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495章 想在川陕修一条贯通的铁路难于上青天!

“想要仿制北方的火器,首先要建一座大型铁厂,另外要仿照他们建一个云集了大匠人的工匠局以及在大学中设置与工事相关的科目,同时还得建一个云集百业的厂务区。总之、这是一项费力、费时、费钱之事,不花大力气绝难有好效果,今后也在这上边要多用些心才行。”

“主台、做这些事需要时间,学生怕局势变幻,让咱们无精力来将这些事做好。”

“时间应该还有,最起码两三年内,川陕两省会无强敌犯境之忧。神京城这些年的变化,对本座最大的启发是夯实根本方能从容应变。根本不牢,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而已。只要根本牢固,风云如何变化,我川陕都能稳坐钓鱼台,万事操之在我。”

辽东战场的情况在孙传庭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当年他是带着兵与清军正面交过手的,对清军的战力相当熟悉。能让清军不敢正面决战,基本上没受损失的将他们逼到沈阳城附近,这样的战力实在是恐怖,再不早做准备,到时候秦兵面对的时候,肯定还是一边倒。

无论如何,得想办法让自家军队实现火器化,如此才有一战之力。除了想仿照北京的情况,建立工业体系外,老孙现在甚至想着在军队体系和教育体系也全面向北京那边靠。让他最动心的实际上是军校,但这玩意不好明面上说出来,他目前的军事班底,说白了还是大大小小的军头凑起来的,直接公开建军校会让底下的军头有想法。

不过这事他有另外的办法,最近一段时间孙传庭已经将有些有志于军伍的川陕士子集中了起来,建了一支五百人规模的士子营。士子营的规模尽管没有北京的军校那么庞大,但孙传庭觉得其实够用了,以后这些人成了领军的将领,直接听命与自己的部属,最少能有两三万。

对于士子带兵,孙传庭的想法与北京城推行的方式有区别,他认为让这些人当个小校带十人意义不大,而让他们带大部队也靠不住,最好是带两三百兵马,构成基础作战单元。前几年孙传庭在于闯军作战中,吃过文人带大股军队的亏,文人的作战意志还是有问题,没有正经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将领耐苦战。

从这个角度来说,孙传庭是有些怀疑北京那边新军战斗意志的,他认为新军的战斗力最核心的还是火器,正因为有了无往不利的新式火器,最近几年他们才能屡战屡胜,正经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估计不会有多强。战将还是得从战场上来,纯粹靠学校能靠的住要是这种方式真能顶用,将门凭什么能一直存在

孙传庭和朱由检的思维有这么大的差别,根本在于两人对军官的要求不同。军校绝对不是培养优秀军事将领的地方,朱由检从刚开始建军校的时候就知道。他以军校为依托建立新式军队,核心是为了提升整个军队的基础素质,将大明军队的底线往高拔,军校说白了培养的是军官而已。至于将领,哪是通过战场的检验一步步选拔出来的,而不是说军校出来的天然就能当将领。

优秀的将领只能在战场中出现,无论是军校还是将门,都没法实现大规模培养合格将领的目的。将领回从军校生中产生,这让很多人以为朱由检办的军校就是为了培养将领。然而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大部分军官有军校背景,自然就能涌现出大量将领。这样的将领,相比于野路子出生的,在基本素质以及与体系的融合程度上是天然有优势的。大多数军校生,实际上是充当基数的,很多人并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将领,再说一支军队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将领

孙传庭之所以觉得文人领兵靠不住,是因为他将那些文人看的太过重要了,从选拔那些人进入士子营开始,他就没将那些人看做是普通人。文人那么珍贵,怎么能随便浪费哪期望越高,自然失望越大。哪像朱由检,军校生能当合格的连排长,就是合格的。至于以后的发展,主要看实战能力

看着都是在让有文化的人进入军伍,可出发点和心态不同,在使用上就会出现巨大的分野。文人出身的孙传庭,从骨子里来说,就不会有朱由检一样的想法,这个差别估计他永远都不会意识到。他学北京搞出来的士子营,从出发点上就有问题,在他的理解里、北京搞军校是想通过文人入伍,加强对军队的掌控,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用意而已,并不是最重要的。

除了以上的那些以外,孙传庭还羡慕北京的铁路。尽管没有亲眼见过这玩的使用场景,可他听到铁路能极大的提高运输速度和效率后,就知道铁路有多重要了。带过大兵团的人,若是没这点见识还真就白混了。自打知道铁路的实际情况后,老孙就心心念念的想要在自己的治地也修几条铁路。若是有一条从陕北贯通到四川的铁路,他老孙的实力绝对会再暴涨一大截。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铁路是好,可以川陕现在的情况,还真没能力修,哪怕是修一条从长安到潼关的铁路,现在都做不到,除非建一座和密云铁厂差不多规模的大型钢铁厂出来。

早知道钢铁厂有这么重要,前几年就应该动手来做,现在才行动,下手的有点晚啊

何止是下手晚的问题若是北京的朱由检知道老孙对铁路有想法,哪只会对他报以同情的目光。川陕那地方,以现有的技术手段,能修铁路的地方,也就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两地了,贯通川陕的大铁路,想想都让人害怕。别看现在北京的铁路都修到了口外,但哪难度并没有多大,北京北边的燕山山脉是有天然孔径的,哪像陕北和川陕连接地带那么恐怖,想在哪地方修一条铁路,可真是难于上青天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