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533章 旱灾?大明受灾的可不止北直和山东两省!

“今年这都到四月了,怎么没下几场透雨怕是遇到旱灾了吧”京城、朱由检在皇宫里,看着晴朗的天空,发起了疑问。

自穿越之后,北直隶一带的天时还算给力,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旱灾。结果今年、天时似乎有些不给力,京城好长一段时间没下过透雨。从各地官府报上来的奏章看,好像整个北直都一样。

“陛下、侍从室综情科综合最近一段时间各个渠道报上来消息看,北直和南山东大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迹象。内阁那边、正在合议抗旱方案。好在、密云那边的水库以及通往京师的干渠大部分可以使用了,能将北直北部一带的旱损降到最低。”

“北直其它府县哪这几年修的水利设施能不能发挥作用”

“总体来说,现有的渠道等水利设施是起到了大作用的,北直这边受旱灾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山旱地上。山东的情况有点严重,他们的水利设施覆盖面还是不够。”

“拟旨,宫产酿酒产业,立即停止酿新酒。所有库存粮食,全部转到供销社,由供销社统计数目。另外传旨咨巡堂,立刻组织工作专班,由周太师挂帅,清点各地府衙和粮仓,对实际储粮数进行摸底。传旨内阁、迅速组织人员详细了解此次旱灾影响程度,并制定出从今年到明年秋的抗旱救灾以及安民纲要。纲要需要细化到县镇一级。另外拟旨给皇家银行,从现在起海外采购要全力倾斜到粮食进购上。在年底之前,最少要后进三百到五百万石粮食,以防万一。”

治下的地盘,就北直和山东两个产粮省,结果这两个地方都受了旱灾,必须要早做准备,以防出大问题。

布置完这些后,朱由检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害怕这些措施有点不够用。在宫里乱转了一会后,朱由检又叫来了侍从室值班人员吩咐道“传旨给天工局生产部,从现在起所有参与蒸汽机生产和研发的人员全员在岗,定型生产最小号的蒸汽滚轴抽水机,必须赶在六月底之前生产三百组相关设备,运往山东受灾府县安装,参与抗旱救灾。生产费用由宫产系统拨付,不惜代价全力抗旱。”

现有的蒸汽抽水机,提水的高度其实并不怎么高,也就三四米的样子。但这三四米是有大作用的,将河道的水提升三四米,会使灌溉的范围大增。三百组设备若是真能发挥作用,起码能让一百万亩以上的农田种上秋粮,保证有收成。百万亩的秋粮,怎么着也能多出一二百万石粮食,是能解决三四十万人一年的口粮问题的。

“几位相公、现下你们对旱情影响有何预估。”几天之后,旱情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朱由检赶紧跑到内阁,召开御前会议,听听内阁这块具体在做些什么。

“陛下、根据这些时日收上来的消息看,旱情影响范围确实挺大,但总体可控。咱们这几年不遗余力兴修水利,是顶了大用。根据我们的预估,今年北直的减产可以控制在两到三成,而山东方向情况严重点,受灾府县,减产在四到五成左右。按这个预估来说,加上储备粮,粮食是够用的。”吴甡将内阁最新的判断说了出来,从他的回答来看,情况尚算乐观。

“嗯、听了太师的判断,朕的心算是稍稍放下了一些。但是、朝廷上下对此还是得用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应对。今年是没问题,可若是明年再接上有天灾哪另外、虽然总体旱灾不至于绝收,可有些府县、尤其是灌溉设施不到位的地方,百姓的减收会非常严重,甚至有绝收的情况。因此用足用好以工代赈的手段,确保灾区不发生一户百姓因为旱灾而走上绝路是当务之急。”

“陛下、咱不会连遭两年的灾祸吧”吴甡觉得朱由检让内阁做好连抗两年大旱的准备,有点夸张了。

“要做好万全准备,连遭两年灾的情况又不是没遇到过,前几年还有地方连旱三年哪。将准备做充分、做足是不会多余的。还有、组织好百姓生产自救也是关键。夏粮绝收了,秋粮未必绝收,种些能赶在深秋收的粮,能多收一点是一点,各地官府还有农大要在这上边下足功夫。”

“臣等定会全力以赴,确保抗旱救灾落实。”

就在内阁成员进行表态的时候,朱由检发现宋应升好像没有张口,于是他开口问道“次相默不作声,莫非是有什么顾虑”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陛下、臣觉得有一事我们可能有疏忽。此次旱灾,受影响的不止是北直和山东两省,从内阁收集的消息来看,中原和晋地,也有相当多的府县,受天旱影响,这些地方也是大明治下啊。”

对啊经宋应升提醒,朱由检和内阁的其它人才反应了过来。怎么眼界只放到了目前实控的区域,而将其它省给忘到脑后了。北直、山东有朝廷不遗余力的抗旱救灾,总体灾情是可控的。中原和山西,就麻烦了。山西还稍微好一点,起码是有人在管。而中原、高名衡和周王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统治,地方上的统治权被流窜各地的闯军余部以及地方豪强把持。

平常、这帮人尚能将基本秩序维持住,可遭了大灾之后,他们就是想作为也没那个能力,更何况大部分人是不会有作为的。若是受灾严重,形势就会失控。

“朕让情报部门及时收集中原和晋地的情报,内阁这边根据情报反馈的情况,及时应对。总之不能视这两地的百姓于不顾,得做好接收灾民的准备。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未必是坏事。眼下辽东正缺民哪,若是有二三十万难民过来,开发辽东倒是不缺人了。”

坏事有时候也是好事,关键在于怎么看问题。要是将百姓视为可贵的资源,有难民入境,就不会是累赘,反倒是助力了。就是有可能出现的这波难民潮,时机有点不对,正好遇上了北直和山东也遭了灾。世间之事,还真是难得有恰如其分的,总是好坏参半的同时出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