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347章 天下最有钱的知县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347章 天下最有钱的知县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罗世宏和王大春这样的富一代不一样,他最清楚自已的份量也明白自家的本业是什么。子弟能当官入仕当然是最好的,可要是让他放弃自家本业,不让子弟再掺和商事,他绝对不干。官又不是生根之物,怎能舍本逐末抛弃自家最大的优势

有教育焦虑的就是像王大春这样的富一代,他们被大起来之后, 心思是不安定的,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自己以及家人的本事认识不清楚,又患得患失害怕失去眼下的这一切。王大春说是对儿子的事有意见,实际上他本身就在犹豫和不确定,在男权和父权时代, 若是他真铁了心, 老婆、孩子怎么可能扭过他

两人说了一路, 直到了第二天早晨轨道车到了厂务区车站才结束这个话题。

“世兄,厂务区这里可是变化快的很,几日不在感觉就有变化。”罗世宏出了车站,就开始瞎感慨。不知为何,他现在感觉这边比京城更让人觉得舒服。呼吸着这边充满煤烟的空气,他都觉得很是亲切。

“没那么夸张吧吾怎么看着变化不大”王大春对罗世宏的夸张形容很是不感冒,哪有他说的这般夸张

“变化还是有的,你看咱们眼前的这条路不是又往长延了论厂务区还是咱们密云这里的好。过年的时候,我去了遵化的唐山厂务区,实话说和这边没法比,各种不方便。”

虽然密云的厂务区比唐山也就早两年多,但由于有先发优势,商人们还是更爱在这里投资。

今年是密云厂务区成立的第四个年头,真正的产能效应到了爆发期, 正月还没过完哪,这边就已经进入了大生产的节奏,很有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要说对厂务区即将走向成熟期最有感受的,还是这边的密云县衙。从去年的冬季开始, 密云县衙就明显感受到了变化,因为归属与他们的收益有了质的提升。

租给民商的厂区陆续开始交租金,他们在厂区的商铺铺面、也基本上全被租了出去,每月有租子钱可收,再加上古北那边榷场的租金收益,每月靠着这些进项,也有万两银元。国税那边每年留给县衙的分税,又有十万两,整个账目算下来,县衙一年的收入少说有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银元是什么概念密云县衙所有领工资的官吏、教师一共也就一千过点人,这些人的开支总计不过五万两。开完工资后,每年还有过十万银元的结余,这哪里是一个县衙敢想的事大明的绝大多数府衙,不要说有这么多节余了,每年的收支也达不到密云的水准。

密云知县方以智,对县衙收入的暴涨还有点无法适应,好端端的他就成了天下最有钱的知县,一年多出来的这么些钱该怎么办他第一个想法是上交给国库。

递了个奏章给内阁和户部后,算是捅了马蜂窝。第一个赶过来的,不是户部和内阁的人,而是宣密行署专员宋权。

他一到密云便把方以智叫到了一边训了一顿,你钱多着没地儿花,你先给我说啊。咱们行署别的地方,可没你这么富,到处都缺钱哪你先给朝廷捅出去干什么不知道内部统配吗

正当方以智给宋专员道歉说自己考虑不周的时候,户部直接派了一个侍郎过来说钱的事。他们的意见很是过分,首先是要将密云这边花不出去的钱收走,还有就是取消密云以后国税的分税。其实方以智倒是能接受这个办法,反正密云不靠分国税一样也能过的去。可是宋权不干啊凭什么本来就是分给我们宣密行署的钱,你们户部又要收走

最后因为分钱不公,户部和宣密行署将官司打到了朱由检跟前,请皇帝做个裁决这钱到底归谁来花。

朱由检的批复很简单,这钱既然是密云多出来的,就由密云自己来花。并且专门对此做了解释,府、县、行署、行省都是独立核算的衙门口,财政分配是有固定份额的,上级衙门不能收超出这个份额的钱,钱该谁的就是谁的。至于密云县衙多出来的钱怎么办当然是花出去。密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扩编一定的吏员规模、关键是要扩小学数量和教师群体,另外就是将钱花到治下的道路和水利设施整修上。原则就是钱留给你们花,但花在什么地方、以及花钱的过程上边必须要进行监管,不能出现公财私用、私分以及贪污索贿之事。

“刘县令、还有诸位内阁、户部还有行署,对县衙财政的正式批文下来了。根据圣上批复的精神,最终确定、以后我县的国税分润还是保持原有份额、不过咱们这边的租金等收入要缴一成的国税,另外要给行署交两成的红。除此之外,归属我县的收入全由咱们自己来支配。”

方以智的话音刚落,开会的几个主要官员便神情激动的鼓起了掌。他们这掌声是献给伟大的皇帝陛下的要不是他体恤下情,英明的决策,咱县里的钱可就被方大头傻乎乎的送给上边的那帮虎狼了。虽然闹了这么一次后,上边还是分走了些钱,但大头是保住了啊。

保住的这些钱尽管流不到各位的口袋里,但是会实实在在的留到县里,到时候这些钱怎么花,咱总能说上话吧

方以智看到底下众人激动的神情就是一阵腻歪,这一次他可是惹了一身的骚,那边都没落上好。“诸位、经过初步沟通,我县现有的官吏人数将增扩两百名,等会大家商议一下各衙门要增员的数额,完了由行署监督,县衙组织统一的招录考试。另外我县将增加一所高小、十所初小,以及四百名教师,大家商量一下这些学校和教师到时候分到那里。除此之外,县衙准备再借点款,将咱们县里通往各乡镇的道路整修一番,一些有条件继续改善水利的地方也要花些钱修渠道。”

既然钱留下了,哪就好好花出去,也算是造福于民了,这一点方以智倒是想的通。别看也就多出了十来万两银子,用好了还是能有大效果的。手头宽裕了,借款都能胆子大一点。京城能贷款修路,凭什么咱们密云不行又不是还不起这个钱。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