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炮火男配-穿书(03)

我有金手指[快穿] 炮火男配-穿书(03)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镇上到村里的短短十八里路,几道弯, 坑坑洼洼, 大坑一个接着一个。想避开大坑都有点不可能,颠簸得沈清和都有些不舒服。

还没有进村, 沈清华已经看到在村口张望的父亲, 小手挥的贼起劲,还大声的喊道,“爸,我们回来了。”

站立在村口的沈父,穿着一件旧蓝色外套, 风吹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看着越来越近的车,担心和兴奋都在他心头萦绕。

车在他跟前停住,沈清和走下车, 看着被生活压垮背脊的父亲, 才四十四岁,在城里还算年轻的年纪,已经老的像五十几岁的人。

“爸, 我回来啦”

“回家。”沈父望着已经快两年没有回家的大儿子说道。

“好,回家。爸,您坐副驾驶, 小华下车坐后面去。”

“遵命。”沈清华举起手,做了一个敬礼的动作。

坐在副驾驶的沈父,进村回家的一小段路, 脸都快笑僵了,让大儿子停了无数次车,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心情变得越来越好。隐约还带着一种自豪骄傲,自己儿子“立”起来了,能做顶梁柱,自家也不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不会再有人用可怜的眼神望着自己。

回到家里,沈母围着围裙,站在家门口,也是眼巴巴的望着由远及近的越野车。她一辈子都没有坐过小轿车,也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看的小轿车,沈母的眼中含泪,望着向她走来的父子三。

吃过晚饭,就是沈清和交代的时间

沈父面色严肃,还有点担心,“小和,你说说,你是怎么有那么些钱的,好家伙,一下午家里送来那么些电器还有各种东西,我看你是有点钱,烧的慌。”

沈清和只能把自己的经历简单说一些,“爸,妈,弟,我说的这些,你们要对咱家亲戚保密。前段时间,我替公司领导背黑锅,还被骂。

一气之下,我辞职离开公司。可能是咱家祖宗保佑,我在离开公司的当天,进商场买生活用品,达到一百元,刚好可以参加商场的抽奖活动。

我运气好,抽中了一等奖,是去米国的豪华游。在米国的大城市待了几天,一天闲逛,看热闹跟着买了几注米国的彩票,中了一个一等奖,得到不少奖金,咱家人用,还是能用很久,不过要是别人知道了,打着各种名义前来借钱,也不经借。

不是儿子小气,是因为钱花了很多,我在京城买了一套大房子,还买了一辆好车。花了不少钱,我打算等开年,在家里盖两套乡村别墅。也要花上很大一笔,家里一切置办好,还剩下一些,我想自己创业,留下一些本钱。 ”

沈清和说出来的话,让家里的三人都惊了一跳,沈清华也明白了。哥哥是怎么发财的,他赞成哥哥说的话,不能让自家以外的人知道。

沈父也明白儿子的意思,如果自家发财,是儿子挣的,亲戚朋友们知道了,也没啥,求帮忙的可能也有。但是不会有很多闲言碎语,毕竟是凭本事挣的。

但是儿子是撞的大运,中的奖票,才有的这些钱。很多人都会眼红,还有心生嫉妒,有的人还会闹腾。不是他小气,是人心难测。

用力的抿了下嘴,沈母没有说话,她虽然也想帮助下娘家,可是自家儿子凌驾于所有的人。

儿子的话,就是圣旨。

“小和,怎么盖两套房子”沈母觉得盖一个楼房,就够兄弟俩以后住的。

“妈,兄弟俩肯定要各自有房子。要不以后都不亲,天天看着生厌。咱家隔壁不是严家的老地基吗,用弟的名义买下来,趁早给他盖好。以后无论他是在哪里,回家都有属于他自己一个独立的家,以后专心挣钱在城里买房子”

沈母看看丈夫,又看看两个儿子,拉着老大的手,“小和,小华的房子,本该是我们做父母的盖。现在全堆在你身上,是我和你爸没有本事。难为你喽”

“妈,我是长子,该帮的时候肯定要帮,我做大哥的,现在有钱给弟弟在家里盖个乡村别墅没啥,以后他有没有本事还得看他自己。我能帮的也就是这些。”

他的话明明白白的告诉沈清华还有父母,他帮助弟弟的只有这些,以后的日子还的靠他自己。

“哥,谢谢你。”沈清华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也是学霸是个聪明人,不会因为哥哥走两次大运,就以为这就是人生的捷径,走歪门邪道。

“你的谢谢我收下了,以后继续保持哈”

没有向很多人那样,谦虚的说,“应该的。”他得让弟弟知道感恩,没有人应该为他做什么。不管什么都得靠自己。

沈父沈母不是能干的人,但是心思通透,是个明白人,孩子们比他们聪明能干,孩子们的学习工作不需要他们指手画脚。他们只需要好好的,站在孩子们背后,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就行了。

躺在床上,沈清和也很是感慨,父母太明理啦。对孩子的爱,遮都遮不住,溢出来,隔着房间都能感受到。

沈父沈母被惊吓的那还睡得着,老大的运气,太好了。他们也跟着高兴,不偷不抢,一下子就发财了,有点不真实。

幸好他们不知道具体数额,知道了没有心脏病也会吓出来心脏病。沈清和在说这些的时候,也就是简单说一下,没有多说。

沈母靠在床头,手里一张银行卡,“我第一次拿着上百万的钱,有些紧张。”

沈父也拿着一张银行卡,是儿子给他的零花钱,说是有三十万。

夫妻俩的手还有些颤抖,刚才老大说了,等老二周一上学以后,趁着天气没有下雨,家里的房梁还有瓦片也该换一换。

虽说明年盖房子,可也得等几个月,家里到处都漏水,不为他们,为了孩子们,也得换。

早上,沈父背着手,在村里转了一圈,找了几人,帮忙换梁柱换瓦片。

回来的路上,特意绕路去到村长家里。农村人都起的很早,六点左右,就已经有人起床。

“进哥在家吗”沈父站在敞开的大门口,大声喊着。

“在,进来吧,等哈。”高进正在刷牙,洗脸。听到沈父的声音,立即听出来是谁。

“好嘞。”沈父是心情好,浑身轻松。

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屋檐下,静静等待着,他来是落实翻修和隔壁地基的事情。

要联系已经搬进城的严家,买下来还不算,每个村还分多少个小队,每队多少户人家。买地基,哪怕是旧地基,除了要找旧地基的主人,还得地基所在小队的所有人家同意,每户人家都要签字同意,才没有问题。

要不就是村部和地基主人同意也没有用。至于地基主人卖地基的前,还要拿出来一点点请小队每户人家的做主的男人去吃饭。

买方也是一样,在手续办好以后要请人吃饭,这是他们附近几个乡的传统,都是一样一样的。

事情办起来很麻烦,但是也可以很简单。

高进洗漱完,也搬出来一把椅子,坐在沈父身边,“林子,有事吧”

“嗯,我想年后翻修房子,这个和你说一下,顺便把老房子的扩大一些面积。还有我想把隔壁老严家的房子买下来给我家老二盖房子。”

“发财了,一次盖两套房子。”

“老大这一年多上班,赚了不少钱,他说要盖新房子,我也扭不过来他。盖就盖,两套一起盖,我还省事,盖房子累死人,一起盖,以后消停,不用再受累。”

“那倒是,盖房子能累死人。没想到小和这么有本事,工资挺高的呀,一年多的工资就能盖两套楼房。”

高进的语气中不自觉的带有羡慕,他们村交通不便利,无法靠山靠水靠田地都无法致富,大部分的年轻人,没有读多少书,就出去打工。大部分就是读个初中就出去打工挣钱。

很多姑娘为了离开穷山沟,嫁到外省,也有小伙子不愿意回来,跟着外省的妻子去到她们那里落户。

原本是一个大村,有一千多人,现在满打满算,能有八百人就不错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年轻人也就不到二十个。

高进是村长不错,家里条件是好一些,但是他家的孩子就没有沈林的孩子有出息,没有他的孩子聪明。村里人都挺佩服沈林,供两个孩子读书,那可不是小钱。沈林多年前修水库,受过重伤,后来不能干重活。夫妻俩还咬着牙,供两个孩子读书,读大学,读初高中,真是不容易。

听说沈家老大,上大学花钱很少,没有花家里什么钱。要不沈林夫妻俩要累死。

沈父谦虚的说,“工资还行,主要是提成高加上他炒股赚了不少,他一年是赚了蛮多,自己在京城买了房子,说是以后我们一家人去了京城,能有个地方落脚。”

这都是一家人商量好,能对外说的话,现在不说,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说漏嘴,还不如现在就漏口风出去。

“哟,我听我家老表说,京城的房价最便宜的房价也是四五万一平方,好多地方都是七十万,还有更高的十几二十万。我家老表的孩子,就在京城工作,可是全家紧巴巴的给凑,也凑不起那么些房款。

愁的哟,没想到小和居然能凭自己的能力在京城买房,了不起啊。”

村长高进半年前去市里亲戚家吃喜酒,还听老表他们说起过京城的房价。当时把他给吓懵了。还是农村好,虽然他们凑个十几二十万盖房子依然很难,但是跟那十几二十万才能买一个平方比,真是好多了。

听到林子家的老大买房子,他心底立即开始算算,就算五万一个平方,买个四十平方也是两百万,他的脸刷一下就白了。吓白的,他家全家人一辈子都赚不了那么多。

想来想去,还是读书好,读书的孩子赚钱就是快。看看人家的孩子,大学毕业才一年多,就赚了那么多,又是在京城买房,又是给家里盖两套楼房。

昨天人还没有回来,就买了好些东西送回来。好家伙,半村子的人都在沈家门前看热闹。

昨晚,沈林夫妻俩在他们家附近挨家挨户的给老人们孩子们送糖果送烟。都是小和买了送人的。

沈家孩子打小就聪明,读书好,一看就知道是有大出息的孩子,没想到真是有出息。

“嗨,他就是运气好。”沈父的背脊挺的直直的,多年来没有挺直的背脊,终于挺直啦。

聊了许久,沈父离开的时候,心满意足。

回到家里,坐在堂屋一个人傻笑,想到自家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他不介意自己的儿子比自己强很多,儿子越强越好。他就负责好好活着,养好身体,不给儿子们添麻烦。让他们一心奔学业奔事业。

想到未来的美好生活,沈林抑制不住自己的笑容,他想着百年之后自己去见父母爷奶,也能骄傲的对他们说他虽然没用,可是生了两个有用的儿子,聪明懂事孝顺。他也算给老沈家添光加彩啦。

吃早饭前,沈父的思绪飘散到了外太空,兴奋的有点找不着北。

沈清和一个人走在乡村的小道上,山沟沟除了空气好,还有山美水清,但是可开发的资源不多。沈清和也不想开发他们村,开发意味着破坏,不管外面的一些旅游区说的多好,多冠冕堂皇,开发的意义,代表为世人所知,无论你怎么管理和控制,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环境被污染,还有被人为破坏。

小山村要发展,不一定要开发成旅游区,也可以走别的路子。有机种植,也是一条路。

城里人越来越注重这个,有少部分也愿意多花钱,吃的更加健康。

他能帮助村里悄悄改善土壤和消除土壤中蕴含的有害物质。

算是回报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他的事业不是在家里种植水果种植蔬菜,创业干什么,他已经有了思路,只是还没有完善好。

山间小路,杂草丛生,沈清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顺着小路,满村的地界有序的溜达。

边走边撒下一些东西,时空超市被他用来做好事。之前是能量石,现在是改善蕴含农药化肥的土壤,做好事还不留名。

想到这一切,沈清和还真是有点佩服自己的善举。

满村遍野的转悠,花了沈清和十天的时间,他才弄完这一切。

为了村里,他花了不少的时空币,全是用的土壤高级改善液,地方大,范围广,还有从他们村缓缓流过的大河以及一个大水库,他也净化过水源,水库中还好,没有人敢在水库中洗农药桶洗一些污染的东西。可是大条大河却不一样,每一个码头都有人洗过农药桶,他在最本村的几个码头,每一截几百米宽的河床底下都埋了净化源,至少可以用上百年。

他无法此时一次性改善这条大河上下的地方,只能以后慢慢来,这条大河最终是汇入到大江的一条支流里面。

现阶段就这么着,原本修公路的事情,沈清和搁置下来。还是让村里的人赚了钱,联合地方政府一起修吧。

十天的时间就在沈清和私下的行动中结束。

家里的换瓦片换梁柱的事情,已经全部弄完。他是一点忙也没有帮,全让兴奋的沈父在忙碌。沈父虽不介意儿子比他强,那是在挣钱上。如果这事沈清和还掺和,甚至掺和的还比他好,估计沈父会很难受。

意识到这些,沈清和故意什么都不管,到处闲逛。

除了出钱,他每天都是闲逛,甚至还拜访了村小的老师们,送上一份礼物,以前的村小,有老师已经退休,现在在村小教书的只有两位四十几岁的老师。等他们退休,估计村里的小学也该解散。

家里如今是一派新气象,隔壁地基也拿了下来,也请了队里的人吃饭同意,沈父办事效率高,房子还没有翻盖,地基证件已经办了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明年盖房子。

沈清和已经开始在京城大学找人帮忙设计房子,学校有念建筑的研究生,博士。有跟着教授参与过著名建筑的博士,他给他们一个私下赚钱的机会,两套乡村别墅的设计费,他不少给。

拍了自己家和周围的很多视频,以及隔壁的视频,存在电脑手机中。

沈清和找了大学时最喜欢他的熊教授,帮忙打听一两位靠谱的设计师。

过几天应该有消息,沈清和等待着。希望能有个靠谱的设计师。

十天的时间,他看似满山遍野的转悠,脑子里也没有停止,一直有思考未来自己创业要干什么。

做什么好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他还没有最后做出决定。做it,也是很烧钱的。可能需要多准备钱。

沈清和只能再挣钱,钱生钱,有时可以很快的。用超级电脑,搜寻国际局势和一些相关新闻。

股票期货赚钱,是一种方式。双管齐下,相信能挣不少。

大腿上放着电脑,手指不停的挥舞,他要多赚快钱,必须用高科技赚钱。他得鼓捣出来一点什么,才行。

在电脑上忙活了一天,直到沈母喊他吃晚饭,才关上电脑,休息一会儿。

在家的每一天,沈清和就像是个甩手大爷一样,万事不管。在家里享受着大爷的待遇,就是这样,沈父沈母更加的高兴,越忙越高兴。

一般父母还催自家孩子找女朋友结婚,可是沈父沈母却从不催促这些,有村里的人找上门给儿子介绍对象,都被他们打发走,说是自家儿子还小,等上两年再找。

他们不是不想儿子找女朋友,只是老大有本事,都在京城买了房子,以后找的对象肯定是京城姑娘或者是在京城上班的姑娘,要不两人分隔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一年也见不到几次,会影响两人的感情。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结婚了就最好不要离婚,两地分开,算怎么回事,明白人办明白事,夫妻俩商量好了,绝对不干扰孩子们的婚事,让他们自己解决。

有对明事理的父母,是沈清和的福气。

老家的日子过的悠闲,一晃就过去一个月,熊教授给介绍的两位学建筑的博士已经订好来宜城的火车票。

宜城火车站是个人很小的站,没有直接到京城的火车,中途要转一趟车,不过两趟车时间上衔接的很好,中间有一个小时的空档 。还是算比较方便的。

沈清和只需要在三天后,去宜城火车站接他们就行,听说是一男一女,他们是同学,能千里迢迢的跑来,也是因为沈清和给价格高。还有房子的建造和装修都包给他们。

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单独练手的机会。

今年只是出图,还有做一些准备,明年才开始盖房子。时间充裕,沈清和也不是很着急。

京城大学

温岚与方东,接下这份工作也是他们的老板介绍的。

甄教授也有意让自己的两位得意弟子练练手,虽然他经手的都是大项目。不过学生们不一样,他们读书二十载,很多同龄人已经挣钱养家,他们虽然很多人不需要再让家里花多少钱,可也没有能力挣很多,孝敬父母,也没有存上几个钱。

马上又到了年底,该是万家团圆的时候,学生们回家也应该手头上富裕点。

老熊找到他的时候,开始还不是很在意,只是在听说建造和装修也包给学生的时候,他想也不想的答应了下来。

这里面的利润只要稍稍赚一点,两位得意学生,明年手上的钱也会富裕一些。

他们没有建筑队不要紧,他在南潭市也有关系不错的朋友,也是从事这一个的,他手底下也有不少建筑队,到时他出面给学生介绍就是。

这样的专业建筑队,比乡村班子搭起来的建筑队不知道强多少倍。专业上也能沟通。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写过办学校,想写一写,勿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