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01章 准备在山西谷地来一场大决战!

三月初、洛阳北部的孟津渡口、渡船云集,闯营大军正在北渡黄河,准备向北挺进太原谷地。

若是山西方面兵马稍微给点力,在黄河渡口堵截义军完全能做到,可他们就是毫无作为。这时候并不是渡河的最好时机,春头上的黄河正是凌汛期、水量大、渡河难度也大。由于和孙传庭的几个月苦战,他们只能在这时候渡河北上。

“宗弟、你和白旺等人一定要守好洛阳、襄阳等城,作为我义军的后路。”李自成在即将渡河时、给自己的心腹大将袁宗弟做交代。

袁宗弟是李自成信赖的义军将领,一般都是负责给闯营殿后。这次李自成北上山西、并不想将中原占了的重城放手,他留下了白旺、袁宗弟、刘体纯等人分开把守洛阳、开封、襄阳等城池。

去山西李自成也知道这是一次战略冒险,如果进去后情况不理想,退路就至关重要了。袁宗弟被任命中州留守将军,节制留在中原的各路闯营兵马。

留守在中原的袁宗弟压力并不小,东部有高名衡、陈永福的两万多河南兵、西边有孙传庭,守住后院这活真不是好干的。

反倒是南部听着有左良玉的一二十万大军在,实际来说压力却最小。左良玉手下的武装和闯营的情况差不多,比人数他还没有闯营留守的人员多,襄阳的白旺一部兵马就能压住他。

在古代有战力的武装和民兵差距相当大。比如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动辄数十万兵马,结果一碰上项羽的几万兵马就跪。这真不是刘邦太拉稀,而是双方兵马的构成差距太大了。项羽的兵马是正经的士兵,而刘邦手下全是一帮民兵。民兵和正规军打,他不拉稀才怪。韩信为什么是兵仙就是因为他能用民兵打赢贵族子弟兵。

大军从孟津渡河后,闯营就像是脱缰野马,一路北上、直奔太原而去。沿途的府县非降既破,根本没有起到任何遏制闯营行军路线的作用。

京城的朱由检收到塘报的时候,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兵临太原城下,太原城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像京城。

事态如此紧急、朱由检不得不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商量对策。

“陛下、臣建议派三万新军紧急援救太原,将闯贼堵回南边。同时令、孙传庭兵出潼关,截断闯贼后路。堵住孟津等渡口,大军在太原到孟津一线歼灭闯军。”陈新甲做的战略规划四平八稳,表面来看一点问题都没有。

“见恒、白谷那边大军连日苦战,正在休整,而新军这边同样在整训,现在两军都是战力最弱之时,这时候急赴战场,是以疲兵作战,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人家李自成可以不休整,可孙传庭不能不休整。新军那边正是整训的关键期,也开不到战场上去。

“陛下军情如火、难道咱们眼睁睁的看着太原城失陷吗”战场上的事,哪有什么万全准备陈新甲对皇帝瞻前顾后,磨磨叽叽的做事方式很是气恼。

“什么叫眼睁睁的看着太原失陷军国大事将谋而后动,要徐图缓进而急战,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次李闯兵进晋地,朕倒觉得是一个难得的战机。朕决定打一场大战、要将闯贼主力尽歼于晋地。”

朱由检看着地图,动了个大念头。派几万新军到山西,虽然很可能打败李自成,但伤不了其根本。山西东西两边是山区、南部有黄河、北部有大同、宁武关等坚关,是个理想的包饺子的地方。

“传旨孙传庭和高名衡,让两部人马一月之后出兵进战洛阳和开封一线,控制黄河所有渡口。传旨陈奇瑜、太原城能守则守,若事不可为,带麾下兵马退守宁武关一线,坚守待援。传旨甘肃总兵马爌、石柱总兵秦良玉、勇卫营总兵黄得功、太子少保周遇吉、带所部兵马即日起赶赴京城,两月内务必赶到京城传旨勇卫营新军,一月内务必完成全军整训。两月之后在京诸路兵马,尽数集结宣化,向山西进发与闯贼进行战略决战。”

秦良玉、黄得功、周遇吉三部兵马加起来有两万,新军可以出去四个师、还有甘肃总兵马爌的近五千兵马,再加上山西的姜襄和李国辅,启动战略决战的话,朱由检这边能凑齐近十万兵马,将李自成的兵马赶到黄河岸边,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场大战启动后,算上孙传庭和高名衡两部,投入战场的兵马能过十五万,还就也不信收拾不干净李自成

“内阁和兵部全体动员,为此次决战筹备粮饷和军需,并做好详细的后勤供应计划。此事由内阁首辅负总责、兵部尚书全力配合。”

“臣领命”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人称诺,皇帝已经下了决心打大决战,在座的重臣们即使心里有意见,也只有听命行事的份。

朱由检觉得,这次大决战,自己这边胜算挺大。投入战场的主力兵马,都是战力不错、且可信赖的。秦良玉、黄得功、周遇吉这三人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马爌这人虽然历史记载不清,但去年他勤王的时候表现不错,朱由检觉得应该没啥问题。他们这些人再加上新军,在正面战场上击垮李自成,其它人马跟上打打秋风,这就是朱由检的整体作战思路。

实现这个简单的战略意图,两个前提条件是北边的陈奇瑜他们守住宁武关、大同一线给大军集结赢取时间。南边的孙传庭光复洛阳,堵住李自成的退路。只要这两件事做到,剩下的事水到渠成难度不大。这两条件,朱由检觉得把握还是挺大的,宁武关是险关,李国辅的战力还不错,身后的姜襄虽然历史上投降了李自成,可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完全不同,姜襄没道理这时候当叛徒。孙传庭恢复一段时间,打李自成的偏师也没啥问题。

怎么看都是一个相当靠谱的决定,唯一考虑不周的应该是黄得功他们北上后,南直那边没有有战力的兵马坐镇,很可能出问题。不过朱由检觉得出问题,就出问题吧反正那边有不少人自己也看他们不顺眼,张献忠之类的过去搅合上一下也不是啥坏事。现在看来、让太子在南京当备份意义不大,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将他招回来,免得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