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517章 宦途悠悠、你我正当奋进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517章 宦途悠悠、你我正当奋进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生活需要仪式感、国家大事同样也需要仪式感,今日车站的郊迎之礼,是朱由检心中琢磨了好长时间才想到的方式。

庄重的办法其实有很多,将仪式放在天坛、太庙之类的地方,肯定能办的浩大无比。然而这种地方与老百姓好像关系不大,弄的再亲民也至多选几百人的群众代表参加罢了,弄到最后是只有隆重感没有参与感。

要让京城的百姓也能参与到这种仪式里来,要让他们第一时间知道朝里换了人,即将为了他们负责的人是谁。想来想去朱由检就想到了车站郊迎和百官步行经御街到午门的方式。这一路,京城的百姓尽可以参与其中,看个热闹。气氛什么的都会很到位。绝对是要场面有场面,要派头有派头,而且还相当亲民。

唯一比较辛苦的就是官员了,要步行三十里以上的距离,走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个仪式。但这份辛苦,他们怎么着也得受着,这点苦都吃不了,还当个毛线的重臣。

吴甡正式就任首相,接下来新一届内阁官员将要陆续到位了。这次大调整,不光涉及到了内阁和六部人员的调整,还涉及到了各省督抚大员的调整。吴甡、宋应升、马士英三人皆是疆臣,他们专责内阁后,京城、北直隶和山东的主要班子都要重新进行安顿。

眼下的大明朝堂,最大的问题是急缺合格的督抚大员。起于煤山监贡生的新式官僚群体,入职最早的也就七年左右而已,从年龄到经验,他们还都不到可以顶大梁的时候,再说最早的几批新式官僚,从底子上来说素质其实很一般。而之前通过科举进入官僚体系的哪些人,朱由检又不怎么爱用,这么一来中坚官员就出现了断层。

为了解决目前的困境,朱由检只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应付了。津遵关行署和胶东行署要被撤销,方以智被调到北直隶做布政使,刘理顺要调到辽东做巡抚,两个行署的其它官员一部分被调到辽东充实官员队伍,另外的一部分被安置到山东、北直的相关衙门里。

接替马士英位子的是之前就在山东和马士英搭班子的吕大器,北直隶总督是从由武职转文职的张凤翔,顺天府尹由户部左侍郎倪元璐出任。没办法、能用的人不多,只能就着目前看着还行的这些人中想办法硬挑了。

本来周延儒等人的意思是要刘理顺到顺天府出任府尹、方以智去北直隶做巡抚,这两人差不多是被一帮老家伙们当做事业接班人来看待的,能有机会推一把,自然是要不遗余力将他们推到前台来。可朱由检对此持有保留意见,从个人能力来说,这两人的的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他们的身份让人有些腻歪。用、以后肯定是要用,不过提拔的速度不宜过快,最起码他们要将履历搞扎实了再说,总不能地方官还没做多长时间哪,就往中枢部门跑。

顺天府尹现在是阁员之一,而北直隶巡抚在疆臣中地位也非常突出,这样的重位他们两人暂时还不宜出任。因此朱由检亲自拍板,将两人的职位往下压了压,一个出任辽东巡抚当二把手、一个在北直隶做三把手,这才符合用人之道。表面上来看,位子往下压的不是太多,只不过将一把手调成了二把手,将二把手调成了三把手。可真实的情况是这么一调整,两人进步的时间一下子被压后了数年。接下来他们还需要再在地方上干五六年,才有可能走到中枢。

有人在这波职位大调整中被压制了进步速度,而有的人却因此而受了益。辽南金州府衙、正在进行一场官员离任的告别宴会。金州知府陈大有,接到了吏部发来的调令,他被调到了沈阳任知府。

同样是知府,现在沈阳城的人口还没金州府多哪,但是对于陈大有的仕途来说,这妥妥的是向前迈了一大截。沈阳城再萧败,哪也是当之无愧的辽东首城,天下有数的名城。无论是军事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不是金州城能比的。

实际的政治待遇也要比金州高出不少,沈阳知府和府令标准配置是正四品,再加上这次朝廷还有明令,陈大有会入辽东行省议事堂,享从三品待遇。也就是说此去沈阳,陈大有就成了行省大员了

“诸位莫要再劝酒了,陈某明日还要赶路,可不能误了朝廷大事。日后金州府的事务就拜托诸位了,望能在现有之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他日、本官若是再有机会重临金州,能看到比之今日繁盛数倍的样貌,定会欣慰没在此间白做一场官。”

“堂事大人之期许,吾等定不会辜负。大人在金州为官时打下的好基础,若是被我等给糟蹋了,还有脸再在仕途混吗当年大人初来金州的时候,用百废待兴形容都是贴金了,现在再看如今的金州,人户足足翻了一倍,经济和财税更是没得说,今年不但实现了自收自支还往朝廷缴了不少钱哪,大人留下这么好的底子,我们定会用心的。”

陈知府虽然要离开金州,可人家到沈阳后还是省里的话事人之一,金州的官员们自然是要捡好听的话来说了,若是说的不好可就是得罪了省上的大员人家稍微动动嘴皮子,就够底下的这些人喝一壶的。

酒宴结束后,陈大有偷偷给参加宴会的黄超递了个脸色,让他完了留一下,再说会话。

“黄兄,吾这次离任金州有些仓促,兄台又刚刚升任州令不久,你这边的职差暂时就没法调整了,还望你不要在意。”

“堂事说的这是什么话当年若不是兄台提点,吾现在可能还在乡间耕田哪,更别论自到辽南以来,兄台在仕途上多有维护。现在能做到从六品的州令,已然是超乎想象了,还要怎么奢求前些日子吾父乘船来金州看吾,言语之中无不感叹你对我黄家的抬举之情。黄某是个知足的人,能有今日之仕途成就,真是家里的祖坟冒了青烟,还要奢求什么”

“黄兄啊、时光正好哪,你怎么可以就此满足宦途悠悠、你我正当奋进,万不能有懈怠之情。”陈大有的这番话即是说给黄超,也是说给自己。他现在心劲大的很,煤山监贡生出来的人中,他算是走在前列的哪一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对于提拔他们这种新官僚用力很大,这样的形势下,当个从三品的官员怎么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