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31、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3)

我有金手指[快穿] 31、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3)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白羊生产队全是沟壑纵横, 一道道的山沟, 纵横交错。

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水井出水和沈清和有关。在他们看来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除了天上的神仙菩萨,凡人不会有那样的能力。

老实淳朴的地方, 做点手脚,都不会轻易被发现。

白羊生产队的人, 最近人人都高兴的像是过年一样, 再也不用去到几十里外的小河取水。生产队节约了一个取水的劳动力, 骡车也空出来了。

每天早上, 水井边都热闹不已, 第一晚出水的时候,水井溢出来很多的水流到不远处的低洼地。沈清和从空间弄出来他一点鱼苗扔进低洼地。

希望能长成大鱼, 空间里面有个小小的,两米长宽, 一米多深的水塘,是沈清和特意挖来养鱼的。空间的活物, 就只有鱼。

找罗大娘帮忙,找人换了三只鸡, 全是小母鸡。家里还养了三头养,是生产队的任务, 年底上交一头,另外一头随便自己处置, 只要不是投机倒把卖,

就行。可以和生产队一样, 全部卖给收购站。

转眼就是夏季,到了一年之中的雨季,每逢雨季,是休息的好时候。

窑洞外面,大雨滴答滴答的下着。忙碌两个月的沈清和,开始收拾家里,他住的窑洞又深又宽,生产队的大爷大叔们没少下力气开新窑。

进门就是一个两口大锅的灶,可以烧水可以做饭。门口另外一边就是一个三层的洗脸架,上面挂着毛巾。最里面的炕前还有一个匆忙做出来的木架子,粗木架,可以放置箱子,也可以放袋装的粮食。

炕的最里面还有一个一米宽的高台,他在高台上铺上木板,放置装衣服和被子的两个旧木箱,是原身去年进城淘换来的,找生产队的胡叔给修缮过,平时上面挂着一把锁。

两口木箱并排放着,还空出来一截空地方,沈清和放了一个干净的小篮子,里面放着针线,原本不会的原身,已经学会歪扭扭的缝补衣服。还有一个半旧的热水壶,是从省城的家里带来的。

用扫把包裹住一块旧布头,在窑顶扫扫,打水来,在窑洞内内外外擦洗几遍。

晚上睡的席子,在外面大洗特洗,晒在三层高的木架子上。

春天,在门口小院和后山隐秘处栽了不少苹果树。想好了以后就说小院的苹果树是从后面的山头挖来的。

他之前也不认识,只是想挖两株树种在窑洞不远处,有点绿色。

来了快一年,沈清和也搞清楚了很多事,虽然外面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是白羊生产队就是个穷山恶水之地,一般公社的干事都不怎么来,一年到头也没不来一两次。

主要是来一趟白羊生产队不容易,一个来回要两天,很耽搁时间。

一天的时间,洗洗刷刷,院子和屋内的卫生,都搞的干净清爽。

院子左边的一角,搭了一个羊棚还有一个鸡窝,右边靠窑洞的角落,沈清和也搭了一个棚子,里面放有一个旧桌子,几把旧椅子,都是他自己修补过的,以前不是缺腿就是缺胳膊。沈清和没有找人,都是自己找来一个边角料,修补好的。

夏天吃饭可以在棚子里面吃,来了人也可以在棚子内待客,到了冬天,桌子椅子就搬进窑洞。

沈清和的小日子总算理顺,在白羊生产队也混的如鱼得水。

菜园里面种的西瓜也熟了,沈清和摘下一个西瓜试试味道,一刀切开,红红的一片,熟了。

切下来一块,三下五除二的啃完,味道清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吃起来也很爽口,不错不错。

下午三点,支书从沈清和家前路过,穿着蓑衣对着上面的高声大喊,“和娃子,明天去县城,你去不去?”

“去,几点起?”去县城和去公社一样的距离,三地之间是个扇形,平时沈清和难得出去一次。距离远,没有骡车不是很方便。

“四点起就行。”支书最近很是相信沈清和,进城也喜欢邀约他一起去。

“好嘞。”沈清和包着一个西瓜换成草鞋,走到下面,“支书叔,给。”

支书是认识西瓜的,在县城见过,惊讶的很,“和娃子哪来的?”

“种的,菜园子的沟垄空地种了一点,尝尝味道。”

“行,如果味道不错,明天你摘几个带去收购站买些换点钱。”

“听您的。”憨憨的笑两声,不是很在意,目前,他对于赚钱的愿望不是很强烈。

赚了钱也没有地方花,先看看吧,一个陌生的时代,必须小心又小心。

孙支书被硕大几十斤的西瓜压的老脸通红,也不舍得扔掉,一路吭哧吭哧的抱回家。

下雨,路上没有遇到一个人,要不他累死累活抱的西瓜,估计要分出去不少。

远远看到大儿子孙满囤,孙支书扯着嗓子大声叫喊,“满囤,过来帮忙。”

对大儿子很不满,一点眼力见也没有。

从上面跑下来的孙满囤,瞅见大抱着的西瓜,瞪大眼睛看着,手上的动作也不慢,抱住西瓜快速的朝上面走去,没办法,太沉,恐怕有三十多斤重,“大,哪来的,沉。”

“和娃子种的。”孙支书望着远处贫瘠的山梁,眼神闪闪,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范围广,他们累死累活也有开不完的荒,明年地里可以正常种粮食,还可以开一些荒地出来,种些西瓜,经济作物没说不准种,只是人的精力有限,忙不过来。

但是西瓜籽留着,可以试试,即使收成不好,也没啥,至少给生产队的孩子们多了一种零食。如果能种好,收购站一定会收的,城里人夏天肯定喜欢吃。

孙支书把种西瓜放在心上,明天在路上好好问问和娃子,种西瓜有没有什么诀窍。

孙家的老少都围着偌大的西瓜瞧,孙支书的大,也瞧了一会儿,不过他没有说什么。

直到孙支书说,“孩他娘,切下来一半,家里都尝尝味道。”

家里的孩子们的都跟着进进去去,眼珠子不错一下的盯着西瓜。

第二天四点,沈清和在村口,等着孙支书。四点过点,孙支书赶在骡车来到村口,“和小子,上车。”

“支书叔,早啊。”

沈清和背着一个当下流行的军用斜挎包,他的是个旧的,里面背着午餐和早餐,自己贴的粗粮菜饼,递给孙支书一个,“支书叔吃一个先垫吧垫吧。”

“好。”不客气的接过饼子吃起来,以后还人情的机会多的是。去年,和娃子刚来的时候,在他家也吃过几天饭。

天刚蒙蒙亮,天空下起细雨,孙支书想起西瓜的事情,问道,“和娃子,你种的西瓜味道真好,香甜爽口,收购站一定会收。你说明年咱生产队也种些赚点快钱怎么样?”

没有想到孙支书的脑袋这么活络,沈清和还有点不敢相信,但是他没有诧异多久,笑道,“只要政策允许,挺好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满山遍野的荒坡上种上苹果树,还有树木,咱们这边土质疏松,遇到暴雨,可能会山体滑坡,有些地方还是很危险的。用些树木固土,还可以用树木遮挡风沙。

咱们这,一年四季都是大风刮着黄沙,有成片的树林,说不定以后荒原边绿洲。”

“变绿洲不敢想,农闲时,确实可以育点树苗,围着咱们生产队种满树木也是好的,至少看起来不再是满眼的黄土坡。”

孙支书去过省城,也听人说起过水源丰沛的江南和两湖之地,不缺水的日子,以前他是不敢想,但是如今别的地方依然缺水,可是白羊生产队却不缺水。

他还盘算着,等队里有钱以后,在对面的山梁上挖口深井,从山梁上挖水渠,浇灌地也会方便快捷很多。当然现在只是想想,队里有钱,还得等几年。

抵达县城已经是中午一点多,进到县城,孙支书要去县委,沈清和要去收购站卖西瓜,挑着箩筐,朝收购站而去,口袋内还有孙支书给他开的生产队证明,卖西瓜才名正言顺。

收购站在离县委不远,有三间临街的房屋,后面还有大院子。

挑着四个大西瓜,进收购站,“同志,你们收西瓜吗?”

六月天,是正热的时间,趴在桌子上午睡的杜三强被人惊扰美梦,有点不耐烦,但是听到西瓜二字,睁开小眼,不相信的又问一声,“西瓜,你有西瓜?”

“嗯。”

杜三强站起来,看着箩筐中的西瓜,“好大,一个有几十斤吧!”

“嗯,三十多斤吧?”

沈清和也不确定,也没有称过。西瓜的价格他知道零售价,去年原身帮家里买过一次西瓜,一毛一分一斤。收购价至少有一半的价格吧,他思量着。

“我做不了主,你等等,我给了去找能做主说价格的人去。”杜三强的老子就是收购站的站长,他起身朝后面跑去,“大,有人卖西瓜,咱收购站收吗?”

午睡的杜站长被儿子摇醒,听见西瓜,当然收啊。

“收,品质咋样?”

“看着不错,老大一个个的,一个看着有二三十多斤,皮子翠绿翠绿的,嫩的很。”

“走,去看看。”杜站长翻身下炕,走了出来。

沈清和没有等几分钟,就看到出来两人,包括之前进去的两人。

“同志,你卖西瓜有证明吗?”杜站长开口就问证明。

“有的,我拿给两位同志看看。”利索的从袋子内掏出来生产队开的证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