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98章 大宁是死地待不得!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298章 大宁是死地待不得!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军座、城内战场基本结束,粗略的统计出来了,大约俘虏了一万三四的关宁兵,另有五千多亡兵尸首。有小股贼兵窜到了周围的山区。”

“看来此战吴贼的损失应该过了两万,城内的我军伤亡怎么样”

“守城的保安旅有七八百人折了,主力战兵伤亡数应该是百。不过城内的百姓伤亡有点大,总数应该过千。”

“此战民众出力甚多,本将完了和方知县商议一下,看如何妥善安抚。你们配合方知县尽快安靖厂务区。同时赶紧探查突出城的吴贼主力,现下是否退出关外了。”

刘元斌和军部的参谋团负责人沟通着战事结束后的一些后续事宜,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吴三桂没有下定逃出关外的决心,要是他继续逗留在关内,哪就是最好的消息。

等了一会后,一个参谋跑了过来,说道“军座、曹军长和麻师长派人来通报军情,吴贼已经逃出关外了。他们来信询问,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不等他们部署到位,我军就将吴贼赶出了关外”

你们问我我去问谁刘元斌接过麻友谅和曹若海的询问信,很想吐槽几句。这仗打的稀里糊涂,自己带着主力过来的时候战事已经发展成不可控的样子,根本没法做长远的布置,甚至他连外围的反包围圈都没扎牢,关宁军就已经溃了。

尽管从战果来说,已经做到了打残关宁军的目标。可刘元斌知道,战报报上去以后, 包括军令堂和另外两部人马在内,都会对战果不满意, 一帮事后诸葛亮肯定会说刘元斌处置失误, 错过了彻底歼灭关宁军主力的机会。

“给曹军长和麻师长传令, 让他们赶紧赶到厂务区开前敌指挥部会议,研判此次战情以及后续战事布置事宜。”

当天晚上, 曹若海和麻友谅带着警卫部队骑着快马赶到了密云厂务区,他们实在是好奇这边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弄的两人如此被动。

两人一见着刘元斌, 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刘元斌,他是怎么做到一天时间歼灭关宁军两万人马的你打这么快干什么我们还在路上跑着哪,就不能等弟兄们都到位了,再包饺子

“两位此战不是刘某主动打的,吾带着主力赶过来后, 城里已经四处开火, 实话说, 此战压根就不是咱们主力战兵在打, 我们更像是帮手。”刘元斌有些郁闷的解释起战事的情况。

“城里只有一个保安旅,他们怎么可能是打关宁军的主力关宁军这次过来的人马, 最少有三万。”麻友谅听了刘元斌的解释, 很是不信。要是靠着一个保安旅,能将关宁军拖住,哪自己的人让关宁军在长城上一进一出,岂不是显得太过无能了

“说了你还别不信拖住关宁军,让他们陷在城里乱战一场的还真是厂务区的保安旅和各个厂里的民壮。正是他们牵制住了入城的关宁军,吾才有机会在乱战中将大部贼兵留在这里。早知道这边会发生这样的事, 让十一军的骑兵师过来, 情况可能比吾带着兵来更好。算了、不说这事了,咱们说说接下来的事。此役关宁军大伤元气,正是我们兵进大宁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吾的意思是咱们三人赶紧拟一个追敌计划,让军令堂批了后,趁着大家都在这儿的机会,顺势追进大宁,将吴贼彻底打垮。”

“关宁军也就四五万人,此次折了两万多,确实是趁势追歼其部的最好时机。”

谷服 三人很快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最快挺进大宁, 将此战形成的优势近一步扩大。

密云的刘元斌他们在想着快速追到大宁收拾吴三桂, 而吴同学此时确愁的年纪轻轻头发都要白了。入关之战,何止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简直是差点将老本全搭了进去。陪着他回大宁的只有八千不到人马,在大宁留守的老弱病残加起来也没一万。也就是说此战之后,老吴从顶级军头一下子掉了档,损失如此惨重,回到大宁后该如何应对,他还真没了主意。

“国相、国柱两位贤侄,夏、胡两位将军怕是陷进阵里了,你们说咱回到大宁后,该如何破局”夏国相和胡国柱的父亲,都没回到军中。吴三桂知道情况肯定不妙,所以他将两名后辈叫到跟前,一方面是安慰他们,另一方面是想看看他们有何主意。

“王爷、咱们继续待在大宁是死路一条。”夏国相定睛看了一眼吴三桂,忐忑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军折损在密云与他之前出分兵突进的主意有很大关系,所以他现在很怕吴三桂追究他的责任,可他的嘴又忍不住。

“继续待在大宁,死路一条贤侄为何如此说”

“大宁无民咱们补充不了折损的人马,满人巴不得咱们的兵少,如此会更好将咱们管控,所以他们不会给咱补兵。待在大宁,即使朝廷不来找咱们的麻烦,满人也很可能会比以前盘剥我们更甚,王爷怕是会成为祖爷第二”

夏国相的话让吴三桂如坠冰窟,大宁最大的麻烦不是地方偏僻,而是没有兵源。直到此时, 老吴才认识到满清让他们移驻到这地方有多狠毒。到了大宁后,他们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再有任何增长,只会一步步掉档。

“贤侄、不待在大宁, 咱们又能到哪儿去宁远咱们回不去了啊。”

“天下之大, 王爷何必将目光只放在宁远和辽东这一偶之地哪”

“你是说离开辽东咱们的很多眷属可都留在宁远啊。”

“王爷大丈夫何患无家, 只要咱们将实力恢复了,宁远的家眷再从满人手中要回来就是。更何况,咱们的直系亲眷皆在大宁。”

当初与多尔衮谈投降条件的时候,关宁军的底线是直系亲属必须跟着他们一道转移,绝不容许被满人当人质,多尔衮最后也答应了这个条件。

“离了大宁后,咱们去那儿”

“绕道山西,入关内只要入了关内,凭着咱们的兵力,找一处上好的容身之地不难。听说,现下中原以及东南,乱成一片,正是我关宁军的机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