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炮灰男配-穿书(06)

我有金手指[快穿] 炮灰男配-穿书(06)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熊教授开口, 沈清和也不好说什么,答应了下来。说是让马总年后安排人去京城大学招生,只要那三位学弟学妹真的如张教授说的那样,适合他们公司, 优先录取。

反之,他也不能招一个没有用的人才。

熊教授不是一定要沈清和答应 , 只是想让沈清和给他们一个面试的机会。不适合也不能强求。

春节放假前, 沈清和已经包袱款款的回家, 下飞机后, 直接打了一的士去了汽车城, 买了一辆比较大的越野车。差不多一年没有回家, 但是他知道家里的情况,老爸学会了开车, 只是不舍的买车, 他打算买一辆回去,送给老爸。

家里也该有辆车,年后小华是高三最后一期, 让老爸每星期去接小华回家, 省的他坐班车回家。

等小华高考后,可以报名学车, 学习完家里也有车,能给他练练手。

如今村里的粮食,蔬菜,还有刚种植的果树, 都与沈清和签订了供货合同,无故毁约,是要承担巨额赔偿的。

时空公司下半年的一部分好食材和大米就是出自从村里出来的。

食材也就是能保存一段时间的蔬菜才可以,大部分的都在本省消化 ,沈清和在南潭市开了一家高档食材店,里面限量供应大米和水果。夏天的西瓜,还有甜瓜,也是水果的一部分。

到了冬天,春天提前盖的大棚,也有了用武之地。

大棚内全是蔬菜,瓜果。村里原来的荒地还有一些边边角角如今全部被村长平均分给各家各户。

如今,村里的人尝到了甜头,听说村里很多年轻人,过年回来都是辞职后回来的,年后都不出去了,在家里既能陪伴父母孩子,还能赚钱,可能做事情要辛苦一点,可是赚的多呀。

也不是每天都很累,农村种田种地也是季节功夫。今年父母在家里累死累活,赚的钱可不少,明年家里人多了,父母也就不会那么累了。

都说是老天爷开始眷顾他们村,如今,田地莫名其妙的高产,还有不生虫,不长杂草。

他们少了很多事情,主要精心伺候就行。闲暇时,还能上山捡些山货,卖给沈家。他们家在省府的食材店也卖山货。收购的价格也很高。

他们不知道,为了村里的乡亲们,沈清和付出多少,临去京城前,他又满山遍野的转了一圈,山林内没少埋好东西,就是水田也没少撒东西。

该埋东西的水田还有荒地也没少埋,还有水库和河里的水都含有能量,灌溉时能量水还能浇灌稻谷,蔬菜,果林。算是二次加持能量。

在能量地生长的植物,高产,味道好,还有蕴含能量,对人身体好。当然价格高,好卖。

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家里正在准备晚饭,沈清和一路开着车,停在家门口。

沈父听到轿车的声音,三步并着两步,走了出来,“谁来了”

沈清和回家,没有告诉父母,他是临时决定回来。后备箱内,又堆满了给家人买的礼物。

“爸,是我回来了。”沈清和已经撅着屁股在后备箱搬行李和礼物。

“小和啊,你怎么之前不打个电话回来,家里给你准备点好吃的。”做父母都是这样,孩子从外地回来的第一顿饭很重视,恨不得把所有能力范围内好吃的,都做给孩子吃。

“爸,我临时决定回来的,想给您和我妈一个惊喜。”

“哈哈,惊喜惊喜。”沈父真是没有多少惊喜,顺着儿子的意思尬笑两声。

父子俩搬着礼物,朝家里走去。两三趟才搬完车上的礼物。

家里的饭菜也蛮好的,三菜一汤,沈母见了大儿子,确实惊喜。她还以为大儿子还得迟几天才回来。拉着儿子左看右看,浑身上下都看了一遍,见儿子比以前瘦了一些,心疼的直念叨,吃饭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的菜端给儿子一个人吃,丈夫的怨念她是一点也没有发现。眼里心里哪还有丈夫。

吃过饭,沈清和到处参观自家,从一楼到三楼,全部参观了一遍,如他所想的那样,设计,建造,装修,都符合他的要求。

父母的房间在一楼,二楼,三楼都是他的领地。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很多家电都是很先进的,智能。

也难为父母都学会了怎么操作,除了书房,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卫浴和衣帽间,沈清和的房间是个大套间,有主卧,有书房,有个客厅。

躺在浴缸内,洗去一身的疲惫,手里拿着手机,和京城的马总电话聊公事。

全是马总在汇报公司的情况,沈清和有金手指加持,不管做什么生意,都能大赚特赚。

第一款游戏上线时,还没有来得及大肆做广告宣传,就已经因为一个小小的宣传片,火了起来。

后来正式推出以后,火的那是一塌糊涂,外界都说时空公司,自带财神爷。

时空公司从创立到现在,没有拉过投资,还买下两个废旧工厂,当初很多业内的人都笑话过他们认识的马致远,说他越混越回去了。

去到一处荒郊野外买废旧工厂做办公地点,谁会愿意跑那么远去到那儿。

现在他们看着时空公司赚钱,赚的他们眼红。都知道创业时跟着老板的高层,都有干股分红,虽不能买卖,但是分红也是很大一笔财富。现在很多人羡慕马致远,眼光独到,运气极好。

听完汇报,放好手机,仰躺着,脑海中想着事情。

躺在浴缸内,也不知道咋滴就睡着,等再醒来,浴缸中的水也冷了。

被冷水泡了一会儿的沈清和华丽丽的感冒了。没有打喷嚏,只是不停的流鼻水,不停的要擦。

第二天准备去接弟弟的人,只能躺在沙发上,裹着被子,看着老爸一个人开车去县城。多少有点担心,路不好走。

据说今年,村里到镇上的路要重新修,好好的修。村民们捐一些,镇政府,县政府都会出一些,把这条路彻底修好。

村里靠着有机种植赚钱的事情,如今在县里市里都是挂了号的。如今到处都支持搞有机种植,市里县里也不例外。

领导们还实地来过,也品尝过味道,确实好。也带回去一些检测,不但没有任何不好的有害物质,还蕴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有益物质,可惜的是在市里县里都买不到。人家直接运往省府南潭市,在那里有家专卖店。

想吃偶尔下乡调研,来原产地买,或者去省府买。那味道,美妙的绝对能让人直接吞下舌头。

几天后,村民们都知道沈家两个儿子都回来了,他们陆续上门还钱,当初盖大棚还有用先进的灌溉系统,都是需要花钱的。

大部分人家里,都拿不出来很多钱,缺的部分都是沈清和借给他们的。

到了年尾,也是该还钱的时候,沈父坐在一边数钱,两个儿子一个个的对着消账。

沈清和在村里也有玩的很好的发小,贾鑫就是沈清和玩的最好的发小,他也从南方辞职回来的。

他坐在一边,等着发小忙,他昨天晚上才到家,今早就跑来好友家里玩。

沈家忙到中午两点,才忙完一切,家里收了不少现金,农村人还是喜欢现金交易。看得见摸得着,这才有感觉,感觉这些钱才真正归属于自己。

吃饭的时候,贾鑫也坐在客厅沙发上,他早就回家吃过饭。

沈清和吃过饭拉着贾鑫说,“咱俩出去走走,正好我吃多了,多消化消化。”

“走呗。”

“鑫子,你明年真的不打算出去了”

“不出去了,在外打工也就是三千多一点,花销也大,一年回家一次,花销更大,压根攒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在家里帮我爸妈种田,还完你家的钱,明年家里的钱就是纯赚的,几年以后,我家也能盖个不错的三层小楼。”

贾鑫没有大志向,他就想靠着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

“鑫子,我开了一家公司,要不你来我公司上班,工资待遇都不错,不需要像在家里种田那么累。”

这是原身唯一的好友,沈清和也想多照顾一下。

贾鑫是个明白人,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去到好友公司上班除了扫地这些粗活,别的他也干不了,去了就是个废人,他摇摇头说,“小和,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就初中文凭,也不是什么好学的人,去你公司上班,我除了扫地干粗活,别的什么也不能干。

我不去,在家里还能帮帮我爷奶和爸妈,在家里我是壮劳力,能做的粗活多,也能给他们减轻一些粗重活,你别担心我。你们兄弟俩以后都是要走出去的人,我留在家里,也能替你多看着些。人老了,经常会磕碰到,还有体力下降,我帮你多盯着叔婶,你和小华在外面学习工作也能安心些。”

“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往后有什么困难,别一个人扛,可以找我。即使我帮不了的,也可以听你倾诉,让你发泄一下。”

拍拍发小的肩膀,贾鑫还是如记忆中一样,胸怀坦荡,义气,善良。

“行。”

走在儿时常奔跑的山道上,两人似乎回到了儿时一起调皮捣蛋的日子。

那样鲜活的记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直存在他们的脑海中,时不时的回忆下。

今天是沈清和心情最好的一天,也是最轻松的一天。和发小谈论着过去不着调的那些事,也给发小出主意,怎么发家致富。

两人畅想着老了以后的生活,沈清和老了肯定是要回村居住的,这点是绝对的。

一直到夕阳西下,两人才像热恋中的情侣一样念念不舍的分开。

在家休息了十几天,又迎来了忙碌的工作。

在县一中租了一套旧房子,还请来了一位为人可靠厨艺不错的阿姨,专门给弟弟陪读。

沈母没有办法去陪读,只能是沈父每个星期负责接送。

安排好一切,沈清和离开家,又回到京城开始忙碌起来。

新人工智能的研发,已经在进入到新的阶段,沈清和的工作时间,都泡在这上面。他不在办公室加班,可是回到自己的宿舍,他的脑子里依然还是人工智能的一切,其实还是加班。

上半年,沈清和把赚来的钱,留下一部分,其余全部用来买周围的地皮。

如今他们左右的地皮拿下两大块,沈清和请来甄教授和他的学生,方东,温岚设计建造。

厂区要加大,以后不只是生产游戏指环,还有更高级的,员工楼也要盖,新的办公大楼也要盖,当然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第一步得是厂区要扩大,厂区内也要好好规划规划。

在八月,爆出来消息,江珊的孩子父亲可不是别人,是文家的文峰,当初文家父母不愿意儿子与江家闺女来往,用生意威胁江家。

江家隐忍着,还筛选了一位凤凰男做接盘侠,他们打的什么主意,大家都明白。唯有接盘侠后知后觉,凤凰男也是工于心计之人,明白后,各种威胁还有敲诈。

当然他也没有放过文家,一样的敲诈,原本文家就知道江珊肚子里所谓早产生下的儿子就是他们家的孩子。开始他们不打算认,只是文家唯一的继承人,文峰突然生病后,不能再有孩子,文家不得不欢天喜地的认孙子认儿媳。

江家文家,丑闻一件接一件,搞得下半年网络都是两家的恩怨新闻。两家人也被弄的焦头烂额,生意直线下滑。

一件件的查明,最后才发现,文家人不认江珊肚子里的孩子,文峰的突然生病失去生育能力,有江家人的手笔。

凤凰男到处爆料,媒体热闹翻天,江家陷入水深火热,年底宣告破产。

文家的丑闻让他们家的股票也跌的很惨,实力下滑。

接连出事,股东们也不满意,特别是一直想取代文家的另外一位大股东郭家,在股东大会丝毫不客气,还安插人手,收买文家的心腹,收购不少小股东手上的股份,在年底的股东大会上,一举扳倒文家,取而代之。这是后话

江家和文家就是孽缘,剪不断理还乱,整天掰扯不清。

文家之前没少得罪人,以后整他们的人不会少。江家也是一样,两家既要相互伤害,还要抵御外敌。

沈清和知道两家的结局后 ,不再关注。

年轻帅气的钻石王老五,是很多女性都向往的对象,谁也没有想到,钻石王老五主动追求的姑娘韩玉兰是一位并不那么优秀的女性。长得也不是多漂亮,唯一的优势就是她的父亲,是钻石王老五的高中班主任。

大学一毕业,韩玉兰就嫁为人妇。不知道羡煞多少女性,包括她的同学们。嫁入豪门啊,还是一位天才。

这几年,沈清和因为老师的原因,很是照顾韩玉兰,经常请她去吃吃饭,还有给她安排兼职暑假工,一来二往的,沈清和对小师妹有了更多的了解。

也许她不是特别的漂亮,但是她也算清秀佳人,能力并不是特别的好,但做事认真负责。性格活泼开朗,脾气好,不会无理取闹,对老人孩子都挺有爱心的,心地善良。

接触了几年,在韩玉兰大四的时候,沈清和主动追求小师妹。

在之前,他也有问过老师韩泓,同不同意他与小师妹交往。这是他对老师未来岳父的尊重。

韩老师哪有不同意的,高兴还来不及呢。

大学一毕业,两人先领证,年底回老家再办婚礼,至于什么世纪婚礼,还有国外找个地方办婚礼,在韩玉兰看来都是虚的。

只要丈夫对她好,在老家办婚礼,才是最让她开心的。国外婚礼,让亲朋舟车劳顿,还有费时费力,简直是浪费时间。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在一年前已经面世,如今核心技术掌握在沈清和的手上,时空公司飞速的超越着一些巨头们。

新的人工智能,应用极广,时空公司出品的超级电脑,供不应求,还有今年刚刚新面世的通讯手机,不用的时候,可以做腕表粘在手腕上。用的时候取下来,或者不用取下来,用声音或者手工点击,腕表瞬间变身使用,可大可小,可方便了。

新手机才面世两个月,已经断货,时空公司现在是行业的领头羊。他们的技术,领先任何一家公司很多很多年,沈清和如果不放开技术,他们坐飞机也赶不上。

沈清华 番外

大学刚毕业,他就接手哥哥送给他的毕业礼物。哥哥专心的管理时空公司,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的绿色公司,全部过户给了他,让他接掌这一切。

他毕业后从绿色公司的底层做起,如今绿色公司产业也不小,宜城有很多他们公司的种植基地。

市场上,人家只认绿色这个牌子,他得好好经营,不能辜负哥哥的心意。

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在宜城工作,掌握所有基地的动向。

他们并没有让农民们搞土地流转,而是借款给他们搞有机种植,双方签订合同,这种合同只要他们不恶意毁约,对农民们是极好的。

当然在一些不属于个人的土地上,绿色公司也承包了不少土地种菜,养鱼,种植水果。

很多荒山被绿色公司承包下来,种植上果树,果林圈起来,里面养鸡。生态循环,有机种植。

很多人羡慕沈清华,但是他自己明白,他肩负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

最近在宜城附近工作的沈清华,有时间就会回家,天刚擦黑,他就开车回到家里。

“哎哟,又吃撑了。”揉着肚子躺在沙发上哀嚎着。在外面他装严肃装的很辛苦,回到家里有时候像个活宝。

沈母一把拉起小儿子,“快起来,去外面走走,别躺沙发上。”

“妈,我今天跑了很多地方,腿都跑细了,不想动,就想在沙发上躺躺。”

吃饱的人怎么也不想起来,还有点犯困。拉都拉不动他。

“吃完饭走走,不容易长肥,快去走走,还没有结婚,别变成一个大胖子,到时候娶的姑娘都不是真心的,全是看钱的。你以后找的老婆,要像你嫂子一样就好。”

沈妈妈如今特别怕自家儿媳是搅屎棍,村里乡亲们发财以后,村里的年轻人娶回来的老婆,有几个就是搅屎棍,搞的家宅不宁,整天吵,她听着就揪心。

她现在只能祈祷自家未来的小儿媳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不是搅屎棍。要不,她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妈,您老人家想的真远,我才刚大学毕业,给您找儿媳妇的事,还得等两年。我哥把公司给我,我不能弄差了,要不多对不住我哥。我想专注工作两年,其余的都放在后面,但是缘分来了,我也不抗拒,绝对会找个好的,搅屎棍我可不敢找回来气您。”

沈清华哪会不知道亲妈的担心,无非是不想他以后找的妻子是看钱不看人的,那种女人可不是真心跟你过日子的人,也是最容易变成搅屎棍的一种女人。

他也不会找这种,他也想学哥一样,找个本地不错的姑娘。至少是父母家在本地的,省得过年两家离的太远,跑来跑去不方便。

嫂子家里就在县城,回家过年过节,两边跑也不远。很是方便,而且过年时,韩老师夫妻俩说了以后都跟着闺女过,就在村里住。寒暑假也是一样,回村里住。

两家变一家,关系还处的很好,爸妈也多了伴,也不会那么孤单。

他也希望未来的妻子就是本县本市内的人,哪怕在外地工作也行,只要家在这边。

“知道就好,你结婚的事情,我不催你,但是找的女朋友一定要人好,她家的父母也得人品好,不然我可不同意。”

沈母现在的日子好过,家里承包的水库,还有自家的十亩田地,都有请人,儿子每个月还给家里家用,他们夫妻俩手上的钱都花不完。夫妻俩穿的衣服,鞋子,都有孩子们给他们买,家里除了人情开支,就是一辆车要养,也花不了多少钱。

绿色公司的总部在去年就搬到了京城。沈清和早就在京城布局了,时空公司马路对面就是绿色公司,在河对面还承包了几座相隔有些距离的荒山,如今也是硕果累累。

京城的绿色旗舰店,生意异常火爆,每天人来人往顾客络绎不绝。

公司内也有自己的农业专家们,每个基地都有技术员指导,监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