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种田之流放边塞 > 205 牝鸡司晨

种田之流放边塞 205 牝鸡司晨

作者:四月流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6:11:4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八月三十一, 旭日初升, 秋高气爽。

春光明媚, 一室亮堂堂。

姜玉姝对镜端坐, 身穿素白中衣与单裤, 凝视铜镜里的自己, 轻声说:"不用脂粉。"语毕, 她拿起眉石,倾身, 对着铜镜描眉,淡化天生柳眉的弧度, 慢慢描出两道半剑眉型的英气眉毛。

"啊?"

"这、这……"翠梅和两个小丫鬟吃了一惊,犹豫问:"夫人今天上任, 待会儿要接见许多下属, 不稍微涂点儿胭脂吗?"

姜玉姝摇摇头,慢悠悠答:"我一向懒得梳妆打扮, 况且, ‘女为悦己者容’, 你们二爷不在, 我打扮给谁看?"

翠梅等三人忍俊不禁, 捂嘴笑。

"接见下属和本县的重要人物,不宜精心梳妆打扮。我是女官,外界本就议论纷纭, 如果打扮得花枝招展,外人见了指不定怎么议论。"姜玉姝虽然叹气, 眼里却噙着笑。少顷,她放下眉石,对镜左看右看,满意颔首。

翠梅替她不忿,"容貌是天生的,夫人天生丽质,即使不梳妆打扮,也美貌动人!"

姜玉姝拿起梳子,含笑点了点心腹,夸道:"不错,你习字读书之后,奉承话说得越来越漂亮了。"

"奴婢实话实说而已,哪一点夸大啦?"翠梅接过梳子,小双、小霞凑近附和:"容貌有目共睹,美就是美,绝不是夸出来的。"

"没错!"

姜玉姝乐道:"你们呀,嘴一个比一个甜!"

主仆四人闲聊几句,翠梅弯腰问:"头发全梳起来吧?掖进帽子里。"

"嗯。"

片刻后,姜玉姝站起,张开双臂,两个丫鬟捧来官袍,展开,小心翼翼为她披上。

"腰身没改,奴婢只改了肩膀、袖子和下摆。您觉得合适吗?"

姜玉姝对着大铜镜,仔细打量:七品文官,青色官袍,补子绣的是鸂鶒,宽大,笔挺。

一举手一投足,官袍飘飘,显得高挑的女子更高挑,身段婀娜,神态沉静,透着一股子俊逸。

"哎呀,长短正合适,挺好看的。"

"好看!"翠梅等人围绕女官打转并赞赏,与有荣焉。

"腰带呢?"

小霞飞快递上,三人合力,把宽腰带系得不松不紧。

最后,戴上帽子。

姜玉姝目不转睛,盯着铜镜里的自己,双手扶了扶乌纱帽,心潮起伏难平,感慨道:"这顶帽子,不知我能不能戴得稳,也不知能戴多久。"

"一定会顺顺利利、长长久久的!"翠梅忙提醒:"今天是上任的好日子,别说不吉利的话。"

姜玉姝笑了笑,转身,坚定迈步,"走吧,去前堂!"

不久.前堂

边陲地广人稀,不像寸土寸金的都城,县衙虽然陈旧甚至破旧,但十分宽敞,方正庄严,打扫得干干净净。

姜玉姝官袍笔挺,踱步前行,边走边观察陌生环境。

除了知县的若干亲信之外,县丞、主簿、典史……等等,簇拥并尾随,无论内心如何犯嘀咕,表面皆恭恭敬敬。

"整个县衙,都哪些地方是修缮过的?"她发问,嗓音清亮,言行举止从容不迫。

县丞黄一淳近前,简略答:"公堂、六房的书房和后衙部分厢房。庸州失陷期间,县衙被敌兵祸害得乱糟糟,咳,因为拮据,一时半刻拿不出足够的银两,只能慢慢修。"

姜玉姝点点头,须臾,她迈进偏厅落座,居高临下,俯视两排座椅,"时辰还没到,各位,坐。"

"谢大人。"县丞率领若干胥吏,按旧日的规矩落座。

紧接着,衙役奉茶,众人从未跟女官打过交道,既不敢乱看,也不知该说些什么,索性低着头,沉默品茶,唯恐不慎得罪上峰。

姜玉姝喝了口茶,一边翻阅职名履历册,一边接见众下属,受了许多礼与恭维,说了许多应酬话。

半晌,她发现少了一人,便温和问:"教谕,荆远山——哟?年逾花甲了。老先生来了吗?"

众下属不接腔,鸦雀无声,眼底闪烁些微看戏的光芒。

黄一淳责无旁贷,侧身仰脸,解释道:"荆先生告假了。他一则年事已高,二则在战乱中受过伤,腿脚不便,三则日前着凉,正在卧床养病,暂时无法拜见大人。等康复了,想必会来拜见的。"

"原来如此。"

姜玉姝颔首,食指点了点职名履历册,赞叹:"这上头注明,老先生举人出身,传道授业半生,桃李满天下,伤病交加,本该颐养天年,却仍放不下学生。不错,令人敬佩。"

众胥吏心思各异,赔笑倾听。黄一淳脸色不自在了一瞬,接腔道:"对,荆先生确实教了大半辈子的书。"

哈哈,那老酸儒会来的,等着瞧热闹吧!闻希窃笑,余光瞟向李启恭,郎舅心照不宣,暗中等候。

顷刻后,一名胥吏小跑而来,双脚停在门槛外,躬身,毕恭毕敬地禀告:"启禀县尊,时辰到了,老百姓正在恭候您的大驾。"

"好。"

"大人,请。"众下属齐齐起身,让知县先行。

繁文缛节,但不得不简单走一趟,正式宣告新官到任。姜玉姝站起,官袍改短了,但刻意没改腰身,宽大,走动时翩翩飘逸,意外地英姿飒爽。

她目不斜视,率众行至县衙仪门,站定。

此时,三班六房、县内有头有脸的人物早已分列两排恭候,老老少少,全是男子,足足百余人,好奇至极,悄悄打量女知县。

日上树梢,秋阳下黑压压一群人,却静悄悄,丝毫不闻窃窃私语声。

司仪自然由礼房小吏担任,他清清嗓子,郑重宣告:"新任知县、姜大人驾到,拜——"

霎时,除了有功名在身的人作揖之外,其余百姓应声下跪,高呼:"草民拜见姜大人!"

吏、户、礼、兵、刑、工,朝廷六部,县衙则是六房,国有国法县有县规,皆规矩森严。对平民百姓而言,皇帝远在天边,知县是父母官,是高高在上的太爷,县衙就是"小朝廷"。

姜玉姝感慨万千,缓缓扫视人群,扬声道:"都起来吧。"

"谢大人。"众人听命行事,不闻议论声,只闻鞋履衣服窸窣声。

下一刻,司仪挥手示意,旁边几名衙役立即点燃爆竹。

刹那间,爆竹"噼里啪啦~"连成片,震耳欲聋,嘈杂动静里,硝烟味儿弥漫,秋风卷起红碎屑纷飞,人群终于发出议论声,热闹非凡。

司仪忙前忙后,略靠近,提醒道:"大人,请入大堂,行礼叩谢皇恩!"

姜玉姝颔首,腰背挺直进入大堂,面朝都城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遥遥叩谢皇恩,肃穆道:"微臣郭姜氏,叩谢圣上隆恩,从今往后,必将尽心竭力为公为民,绝不辜负朝廷的信任。"

紧接着,司仪熟练地引领,吆喝道:"请大人前往后衙,祭灶!"

她耐着性子,率领一干主要胥吏去了后衙,遵照礼仪祭灶。随即,返回前衙,迈进宽敞的公堂,郑重接过印信,落座,监督六房经承吏典拿了各自的卯册,官吏挨个画卯,便于新官认识下属。

人人乐呵呵,表面一片融洽,正热闹间,外头突然响起"咚咚~"鼓声,擂鼓者显然使了大力气,清晰可闻。

"什么动静?"

"怎么回事?"

所有人一愣,停止交谈,面面相觑。

姜玉姝愣了愣,旋即回神,不确定地问:"这是……击鼓鸣冤?"

"是。整个县衙只有一面鼓,供老百姓报案用。"黄一淳纳闷皱眉,欲言又止。

——堂外,一名小吏心急火燎,踮脚寻找县丞,意欲求见,却被几个捕快阻拦:"去去去!"

"瞎闯什么?"

"新知县是女官,如无命令,闲杂人等一律禁止靠近,避免冒犯了她。"

公堂肃穆,公案上方挂着"明镜高悬"匾额。

我才刚上任,就有案子了?姜玉姝心思飞转,面色镇定,轻声问:"报官应该先递交诉状吧?"

"对。但偶尔有较紧急的案子,或者,原告不懂得请讼师写诉状,便会击鼓。"黄一淳不了解女官性格,试探问:"大人今日刚上任、刚接了印信,您可需要休息休息?"

众多百姓听见了鼓声,新官上任,即使生疏,也必须硬着头皮办案!

姜玉姝紧张之余,莫名激动,坚定答:"不了。既然我已接过知县印信,有人报案,岂能不管?立刻升堂,看看是何人报官、有何冤情。"

黄一淳作为县丞,处理惯了案子,他毫无异议,点头并吩咐:"准备升堂!"

"是。"相关胥吏领命,迅速安排手下行动,不一会儿便布置妥当,恭请知县审案。

姜玉姝虽然经常进出各地衙门,曾几次旁观官员审案,但均只是路过,从未认真看完一整场……升堂审案,她毫无经验,幸亏县丞在场,有他从旁协助,不至于出丑。

惊堂木一拍,一声脆响,县丞代为喝道:"升堂,带原告!"

随即,在众人注视下,一名白发苍苍的跛足老人,身穿洗得泛白的蓝袍,浑身酒气,一瘸一拐地走进公堂。

瞬间,众人瞠目结舌,交头接耳:"怎么是他?"

"唉,老先生又喝醉了!"

"上回没闹够,又来了,这次他想干什么?"

……

姜玉姝打起十二分精神,审视原告,正欲询问,却听县丞惊讶问:"荆先生?你、你怎么——方才是你在击鼓鸣冤吗?"

"荆先生?"姜玉姝诧异,轻声问:"莫非他就是本县的教谕?"

"对。"黄一淳无奈告知:"他便是荆远山。"

荆远山须发雪白,醉醺醺,傲然昂首,劈头问:"你、你就是新任知县?呵,果然,还真是个女人。"语毕,他长叹息,大着舌头,含糊嘟囔:

"牝鸡司晨,不成体统。"

牝鸡司晨?

姜玉姝听清了,脸色突变。

"大胆!"

"老先生,休得无礼!"李启恭猛地起立,正气凛然,"此乃朝廷派来的新任知县,图宁父母官,您虽然是举人,无需下跪,但也得行礼啊。"

荆远山站得笔直,明显流露不敬之色,沉默打量新上峰。

姜玉姝微微皱眉,冷静挥手制止了李启恭,明知故问:"堂下何人?为何击鸣冤鼓?"

荆远山怒气冲冲,嚷道:"老夫要状告县太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