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24章 孙传庭:南政、北政?还是自己另走一条路?

孙传庭不光是要接北边来的圣旨、他还想将路振飞给挤到南京城去。现在整个川陕,只需要孙传庭一人的声音。

前来给孙川庭宣旨的是侍从室秘书刘理顺,之所以让他宣旨,是因为他和孙传庭相熟,过来后能就一些问题详细的进行沟通。

接旨的礼仪孙传庭倒是整的挺正规,并没有因为变故而有所改变。当刘理顺将圣旨宣读完之后,跪在地上的孙传庭有些错愕。

他对圣旨的内容有过多种猜测,但万没想到这份久违的圣旨除了宣布授他为大将军军衔和前军都督府挂职都督以外、再无任何内容。

这是几个意思大将军军衔又是个什么情况孙传庭一头雾水的领旨谢恩后,连忙问刘理顺道“复礼兄、朝廷授吾为大将军是何意”

“大将军是朝廷军改后推出的军衔,相当于官员的品级,是武官的最高品衔和称号。”

“朝廷为何要将这个称号授于吾一人”

“伯雅兄误会了,大将军军衔目前并不只授于你一人,秦良玉将军和黄得功将军也是此衔。”

“可吾是文臣啊”

“朝廷军改、官不分文武、只要主涉军事、皆是军人,皆授军衔。像兵部的官员,基本上此次军改后都授了军衔。”

“兵部尚书授了什么军衔”

“陈本兵授的是二级军衔上将军衔,并兼了后军都督府都督。”

两人说了好一会话,孙传庭才弄清楚大将军衔是怎么一会事。刚开始他还以为北边的军改恢复了汉朝旧制,设了大将军府,让他来掌管天下兵马哪这可有点过度捧杀的意思。

“圣上和朝廷有无其它旨令或者是口谕”

“吾此次过来,除了这道圣旨,再无任何旨令,是专程来为督师大人授衔,赐礼服的。”刘理顺动身之前,朱由检有专门交代,让他除了宣这道旨意外,不要对孙传庭进行任何劝说和拉拢,他问什么就照实说什么即可。除了这道授衔圣旨,剩下的事就是他和孙传庭私人之间的谈话,不代表朝廷。

以此时孙传庭的位置,笼络和拉拢已没有任何意义,人家差不多是实实在在的西北王了,今后怎么做,谁都无法左右他。与其热脸贴冷屁股,还不如由着他自己去选。授军衔就是将目前朝廷的态度摆给他,剩下的事全看他自己。

朝廷真再没任何旨令传给自己孙传庭半信半疑的正式安顿了刘理顺一行。傍晚时分,他又以私人名义请刘理说到后院聊天。朝廷如此奇怪的行为,弄的他真有点不知所措。

谷璅aaatsanaaa “复礼、吾看了你送过来的礼服,甚是威风。只是这礼服上绣有莽纹,是不是有些逾制了”

“大将军礼服是圣上专程定的,双肩各扛四颗十二芒日月星,意为肩扛国之四维,身上绣有莽纹、意为身披国运,怎么能算是逾制哪。”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复礼兄、朝廷接下来的兵事是如何计划的是否会在近日兵发山西,亦或南下平叛吾这边是不是要动大军进行策应”

“吾不在军机部门做事,对兵事了解的不是甚祥。但督师问吾,吾就说说了解的事吧。朝廷短期内应该没有大规模用兵的计划,陛下在关宁和南边相继出现变故后,提出了强基固本、稳固北直的谋划。眼下北直的兵马、朝廷、还有北直的各级衙门都在进行大改制,想来是无暇向外用兵。”

“无暇向外用兵难道要坐视天下一直这样糜烂下去”

“天下之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然不能操之过急,乱肯定会平,只不过陛下和朝廷求稳,准备徐徐图之而已。”

“这段时间吾与朝廷的联络中断,没法获得朝廷的讯息。然民间小道中传来了不少京城发的新民时报,这报纸上涉及的国事和朝事是否能信”新民时报现在的影响力不止在北直隶,通过民间途径,它已经传向了全国。当然在传播过程中是有时差的,像孙传庭看到的报纸一般都是一两个月之前的旧报。

尽管是旧报,但也能获得一些有用的讯息。孙传庭问刘理顺报上的消息是否可信,就是想证实一下自己的这个消息渠道到底能不能用。

“新民时报,现在是官督民办,上边的消息没有凭空虚造的,都有确实的信源。”

刘理顺也知道现在北直隶之外的人获取朝政消息,基本上都靠新民时报,听说还有人专门做这买卖。收集好京城发的新民时报,然后运到其它地方卖出去,售价要比报价高不少。南方那边的人虽然对新民时报嗤之以鼻,可他们同样是报纸的用户,没这玩意他们怎么当喷子据说东林那边,也准备推出自己的报纸,想要在舆论战线和北边正式打擂台。

两人聊到了半夜才结束,走出刘理顺房间的时候,孙传庭眉头紧皱。经过这番接触,他已经明白了京师的皇帝对自己的态度。那边肯定是希望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