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541章 商品经济繁荣的有些过份?

“你要去辽东,帮着李县令开脚踏车厂也就是说后天咱们成了婚,过不了几天你就要和我分离”

去辽东这么大的事,刘大壮肯定要和小桃红通个气。所以他在二人马上要成婚的当口,赶紧跑过来说这事。这也就是小桃红的身份特别,要是平常人家这时候想见个面都见不到。

“娘子、这不玉亭要干这事啊此事若是办成了,对他的仕途是有大助益的。你放心,我也不可能长期留在辽东,最多半年时间,只要将造车的事搞定了,俺就回京里来陪你。至于玉亭说的什么干股之类的,我都没要,就是怕因为有了股被绑在辽东脱不开身。”刘大壮是不怎么对钱上心,但人家的脑袋瓜灵着哪,哄老婆这点情商还是有的。

“哼、你心里就只有兄弟和别人,心里就没把我放在位置上。”

“娘子,事出突然,这事俺是处理的有些欠妥了。要是娘子不乐意俺去的话,要不、俺给玉亭说说将这事给推了”

“哼你能推了罢了、你去辽东我也不拦着,但有两个条件,你得答应我一是咱不要车场的干股,可咱家得投实银进去,我给你凑一千两银元,作为你在车厂的股。跑一趟辽东总不能白跑吧咱们也得给家里置办份产业。二是你得给你哪兄弟说个媒、牵个线,最好是让他离京的时候就把亲成了,这样、你们两兄弟去辽东也有个人能照应,我这边国剧社里一大摊子事,肯定是没法陪你去辽东的。”

“说个媒你有合适的人选介绍给玉亭”

最近几天刘大壮和李玉亭可是忙了个通透,一边忙着二人的婚姻大事,一边还要在京城的工区通过各种关系挖人,操心建车厂的事宜。是的,李玉亭应下了和玉缘的亲事,并且在老娘的催促下,要赶在休假结束之前把婚事给办了。

按李玉亭的条件来说,找个门望好的结婚对象并不难。可他觉得自己孤儿寡母的,找个家世好的人家以后说不准有啥其它破事。玉缘这姑娘是知根知底的人,又是自已好哥哥大壮的半个亲戚,娶了之后好相处。至于玉缘的身份,李玉亭并不在意,他娘这边也看的通透,所以就应了下来。这个时代,婚姻就是这么简单,没后世那么复杂,什么感情基础之类的事,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农历八月初,李玉亭和刘大壮两人带着家眷、秘书和二十几个招募的工匠,从车站包了三辆轨道车,出发去往辽东。

队伍还是比较大的,除了人以外,他们还带了一些从供销社卖的自行车零件,以及相关的简易工具,到了兴城之后,就要先开始进行自行车的组装试制。最好是能边建工厂,边把自行车的制造工艺摸熟了,赶在年底之前让车厂实现量产。

这次回京探亲,李玉亭还真是收获满满,不但娶了个美娇娘,还圆满的完成了招商引产的计划。有了嫂子凑的这一千两银元打底,建自行车厂的启动资金就有解决了。到了兴城后,通过官衙担保贷款,再贷上两千两银元,车厂就能开始建设。剩下的资金缺口,通过向兴城本地商人募股来解决,应该是问题不大。

目送着新婚丈夫和他的好兄弟,以及跟随自己多年的姐妹乘着轨道车离开车站。小桃红心里不由的生出了不舍和之情,离开的这些人现在可都是她的至亲啊,也不知道他们到了辽东之后,能不能将事业闯出来给丈夫凑了一千两银元,让他去闯事业,这已经是小桃红能拿出的最大家底了。

尽管她是妥妥的高收入阶层,但终究是一个靠干活挣钱的人,一年下来也就落个几百两银元而已。可她一点不心疼支出去的这笔钱,因为这笔钱是支持自家丈夫干事业的。

当然、让小桃红这么大方的斥巨资还有个原因,哪就是这几年整个京城百姓心里不自觉的有了投资信心。不管是有大钱的人,还是有小钱的人,百姓们都愿意将钱拿出来干事,而不是谨小慎微的捏着现金不放。

像小桃红这样,还算是有大笔现金的人,投资自然是首先考虑置产兴业了。平常的老百姓,手里有点小钱也不会让其无用,买份国债、保本保息,躺着就能有钱挣,不也挺好

百姓有了投资信心,流入市场的钱就多,无论是实业产业,还是消费市场都进入了一种空前活跃和繁荣的状态。这种状态,甚至让朱由检觉得又有些过分了。

据户部统计上来的数据,现下每年收上来的商税超过两百万两。两百万两银元商税,听起来好像不多的样子。可要知道,大明的商税是按三十取一收的,并且平常街边小摊的经营还是免税的。也就是说不算小摊贩的经营,大明年商品交易总额就达到了六千万两银元以上的规模算上小商摊的交易金额,总交易量过一亿两是绝对没问题的。这份数据上所说的大明并不是全部的大明,而是只有两个主要省份的大明

过亿两银元的商品交易规模,似乎也不大的样子。宫产这块一年的产值都有四千万两以上哪,好像是占了大明总产值的三成之多。同时境内的百姓有近两千万人口,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的话,商品消费的金额也就是五六两银元而已,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账不能这么算,宫产系统参与到治内流通的商品,其实占不了总产值的一半,超过一半的产品是通过出口流到了治外市场的。也就是说目前宫产在治内市场所占的消费比例也就一成半左右,剩下的市场份额全是治内和治外的民间市场供应的。近两千万百姓,大多数还是农民,能参与到商品消费的百姓最多也就五六百万而已。这么一算的话,基本上每个消费者的年消费金额是三十两银元以上这就有点厉害了,也就是不到十年而已,治内商品经济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