房的好日子要来喽。”

“当年九房那样的闹,都以为九房的人会站不起来,谁能想到才过去四五十年的光景,他们的日子能过成如今这样,比我们几房的日子可好过多了。”

“沈家村和九房关系好的也就只有搬去庆州府的大爷一家,虽然是长房一脉, 可人家厚道。

只是大爷一家的子孙已经数十年没有回来过。”

“回来能怎么样也帮不了我们。”

长房一脉还有户人家按辈分是沈清和的大爷爷,没有从沈家村分出来之前,那位大爷爷是沈清和爷爷那一辈的老大哥。

只是他们一家在老爷子大爷爷逝世后第五年已经搬去三百多里外的庆州府。从京城过去还有一百多里路, 他们家也有人考中举人,然后谋了一个小官,去到庆州多年。

以前还回来过,近十年没有人回来过。不是老人提起,一些年轻一辈都不知道有那样一户人家,即使一些三十几岁的,也不清楚,毕竟当时他们年龄还小。不记得也很正常。

话题很快就被拉回来,又说到秋山沈氏的变化,每户人家的房子都是重新选址过的。

是沈清和找人弄的,那人也就是个傀儡,都是沈清和交他怎么说的。

秋山沈家十几户原始的户头,盖的房屋都在沈清和特意挑选的地方,在下面几十米的地方,用几种修真界的物品,设置了一个循环聚灵阵,还有套叠的其他阵法。

能生生不息,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阵法都不会消失,这是他做的实验,是他来到此方世界以后福至心灵奇思妙想得到一点想法。

他想用族人盖的房子遮住这些阵法。做个实验,成与不成,几十年的时间,他总能知道结果。

周围的房子随便盖,不影响,有这个阵法在,风水都会改变,以后的秋山村会更加的好。

寿县,雷府

一个时辰,就到雷府,沈清和不是第一次来,陈管事在门口远远看到沈清和,快速迎上来,“沈老爷,小公子,进府先歇息。”

“歇息就不必了,沈某把带来的贺礼先送进府,等明日寿宴时再来,你家二老爷在府里吧”

“在的,小的这就去请二老爷。”陈管事立即吩咐身边的去请二老爷。

“不用请,在就行,虽沈某送的都是一些农家物品,可也得嘱咐你家二老爷几句,有一车果子,是顶级佳品 。可不能随意就送给客人吃。”

果树去年就开始挂果,如今荒山上有三分之一是果林,三分之二是养殖基地。

在中心位置有一圈果树结的果子味道尤其好,已经接近伪灵果,带有一丝丝的灵气,不多 。但是味道已经进化到非常完美。

沈清和在中间一圈的位置,圈出来几十颗果树,给浇灌过稀释倍数不高的灵水。效果比人工湖池塘的水浇灌过的都好。

“您府上出产的都是精贵的。”陈管事笑眯眯的应答道。

他也有好处的,刚才沈老爷指了指一个小筐,他知道是送给他的。

寿宴有两天的时间,今天招待的不是雷家最亲近的亲朋,明天才是最亲近的亲朋。沈清和也是参加明天的寿宴。

时间还早,客人基本都还没有来,雷家男人都在前院,听说沈清和来了,雷家四兄弟都等在前院花厅。

又是一阵寒暄,兄弟几个还给沈奕君送上礼物,都是值钱的玉佩,上等笔墨纸砚,配套的还有荷包装着金豆子。

寒暄过后,沈清和带着雷家四兄弟在院子中来,他带来的礼品已经运进前院的院子中。

鸡,羊,鱼,这都不用沈清和介绍。这些雷家也有,都是从沈家买过去的。

只是有十几筐水果,却是今天沈清和重点介绍的,“去年山上的果树就开始挂果,不多,加上是第一年,就没有告知诸位。”

沈清和那自得的神色告诉雷老二,送来的水果一定有不凡之处。要不沈兄不会骄傲成那样。

“沈兄特意送来的,肯定错不了。”雷老二弯腰捡出来四个递给陈管事,“去洗洗。”

“是,二老爷。 ”

片刻后,几位不怎么吃零嘴果子的大老爷,也沉醉在无与伦比的滋味中,味道之好,平生仅见。

吃下去,全身舒畅通泰,感觉身体都轻盈些许。又是门好生意,以后沈家出产的物品,全部放在一个店售卖才行。

弟兄四个相互对视,已经明白各自所想。

对着沈清和一阵感谢,比什么寿礼都喜欢。雷家是豪富之家,雷老爷子还在,家中三代嫁出去的姑奶奶们,只要在京城附近的,全都会回来。

即使有那么一两位不方便回来或者有事回不来的,都会派儿子孙子或者府中得力的管事的前来送寿礼。

雷家的姑奶奶们都嫁的好,不是所有的都是挑选的高官世家之子,大部分都是雷家挑选的相貌一般,但是文采斑斓,才华横溢,会做人的小门户出来的举人。

只要他们学识好,稍稍懂得经营官场,有雷家帮衬,官途平顺,即使有波澜,也不会中途出大事。到致仕时,最差也是个五品京官。

许多都是四品,三品,哪怕一二品的大员也有。雷家几代,姻亲的网络从一品大员到下面年轻的七品官员都有。

家里来的客人不乏有尊贵的公子哥还有诰命夫人。有些还与皇家有牵扯。

大齐朝得天下以后,对前朝的官员,只要态度好的,都没有怎么打压过。雷家许多旧的姻亲依然还不错。

拜见雷老爷子以后,沈清和带着大孙子还有下人们住客栈去,雷家想留他们祖孙俩住在府中,沈清和婉拒推掉。

这几天,雷家的一些姻亲还有姑奶奶都已经来了,最迟的明早也会到。

他们俩住在雷府哪有住外面自由,最后住进了雷家安排的客栈,也是雷家自个儿的客栈。

下午安顿好以后,让车夫还有跟来的人自由活动,他带着大孙子上街走走。大孙子要给弟弟妹妹们买礼物,他也陪着。

下午转悠了一圈,还真买了不少礼物,回到房间已经是晚饭时分。

三天后,祖孙俩各自心满意足的回家,沈清和是给家里的果子谈了一个好价格。还有养的鱼,莲藕价格也是高价,不只是有自家的荒山人工湖的鱼和莲藕。还有族人一起弄的“水库”中的鱼和莲藕。

族中有了新的收入,家家户户都出了银钱出了力。每年年底分一次收入,以后也是一个进项。

回到秋山休息几天,沈家村的那群人,如约而至,面对着一群比自己还老的老头,沈清和一直认真的听。

其实心里早就跑歪,凭什么这些人认为他会让他们得到好处。

一群人唧唧喳喳的说了半天,沈清和一直“嗯,哦”就是不发表意见。

直到沈家村的人要他明确给答复时,他才说,“明年不行,留籽是有数的,后年吧,明年多留点籽,后年你们再种。”

一句话堵死他们,人家早就开始留种,你们不提前说,他们没有准备。沈清和是不想闹太难看,才让他们种价格保护的最后一年,也尝尝甜头吧。算是对沈家村老祖宗们的回报,从此秋山沈氏彻底与沈家村没有什么关系。

打发他们也是不想被他们烦,也有暂时不想树敌的意思,长房还有一脉在京城做官,等以后自家孙子们出息,那才不怕京城那一脉。

又过去三年,沈家靠着荒山,还有田地里的出产,已经在远近的大富之家。

大孙子已经是秀才,十六岁的少年郎,俊秀如玉,斯文有礼。不少人家来沈家探口风,问奕君有没有婚配。

家境富裕 ,文采过人,长相俊秀,谦和有礼,这样的儿郎哪里去找。双河镇乡绅,还有寿县的雷家,都看中了沈奕君这支绩优股。都想提前预定好。

只不过,沈清和都没有点头,不是眼界高瞧不起那些人家的姑娘,是大孙子要在十八岁前考中举人,如今正是一心读书的时候,肯定不能成亲分心。

京城的三个庄子,如今都是三个儿子轮流管理,沈清和算是彻底闲下来了,每天在家逗逗孙子孙女,其余的时间就是闲着。

族里的事情,在他全面丢给大侄子管理前,已经出台一些族规,用“水库”的收入管制他们不听话。

最近三年,他也没有折腾出什么新的品种来赚钱。京城的几个庄子之前跟着种辣椒,也赚了不少。如今全部种粮食,也能赚上一些,他这一世就像是休息旅行一样的简单平和 ,没有什么大的纷争。

沈家在孩子们考中进士以前,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比很多中等官员家庭要富裕很多。

十年后,沈清和一家一位状元,三位探花郎,两位十四岁的秀才郎。

去年已经分家,三家依然宅子连在一起,京城的宅子也是一样。沈秀才在方圆二百里,名声远扬,没办法,那样的一户跟普通农家没有多少区别的家庭,培养出来这么多的进士,不出名都不行。

老秀才沈清和依然住在秋山村。

十几年的时间,秋山沈氏一族,除开沈清和一家,也有三位二甲进士,其中沈三爷家就有两位,还有举人五位,秀才真不少有十位。是附近乃至京城都非常有名。

远远超过沈家村超过主支,能出这么多的人才,全靠沈清和,村里沈氏一族早年共用的几口老井,他都滴过不少灵水,孩子们耳聪目明,记忆力好,思维敏捷,加上家中不缺银钱,一心供他们读书,学习风气氛围好,彼此鼓励。

出来的人才多 ,也实属正常。京城沈家也没有想到分出去的老九房如今居然大变样,变富有了,族中子弟都有出息,出来的人才真不少。

沈清和出资建的秋山书院,已经建好,只需要装修,就能招生。书院需要的夫子们,也已经招聘到位,束脩是京城周围五百里范围内最高的。

有不少闻名天下的大儒,也来到秋山书院,为什么

待遇,福利好,住的好吃的好,还有“薪水”高。别说文人不为五都米折腰,那是银钱还没有真正到位,只要真正到位 。他们一样会折腰。

柳成蹊如今也是秋山书院的先生,不过还没有到任。他的日子过得也一样的好,没有招上门女婿,女儿嫁给沈三爷的孙子,如今也是进士,在外地做官,女儿带着孩子一起随任。

夫妻恩爱,两个孙子一个姓沈一个姓柳,还有一个宝贝孙女。

清晨,露珠还在枝叶上摇摆,柳成蹊就背着手来到沈家,“沈兄,走,去书院看看。”

“走,看看去。”沈清和用完早饭,在院子中散步消食。

秋山书院离着不远,在对面半山,山脚两边全是书院先生们住的院子。全是沈清和记忆中的徽派建筑,三合院形式。一般都是依山面水,高墙封闭,黑瓦白墙,能很好的融入大自然中。成为大自然中的另一种美景。

书院掩于苍翠美景中,“老师”宿舍依山面水,坐落在山脚。夏日的清晨,远远望去,秋山书院犹如仙境,薄雾弥漫,缠绕的云雾,悠然的飘荡,像极了动态的墨色山水图。

秋山沈家在京城乃至周围的府城县城名声远扬,都说秋山村风水好,文曲星常驻于此。

招生的已经开始,外地的学子,已经开始来附近租房住,准备年底的考试,等来年春入学。

雷家也在秋山置办了地盖大宅子,还有离书院三里外的新“商业街”,置办了铺子。

两人走到山脚,看见正在做收尾工作的人,很多都是秋山村的村民们。不少人和俩老头打招呼。

转悠一圈,沈清和坐在路边的石椅上休息,长石椅在秋山村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是公共设施,专供人歇息用。

“成蹊,书院会办成闻名天下的大书院吗”沈清和心中没底,他想着要是能和一些千年书院一样,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就好。

“会的,天时地利人和,秋山都有,以后又是一座有着千年传承的大书院。”

柳成蹊也憧憬着有那么一天,书院的内石墙上,每一位大儒和书院普通先生的名字,都会铭刻在上面。

会留出空白,写上他们的生平简介,以后从秋山书院离开的优秀学子们也一样能铭刻在石墙上。

关于他们的一切,都会存档入册,书院有一座存档楼,二层的小楼,全是“档案室”,夫子,学子的档案都会存封于此。

沈清和不知道,因为他的一个想法,一千年后,已经进入新时代,秋山书院,依然是闻名遐迩的书院。

只是这里已经是一所名校,一所人人都想进的大学。

因为他的阵法,里面的建筑,还有保存的纸张以及铭刻在石墙上的一切都没有被腐化损毁。只是多了岁月的沉淀。

不少人感叹老祖宗的智慧,居然还有保存下来的“档案”。有些还有描述古人们在书院的一些生活学习的情况。

沈家一族历经千年,依然是秋山村的大姓,沈清和的后辈们依然出色优秀。

石墙上的简介有很大一个板块,是介绍书院创始人的家族,包括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有介绍。

主要还是从沈家怎么崛起到一代出了多少进士状元探花。就连沈家养的牛,也是大齐朝最好的牛,都有介绍。

一代六进士,多荣耀。

古代包租公

睁开眼睛四下打量,简陋的房间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房间里面有些什么。

又是古代,一晚上都在梦中看电影,接受原主的记忆。

记忆中,原身沈清和就是普通的市井小民,家住京城,都说京城“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还真是这样。

祖上几代都是京城人,经过努力在京城置下薄产。有处二进带左右跨院的宅子,还算是不错。

在京城近郊有百十亩良田,全家吃喝不愁。家中有老父老母,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娘子五年前生产的时候难产而亡。

为了让儿子沈玉林不被后娘磋磨,原身死活不愿意续弦,他知道只要自己续弦,以后就不会一心疼已经失去母亲的孩子。

为此无论爹娘如何催促他都不愿意续弦。

几年过去了儿子已经五岁,长的可爱伶俐,是全家的宝贝蛋。

原本一家人都可以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前世也是在这一年,沈母又提及让儿子续弦的事,已经不好再说什么不续弦的孝子,答应了母亲续弦的建议。

沈母的行动力很迅速,很快找好相看的对象。是不远处一位举人老爷家的庶女,一个不得嫡母欢喜的庶女罗嫦。

被嫡母找了这样一户人家可不是,对嫡母对沈家恨的牙根痒痒。

罗氏与她那出身瘦马的亲娘一样,颜色好,还有一副婀娜多姿的身材,走路摇摇摆摆。很是会勾人。

成亲之前,就与一位六品京官的嫡次子勾搭上了。只是人家妻妾皆有,也不可能纳她进门为妾。

罗氏还蠢兮兮的以为姜四公子是真的喜欢她,想与她长相厮守。从没有想过,人家根本就是玩她,送上门的不值钱的,根本不会得到姜公子的重视和尊重。

故事就从罗氏进门开始,进门没有半年罗氏有孕,生下一子。沈家二老如珠如宝的疼爱两个孙子。

对小孙子也是喜欢的不得了,因为罗氏的父亲是举人,在京兆府衙门做事,对罗氏是百般忍让。

事情就出在五年后,姜四公子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儿子,后院的妻妾一个个生的都是女儿。

想儿子都快想疯的姜四公子,没有办法只好找罗氏商量,把她为他生的唯一的儿子接走。

想光明正大的认回去,可不容易,一个为了儿子一个为了和姜四厮守,两人找人杀人灭口,由罗氏哄着沈家二老和原身带着大儿子还有她和亲生的儿子一起出门。

只是在临出门的时候,小儿子有些不舒服,她与小儿子无法出门,还劝慰二老和原身许久。

当四人租的马车离开了京城到郊外一处偏僻的地方,一群打家劫舍的土匪出现,抢劫然后杀死原身一家四口。

噩耗传回去以后,罗氏还假装晕厥过去,守孝三年以后,奸夫淫妇,成功的瞒天过海,制造一次偶遇,一次落水救寡妇。

沈家的薄产归了罗氏,还家破人亡,都没地儿去说理。

春天,乍暖还寒,依然很冷。沈清和早起挑水,家中有口深水井,他每天早上都要把厨房中的两口大水缸装满水。

刚装满水缸,家里的二老陆续起床,只有小懒猪沈玉林小朋友还在呼呼大睡。

用过早饭,沈母坐在炕上补衣裳,又说起儿子的婚姻大事,“和儿,你的事有没有仔细思虑过,真不打算再找一个。”

“娘,不找了,有几个后娘能待见前面的孩子,我不想玉林失去了亲娘,连亲爹以后也不疼他。

真要再成亲,我以后不可能把对孩子的精力全部放在玉林身上。续弦的话以后别再说,除非我自己心动要找,求娘帮忙。

咱一家四口好好的,过点平静的小日子,多好。以后万一嫁进来的人不贤惠,对您和我爹不好,也不喜欢玉林,天天在家闹,还不如不找呢”

坐在一边看着孙子描红的沈父,抬起满是皱纹的脸,说道,“和儿续弦的事以后再说,他如今不找就不找。”

沈父是想到巷子里面的那一家老马家,有个泼妇儿媳,在家成天闹,老实的老马两人,对闹事的大儿媳一点办法也没有。

让大儿子休妻,一般普通老百姓家中休妻的很少。休妻以后再给儿子找,又要花银子,还不定能找个好的。也许下一个更差,就是为了孙子们,也不会轻易休妻。不管从什么地方考虑,休妻都不是上上之策。

“行,你们父子俩都不同意,我就不说了。”

沈母叹口气,也不好再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