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49、走过民国岁月(01)

我有金手指[快穿] 49、走过民国岁月(01)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有了带甜甜的甘蔗打底, 吸收了一些糖分, 沈家六口肚子稍稍舒服了一点,不再难受的睡不着。

一夜静眠, 山风微拂, 不少人都做了一个美梦。梦中他们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安顿了下来, 有吃有喝,还有田地, 一家人生活的不错。

有了新的期盼,做梦都要笑醒这句话是真的。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 都带着微笑醒来。

早上, 削好最后一根甘蔗,留给家里其他人,沈清和才挑着箩筐出去找事做。

顺着人群走进县城, 此地可能没有遭受过天灾或者灾害不严重,看起来比他们一路上路过的县城要好很多。繁华一些,百姓的穿戴稍稍好上那么一丢丢。

县城有码头, 沈清和打算去码头找个背麻袋的活,他现在天生神力,力气大的没地方去。扛麻袋也能赚的比别人多,明面上挣些钱,然后再去沪海。

码头上有各个商家的账房,记录货物数字还有给扛麻袋的苦力结账。

码头上人来人往,有吆喝着卖小吃的,也有来往的行人和苦力。

“哥几个过来这边, 有活计……”

一个瘦猴男人站在一边吆喝着,刚刚到了一船货,正找人卸货。

“哎,来了来了。”沈清和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机会来了。

和几位码头上扛活的老人一起麻利的扛活,一船货半个上午就扛完。

工钱都是现结,沈清和在此方小世界第一次见到钱,一串铜板。

一上午,赚的还不少。与沈清和一起扛活的老黑,羡慕的说道,“小和,年轻就是好,你一上午赚的钱,就比我一天赚的还多。”

“老黑哥,你以前估计比我还厉害。我想问问,咱这边去沪海是坐船去方便还是走陆路去方便?”

“坐船方便些更快一些,怎么你要去沪海?”

“嗯,我家有亲戚在沪海,老家遭灾活不下去,想着去沪海投奔亲戚,全家人谋一个活路。”

“难啊,如今的世道真是难,天灾,样样都不缺。”老黑深有体会,别看他们这儿遭灾的不严重,日子也很不好过。

多少人家都吃不上一顿干饭,日子苦着呢。

“是啊,去沪海也是在码头上坐船吗?价格贵不?”

“对呀,你看那边,就是客船停靠的地方。”老黑伸手指着另外一个方向。

远处,没有停靠客船,但确实有个单独的码头。

午饭休息时间,对于物价还有很多情况,沈清和以地域差异,全部打听了一遍。

接连几天的时间,熟悉了县城各处的沈清和到处打零工,还真赚了不少钱,加上空间内拿出来的一点金子,换了一点银元。

手中有了一点资本,半个月以后,沈清和带着父母妻儿踏上了去沪海的客船。

几天的时间,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船老板没有停歇的一直在行驶,终于在九天以后抵达沪海。

“客人,到了,上面就是大沪海。”

“船老大,这是后面的尾款。”

孩子们最近有东西吃,脸色不再是菜色,脸上稍稍有了一点点肉,精神也好了很多,性子活泼了一点。

父母孩子的变化,沈清和都看在眼里。妻子最近笑容也多了,身上的浮肿也消失了。一家六口,最遭罪的就是妻子,有口吃的都是先给老人和孩子们吃,其次是原身这个壮劳力,最后才轮到她。

吃的最少,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想想都遭罪。

一家人来到沪海这样的大都市,沈清和也不知道该去哪儿安顿下来,他唯一知道的是,去法租界安顿下来相对最安全。

不过目前的法租界,他不是很熟悉,看来要找人去问。

现在需要的是在沪海能安顿下来。

早上抵达沪海,吃了一点东西,一家六口就开始到处找能容身的地方。

误打误撞进入到法租界吕班路东边的一条里弄,沈清和找到一处破旧的宅子,先租下一个月,一家人总算安顿了下来。

“和儿,咱们一家真的就在沪海住下了?”沈父有点不可思议,他以前不知道沪海到底是什么地方,有多好。来了以后才知道,沪海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看起来和平繁华的世界。

“爹,真的住下了,以后咱老沈家的好日子就要来了。”院子内,住的可不是只有他们一家人。

还有一户拉人力车的丁军一家五口。一家给人修补鞋子的于得水一家,三家人共住一个院子。

曲彩霞不安的拉着沈清和进房门,小声的问,“清哥,家里还有钱没有?”

“怎么了?”

靠那半个月赚的钱,根本就不够花,他是找了借口的,说是有三位老板看他事情做的好,打赏一些钱,家里人才没有多怀疑。

“咱刚安顿下来,啥也没有,都需要钱去置办,可是我手上没有钱,就想……”

说道后面曲彩霞的声音,都低的听不见了,她知道丈夫手里应该也没有多少钱,可是一家人确实需要置办一些东西,才能勉强安顿好。

“我给你几块钱,你先拿着,以后需要什么开支,你再支付。家里需要什么,告诉我一声,我去置办,咱都刚来,对周围不熟悉,你一个女人家家的出去迷路了咋办?”

沈清和从破棉衣内兜,掏出来五块钱,递给妻子。

然后嘱咐爹带着两个孩子,让妻子和娘先收拾家里,要不晚上睡哪儿。

沈清和自己挑着从老家带出来的一担箩筐,然后离开新家,出去置办东西。

现在外面看起来是一派祥和,路上没有几个人,天气在中午时,突然变天,阴沉起来。

阴沉沉的天,看起来不太好,好像是要刮大风下暴雨一样。

沈清和把自己伪装的爹娘都认不出来,然后拿出来一箱几种规格的机械表,在现代价格各异,有不贵的,也有很贵的,是他上个世界退休后在国外购买的,为了以后的世界储备物资,他一次性购买了不少这样的机械表。

进到一个钟表铺,沈清和一身洋学生的派头,让店铺的伙计们不敢小看,热情的不行。

洋西装,锃光瓦亮的皮鞋,头上带着一顶黑色的礼帽,帽檐拉的低低的,手上带着一副白手套,还拎着一个精致的小皮箱,戴着能遮住半个脸的大方墨镜,手腕上亮闪闪的钻石手表,不小心的露出来半个边缘。

李记钟表铺是沪海有名的钟表铺,是出名的只卖好货,绝对的好地方。

店铺内的伙计,不说狗眼看人低,但是多少有些自傲,一般穿的不咋滴的客人,他们可不会热情招待。

今天,见到沈清和这位假洋鬼子,门口的两位伙计,热情的迎上来,“先生,里面请。”

“先生,是想买表还是修表?”

两位伙计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快速达成了外人不知道的交易,热情殷切的一起为沈清和服务。

鞍前马后的伺候着,沈清和高傲的撇了一眼钟表店的装饰,然后慢悠悠的问道,“你们管事的人呢,我有笔大买卖找他谈。”

“先生,您稍等,小的这就给您去找掌柜的。”

掌柜的就在钟表店楼上,一位伙计蹬蹬蹬的上去以后,很快就下来了。后面跟着一位穿着长棉袍的中年儒雅男人,浓眉大眼,双手白皙没有劳动人民那样的粗糙,一只手垂拿着西洋烟嘴,一只手柱着一根文明棍一副儒雅绅士的模样。

“尊客,不知道有什么大买卖找在下。”

沈清和一眼看出来了,眼前的这位应该是钟表店的老板,普通掌柜可不会有这样的派头。

“李老板,大买卖当然得找个安静的地方详谈,您说对吗?”

沈清和淡定从容,没有因为老板的出现就有一丝的紧张和激动。

“对,尊客楼上请。”李老板也是家资丰厚的大老板,他除了李记钟表店,还有别的生意,不过他最重视的还是从父亲手上传给他的钟表店。

一点也不怯阵的沈清和随着李老板一起上楼,两人在楼上坐下,等伙计们沏好茶,送上点心,才开始进入主题。

李老板大致能猜到,既然是来钟表店找自己谈生意,一定是与钟表相关的生意。

“尊客,不知道想谈哪方面的买卖?”

李老板试探着问道。

“买卖先放在一边,我给李老板先看一样东西再说。”

沈清和把精致的小密码箱放在膝盖上,转动密码轮,“咔嚓”一声密码箱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块精致华美的防水机械表,还有一块款式精致的普通机械表。

两块手表摆在圆桌上,精致华美,大气的机械表,由不得光多识广的李老板不得不欢喜。

李老板拿着手里把玩,仔细的研究,沈清和在一边给他介绍手表的功能和卖点。

李老板是商界老狐狸,可是东西太好,他一下子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表情,让沈清和看的请清楚楚。

每一块手表都有单独的精致表盒,上面的标识都是外文,一看就知道是外国货,还有工艺也不是华夏目前能够拥有的。

两人一来二往,相互试探,沈清和咬定的价格一丝都不会松口,手上的这些表就是一锤子买卖,他下次也不会再来找李老板做生意,至少不是目前的身份来找李老板做生意。

他没有做生意的心思,他现在的父母都是老农民,也不会说洋文,最是讲究落叶归根,不说回老家,至少要待在国内,肯定不会愿意离开华夏。

以后底子越贫苦越好,当然等几十年后到划分成分时,只要你是工人,还有苦力,雇工,长工出身,家里即使积攒了一些积蓄,有一套大房子,也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和穷苦人成分。

沈清和可不想以后再烦恼,现在也可以悄悄的把日子过好,他是个怕麻烦的人,不愿意掺和到一些麻烦事当中去。

几次的你来我往,还是沈清和占了上风,交易时,沈清和都是要的小黄鱼和银元。

装在密码箱中,拎着箱子就走,他也留了心眼,几经晃悠,甩掉身后的尾巴。找了一个死胡同,换下衣服,拿出来自己的扁担箩筐,去到杂货铺买了家里需要的锅碗瓢盆筷,还有家里需要的油盐酱醋米,还买了一点肉,一些蔬菜。还买了一点布,和针线,给妻子和娘在家里补补衣服,还有给孩子们做一两件罩衣。

一担箩筐装的满满当当,挑着回去。

走进巷道内,就看见带着两个孩子站在巷子口东张西望的沈父,一看就是在等待他,还是不放心他,担心刚来的他,出什么事。

“爹,您咋站在风口上,不冷啊?咱回家。”

沈清和还抽出手一只手拉住小闺女小果儿的手,“闺女跟爹回家。”走路已经能走的稳稳的小果儿咧开嘴笑起来,脆生生的回答,“好。”

“好,回家。”沈父也牵着孙子,一家四人乐呵呵的回家。

沈清和兜里还装了十来块银元,箩筐挑进厨房,曲彩霞欢喜的进去收拾归整。

两个孩子扒拉着爹的衣服,跟在爹身边,他们很聪明,知道跟着爹才有好吃,上次他们还吃了爹给买的糖,甜甜的很好吃。

一家六口就租了三间房,厨房是房东自己搭的,其余两家的厨房也是房东搭建的。

沈清和在堂屋,也是饭厅,和爹娘说话,从兜里拿出来八块银元,塞给娘,“爹,娘,我刚才出去,帮助一位贵人抓了一个小偷,奖励我十块银元,存八块银元在爹娘手上,我留两块,加上之前还剩下的几毛钱,等以后家里做开支。”

二老手上也没有一文钱,加上刚来沪海,还有点心理上的水土不服。

沈父沈母没有拿桌上放的银元,沈母没有问儿子说的话是真还是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要活下去,她知道儿子不会乱来,也不会去偷抢,只要不偷不抢,她也就不问。

沈父也是和沈母一样的心思,只要儿子不偷不抢,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和儿,你自己拿着,我打算过几天出去找个事情做,以后我和你娘也能存下一些钱。”

“爹,别,等年后再找事情做,咱一家人刚来,我每天出去找事做,您得留在家里。家中必须要有一个男人在。”

话语中的意思,沈父立即明白,是呀,刚到一个新地方,也不认识任何人。心中没数,是得留一个人,家里几口人都不能出事,他家就儿子一个独苗苗,儿子现在还只有小鱼儿一个儿子,他们家里就三代三个男人。不能出事,出事就可能以后沈家成绝户。

沈父的思绪已经飘到太外空,儿子和孙子都不能有丁点的闪失,退一步就是小孙女不能有闪失。

“行,年前我待在家里。不过你做事的时候,多帮忙先打听打听,年后有没有适合你爹的活计,我也不能年纪不大就不做事闲着啊。”

沈父年纪确实还年轻,四十二岁,正是好年纪。

“行,我先打听打听。”沈清和也没有想过让他爹一直闲在家里,肯定是要找点事情做做。

至于让沈父做什么事情,他现在还没有想好,什么下死力气的活,还有危险的活,肯定是不能让他去做。

第一天温锅,沈家人是逃难一来第一次吃到干饭,还有吃到肉,肉香味飘到院子内,隔壁的两家人,全都没有想到,新来的邻居还挺有钱的。居然能吃上肉,闻着味,正宗的红烧肉。

沈清和抱着小果儿,自己吃一口,给小果儿喂一口,“果儿,肉肉好吃吗?”

“好次,真好次,果儿喜次。”小果儿扎着短尾巴小辫,摇晃着脑袋,安然的坐在爹的腿上。

她喜欢坐在爹的腿上,喜欢依偎在爹怀里,爹真好。

“好,我家果儿喜欢吃,下次爹再给小果儿买来吃。”

沈清和喜欢孩子天真无邪,欢喜笑着的样子。

规规矩矩坐在一边自己吃饭的小鱼儿不干了,瘪着嘴,眼泪巴巴的掉,委屈的不行。

一个劲的抽泣,看着就可怜巴巴的,曲彩霞瞧着就好笑,臭小子学会吃醋了,她一手带大的两个孩子,最是了解一双儿女。

曲彩霞用手撞撞丈夫,然后示意他看看委屈巴巴的儿子,沈清和现在多聪明,孩子们之间的把戏,他经历了几世,也是懂的,他叉开一条腿,让闺女坐在一边,伸手抱住默默流泪的儿子坐在另外一条腿上,“哎呦,我的乖儿子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告诉爹,给你报仇去。”

“没,没,没人欺负鱼儿,就是,爹,不喜欢鱼儿。”

小鱼儿双手胡乱擦了擦眼泪,小声断续的说了出来,眼睛还偷摸的瞟一眼亲爹。

才四岁就机灵成这样,沈清和也是醉了。以后得好好培养小家伙,千万别走岔路。

沈清和无语,但是还得解释还得哄,要不给孩子留下一个爹偏心的记忆,不好不好。

“谁说的,你告诉爹,谁说爹偏心的,爹喜欢我们小鱼儿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喜欢,你和果儿可是爹的心头肉,不会不喜欢小鱼儿的。

沈清和耐心的哄着儿子,小脸上的泪水还为干,可是听到爹说喜欢他,小脸上又漾出来可爱的笑容。

小脑袋歪过来,对着沈清和,小声的确定,“爹,真的吗?”

“真的,明天爹出去找事做,收工回家给小鱼儿和果儿带好吃的零嘴好不好?”

“好。”两个孩子齐声说。

小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开心的不行,边上奶奶和娘,一人给他们喂一口饭,吃的津津有味。

温锅宴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晚上,一家人洗的干干净净的,钻进被窝睡了一个舒服的觉。

第二天,曲彩霞和沈母在家给两个孩子先做新罩衣,罩在棉衣上。

家里的床单还有被套要洗要新做,婆媳俩在家里加紧做。孩子由沈父看着,沈父带着孩子没事就在附近几条巷道转悠认认路。

出去找事做的沈清和穿着破旧的旧棉袄,在街上转悠。想着多了解了解,一个人在沪海的大街小巷转悠,无意中来到一处收废旧品的地方,他发现有旧自行车零件,还有一些铁板。

站在不远处,看到那堆杂旧废铁废铜,一个灵光在他的脑海闪现 。

三轮自行车,自己可以搞一个人力三轮车,后面搞一个漂亮的遮雨棚,然后做车夫。

满大街的拉客跑,一天挣多少,谁也没有数,自己以后挣多挣少都是自己说了算。

街面上有什么事,他也能第一时间知道,以后也能提前有个准备。

自己找些零部件回去,还能自己焊接自己组装一个人力三轮车。

只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也不知道有没有可以焊接的地方。

沈清和只是有那么一个想法,也不确定能实现。现在自行车的零部件,也不是随处可寻。

自己组装三轮车的事情,还得挪后,他是个刚从偏远乡下出来的农家娃子,怎么可能知道焊接改装三轮车。只要自己敢做,就等着被沈家父母发现问题。

想来暂且是不行,还得必须找活做。

顺道拐出去,来到另一面的大街上,人来人往都是白俄人,这里的店铺老板大部分也都是白俄人。

咖啡馆,蛋糕店,服装店等,都是窗明几净,是法租界最时髦的地段 。

沈清和进到一家小杂货铺,给家里的两个孩子带一包奶糖回去,尝尝鲜。

看见一家夜场招人,招服务生,男的名额有限。看看上班时间,沈清和觉得很适合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