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474章 让周延儒骑着自行车上班?画风太美,实在是不敢想!

京城现在是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超级大城,这几年由于环境稳定、产业兴旺,人口增加的非常迅速,每年都有二十万以上的人口增长量,实话说已经到了目前生产力条件下的承受极限。交通、出行还有生活环境,若是不下大力气,不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解决,整个城市很容易会变成脏乱差的大烂城。

也就是说、目前京城的城市管理工作面对的压力一点不比后世的超级城市小。后世的超级城市人口是要比当下京城的人口多数倍,可人家能用的手段多、效率高啊。以目前的条件管理三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实际上是在做超纲题。

更困难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京城的人口还会继续暴涨,朱由检预计、等大部分地盘被光复后,京城的人口用不了几年时间就会长到四百万以上。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没有汽车、没有任何现代化的交通、通信、管理工具,要让一座四百万人口的城市正常运转,挑战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从现在起,要赶紧做布置,不然到时候哭都来不及。该如何应对这样一件棘手的工作目前看来能用的手段无非就是多招人,同时加紧技术方面的改进,再想些土办法,多管齐下,勉强应付。

目前参与京城治理的大小官吏,还不到一万人,未来十年内,京城的公务人员,最起码得涨到四万才可以,这其中教师能有个一万多,其它人员接近三万。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教育体系,光给京城供给人才都能解决一大半的名额。

单纯的增加人手,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技术手段的提升同样重要。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技术,朱由检觉得最能指望的上的也就是自行车和火车了。

今年、这两件玩意,都有了重大突破。宫产研发司的人,弄出了自行车原型,天工局的人也弄出了蒸汽机原型机。然并卵,弄出原型有个毛线的用,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需要大规模生产。

自行车的情况好一点,原型机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已经能上路正常骑行了。现在要做的是尽快解决规模化生产的问题,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一辆自行车原型车,造价高达六十两,这玩意上市的话,最少得八十两银元。

八十两银元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京城公务人员的平均薪水才三十两左右,也就是说公务人员买一辆自行车,不吃不喝需要攒近三年的钱才行。按这个价格买辆自行车,感觉比后世的房子都坑。必须要想办法将造价降下来,至少得降到二十两左右的售价,才有大规模普及的可能。

从八十两降到二十两,这个难度实在是不小,缝纫机弄了好几年了,售价才降到了三十两而已。如果自行车发展的趋势和缝纫机差不多,那么至少得五年左右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蒸汽机的情况比自行车项目还糟糕,所谓的原型机、也就是能简单的进行往复运动,带个飞轮转而已。这东西,现在根本就没法用,自诩为天才的朱由检都想不到能用这玩意干啥

力量、稳定型等等各个方面都不尽人意,除了看着新奇以外,一点实用性都没有,纯粹是个鸡肋。问题是若是没有应用场景,天工局的人都想不到继续改进的方向,一直放在研究院里搞,十年都未必搞出能用的东西来。当下最要紧的是给蒸汽机原型找出一个合适的应用场景哪怕是现在的原型机不能用,起码稍微改进一下之后就得能发挥作用才行。

记忆中、真实的历史上,现代蒸汽机最初大规模的应用场景好像是在纺织行业。然而、看着天工局弄出来的原型机,朱由检并不觉得这玩意有应用在纺织行业的可能。力量不行是一个方面,稳定性太差才是根本问题,纺织行业需要的动力,还真不是一般货就能应付。最起码得弄出了个变速系统,才有可能应用到纺织行业。

能尽快的搞出变速器想想都觉得不可能。这玩意可是工业系统的明珠,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肯定是做不出来的。记忆中,后世无论的汽车用的变速器、还是电器上用的减速机,高端货都是进口的虽然蒸汽机上能用的变速器,要求没有后世的那么高,但生产度应该不会太低,目前的技术不可能实现上马就能成功。

“今日、将宫产系统、天工局、宫产研发司,以及皇家银行的诸位集中起来,主要说的事就是自行车项目和蒸汽机项目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

诸界第一因

“先说自行车项目,未来一年、自行车要具备月产二百辆以上的能力,五年之后的月产产能必须要达到两千辆以上,这是产能上的要求在造价上、明年这个时候,得实现出厂价降到四十两银元的目标,五年之后自行车的出厂价必须要降到十五两银元以下,降价的同时、质量还必须要有保证,质量和可靠性每年都得上一个台阶。为了实现这个五年计划,皇家银行从即日起将给宫产系统每年一百万两银元的免息贷款,这笔钱专款专用,不可挪用的任何与之无关的项目上。为了让自行车能被更多的人用起,朕出资先定两千辆的车子,免费配发给顺天府基层衙门,用作日常通勤。皇家银行向在京的所有官吏购车免息贷款,官吏们分十年缴清购车款,即可购买一辆自行车骑用。”

造价实在太贵了,为了尽快的将市场催生出来,实现大规模生产,朱由检只能出绝招,通过自己贴钱和消费贷的方式实现这事。

六十两银元一辆车,两千辆的话就是十二万两银元,贴这点钱进去带动自行车产业进入规模化,朱由检认为是划算的。售价按八十辆算,分期十年,一月的支出也就是六百文而已,基层官吏们也就能买的起了。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朱由检甚至想着使用三年后就可以免费换辆新车继续用,这样一来,他们花的钱就不算亏。

自行车这玩意,适用的人群也就是基层官吏和平民。真正的有钱人,还真没法用这玩意。比如周延儒这样的有钱人,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哪画风都能将朱由检给惊着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