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643章 无民就让地方就先空着!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643章 无民就让地方就先空着!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关于川陕降军整编的工作,朕的想法是,需要裁汰出五万人,汇同他们的家卷,整体迁到辽东。辽东现在的情况比较好,正是要人的时候。

还需要遴选出五万左右的战兵、进行训练,再与现有的新兵混编,组建出十万新军。剩下的人,依托孙传庭时期的军屯田,分田到户、解甲为民。

到了长安后、与曹若海他们商议,尽快组建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军队,入甘肃平民乱,将乱兵匪暴清剿了。入甘平乱之兵,数量要少、以旅团为单位独立作战的能力要强,要以骑兵为主,确保机动性。行雷霆之势,将乱匪打绝、打尽、不要在意敌人的伤亡,像有些地方是聚族为祸,若是顽抗、可以考虑屠尽以立威,总之要以大明士卒的性命为先。凡是有屠戮平民之行的乱军,一定穷追死打,力求根绝乱象。

这两万人要做好长期在甘肃以及整个西北游击作战的准备,西北兵事短期内不会结束。除了两万主战兵马外,还要尽快组建两到三万地方保安兵马,等大部民乱被清剿后,迅速入驻地方,从而达到游定结合、永安西边的目的。”

在黄得功和宋应升出发去西安之前,朱由检将两人召到了办公室,专门交代关于西北军政事宜的规划。首先说的是降兵整编和平定甘肃民乱的指示精神。

甘肃民乱与其它地方的民乱是有区别的,这次造反的主力是河州边民,他们行事爆裂和狠辣,干了很多屠戮当地汉民的事。既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朱由检的办法就是以狠对狠,先将他们杀怕了再说。

齐装枪炮的两万人过去,杀人是足够了,等杀上一圈,将人心杀服了,再让保安兵和地方官员去驻守、整治。两万人不多也不少,再多后勤供应有问题,再少的话面对偌大的西北,人手有点不够。

黄得功和宋应升两人听到关于镇压民乱的指示精神后,脸色都变了。印象中,皇上好像很少说过这么杀气腾腾的话。怎么这次突然就转变风格了哪

“陛下、对甘肃民乱的处置是否狠厉了些剿抚并用,是否妥当一点”宋应升见黄得功不说话,不得不出言提醒起来。

“先杀再抚立不了威、抚就是纵容。不让他们怕了,边地的汉民就难得安稳。他们有胆子屠汉民,就得有本事承受大明的雷霆之怒。往后大明的军人的树立一个规矩,凡是屠过平民的势力,都要用军事手段报复回去,灭族犁庭未尝不可。”

“可是臣怕行事狠绝后,边地更难治了,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无民实边。”

“无民就先让地方空着,等百姓生养了再去实边。大明之地是生养大明百姓的地方,拿大明百姓不当自己人的族裔,大明没有其立锥之地。无论什么族裔、什么教廷,它都得首先尊大明之法、不排斥大明之民,认可大明子民的身份。若是做不到这一点,朕作为大明之君,定不能忍之。”

“卑职尊圣谕,到长安后,立刻组织兵马、入甘平乱,将屠民乱地之人清剿干净,还大明边地一片净土。”见宋应升的劝说没有起作用,黄得功知道自家皇帝的秉性,说这些话肯定是主意已定了,所以他连忙表明了态度。

“陛下、哪对西北政事,臣去后当如何料理”皇帝和军头都表了态,宋应升也就不再纠结了,反正也起不了作用。

“孙传庭这些年在川陕,也是做了些工作的,大体来说安民不难。朕这边,就交代几个关键点,一是降官、要用亦要改,地方行政的变动、秉承的原则是,逐步逐级换,换了的要视能力给出路,有些可以推荐给吏部,调到其它地方使用。

四个行省的机构先健全,然后再图府县。甘肃那边、省治设在兰州,绥远的省治设在银川。陕西是西北之重、当先行发展起来,孙传庭在西安有些工业积累,要将其盘活和用好。朕会安排宫产系统全力配合公署,在西安新建一个厂务区,以支持西北的经济建设。

其它的就按现有之成规来谋划和执行吧。对了、孙传庭好像在长安城办了一个大学这个大学继续保留,原有生源的学籍予以承认,在校生需要按朝廷大学生的课业重新学习,学满完成考核准予毕业,考核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哪陛下、目前的这些生源之外长安的大学将何去何从”

“由教医司的人核个名额,继续招录生源。大学的名字就叫大明国立长安大学与军政大学、法政大学、理工大学、农业大学、医政大学、国立师范是一个级别的学校。日后法政大学更名为京师大学与长安大学一道是国立综合性院校,科业方面要设置的全一点,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

另外阁老到了长安后,还要在川陕两省,筹办两所省立师范大学。以培养、川陕和整个西北兴办教育的师资。”

“是否彷效中原和山西两省,再办一两所公私合办的大学”宋应升以为在各省办私立大学,也是朱由检的设想。

“暂时来说、有两所公私合办的大学就够了。至于私立专科,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以川陕和西北的情况,暂时可能也展开不了公署这边,就先不考虑了。”

实际上大明目前的专科学校,基本上都是宫产系统在办的,朝廷和其它地方衙门,对此并不怎么热心。宫产系统,现在已经办了十几所中专和七八所大专,甚至还有一个身份特殊的皇家学院,算是掌握着一个大教育系统,拥有独立的人才供应链。

三日之后,黄得功和宋应升,同时从京城出发赶赴长安。不过两人去长安的方式不一样,黄得功是带着一个骑兵团,骑马往过赶。宋应升这边,是要先坐轨道车到兖州,然后乘坐马车抵达长安。所以到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黄得功可能十几天左右就能到,宋应升最起码要二十多天,才会到长安。

82中文网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