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465章 陈新甲、周延儒之流想不出改变时局的大谋!

找来了从老家带过来的心腹,将十万假钞掺进去了十万真钞。第一次做这种大买卖,范永斗都紧张的手里有些冒汗。

带着二十万两真假掺半的钱到了工地,当天范永斗就安排人给手下干工程的人发起了工资。辽阳防线施工已经到了后半段,正是到了大量往外结钱的时候,二十万两钱,两三天时间便流到了民工手中。

拿到钱的民工高兴的不行,这次范东家结账结的痛快啊,将欠了好几个月的工钱差不多全给结完了。面对大发慈悲的范东家,底下干活的民工更有劲干活了。

这时候的范永斗精神紧张的不行,深怕会出事,结果钱发出去十来天,也没见惹出任何事,他自己都亲自拿着假钱,去满清朝廷开的商行买过东西,也是一点麻烦都没有遇到。

趁热打铁、接下来的一个月,范永斗将后来运过来的三十万两假钞,快刀斩乱麻的全花了出去。这么多钱,当然不是只靠发工资往出支,钱主要是给下游的供货商结款弄出去的。

大奸商就是大奸商,他知道这种活最忌讳干长线,能在短时间里将事给搞清楚,就绝不能将战线拉长,不然夜长梦多,很容易出事。干完这一票,范永斗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掺和假钞的事,让子弹飞一会,等下次有机会了再说。

农历九月,沉阳皇城里、多尔衮将洪承畴叫到了摄政王府议事。

“洪学士、最近本王收到了不少情报,明廷在辽南、大宁、山海关都在集结兵马、运送军资,他们恐怕在今冬会对国朝动兵,学士怎么看”

“明廷对辽东贼心不死,这是不难判断的。但就此断定,今冬他们会对辽东用兵,却也未必”

“未必他们至少往这三地调了十万兵马,今冬不会对国朝用兵、怕是说不过去吧”

“老夫详细了解过范尚书的线报,明廷这段时间可不光是向这三地调兵,大同、保定、兖州一线同样有大规模调兵和运军资的现象。老夫不觉得明廷有同时向两方用兵的计划,也就是说肯定有一处是虚张声势。”

“学士觉得他们在辽东是虚张声势”

“这倒没法下定论,需要多方印证才能得出结论。”

“学士啊、现下不好获得准确的消息,明廷锦衣卫越管越严,他们的军队更是水泼不进,消息实难获得。咱们的消息人员最多也就从外臣那边得到一些风声而已,想要搞清楚那边是虚张声势,还真就没那个本事。”

“获得军情、不只是有庙算一途也。老夫觉得不管明廷今冬有无计划,该备的战都得备,这也是探军情的一个法子。另外、需要让人留意榷场上明商的动向,以及境内商人的动向,再就是想办法让探军情的人探一下、麻、刘、曹、任、马这五位明军重将的消息,看他们到底是在何处。”

“通过这些消息,学士就能料出明军在辽东打不打大仗”

“差不多能断个八成吧,若是老夫说的那五人全在辽东,基本就能确定今冬必有一战。而若是麻友谅和任双友两将皆不在辽东,今冬定然无战事,这二人有一人在辽东,则有五成可能会有大战。榷场方面、若是现在开始任何与粮有关的货物不好买,则必然有战,若是此类物品照常供应则有战的概率很小。”

“为何、麻任两位明将是否在辽东,是打不打大战的关键此二将虽然近几年在战事中挺出名,但他们并不是明廷最为倚重的大将啊。听人说、明廷京里是黄得功和陈新甲运筹,在外是刘元斌和曹若海独当一面,决胜千里。能身负社稷的大将,他们两人还算不上吧”

“摄政王有所不知,老夫仔细的研考了明廷近年内顶大梁的军将履历,大致可分为三类、像黄得功、马爌这样的可以算是成名已久的宿将,像曹若海、刘元斌这样的则是明皇简拔的旧将,而麻友谅和任双友是出自明皇亲授科业的将校堂。他们是自称天子门生的存在,也是明皇最为信赖及倚重的将校堂军官群体的代表,辽东这么重大的战役,要是不让这两将参与,是显现不出明皇对将校堂出身的军官的重视。”

“原来此二人才是明皇最倚重的战将,孤以前还以为是黄得功、陈新甲他们哪。”

“这二人未必是明皇最倚重的,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将校堂出身的军官绝对是明皇的心头好。明皇在十五年秋办了将校堂、建了新军,自此明廷的战力才稳步上升,先有将校堂才有新军、明皇凭此逆天改命,定国运之战,明皇不将将校堂的家底押上来,肯定是不放心的。”

“明皇办这个将校堂,真是让我大清吃了不轻的亏。现在想来、当年阿巴泰入关之战,损失惨重是有原因的,哪一战他犯的大错是没有不惜一切代价,扑灭明廷新军的火种,以至于酿成了大错。当然、遇到他那样的情况,谁都下不了那个决心。”

“是啊、为将者,哪有那般早知道。很多事,都是后知后觉才闹明白的。饶余贝勒在那般处境下,是下不了那个狠心的,他遇到的是明皇的家底,可他手下的也是大清的家底啊。”说这话的时候,洪承畴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他不就和阿巴泰犯了差不多一类的错误阿巴泰是觉得自己没资格拿着八旗子弟的家底和人赌,洪承畴是觉得自己将大明的家底全放到牌桌上赔了个精光,大明再无翻盘的希望。

谁能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出现了判断失误。阿巴泰没梭哈,以至于明廷抽出了血本且越滚越大,以后想梭哈都没了机会。洪承畴以为大明再无本钱翻盘,结果大明皇帝将家里的老本挖了出来,重新凑了一副家当,重振家风、将家操持的越来越好。而他的新主子,越看越不像是能长久富贵的主。

“明皇建将校堂和新军是个妙棋啊,也不知道是那个大才给出的主意”谈着谈着,多尔衮不由发出了感慨。

“明廷中,怕是没什么大才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陈新甲、周延儒之流也就是个中上吏才之徒也,想不出这般改变时局的大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