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34章 放姜襄回宁远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234章 放姜襄回宁远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军改的事定好方略以后,朱由检决定近期不再折腾大事了。光这些事,就能让人忙乎一段时间。

等情况稍微缓和一段时间,再启动其它方向的改制。

新军的编建现在是重中之重,目前已有六个师的骨架、将黄得功的勇卫营、马爌的兵马、还有京营中能用的人挑一挑,凑三万多人不是难事。也就是说整编的时候,不用大规模从民间招兵。

“虎山、秦将军、这是朕让人做的大将军和上将军礼服,你们看看、是否满意”将军礼服是体现将军身份的重要物件、在确定了军衔制后,朱由检连忙安排人加紧时间赶制。做礼服的时候,他专门交代。大将军的礼服要专门绣莽纹以示身份,同时将肩章也设计了出来。

将官的肩章是用蓝底、十二芒星内绣日月为标志、大将军背四颗星、准将军背一颗星。以后校官肩章是红底十二芒星、尉官肩章是灰底、六芒星。蓝底十二芒星内绣日月,是大明非正式的国旗,朱由检准备以后将他用在所有正式场合,真正意义上确定为国旗。

“陛下、大将军的军服绣莽纹是不是有些太超规了朝廷的一品官也不配莽服啊。”黄得功看着将军礼服,第一反应是这玩意似乎有些太招摇了。

“虎山、朕将礼服设计成这样是有用意的。国朝的将军们肩抗的是代表大明江山的十二芒日月星,大将军抗四星是扛着国之四维、其它将军递减之,身穿莽袍则是身披国运之意。”

“陛下、对吾等恩遇、吾等万死不能报也。”秦良玉听了皇帝的解释,连忙跪地谢恩。在她看来这套衣服,就是对武人最高的褒奖。肩扛四维、身披国运,能不是顶级褒奖吗

“忠贞侯、接兵眷北上的事宜按顿了吗”

“老身已派族侄带三千人南下接人了。”

“让他们路上要小心一些,还有带的钱粮路费可够”

“驸马前几天结了一笔款子,路上的花费够了。有三四千兵丁护卫,只要不攻城占府,应该无事。”

“如此朕就放心了秦将军一家以及整个石柱兵上下为我大明江山牺牲颇多,此次迁到京师后,要好生修养一段年成。地这块、朕已经协调好了,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尽管给朝廷提,朝廷想尽办法解决,一定要让家眷们过上安生日子。”

“我石柱上下、愧受皇恩啊当不得如此恩遇。”

“当得大明上下若是石柱兵当不得这样待遇,那就没人可当了。不谈这些事了、这样吧、两位将军拿着这几套试制的礼服,先拿回去和其它将领合议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不合身,反馈给朕,朕再让人再做改进。秦将军是女将军,可以提点适合女身的改进意见。礼服是国之颜面,一定要合身、漂亮和威武,同时也要有女将的专用款。”

黄得功和秦良玉两人拿着几套衣服出宫之后,当天就到军令堂中和众人讨论起这玩意合不合身,有没有改进的地方。尤其是黄得功还骚包的当场试穿了大将军礼服,让大家看看自己穿上后是否威风。

谷 看着黄得功身上的大将军服,以及听了他转述皇帝关于这套衣服是肩扛四维、身披国运的理念。众人羡慕的不要不要的,连陈新甲都觉得自己穿的文官服有些不香了。王之心等太监、更是心动。改制完成后,他们很可能转为武职,也就是也能捞到这么套衣服穿在身上,成为正经的武将。能成为正经武将,谁还稀罕当太监

“虎山将军、陛下确实开了尊口,要授我等三人上将军衔”唐通和马科、白广恩三人凑到了跟前一边看着黄得功身上的礼服羡慕,一边打听自己的待遇问题。他们没有参加改制大会只是听说了军衔的事,但心里还是有点没谱啊。

“三位将军的军衔、陛下当日亲口说过,莫要为此忧虑了,好好为国朝、以及这次军改出力就是你们在前军都督府任副都督,担的干系可不轻、往后兵事的谋略、赞画全出自你们前军府。”

“大将军放心、我等定会用力的。”三人应答的挺痛快京城巨变之后,这三人的态度转变很大。当时吴三桂杀到京城,差点就将这三货给忽悠到贼船上,万幸他们没有做出决定。如今回想,都有些后怕。他们是带过兵的人,知道没有强兵,一切都是虚的。京城眼下有过十万的能战之兵,关宁军那样的强军都难守住山海关,更别论其它的兵马了。

所以在他们看来,朝廷这根大腿,依然是最粗的大腿。别看南方的那帮货闹的欢,等朝廷腾出了手,收拾他们不难。也就是说他们是上车上的早的,有些人想上这个车都未必有机会。比如某位他们的同乡,现在就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朝廷的大军杀过去砍了他的狗头。

“让锦衣卫指挥使到寝殿来见朕”安排了军改的事后,朱由检准备召见李若琏给他透透底,让他准备一下,不久之后作为情报部门的锦衣卫和东厂也要进行改制。

李若琏过来后,朱由检给简单说了一下锦衣卫改制的大体方向。东厂和锦衣卫将进行合并。合并后再拆分成三个大部门,分别为宪卫司、民情司和军情司三个大司。每个司又会分成两个互不统属的局,分别进行相关工作。这事暂时不会进行,但李若琏这边要相应的做些准备,尤其是各条线的主要官员,他现在就得考虑和琢磨。

“陛下、有个事臣得问一下该如何处置。吴贼的爹、还被锦衣卫看押在宫里,现在京乱已经平了,是不是要将老贼给处置了”

姜襄这茬居然给忘了经过李若琏的提醒,朱由检才想起这人来。

“你派人将老贼押到山海关,将其驱逐到宁远去。”

“陛下,就这么放了老贼,是不是有点太便宜吴家了”

“放是放了但不代表朕要饶过他们吴家。完了、朕着人拟道圣旨、判吴家一门灭三族、满门抄斩放吴襄回去,就是要让他带这封圣旨回去,给吴贼传个话,吴氏一族的脑袋朕和大明迟早是要砍的。现在砍了吴襄,只不过是砍了一人而已,再说吴贼叛朝他可能也不是太知情,让他回关宁将事整明白后,等朝廷大军杀到,好明明白白的被正法。”

吴襄是被儿子当了弃子,置到了死地这次先将老家伙放出去,看看这对父子在关宁城能不能玩一场父慈子孝的好戏出来。在京城砍了他、有些浪费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