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450章 大明老百姓未必能接受话剧这种艺术形态,小品也得搞!

当京臣的百姓们看到皇帝亲自扶着秦良玉的棺木走出午门,公主监国戴孝领着朝中重臣和浩大的送葬队伍前往帝陵的阵势后。百姓们自发走向街头、沿途设桉、哭跪起这位身经百战的大明忠将。

秦良玉在整个京城百姓的心里,也是留有恩情的。关宁军在京城做乱之时,正是秦良玉第一个杀进京城平的乱。要不是秦良玉进城护驾,关宁军那帮狗贼还不知道要怎么祸害京城百姓哪

痛失了一名忠勇老将,弄的朱由检都觉得巡视张家口得不偿失啥正事都没干成,平白受了损失,看来以后外出巡视一定要更为谨慎一些,也不知道大臣们会不会再让自己出京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追查出哪股势力是刺杀事件得最终主谋,但从目前的迹象来看,南京的那帮货是最有可能的。想也能想到、现下朱由检死了,南京那边是最大的受益者,大明这个摊子太子还是最合法的继承人。

那么最终出手的到底是东林还是太子哪这就有点不好说了。尽管在外人看来,东林和太子是一体的,可据最新的情报显示,太子这两年也有了长进,身边是有了一些自己的班底,东林的那帮人并不能完全左右太子的意志。

东林也是个令人惊奇的存在,惊奇之处在于几乎所有正经掌权了的帝王,都不待见他们。相对来说、朱由检还是和他们蜜月期最长的帝王,你像太子、这才维持了几年就已经有大裂痕了。

话说现、在的朱由检不待见他们,与平常的帝王不待见他们似乎还是有区别的。朱由检不待见之处在于他们的理念纯粹、行为却龌龊不堪,还有就是办事能力太差,顶不了大梁。而其它的帝王不待见东林,主要是因为东林一直以来干的事都是试图分享帝王的权柄,将朝政的话语权牢牢的控制在他们的手里。分享权柄,朱由检不觉得无法接受,可关键是你得将责任也分担过去。总不能一直用权柄捞好处,锅让皇帝来背吧不背锅、哪就别掌权

“阮先生、风雨楼的剧本写的怎么样了初稿出来了没”管他是太子还是东林人弄的事,反正账迟早要算的,和东林人打舆论决战的事,必须要抓紧弄了。

“陛下、老夫组织了大批人手,初稿已经出来了,现在正在精磨剧本。”

“精磨剧本先将初稿给朕看看还有、既然要精磨剧本哪就不要闭门造车了,依照初稿,先将演出人员组织起来,边排练边磨本子,多听听演出人员的意见,多看看具体演出时的状态,对整个剧本创作,是有大助益的。”

“臣回去后,就着人将剧本初稿给陛下呈送过来。对了、剧本里的大女旦该由谁来演因为这部剧呈现的时间比较长,女旦大青衣怕是得三个人才能演完。”

“不用三个人,两个就能行年幼的钱琪用一个人,成年和老年的用同一个人,在服装和化妆上下些功夫即可。”

有明显的时间跨度,是风雨楼往事这部剧很明显的特点之一,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舞台布置,实景多、虚景少,观剧体验与以前的剧是有大区别的。怎么设置场景、怎么巧妙的完成转场,也是很费心思之处。

“阮先生,剧社此次排戏的时候,可能需要动用的场景比较多,所以回去后、你得特意找些人布置一个专用的排练场,将各种道具、场景、转场的方式也琢磨出来。完了、新民剧院的场地,也要进行专门的改造,以适应新剧的上演。如果此剧排演成功,朕的想法是要在京城、还有松江两地新盖两个国家剧院,以方便大明百姓,闲暇之余观剧。”

“新修剧院只演一部剧,新修剧院有点太破费了吧”

嗨、老阮这家伙也能想着给朝廷省钱了“怎么可能只演这一部剧以后、话剧这种形式肯定是要多创作些剧目出来的。另外、其它的戏剧,还有曲艺、杂耍也能在大剧院里演出。朕最近就琢磨出了一种新剧,名字叫小品,形式与话剧差不多,但时长短、场景简单,主要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剧情轻松、幽默、比较热闹,完了、你可以组织剧社的人写一批这样的小作品出来,平时放到剧院来演出,作为大戏的垫场。剧场建成之后,由你们剧社来经营搭理,经营的好了、也算是一种创收的方式,能给剧社带来不少的收入补贴。”

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视、电影、广播等等一系列娱乐方式,目前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业余生活其实是相当乏味的,弄个大剧院,只要内容贴合百姓,不愁没有消费者,说不定还一票难求哪。大部头的话剧、创作和排练很不容易,短时间内是出不了多少作品的。因此、要维持大剧院的运营除了以前的戏种之外,还得弄一批小品出来。

让阮大铖他们创作小品,一方面是为了即将新建的大剧院能实时有新的内容演出保持特色,另一方面是朱由检对老百姓是否有能力欣赏大部头的话剧有担忧。在他的记忆里,话剧这种艺术形式,似乎从来没有在国内流行起来。老百姓的审美水平,未必达到欣赏大部头作品的要求。而小品,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了,观众水平再低,看个搞笑小品的能力还是有的。用小品先将场子热起来,再时不时演几场话剧,用户习惯应该是能慢慢培养出来的。

观看舞台剧、体育比赛、独立音乐现场,是典型的市民生活方式,只有这几样的市场规模起来,才说明市民阶层正经兴起了。大明的市民生活也确实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了,夜生活不能一直让青楼给占据,再说青楼的消费水平太高,一般的百姓也无福消受。相对健康和廉价的文娱活动,才应该是一个城市夜生活的主流。坦白说、哪怕是后世,国内也没有正经的形成好的市民文化市场氛围,能撑起独立音乐、舞台剧和体育场市场的城市并没有多少,全国这样的城市都是屈指可数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