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543章 最让人讨厌的江南士绅成了受益者!

要说松江真不愧为后世魔都的所在地,这地方发展经济真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才几年时间现下这地方已经隐隐有了一股经济强势崛起的势头。

虽然在制造业、人口规模这块还没有跟上,但是从消费市场来说,还真是有与京城一较高下的劲头。年消费总额过了千万两的级别,哪可不是一般的城市能比的。别的不说,光说要达到这样的数据,是需要多少家店铺

反正现在的松江人,不是开厂、开店就是在里边上班。全府上下五十万人口,起码有一半是在从事与工商业有关的工作,另外还有不少从江南其它地方翻墙到这里的打工仔。按后世的概念,松江府的流动人口也有近十万。急速崛起的松江城,店铺林立、车船往来不绝,好一派商业沃土的景象。

“几位公子来松江,范某因俗事缠身招呼不周,还望海涵。”一处临江的茶楼雅间里,松江府的大船商、大油商范一伟坐在主位上,正与之前逛街的几名士子谈事。

“范大东家现在是大生意人,要应付的商事肯定多,我们怎可麻烦你来相陪哪其实松江府这边好玩的地方甚多,我们自己逛也还自在。”

听着这帮士子们稍带揶揄的客套话,范一伟波澜不惊。要是前些年,自己一个平头船商,怎么可能和这帮以读书人自居的士子在一个桌上喝茶谈事哪现在世事变了,哪怕他们心里可能并不是十分乐意,但最多也就是偷偷的藏点小心思,小心的和自己说话。

没办法、现在大家都是同一个利益体的共生关系,甚至范一伟这边还要比他们更强势一些。

“咱们说说生意上的事吧,今冬我能运过来的煤油,要比去年多三成左右,不知几位少东家能否将这个份额吃下”

“多了三成问题不大,范东家尽管发给我们就是。煤油是日用品,家家户户都会用,现在南京城和苏州城甚至有大户人家专门用煤油炉来做饭哪,再说一时卖不完也能放住。”

“几位能将多出来的份额购完,哪范某就不用再找其它买主了,可以放心的往这边发货。”

“油的事就这样了,范东家、我们几家还想托你从北边多进些水轮纱机和布机,同时还要多进些铁车,不知你这边能不能给上力”

“纱车和布机范某想办法多进些发给你们就是话说、你们进了这些机械,哪以后范某这边怕是能进的原棉就不多了。”

“嘿嘿、赚钱吗,总不能全让范东家赚了不是我们织成棉纱和布,还能给范东家多腾些地方,多往北边运些货哪。今年我们的棉,应该要比去年多不少,范东家不会少赚的。”

“说的也是,反正有钱大家赚呗对了、铁车这块,松江府也有厂子啊,你们直接从这边进货,还稍微便宜点,何必要经我一手,再从北边往来运货哪哪玩意儿,整车往过来运占地方的很。”

“松江这边车厂的车,我们自然是要进的,但他们这边的产量还是有些少,我们能购进的份额终归是有限的,所以还得麻烦范东家再从北边进些货,这样我们手头的货就多些。你说、不到千辆的车子,能卖几天现下苏州、南京都有人专门跑到松江买辆铁车,自己往过骑哪,货多些不愁卖的。”

江南缺马、地势又平坦,因此自行车一出现,就成了大爆品。以现在松江车厂一年不到万辆的产能,还真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松江车厂这边的货,还必须留一定的量来供应本地市场,所以货就缺的更明显了。

“成吧我想些办法从京城那边多定些货过来。说起来,京城到底是京城,人家造东西的产量,还真不是松江这地方能比的。我从京里回来之前,听供销社的人说,今年京里车厂造的铁车,最少能有三万辆,到了明年车厂的产量很可能破五万辆哪。量大以后,价格就能往下降,现在京里的自行车的出厂价,就要比开年的时候便宜二两银元,说不准明年出厂价就能在二十两银元以内了。”

“明年京城自行车的出厂价能到二十两以内那也太便宜了一点吧这价格,平常的泥腿子省点钱咬咬牙,都能够得着了”

“哪可不京城车厂那边甚至有风声说,要争取五年以内让自行车的出厂价在十两以内,让家家户户都能买的起自行车哪。”

技术储备差不多了,产能正在大爆发,生产成本肯定会大幅往下降。一个大型车辆制造厂产量过五万辆,成本控制到十两银元是能够做到的。到了那时候,这项产业才会真正达到朱由检所希望的成为造福与百姓的划时代产品。

十两银元,哪怕是北直隶和山东的普通农民,都会有消费能力,以目前的情况一家人辛苦一年,攒十两银元还是能做到的。在这个时代,自行车是大件工具型消费品,花这笔钱应该是有价值的。

目前来说,除了没法解决橡胶轮胎外,自行车其它的性能都能说的过去了,作为大众消费品一点问题都没有。

“照范东家的说法,看来铁车这块,我们进到手里后还是要尽快销出去才行,不然就有砸到手里的危险。”

几位士子听了范一伟说的情况,脑子里立马想的是如何不让自家赔钱。他们在范一伟这里,完全就是一副商人嘴脸,丝毫不顾及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这两年、由于松江府开埠,江南的经济奇葩般的缓过劲来了。松江府经济发展,腹地就是江南,这种关系是天然就具备的。之所以用奇葩来形容眼下的情形,是因为最大程度享受到这份红利的是朱由检最讨厌的士绅集团。他们凭着政治垄断和资本垄断,一个个的转型为官僚资本买办集团。对内压榨百姓,让百姓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尽可能的多生产原材料,对外垄断进出口渠道,大肆攫取利润,赚的是盆满钵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