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60章 发卖铁路运营权!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260章 发卖铁路运营权!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征税并不是进入寒东后朝野上下关注的主流问题,最近这几天最受关注的话题是密云到通州的铁路通车了。

在京城上到阁臣,下到普通百姓,无不在说这事。按常理来说,铁路通车似乎没道理会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就连朱由检也没料到,铁路一通车就在民间形成了巨大的舆论风潮,感觉这玩意是划时代的产物一样。

不就是用马牵引着在铁道上跑的马车吗又不是整出来了蒸汽机,有必要如此大惊小怪

显然他是低估了铁路的时代意义,以及对民间生活的冲击,哪怕是用马牵引的轨道车,也依然不可逆转的改变了时空。

从密云到通州,没有铁路之前马车要跑一天半时间才能抵达,而通了铁路之后,平常的马车六个多时辰,既能到达。早晨出发早点,晚上再带点夜就能赶到。以前从密云到通州走一个来回,赶的快也得四天左右的时间,现在用两天就能实现一个来回。

运营铁路的人还充分开动了脑筋,想到了最能充分利用时间的办法。傍晚时连夜发车,到了第二日天亮时正好赶到目的地,白天干完正事,赶在晚上坐车回去,一天过点的时间就能走个来回。铁路平整,新式的马灯挂在前边用来照明,走夜路和白天相差不多,非常有利于合理的利用时间。

三四匹马牵引的马车,一次拉十来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若是用来运货,一次能拉两三吨左右的货物,要比平常官道上的载人、载货量高一倍左右。可以说铁路运营后,对这段路程的运输效率提升了数倍。

从前由京城到密云上班的人,一年也就来个一两回,而铁路开通后在密云的京城打工人,完全可以利用每月三四天的月假,到家里走个来回。由于一次拉的人多,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车费也不怎么贵,对于上班族来说,返家探亲的成本还算能承受。

也就堪堪运营了十来天,但感觉由于铁路通车,密云离京城的距离一下进了不少,甚至有京城的闲人,转门跑过去坐马车去密云看热闹。京城的人谈起密云,也不像以前那样觉得那是个很远的地方了,感觉密云真正成了京郊时空区。

“陛下、冬天修铁路是不是不方便”周延儒终于彻底的感受到了铁路的好处,他甚至专门跑到通州坐马车又去了趟密云。回来以后,便迫不及待的来找朱由检。

“主要是地基封冻,不好修路基,会影响铁路的施工质量,若是强行修铁路,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这样啊早知道,当初就应该将京城到通州的铁路一块修了。也就五十里不到的距离,一体修了应该花不了多少钱,有了铁路,从天津走水路过来的粮到京城会更方便”周延儒十分遗憾的说起这事,他打听冬天能不能修铁路,就是想大干快上,赶紧将京城到通州的这段铁路给修好。

谷埛 “路基不能修,不过可以做点别的工作,比如将修路用的沙石先堆到预定的地点,提前将枕木等用料准备好。等开春后,快速将路修好。这段路距离不长,现在修路的人对要干的事也比较熟悉,准备妥当,两三个月就能修通。”工程组织也是门学问,安排调配的好,效率可以提高不少。

“哪这样干吧,将几个铁路施工队,这段时间全部集中到京城到通州这段路上,让他们全力准备京通路的修筑工作,争取在开年后不久就将这段路给修通了。老臣真有些等不住这段路通车,这路对国朝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不但要运粮,密云的出产以后进京也方便,别的不说就说煤,有了铁路京里用煤会便宜很多。最重要的是运兵,若是此路一通,在通州驻一支人马,密云和京城便可随时赶到,实在是与国有大益。”

见识是随着认知而提高的,当切身体会到铁路的便利后,周延儒的认知一下高了不少。当初皇帝修铁路,老周意见很大,可现在他觉得当初皇帝的想法有些保守。像铁路这种既便民、又便军的项目,就应该整大一点。

“太师所言,甚为妥当。就按太师的想法来办吧对了、现在铁路通了,咱们讨论一下运营的事。朕准备将铁路的运营权和护养权进行发卖。有意向在铁路跑车的人,可以参与指射,凡是商人付了路权费即可让自家马车在铁路上运营。同时、铁路的维养权向朝廷的几个施工队进行指射,朝廷以明年固定的钱将铁路日常整修,调度和养护的事承包给他们。”

“陛下、如此一来,朝廷用路是不是不太方便运兵之类的国事会被掣肘”

“朝廷做出规定,以后用兵之事分为三个级别。一级状态、铁路以及运营的马车、马匹和车夫一体被征用,供朝廷调兵用。二级状态、朝廷征用铁路使用权,向民间支付一半运费,用以调兵和运送军资。三级状态,朝廷向民商全额支付费用用以运兵和调拨军资。三级是一般无战事的状态,平常朝廷用路亦是这个办法。二级是边境出现一万到五万左右的敌情时的状态,一级是出现重大敌情时的状态。”

“这样岂不是加重了朝廷的用兵负担”

“其实、像以前的那种情况,朝廷也省不了多少钱。朝廷要尽量摒弃免费用民力的习惯,老百姓只要纳了税和参了军就是为国朝尽了最大的义务,平常时国朝要干事就得付钱。不然,朝廷征税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养一帮鱼肉百姓的官员和宗亲勋贵”

“既然陛下圣意以决,哪只好如此了。指射的话,当向民间发卖几家路权作价几何”

“发卖十一家,每家每年暂时定作价三万两银子,其中一家由朝廷这边自己成立个公司来认卖。至于这每家上路的车辆,还有使用时段由认卖的商家共同议定,保证公平性。还有他们的将运价也议一个大体的范畴,不能随意涨价。铁路的维养费,暂定为每年十万两,看那个朝廷的施工队来认投。以后每五年发卖一次路权,路权确定后共同组成该条铁路的管理局,然后由管理局来自己选维养的队伍。维养费原则上占路权费的三分之一。”每家三万两,十一家就是三十多万,朱由检算了一下,抛去日常维护的费用,差不多十年,就能连本带息的收回修建成本。修铁路可以不赚钱,但也不能赔钱。现在铁路运输优势挺大,没有同等竞争对手,运营者绝对不会亏钱的。承包运营权,是朱由检不想再弄个庞大的铁路运营系统来养,能市场化、少些麻烦,就少些麻烦,没必要一直给行政系统累积负担。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